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与地图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1页
测量与地图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2页
测量与地图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3页
测量与地图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量与地图期末复习资料1、地图:是根据特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球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通过综合制图并以符号和注记缩绘在平面上的图像。地图是信息的载体,是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具有三大特性:(1)有特殊的数学法则具有可量测性。(2)使用地图语言,具有直观可视性。(3)运用了制图综合,具有很强的概括性。(4)独特地信息传输通道地图的基本功能:1、地图的模拟功能2、信息负载功能3、信息传输功能4、认识功能2、地图学:现阶段对地图学的定义是,研究地图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学科。3、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科学。测量学的基本内容:高程测量、水平角测量、距离测量。测量与地图学称为测绘学。4、水准点:水准点(BM)是在高程控制网中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其高程的控制点。一般分为永久性和临时性两大类。5、大地水准面:由静止海水面并向大陆延伸所形成的不规则封闭曲面。大地水准面实际上是一个起伏不平的重力等位面。大地体:由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地球椭球体:由大地体绕短轴(地轴)旋转,形成一个表面光滑的球体,即旋转椭球体,也称地球椭球体。地球椭球体表面可以称为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地球椭球体有长轴和短轴之分,长轴即赤道半径(a),短轴即极半径(b),f=(a-b)/a称为地球的扁率。我国目前使用的大地坐标系是1980年西安坐标系。6、专题地图:又称特种地图,着重表示一种或数种自然要素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专题地图的内容由两部分构成:专题内容。图上突出表示的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及其有关特征。地理基础。用以标明专题要素空间位置与地理背景的普通地图内容,主要有经纬网、水系、境界、居民地等。7、分层设色法:以一定的颜色变化次序或色调深浅来表示地貌的方法。首先将地貌按高度划分若干带;各带规定具体的色相和色调,称为“色层”。为划分的高度带选择相应的色系,称为“色层表”在地图上,按色层表给不同高度带以相应颜色。(简言之,即:根据地面高度划分高程层或带,逐层设置不同的颜色,称为地貌分层设色法)优点:获得地貌高层分布即其相互对比的印象;是等高线图有一定的立体感。8、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立体感强,它既能表示海拔,又能表示相对高度,所以它既能表示地势,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各种地形类型。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各种颜色表示的高度范围,可以查看图上所附的等高线分层设色表。 分层设色通用的颜色顺序是:海洋用蓝色,平原用绿色,低山丘陵用黄色,高山用棕褐色。在不同的等深线之间,用分层设色法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用来表示海底的深度。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雪线以上的地区通常用白色表示。)(可以看看,增强理解)9、方位角:指从某点的指北方向起顺时针转到某一目标方向线的夹角。10、地图投影:地图与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对应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地球椭球面是不可展的曲面,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投影到平面上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地图投影分类:(1)按照投影的性质分为: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2)按照经纬网形状分:方位投影、圆锥投影、多圆锥投影、条件投影。(我国常用等角正切圆柱投影-墨卡托投影。)地图投影的变形:实质上来讲,是由投影产生的长度变形、面积变形、角度变形。微分圆:微分圆投影到平面上一般成为一个微分椭圆。底索定律(法国底索):无论采用何种转换方法,球面上每一点至少有一对正交方向线,在投影平面上仍能保持其正交关系。长度变形是长度比与1的差值。角度变形指实际地面上的角度和投影角度的差值。投影变形的规律:(1)、角度没有变形,即投影前后对应的微分图保持图形相似,亦可称为正形投影。(2)、等变形线和纬线一致,同一条纬线上的变形处处相等。(3)、两条标准纬线上没有任何变形。(4)、同一条经线上,两标准纬线外侧为正变形(长度比大于1),而两标准纬线之间为负变形(长度比小于1),因此,变形比较均匀,绝对值也较小。(5)、同一条纬线上等经差的线段长度相等,两条纬线间的经线线段长度处处相等。11、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等高线特性:(1)同一条等高线各点高程相等。(2)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不能中断。(3)等高线只有在绝壁或悬崖处才和重合或相交。(4)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时转变方向。山脊线和山谷线应与方向变化处的等高线的切线垂直相交。(5)同幅图上,等高距相同。等高平距越大,即等高线越稀疏,地面坡度越小,地形越平坦。反之,则地面坡度越大,地形越陡峭。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分为四种:(1)首曲线:又叫基本曲线。是按基本等高距由零点起算而测绘的,通常用实线描绘。(2)计曲线:又称加粗等高线。是为计算高程的方便加粗描绘的等高线。通常每隔四条基本等高线描绘一条计曲线。它以加粗的实线表示。(3)间曲线:又称半距等高线。是相邻两条基本等高线之间补充测绘的等高线,用以表示基本等高线不能反映而又重要的局部形态,常以虚线表示。(4)助曲线:又称辅助等高线。是在任意的高度上测绘的等高线,用于表示那些别的等高线都不能表示的重要微小的地貌形态。因为它是任意高度的,故也叫任意等高线。12、视差:如果目标与十字丝分划板面不重合,观测者的眼睛在目镜上下微动时,会发现目标与十字丝之间相对移动的现象。消除视差的方法:第一步:转动目镜对光,使十字丝清晰。第二步:瞄准目标,转动调焦螺旋是目标十分清晰。第三步:观测者眼睛上下移动,如果目标与十字丝没有相对移动。否则第四步重做13、普通地图的内容:主要包括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图外要素。其中地理要素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网和境界是其主体。(普通地图六大要素)14、专题地图表示方法:主要有10种,即定点符号法、线状符号法、点数法、范围法、质底法、等值线法、运动线法、定位图表法、分级统计图法、分区统计图表法。15、地图概括:又称制图综合。地图编制中地图内容取舍和简化的原理与方法。通过有目的地取舍和简化,表示制图区域或制图对象最主要的、实质性的特征和分布规律。地图内容取舍包括根据地图用途确定地图上所需要表示的内容和指标,也包括地图上的点状、线状地物与面状细小图斑的舍弃。16、高程:地面上一点沿铅垂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1985年以青岛港验潮站长期观测推算以黄海平均海面为0高程面)17、地图按自然和社会现象等内容分为地图和专题地图普通地图:以相对均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制图区域内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专题地图:以普通地图为地理基础着重表示制图区域内某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 与专题地图的区别:1、在形式而在内容2、者详细表示区域的六大类地理要素、显示全貌、展整体区域差异3、者以某种用途、先某一或几个地理要素为主题、其它皆概略或不表示。18、我国常用等角正切圆柱投影墨卡托投影。设想用一个与地轴方向一致的圆柱体切于赤道按等角条件,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柱体面上,沿母线将圆柱体剖开,展成平面,既得平面经纬网。其经线为一组等间距平行线纬线为一组非等间距平行线,离赤道越远间距越大。墨卡托投影的实用价值在于图上任意两点连成直线为等角航线一,按此直线的方位角航行一直到达目的地。先连大圆航线后分为若干段,相邻点连成直线得到若干等角航线,船只在每段上沿等角航线航行就整个航程看又是接近大圆航行的经济方便。19、判别地图投影:1、据经纬线形状确定属何种投影系统2、投影变形性质,等角、等积、任意3、确定投影形式20、地图上的三北方向线午线、磁子午线、坐标纵线21、地图比例尺的作用1、测制使用地图必可少的数学基础 2、反应地图的详细程度。0.1M称为比例尺精度。八种国家基本地形图比例尺:15000;11万;125000;150000;1十万;125万;150万;1100万;22、地图符号按空间分布特征分类: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地图注记种类名称注记、质量注记、数量注记、说明注记。23、色彩三要素色相、亮度、饱和度原色品红、黄、青地图注记的要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