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doc_第1页
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doc_第2页
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doc_第3页
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doc_第4页
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一、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一)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基本内容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一般说来是指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整体主义思想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就是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整体主义思想。诗经中提出的“夙夜在公”,贾谊讲的“国耳忘家,公耳忘私”都不断强调着一种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 宋代名将范仲淹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张; 文天祥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亲历危难,吟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明末顾炎武则以天下为己任,高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代林则徐主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与何香凝夫妇,留下了著名的诗句:“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取中华史上名”等等。 这些诗句都显示了强烈地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献身的精神。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依靠这种精神,无所畏惧地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光照日月,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谱写了一曲又一曲高亢激越的整体颂歌。 (图片1林则徐 林则徐封面照片) 2推崇“仁爱”原则,强调人际和谐 (图片2孔子) “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孔子提倡“仁者爱人”,认为“仁爱”是人我关系的准则。“仁”既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准则,也是实行这一准则的普遍的方法原则。“己欲立而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既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原则,又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在人我关系中,惟有从爱人出发,才能达到“人恒爱之”的彼此相爱的和谐关系。 “己欲立而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想立足社会达到理想目标,同时也要使有关的人立足达到目标。 在孔子看来,以爱人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即可融洽和谐;如果整个社会都建立在人人爱人的基础上,那么社会自会太平。它提倡人与人相爱,尊重人的价值、同情人、帮助人,体现了古代的人道主义精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它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和维护社会制度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3提倡尊老爱幼,强调人伦价值 从尚书中最早提出的“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开始,到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关系,再到礼记礼运中所强调的“十义”,既所谓“父慈、子孝、兄良、弟恭、夫义、妇贞、长惠、幼顺、君仁、臣忠”等,从各种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定了封建社会中最基本的人伦要求。维护封建制度,是这些关系中的糟粕,应当加以剔除,但就其中强调的父子有亲,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如能赋予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涵义,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改善人伦关系仍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在人伦关系中,儒家特别重视父母同子女的关系,即所谓“父慈子孝”。抚养子女和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人伦关系中最重要的要求。养老敬老是中华民族淳朴而美好的思想情感和传统美德。“孝”被称作一切道德的根本,是所有“教化”的出发点。论语中有“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历代统治者把提倡孝道、孝行作为立身教民之本,建国立邦之基。孝道除适应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外,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也有较深厚的社会基础。“孝”还规定了做子女的家庭义务: 首先在生活上要“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其次在态度上要恭敬,“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对父母的赡养,只有从深爱出发,才能有和气悦色、承顺父母之心。父母有过应当劝谏,但要注意态度,不可强违父母之意。这些道德观念对调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加强家庭和睦,维护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 4注重大义,讲求奉献 注重大义,讲求奉献,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重要方面。儒家传统伦理认为: (1)在“义”和“利”即道德原则和个人私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义以为质”,“先义后利”。这是孔子处理义利关系的基本准则。 (2)在遇到可得的利益时,要“见得思义”和“见利思义”,主张“义然后取”,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的思想行为,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3)把追求仁义之德看作君子的崇高品格,要求君子处处要唯义是从,时刻不忘按义字从事。在必要的时候,甚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注重大义讲求奉献的高贵品格,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 ,并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民族精英,形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附材料实例二) 5注重道德践履,强调自我修养 注重道德践履即强调道德主体在完善自身中的主体能动作用。古代主要有以下道德修养的方法可供借鉴: (1)立志乐道 立志,是指一个人要有坚定的志向和远大的理想。乐道,是指一个人要有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情操。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不可夺其志也。”说明了立志的重要性。 (2)克己内省 克己,指一个人要有理智,即理性修养,并能在理智或理性修养的指导下克制自己,使思想言行符合道德要求。 内省,是指一个人能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视、听、言、行都自觉的做到符合道德规范,这就是具有仁德修养的表现。孔子的学生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往不信乎?传不习乎?”强调自己每天都要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反省检查,以求在道德上不断进步。 (3)改过迁善 改过,是指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与错误; 迁善,是指如何对待别人的优点。 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改之为贵”。还说“三人行,必有吾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意志磨砺 意志磨砺是指后天的环境对促进人的道德修养和聪明才智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5)笃实躬行 笃实躬行是指对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具有忠诚老实的态度和躬行践履的行动。 第一、慎于言,敏于行。强调慎言敏行,少说多做。 第二、言必信,行必果。是更高层次的要求,须做到言而有信,表里如一。 (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根本目的 1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图片1历史聚焦之国庆大典,摄影世界99年12期封三照片) (图片2聚焦辉煌,摄影世界99年12期封三照片) (图片3飒爽英姿,摄影世界99年12期封三照片) 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且影响相当广泛。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自卑。但是,仅仅自豪是不够的,我们不能陶醉于自己的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之中,理应有一种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特别是作为当代大学生,要站在现实的参照系上,冷静地观察世界、审视自我,敢于主动走向世界,承担起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这才是我们的目的。(附材料实例三) 2在于使社会主义道德具备更为丰富的内容 从道德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道德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过去人类一切优秀道德的继承与发展。建立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必须根植于民族的传统道德。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中有许多优秀的内容,已成为世代相传的做人的美德得到发扬,如:立志勤学、爱国爱民、天下为公、孝敬父母、尊师敬业、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貌、律己宽人、整洁健身等,还有大量的反映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优秀内容的立身处事的名句、格言。这些名句、格言广为流传,指导着人们的言行。对此,我们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将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赋予它新的涵义,推陈出新,努力挖掘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使之溶于社会主义道德中,不断丰富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 3更好地协调社会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厚德重和的优秀传统,素称礼仪之邦,其“仁爱”思想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极追求人与人之间互助友爱、平和协调、以豁达的态度宽厚待人的传统美德。我国正处于发展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由于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我们民族的许多传统美德被一部分人抛弃了。诸如:看客冷漠、见死不救、救人要钱、见义不为等,时常见诸报端。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必须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实际上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仁爱”思想的扬弃,它所弘扬的爱,是爱他人、爱集体、爱国家、爱民族,体现了人们对共同利益的关心,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4使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更加深入人心,成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并形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规范 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一贯思想,就是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整体主义思想,可以说,一切传统美德都是围绕着这一整体主义思想而展开的。这正包括了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今天,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全球、新干涉主义和霸权主义恶性膨胀的国际形势下,更需要弘扬这种强烈的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的献身精神。这对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于教育和引导青年一代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强化他们的国家观念、集体观念、社会责任感,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附材料实例四)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 1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是一种不加分析地全面否定一个民族的文化思想的错误理论。在文化艺术和伦理道德上,民族虚无主义表现为对传统文化遗产采取形而上学的态度,全盘加以否定,主张“全盘西化”。 2反对复古主义 复古主义是一种不加分析地全面继承一个民族的文化思想的错误理论。它同样是采取形而上学的态度,因而是要不得的。 3对待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的正确态度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批判继承,弃糟取精,综合创新和古为今用的方针。“批判继承”,是一个总的原则,即强调继承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有批判、有选择、有目的的继承。 “弃糟取精”是继承传统文化、道德遗产的重要要求。是一种弘扬精华、除弃糟粕的继承,是经过咀嚼、消化的继承,决不能生吞活剥、毫无批判的继承。 “综合创新”是强调在吸取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时,要注意进行一种“综合”和“创新”工作。一方面对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要择各家之精华,加以比较、分析和综合,使之形成一种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并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还要对全人类的伦理道德遗产进行整理、对比和借鉴,并善于吸取其中有益的东西,同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相综合,以创造出先进的精神文明。 “古为今用”是强调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有关伦理道德问题,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保证我国的物质文明沿着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 继承和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 (一)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基本内容 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形成的优良道德传统。 1追求真理、勇于献身的精神 坚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矢志不渝地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一个重要精神。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实现这样一个崇高的理想英勇奋斗,勇往直前,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方志敏:“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附材料实例七、材料实例八 )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乃至为人民的利益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中国革命道传统的一个重要方面。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写进了党章。 毛泽东同志亲自倡导了为人民服务精神,并为之奋斗了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私地献出自己的许多亲人。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长期在胸前佩戴着一枚“为人民服务”的胸章直到逝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了他毕生的座右铭,堪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为人民服务这一伟大思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力量,在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附材料实例九)3英勇不屈、顽强拼搏的精神 英勇不屈,坚忍不拔,锲而不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这种精神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崇高的革命英雄主义。在战场上,中国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涌现出无数黄继光、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在刑场上,面对敌人的屠刀,坚贞不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又涌现出无数夏明翰、方志敏式的英雄豪杰。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上甘岭精神就是中国人民英勇不屈、顽强拼搏精神的历史表现形式。 这种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4服从指挥,遵守纪律 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就有了严明的组织纪律相伴随,以保证其统一的意志,统一的行动。 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是以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而著称于世。中国共产党人及一切革命战士视革命纪律神圣不可侵犯,因而严格遵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