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格气田地质特征.doc_第1页
苏里格气田地质特征.doc_第2页
苏里格气田地质特征.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苏里格气田的地质特征1.基本地质特征该区山1期在区内为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由西向东依次发育近南北向展布的分流河道。盒8期在区内主要以河流浅水沼泽相沉积环境为主,由北向南依次发育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亚相。砂岩在平面上广泛分布,储集体由北向南延伸,厚度逐渐变薄,东西向呈透镜状叠加。储集体砂纵向上相互叠置,横向上复合连片,储层普遍含气。储集砂岩粒度以粗、粗中粒、中粒为主,砂岩储层结构成熟度比较高。颗粒一般呈次棱角次圆状,分选中等,主要粒径分布范围为0.2mm3.0mm。研究区储层的面孔率一般在2.0以上,孔隙组合以晶间孔溶孔为主要孔隙组合,见少量的粒间孔。1.1 主力气层岩性特征及其厚度变化特征描述如下: 奥陶系下统马家沟组(O1m)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属华北海型沉积,依据区域性地层对比标志层、沉积旋回及古生物特征,可将其地层自下而上可划分为马一、马二至马六等6个岩性段,马六段在盆地内分布局限。含气层主要分布在马家沟组马五段,主要岩性为褐灰色粉晶云岩。马五14底部发育深灰色凝灰岩;马五41底部发育灰绿色凝灰岩,这两层为下古生界重要的标志层。测井曲线具有高伽玛、高时差、低电阻、低密度等特征。马五5为厚层块状泥晶灰岩,厚约25m左右。该段测井曲线具有低平的自然伽玛和高电阻、高Pe值等特征,也是马家沟组马五段内重要的标志层。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以“骆驼脖砂岩”之底为顶界,以“北岔沟砂岩”之底为底界,与太原组整合接触。厚度约70m左右。根据沉积序列及岩性组合自下而上分为山1、山2两段。山2段区内主要是一套三角洲含煤地层,发育石英砂岩或岩屑砂岩,夹薄层粉砂岩、泥岩和煤层,厚度一般45m60m。山1段区内以三角洲平原沉积的砂泥岩为主,砂岩由细中粒岩屑砂岩、岩屑质石英砂岩组成,厚度一般40m50m,为本区的主要目的层之一。 二叠系中统上、下石盒子组(P2h)石盒子组以“骆驼脖砂岩”之底为底界,该砂岩的顶部有一层“杂色泥岩”,其自然伽玛值高,是进行区域地层对比良好的标志层。根据沉积序列及岩性组合自下而上分为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为一套浅灰色含砾粗砂岩、灰白色中粗粒砂岩及灰绿色岩屑质石英砂岩与灰绿色泥岩互层,砂岩发育大型交错层理,泥质含量少,无煤层,厚度一般120160m。由下而上,可分为盒8、盒7、盒6、盒5四个气层组。盒8段主要为一套河流三角洲相砂岩,岩性为浅灰色含砾粗砂岩、灰白色中粗粒砂岩及灰绿色岩屑石英砂岩,是本区的主力产气层段。上石盒子组砂岩不发育,其主要为一套红色泥岩及砂质泥岩互层,上部夹有13层硅质层,厚度一般140160m。是一套干旱湖泊环境为主的沉积,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高电阻、高自然伽玛。上石盒子组由下而上,分为盒4、盒3、盒2、盒1四个气层组。1.2 主力气层划分标志:以山2段中部煤层及本溪组顶部煤层做为全区统一的对比标志层,确定目的层段的相对位置。 在山2段中部煤层之上1020m处,存在高伽玛,低电阻的二分时间单元面洪泛面,是较好的标志层。 山1顶界沉积有一套基本稳定的泥岩隔层,电阻率值较高,与盒8底砂岩为冲刷突变接触。 从盒8段进入山1段,由于泥岩碳质含量的逐渐增加和使得电阻率逐渐抬高。 盒8顶界上下地层电阻率有一定的变化,在该位置以下地层电阻率基本上都比上面的地层的要高,电阻率台阶、自然伽玛曲线台阶明显。表1-1 苏里格气田东区上古生界地层简表层位层位代号厚度(m)岩相系统组段三叠系刘家沟组T1l380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s230280泛滥盆地中统上石盒子组盒1P2sh13040干旱湖泊盒2P2sh23040盒3P2sh33040盒4P2sh43040下石盒子组盒5P1x53040河流三角洲沉积盒6P1x63040盒7P1x73545盒8P1x84560下统山西组山1P1s14050分流河道山2P1s24060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太原组太1C3t13550陆表海沉积太2C3t22040石炭系上统本溪组本1C2b11020海相泻湖边缘沉积本2C2b2412奥陶系马家沟组O1m1.3储层特征苏里格东区盒8段储集岩性主要为岩屑质石英砂岩及岩屑砂岩。粒度以粗、粗中粒、中粒为主,下部见含砾砂岩及细砾岩。颗粒成分以石英、燧石及石英岩为主;岩屑成份以燧石、喷发岩、片岩为主;填隙物有杂基、铁方解石、硅质、水云母及高岭石等。受沉积环境影响该,区盒8段砂岩储层结构成熟度比较高。颗粒一般呈次棱角次圆状,分选中等,主要粒径分布范围为0.2mm3.0mm。盒8段储集空间主要为溶孔(杂基溶孔、岩屑溶孔等)、晶间孔、残余粒间孔及少量微裂隙。根据区内20口取心井常规物性分析资料统计结果,该区有效储层孔隙度主要分布在4.014.0,平均9.2;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1001.000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