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教育缺失下引发的社会问题初探.doc_第1页
留守儿童教育缺失下引发的社会问题初探.doc_第2页
留守儿童教育缺失下引发的社会问题初探.doc_第3页
留守儿童教育缺失下引发的社会问题初探.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留守儿童教育缺失下引发的社会问题初探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了跨领域的人口迁徙,大量的农村人口涌进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务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找出留守儿童教育缺失下引发的社会问题,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一)学习问题 1.学习目的出现困境(1)学习目的不明确: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和目的不明确,即他们只知道要学习却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也有很多孩子表示是父母让自己学自己就学了,没有考虑那么多。这个问题的存在很大部分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对孩子学习目的和人生目标的指导,更多的时候只能要求他们要好好学习,造成孩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2)学习目的偏差:相对于不知为什么学习的孩子而言,这些留守儿童都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目的。不少留守儿童把父母的奖励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父母因自身长期在外,缺乏对孩子的照顾,心理产生亏欠感,因此极力在物质上弥补,所以采取物质奖励的方式鼓励孩子好好读书,造成一部分留守儿童将获取物质奖励作为学习的目的;还存在一部分儿童有的为了父母学习、有的为了挣钱学习、有的为了混文凭学习。这些目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励孩子好好读书,但无法激起他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对他们将来的发展也极为不利。 2.学习态度不端正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较端正,但也有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无所谓甚至是厌恶的情绪,不把学习当回事,甚至有学生不愿意去学校上课,存在厌学的心理。对于不喜欢学习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年龄偏小的儿童理由多为老师很凶,作业太多等,而年龄偏大的一些学生解释为反正成绩也不好,没心情学了,或者是老师对于留守儿童过于忽视和冷漠使他们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不知道学习有什么用也造成部分学生对学习抱有无所谓态度。 3.学习监督不力 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自觉性不强,因此,除了需要学校老师的教育引导外,家长或亲人的督导对其学习也十分重要,家校联合效果更好。但是,留守儿童所能受到的这方面的督导比较少。一方面父母外出务工后,除了偶尔电话联系外,无法对子女进行经常性的督导;另一方面,由于不同代理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教育观念、时间安排、行为方式的不同,学习督导的方式、力度和效果也完全不同。对于调查中绝大多数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情况,监督效果就更差。隔代代理监护人往往年龄太大,身体虚弱,没有精力管理孩子的学习,而且现阶段大多数隔代代理监护人是文盲,没有文化知识,根本无法对孩子进行学习监督和指导。因此,他们只管孩子吃饱穿暖,学习方面的事有学校管,自己可以不管或想管也力不从心,因此也就产生了留守儿童学习上监督不力的问题。 4.学习环境较差父母外出务工对于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有很大影响。总体来看,很多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还是较差的。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时间减少,自己要洗衣服、做饭、干农活等甚至还要帮忙照顾爷爷奶奶,这占去了他们不少时间。有的留守儿童由于代理监护人监护不力,加之自控能力差,在课余时间里,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参加各种不良活动,而耽误学习。如今的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盛行,更是对这些孩子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不少孩子沉迷其中而荒废学习。 5.学习成绩偏低总的来说,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处在班级的后面位置。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或者因文化水平低,或者因事务繁忙,往往无法给予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帮助,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向代理监护人求得帮助的比例很低。这使得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比较严重,学习成绩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时留守儿童因想念父母等原因也无法专心学习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整体看来,父母在家的孩子成绩比留守儿童相对更好也更稳定。 (二)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在心理上的问题更多的暴露出性格上的缺陷,如自制力差、自我中心、金钱主义、自私、自卑、孤僻、任性、暴躁、逆反等。有心理问题的中小学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就会表现出以下一些症状: 1.容易违纪,叛逆心理苗头出现在中小学违纪学生中,留守儿童占绝大多数,他们一般表现为逃学、迟到;不完成作业;小偷小摸;不诚实,经常说谎;高年级留守儿童开始出现叛逆心理,攻击意识很强,与老师顶撞,不服从管教,更有甚者还盲目冲动、打架斗殴等。 2.存在厌学情绪,自卑心理较为普遍大多数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对学习没有兴趣、不愿参加活动、自卑心理严重、生活无聊而空虚。低年级留守儿童中,胆小怕事、课堂不愿意回答问题的占很大部分;高年级留守儿童中,由于对学习失去信心,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张同学的父母一直在外打工,他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每个月父母给他的零花钱是20元。这些零花钱,他除了买零食,就是上网玩游戏,为了上网他经常缺课,现在就连爷爷奶奶无法管教。 3.缺乏沟通,性格内向孤僻由于缺乏父母亲情的滋润,留守孩子难以将心里的事情向父母诉说;同时留守儿童与代理监护人之间存在着代沟,思想上不易产生共鸣;他们较少的与外界人群进行沟通等等导致一些留守儿童出现了人际交往敏感,口头交际能力减弱的状况;长期的自我封闭,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性格内向孤僻,严重阻碍学校及家庭的教育,学习成绩上也很难提升。4.仇恨心理萌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很少关怀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及情绪状况;少数几次回家探亲也只是训斥孩子,这使孩子产生对父母的仇恨心理,如此一来,对于留守儿童家庭的现在和未来都是一种极大的伤害。家住南林村六组,在南林中学读八年级徐梦婷表示她痛恨不关心自己的爸爸。徐梦婷的父母自她5岁那年一直在外工作,现在在浙江,很少回来看她。母亲每半年回来一次,而父亲几乎没有回来过。父母打电话回来询问家里的情况,多数时候都在她上学的时间,她很少接到。有心事想和父母说,但祖父母在身边和父母不好讲,祖父母不在身边时,电话被锁在房里,她又打不了。她清楚地记得,有一年学校放假,她和哥哥一起去父母那里住。一天父亲生气了,赶她和哥哥走,把她和哥哥的东西扔出去,说不要他们了。而且父亲常年在外,几乎见不到面,而即使父亲回家来,也是不关心她,同桌吃饭也不和她说话。现在问她是否期望父亲回来,她说:“爸爸回不回来,无所谓!”接着又说:“父亲也不理我,他说他不要我了!” 父亲的冷漠让她失去了对家庭的热情,而且,留守儿童可能会把父母的冷漠发泄到身边人,包括照顾他们起居生活的在家老人,这又进一步伤害本来已经脆弱的家庭。(三) 安全问题1.留守儿童易受到歧视和欺负一般孩子都存在依赖父母的心理,而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少了依靠往往成为被欺负的对象。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在留守儿童仅仅依靠爷爷奶奶或者亲戚照顾,会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在同龄人中,留守儿童经常被欺负,而他们大多性格内向,又不会跟家里说,如此同伴更加肆无忌惮地欺负他们,长久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湄港村七组初二学生程相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姑姑介绍,他父母长期在浙江省台州市打工,他自身性格比较内向,所以初中的同学会欺负他。程相的同学甚至直接伸手到他口袋里掏钱,他也不敢反抗。程相寝室的洗漱用品被其他同学“借”走,甚至一“借”不还。另外学校较差的住宿条件让他患上了严重的皮肤病,这些客观因素都间接的影响着程相的学习和心理。不仅同龄人会欺负留守儿童,有些成人也会欺负这样的留守家庭。因为多数留守家庭只有老人和孩子在家,力量较弱,不免会受到一些社会青年和流氓之类的欺负。2. 安全隐患潜伏(1)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留守儿童与同伴外出玩耍时,由于缺乏必要的预防安全教育和监督更容易发生溺水等意外事故。问卷反映达到142个留守儿童喜欢外出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而我们对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的问卷中,发现31%的家长会偶尔关心孩子课余时间的活动,高达70%的代理监护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监督意识薄弱。留守儿童与朋友出外玩耍的高比例与家长对孩子课余活动的关心程度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凸显了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严重性。除了家长的原因,农村特有的环境也会造成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发生。农村没有诸如城市宽阔的柏油大路、购物中心、少年宫等完备的基础设施供孩子课余时间活动,更多的只是青山、河流、田地等。因此农村儿童往往穿山越岭玩耍,夏天会在河道里游泳。没有家长必要的安全教育和照看,留守儿童比其他同龄人更容易发生意外。此外,留守儿童集中的地区多为山区,有些地方存在土质疏松等现象,遭遇暴雨时容易发生泥石流、崩塌、滑坡、洪水等危险,对于缺乏父母照顾的留守儿童而言,在上下学途中以及在出外玩耍中遭遇危险的可能性要大大增大。(2)安全监管受到阻碍:撤乡并镇、集中办学,使农村儿童存在上学偏远的困难。路程远,孩子上学至少要半个小时甚至更多。路上的交通情况、天气状况本身就存在安全隐患,而且路程的遥远和自控力差更让学生有机会逃学去玩耍。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他们年纪大而有心无力,管不到孩子在学校和上下学的情况。在南林桥镇青垱村,鲁建平每天要走差不多一个小时到港路中学上学,路程遥远。采访中,他妈妈介绍,鲁建平每天早上出去,和同伴一路玩过去,有时候还会逃课去上网,家长完全监督不到。而学校也无法照顾到学生不在校时的安全,因此就形成了学校和家庭互相指望而事实上安全监督完全空缺的局面,这种情况下留守儿童的安全也存在很大的隐忧。(四)思想道德问题 1.留守儿童思想容易追求极端。 因为特殊的家庭环境,这会使留守儿童产生两种极端的思想。生活的贫困、缺乏父母的最直接的关心会使他们努力通过其他方面来证明自己,例如他们会努力学习,希望成绩能够比其他同学都好;或者,生活的贫困,父母长期在外,会使他们对生活失去信心,从而走向另一种极端,应付学习,性格内向,对周围不闻不问。前面一种态度对于留守儿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能促使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现状,争取未来幸福的生活。后面一种态度是孩子的消极表现,处理不好还会导致留守儿童结识不良朋友、染上恶习,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2.道德意识薄弱,存在知行分离的现象。 青少年时期正是思想道德意识养成时期,也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期。大部分留守儿童已形成基本的道德意识,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但仍有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在道德行为方面的严格要求和部分代理监护人的娇惯和放纵,往往怕苦怕累、贪图安逸,这使得艰苦锻炼、积极向上的品性得不到发展,在品行方面难以克服一些恶习:吸烟、偷摸、赌博、打架、迷恋网吧和游戏等,他们行为上的过错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制止,久而久之会出现厌学、弃学心理,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3.道德情感淡漠,道德行为较差。由于现实的各种原因特别是缺少父母的亲情和引导, 留守儿童的道德情感往往比较淡漠,导致在此意识指导下的道德行为存在不足,部分留守儿童的不良道德行为主要表现在:爱撒谎、骂人;乱花钱、不知道勤俭节约;喜欢打架惹事;不知道关心他人、以自我为中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