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一轮复习.doc_第1页
文科一轮复习.doc_第2页
文科一轮复习.doc_第3页
文科一轮复习.doc_第4页
文科一轮复习.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通中学2013届高三文科历史训练1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唐代元稹估客乐:“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诗中反映出当时商帮的活动范围很广 长安城是重要的商贸城市市场设置不受地点限制 民族间经济交往频繁A B C D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期,“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铁犁牛耕的推广 各国变法的推行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A B C D3.“尝考历世盐法及汉武始立榷(专卖)法,为牢盆(国家发放的煮盐工具)之制。自是历代皆踵行之。计其利,于军国之费略于半,唐宋及元因之。有加无瘳(减损),大抵率由养兵多而资费广,故不能革也。”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A中国历代政府都实行垄断食盐经营制度 B垄断食盐经营目的之一是解决财政问题C“故不能革”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共识 D该制度阻碍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4.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A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C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 D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5.元朝时期,我国农业史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蚕桑业生产趋于萎缩,主要原因是A元朝限制对外贸易,丝绸外贸停滞 B蒙古贵族喜欢皮毛衣服,对国人产生巨大影响C元朝统治野蛮落后,社会生产破坏严重D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进步6.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7.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这种言论反映了A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B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C小农经济地位的动摇 D商品经济的发展8.左传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记载,郑国和鲁国不经周天子同意,擅自相互交换了 枋田和许田。对此,周天子也只好默许。这说明A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B土地公有制形成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井田制遭到破坏9.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 B民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 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10史籍记载,西汉初期,大工商业者“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可见该时期A制盐、冶铁行业出现较大规模的民营作坊 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C民营手工业规模和技术超过官营手工业 D民营作坊采用水力鼓风和高炉炼铁技术11.下列手工业品是古代中国陶瓷业发展历程的缩影,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青瓷 白瓷 彩瓷 珐琅瓷A B C D12. 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盐铁官营制度早市夜市出现商人群体形成 重农抑商政策A B C D13.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14.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自然经济解体家庭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出现经济区域分工A B C D15.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活动多由官府经营 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16.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A防止官商勾结 B维持社会等级C重义轻利 D重农抑商17.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18. 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下图场景的是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19.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20.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二、非选择题1.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明谢肇制五杂俎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荼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宋庄季裕鸡肋编材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2.15世纪前半期,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开创了震惊世界的大航海伟业。然而令人叹息的是,明宣宗的一纸命令竟然令其戛然而止,而其后的西欧各国却争相开辟新航路,走到了世界的前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这些非凡的远航探险在1433年却由于皇帝的命令而突然停止。倘若在欧洲,这种停止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中国的皇帝的确能发布一道道对整个国家有约束力的命令;欧洲绝无这样的皇帝西北欧的商人也与中国的商人完全不同(他们的)这种权力和声望保证了任何禁止海外冒险事业的法令是不可能实施的欧洲对外国产品有真实的需要和强烈的需求,而中国完全不是如此。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册)第21章材料二 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辈悉健有力,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接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综于外者,既触纲不敢归,又连接外夷,乡导以入。明张燮:东西洋考卷7饷税考材料三 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200余年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黄金时期。输出的瓷器主要是景德镇青花瓷、彩瓷、广东石湾瓷、福建德化白瓷和青花瓷、安溪青花瓷等。其中较精致的外销瓷多是国外定烧产品,其造型和装饰图案多属西方色彩明清时期,总数超过1.5亿件的中国瓷器漂洋过海到西方。(美)杜朴、文以诚中国艺术与文化材料四 明政府于1568年部分开放了海禁。1599年恢复广州、宁波二市舶司,正式开放了海禁,但随着明王朝的灭亡便戛然而止了。清初厉行海禁,统一台湾后,康熙帝一度他禁,设立四个港口为通商口岸,但20年后,又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贸易。乾隆帝开始,只许广州一地通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皇帝的一纸命令使得远航探险突然停止的制度原因是什么?中国商人的低下地位是什么政策导致的?中国为什么对外国产品没有强烈的需求?(2)据材料二,明代的海禁政策带来了什么严重的后果?(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瓷器外销黄金时期的特点。据材料四分析中国瓷器外销繁荣的主要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对当今我国的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训练1参考答案:BDBDD BDDAA AACBA BDDBC1.答案:(1)增加财政收入;促进贸易发展;增强军事力量。(2)促进纸币流通;经济城镇兴起;城市商业繁荣(市井生活繁荣);地域商人出现。(3)城市商业布局:打破市坊界限; 思想:出现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理学); 文学:出现一种更易抒发感情,表现市井生活的新体裁(宋词)。2.答案(1)实行君主专制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