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文库一、环境描写的作用1、着眼于它自身来看,主要是突出( )时或( )地环境(景物)的( )特点。2、着眼于它与诗文中其它内容的关系来看:具体分析:与人的关系:1)暗示人物( )身份、( )性格、( )命运;2)衬托人物( )形象、( )心情、( )精神品格等;3)引出人物或为人物的出场作铺垫;4)为人的活动提供背景。与事的关系:1) 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2) 营造( )氛围;3) 象征(某种 )社会现状等4) 暗示或推动( )情节的发展5) 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与情的关系:1) 渲染或营造( )气氛;2) 以烘托或表现( )情绪;3) 为抒发( )情感做铺垫;4) 反衬( )情感。与理的关系:1)为阐述( )道理做铺垫;2)借景物阐明( )道理;3)写景中蕴含着(某些)道理。二、文章题目的作用1、贯穿全文线索 2、关联文章情节 3、揭示文章主旨4、设悬念引深思 5、表明写作对象 6、激发读者兴趣7、照应开头结尾 8、概括文章内容 三、句子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的作用(一)、记叙文开头句子或第一段的作用: 1、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2、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3、环境描写(或交代时间、地点、社会环境),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二)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段末起总结总结上文的作用 (三)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点题; 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3、首尾呼应(照应开头); 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5、令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回味无穷)。注:首尾呼应,开头总起全文,结尾总结全文.开头、结尾的文字往往能够点明文章的中心或者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意义,从表达方式上看多是抒情和议论的句段。另外,记叙文中过渡段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些过渡段绝大多数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过渡自然,浑然一体。同时,过渡段往往既是对上文的小结,点明主要内容,又是对下文的提示。四、文章的线索1、如何找到文章的线索 文章的标题 各段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 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某一人物(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2、文章线索的作用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五、人称的作用:1、采用第一人称“我”,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2、用第二人称 “你”,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3、以第三者的地位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情、场景等是第三人称。用第三人称“他”来叙述不受时空的限制,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写来比较自由开阔。六、如何赏析诗文中所喜欢的句子: 1、从修辞手法上分析;(修辞的作用) 2、从该句在文中的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前后照应、画龙点睛) 3、从语言风格上(豪放、婉约); 4、从用语、遣词准确传神巧妙; 5、从蕴含的哲理,给你的启示。 6、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七、记叙的顺序1.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这种写法通常叫做顺序。顺序的段落层次跟事情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顺叙的使用最为广泛。2.倒叙。倒叙就是将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叙述,然后依“自然时序”进行叙述。倒叙并不是由“尾”至“头”地整个的逆叙,而是局部的“倒插”。一般来说,情节曲折、复杂的事情才须倒叙,如果中心明确,材料简单,事情发生的时间较短,就不必用倒叙。3.插叙。插叙就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插入一些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事情。插入的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中心思想更加鲜明。4.补叙。文章有时根据内容的需要,要对前面所写的人或事作一些简短的补充交代,这种写法通常叫补叙。补叙和插叙虽然都是对主要情节的补充和交代,但它们也有不同。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八、顺叙作用:便于安排材料,写起来也比较顺手,眉目清楚,层次分明,情理谐调文章气势也易于贯通,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倒叙作用:引发思考,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引人入胜,首尾相合,结构完整。插叙的作用: 补充交代某一故事情节,丰富文章的内容,推动某一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九、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 比拟: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使具体事物人格化。3、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4、 夸张: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6、 排比:料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7、 设问: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8、 反问:加强语气,态度鲜明,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9、 借代: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十、写作手法及其作用1、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 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2、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具体)。3、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4、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5、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6、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十一、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心理或烘托人物形象 (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5)突出、深化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社会现实。十二、散文知识点1、如何概括抒情散文的中心?主要内容+思想感情。(1)借景抒情的散文:运用“描写了抒发了”格式(2)借物喻人的散文:运用“描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伙人协议书合同范本模板
- 合伙投资餐饮协议书
- 2026-2031中国光纤激光器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可行性预测报告
- 2026-2031中国挂帘及门帘市场深度评估报告
- 2025年安全知识竞赛必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届江西省萍乡市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题含答案
- 某某县人民医院手术室科发生输血反应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 2026-2031中国配电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建筑三类人员c3考试题库及答案
- 第2课 我让玩具排排坐(教案)-三年级上册劳动鄂教版
- 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国企)2025年
- 自助餐发展报告
- 《宇宙的起源》3第三讲 太阳系的产生与消亡
- jgj592023安全检查标准完整版
- 颈椎病课件完整版
- 2024CSCO肿瘤患者静脉血栓防治指南解读
- 2024年云南省地震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6名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MOOC 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版100730
- 殡葬礼仪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高清版)TDT 1047-2016 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