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doc_第1页
苏州园林.doc_第2页
苏州园林.doc_第3页
苏州园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园林之美汪芮合 10009305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而园林则是通过人工将这山这水的浓缩,因而,观赏风景之美,不得游园林。“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这次就让我们走进苏州园林,去感受它“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之美。苏州园林众多,其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和沧浪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四个园林的景观各有特色,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该园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 ,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留园与拙政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留园整体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园内以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狮子林的湖石假山既多且精美,湖石玲珑,洞壑宛转,曲折盘旋,如入迷阵,有“桃源十八景”之称。对比中西园林我们可发现, 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园林呈现出迥然不同的审美特性。西方古典园林强调人对自然的主宰与征服,柱廊式建筑高大宏伟,主要景观都设置在笔直的中轴线上,树木被修剪成规则的形状,花草植种成严谨的图案,水面也限制在方方整整的池子中,整体风格呈现一种沉稳凝重。近年来,我国现代园林建设也学习引进这种风格,特别是一些大城市的中心广场、公园草坪等,这丰富了中国园林的审美内涵。而中国古典园林则崇尚自然,寄情山水,体现人对自然的适应和协调,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园内景物,尽量淡化人工雕凿的痕迹,整体呈现一种和谐优美的风格,迎合人们闲适散淡的心境。苏州园林通过巧夺天工的技术将自然美与人工美完美结合。其中自然美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与朦胧美。园内景物以妙造山水为主,树无行序,石无定位,山有峰回路转之势,水呈迂回萦绕之态,让人时时处处如在画中。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自然的色彩是斑斓多姿的,四季色彩用诗句可概括为:春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夏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秋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冬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个天。春季万物复苏,枝头有了嫩嫩的绿,杈间也有了娇俏的花,万紫千红总是春。夏季是浓浓的翠色,放眼望去满目苍翠给炎炎夏日带来了清凉。秋季层林尽染,满园的黄叶,高远的天空,让人顿觉心胸开阔,安然宁静。冬季是银色的季节,雪中的苏州园林露出她少有的冷艳与高贵。再美的景物若没有动态的生命,那也只能是明日黄花,毫无意义可言。园林的动态美使园林无时无处不充满生机,盈满希望。活水,嫩芽,蛙鸣,蝉叫,游鱼,花开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热闹非凡。自然是最伟大的魔术师,随手施点雨,散点雾苏州园林就又充满了朦胧神秘之美。雨中的清丽,雾里的飘渺,黄昏的浓丽,夜的妖娆真是浓妆淡抹总相宜。苏州园林的人工美同样令人惊叹。 园林以山水景观为主,但阁、轩、亭、榭必不可少。阁,建在高处、周边开窗的层楼;轩,有窗栏的房室,多在景象开阔、环境优雅处;亭,有顶无墙、小巧空灵的建筑,或立于翠峰,或倚于清溪;榭,临水而建的平台或敞屋;此外,还有厅堂、斋舍、回廊、拱桥等等。这些建筑物,除了自身具有观赏价值外,主要功能是点缀景观,连接景区,过渡景色,衬托景物,并为游客提供赏景、休憩、宴饮的场所,一举两得。假山无疑是人与自然完美合作的产物。如狮子林的假山,既有自然山川的高旷浑厚又添加了更多的趣味性,狮子林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堆山最曲折,最复杂的实例之一。假山群气势磅礴,以“适、漏、瘦、皱”的太湖石推叠的假山,玲珑俊秀,洞壑盘旋。像一座曲折迷离的大迷宫。假山上有石峰和石笋,石缝间长着古树和松柏。石笋上悬葛垂萝,富有野趣。假山分上、中、下三层,共有9条山路、21个洞口。沿着曲径磴道上下于岭、峰、谷、坳之间,时而穿洞,时而过桥,高高下下,左绕右拐,来回往复,奥妙无穷。两人同时进山分左右路走,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少顷明明相向而来,却又相背而去。有时隔洞相遇却可望而不可及。眼看“山穷水尽疑无路”,一转身“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边转,一边可欣赏千姿百态的湖石,多数像狮形,大小小有五百来头,有怒吼的,有憨睡的,有嬉戏打闹的,或躺或立,或大或小,或肥或瘦。也有像鼋的,像鱼的,像鸟的。还可找到十二生肖图,真叫人看得眼花缭乱。在假山顶上,耸立着著名的五峰:居中为狮子峰,形如狮子;东侧为含晖峰,如巨人站立,左腋下有穴,腹部亦有四穴,在峰后可见空穴含晖光:吐月在西,势峭且锐,傍晚可见月升其上。两侧为立玉、昂霄峰及数十小峰相映成趣。清代文人朱炳靖钻过假山后写道:“对面石势阻,回头路忽通。如穿几曲珠,旋绕势嵌空,如逢八阵图,变化形无穷。故路忘出入,新术迷西东。同游偶分散,音闻人不逢。”确实,把狮子林假山迷宫比作诸葛亮的八阵图,毫不为过。个中滋味,非亲临不能体察也。比之名山大川,别有一番滋味。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而透过格子窗,广阔的自然风光被浓缩成微型景观。透过留园的室内花窗,一窗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体画幅引入室内。室内外空间的关系既可以建筑围成庭院,也可以庭园包围建筑;既可以用小小天井取得装饰效果,也可以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无穷境界。苏州古典园林里,水多桥也多。 园林中建桥,始于唐代,它不单纯是为了走人行,而且颇具艺术欣赏价值,或为楼台亭阁的陪衬,或为水面的点缀,烘托倒影,增添无限佳趣。宋代诗人欧阳修的诗:“波光柳色碧溟漾,曲渚斜桥画舸通。就是它的写照。“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唐代诗人李白的这首优美的状物诗,把桥的形状描画得唯妙唯肖。 苏州园林中木桥少见,石桥为多。桥的多少和长短主要根据水面的大小和多少而定。它的类型常见的有平桥、曲桥、拱桥之分,桥栏又有木、铁、石质之别。 平桥又称梁式桥,常用一至数块条石并列搁置在桥墩上,取其质朴轻快。如留园清风池馆南侧的平桥,无柱无栏,野趣自生。 曲桥即平桥分作几段。如拙政园中部的曲桥,以及西园湖心亭两侧的曲桥。人行桥上,七转八弯,每每却步,景移物换 拱桥桥身隆起,宛如驼峰,桥洞高敞,悉可借景。如狮子林问梅阁的山崖下,有一座青石单孔拱桥,形态端庄,桥洞柔和,颇为美观。网师园小山丛桂轩东侧,有一别致的单拱石桥,名“引静,桥长仅二米,三步便能跨过,却造得娇小玲珑。桥下削壁深涧,葛罗悬垂,确为精致的园中小景。在平静清幽的水面上,用贴近水面的曲桥或平桥,给人有一种碧波荡漾的感觉,人行其上,恍同凌波微步。在宽阔的水面上用体形高大、曲线优美的拱桥或用廊桥,借水生景,虚实相接,倒影如画。然而在重岩复岭的假山之间,却要用质朴自然的石梁,高高飞架在峭壁之上,才能创造出一种天堑变通途,白浪如山信步过的雄伟意境。苏州园林中千姿百态、浓淡入画的桥,它除了给人陶冶性情,有美的享受外,更能引起游人神思遐想,画意诤隋。游览苏州园林,不可不注意到它的书法美。书法是表达园主人格品质理想与寓意、增添园林环境文雅氛围的重要手段,成为园林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性建构要素。此外无处不在的雕刻使苏州园林在细节上达到完美门窗的雕琢最为精彩,它们宛如一道通透典丽的木构图案,镶嵌在厚重的砖石建筑材料之中,显得格外的轻盈空灵,在高墙深巷中,散发著缕缕幽古雅韵。人文气息是园内又一特色。如果没有那些已经飘荡在历史空间里的逝去的人,如果少了时间坐标上发生过的尘俗之事,园林是什么?外乡人也好,苏州人也好,第一次走进那一处园林,看见的可能仅仅只是房子,花草,假山,在建筑学者眼里是一个个经典,摄影家关心镜头里的四季变化早晨黄昏光线的微妙颤动,最多听到的还是职业导游口齿清晰、思路明晰的讲解。园林是以前的人家,以前的人家有以前的故事,睹物思人,园林是缅怀追思之地,未必是亲人故交,一般这些人都太有钱,有权势,走进园林其实好象在翻书,风景如诗,关于这些人的故事就是小说,野史往往好过档案卷宗的肃穆。园中那一块砖,一片瓦,一个瑕疵其背后都有一段或轻松或凄婉的故事。然园林多了一份历史厚重感。叠山、理水、植木、建室是中国园林风景的四大要素,这其中,叠山为骨架,理水为血脉,植树种草为肌肤毛发,建造阁轩亭榭为经络穴位,共同赋予园林以美的生命,并体现出中国园林的审美特征。园林以山水景观为主,但阁、轩、亭、榭必不可少。这些建筑物,除了自身具有观赏价值外,主要功能是点缀景观,连接景区,过渡景色,衬托景物,并为游客提供赏景、休憩、宴饮的场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