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物质参与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并几乎全部分布在膜的胞质侧?A磷脂酰肌醇 B 磷脂酰胆碱 C 磷脂酰乙醇胺D磷脂酰丝氨酸 E鞘脂2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决定于A膜蛋白的多少 B 膜蛋白的种类 C膜上的水通道D脂质分子层 E糖类3与产生第二信使DG和IP3有关的膜脂质是A磷脂酰胆碱 B磷脂酰肌醇C磷脂酰丝氨酸D 磷脂酰乙醇胺E鞘脂4葡萄糖通过一般细胞膜的方式是A单纯扩散 B 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C 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D原发性主动运输 E 继发性主动运输5细胞膜内外保持Na+和K+的不均匀分布是由于A 膜在安静时对K+的通透性较大 B 膜在兴奋时对Na+的通透性较大C Na+易化扩散的结果 D K+易化扩散的结果E膜上Na+-K+泵的作用6 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中,Na+跨膜转运的方式是A 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 B 单纯扩散和主动转运C 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 D 易化扩散和受体介导式入胞E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运输7 细胞膜上实现原发性主动转运功能的蛋白是A 载体蛋白 B 通道蛋白 C 泵蛋白 D 酶蛋白 E 受体蛋白8 Ca2+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主要是A 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 B 单纯扩散和主动转运C 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运输 D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E易化扩散和受体介导式入胞9 在细胞膜蛋白质的帮助下,能将其他蛋白质分子有效并选择性地转运到细胞内的物质转运方式是A 原发性主动运输 B 继发性主动运输 C 载体介导的易化运输D 受体介导式入胞 E 液相入胞10 允许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在细胞间通行的结构是A 化学性突触 B 紧密连接 C 缝隙连接 D 桥粒 E 曲张体11 将上皮细胞膜分为顶端膜和基侧膜两个含不同转运体系区域的结构是A缝隙连接 B紧密连接 C中间连接 D 桥粒 E 相嵌连接12 在心肌,平滑肌的同步收缩中起重要作用的结构是A化学性突触 B紧密连接 C缝隙连接 D桥粒 E曲张体13 下列跨膜转运方式中,不出现饱和现象的是A 单纯扩散 B经载体进行的易化扩散 C原发性主动运输D 继发性主动运输 E Na+-Ca2+交换14 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共同特点是A 要消耗能量 B顺浓度梯度C需要膜蛋白帮助D转运物质主要是小分子 E 有饱和性15 膜受体的化学本质是A 糖类 B 脂类 C蛋白质 D胺类 E 核糖核酸16 在骨骼肌终板膜上,Ach通过下列何种结构实现其跨膜信号转导A化学门控通道 B电压门控通道 C机械门控通道D M型Ach受体 E G-蛋白偶联受体17 终板膜上Ach受体的两个结合位点是A两个亚单位上B 两个亚单位上 C 一个亚单位和一个亚单位上D一个亚单位和一个亚单位上 E一个亚单位和一个亚单位上18 由一条肽链组成且具有7个跨膜-螺旋的膜蛋白是A G-蛋白 B 腺苷酸环化酶 C 配体门控通道 D酪氨酸激酶受体E G-蛋白偶联受体19 以下物质中,属于第一信使是A cAMP B IP3 C Ca2+ D Ach E DG20光子的吸收引起视杆细胞外段出现超极化感受器电位,其产生的机制是A Cl-内流增加 B K+外流增加 C Na+内流减少D Ca2+内流减少 E 胞内cAMP减少21 鸟苷酸环化酶受体的配体是A心房钠尿肽 B 乙酰胆碱 C 肾上腺素 D 去甲肾上腺素 E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2 酪氨酸激酶受体的配体是A 心房钠尿肽 B 乙酰胆碱 C 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3 即早基因的表达产物可A 激活蛋白激酶 B 作为通道蛋白发挥作用 C 作为膜受体发挥作用D 作为膜受体的配体发挥作用 E 诱导其他基因的表达24 静息电位条件下,电化学驱动力较小的离子是A K+和Na+ B K+和 Cl- C Na+和Cl- D Na+和 Ca2+ E K+ 和Ca2+25 细胞处于静息电位时,电化学驱动力最小的离子是A Na+ B K+ C Cl- D Ca2+ E Mg2+26 在神经轴突的膜两侧实际测得的静息电位A 等于K+的平衡电位 B 等于Na+的平衡电位C 略小于K+的平衡电位 D略大于K+的平衡电位 E 接近于Na+的平衡电位27 细胞膜外液K+的浓度明显降低时,将引起A 膜电位负值减小 B K+电导加大 C Na+内流的驱动力增加D平衡电位的负值减小 E Na+-K+泵向胞外转运Na+增多28 增加细胞外液的K+浓度后,静息电位将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先增大后变小 E 先减小后增大29 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浴液中的Na+浓度后,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超射值将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先增大后变小 E 先减小后增大30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时,静息电位将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先增大后变小 E 先减小后增大31 神经纤维电压门控Na+通道与通道的共同特点中,错误的是A 都有开放状态 B 都有关闭状态 C 都有激活状态D 都有失活状态 E 都有静息状态32 人体内的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包括A神经和内分泌腺 B 神经,肌肉和上皮组织C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D 神经,血液和部分肌肉 E神经,肌肉和部分腺体33 骨骼肌细胞和腺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的共同特点是A膜电位变化 B囊泡释放 C 收缩 D 分泌 E产生第二信使34把一对刺激电极置于神经轴突外表面,当同一直流刺激时,兴奋将在A 刺激电极正极处 B 刺激电极负极处 C 两个刺激电极处同时发生 D两处均不发生 E 正极处向发生,负极处后发生35 细胞膜内负电位由静息电位水平进一步加大的过程称为A 去极化 B 超极化 C 复极化 D超射 E 极化36 细胞膜内负电位从静息电位水平减小的过程称为A 去极化 B 超极化 C 复极化 D超射 E 极化37神经纤维的膜内电位值由+30mV变为-.70mV的过程称为A 去极化 B 超极化 C 负极化 D超射 E 极化38 可兴奋动作电位去极化相中膜内电位超过0mV的部分称为A 去极化 B 超极化 C 负极化 D超射 E 极化39细胞静息时膜两侧电位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称为A 去极化 B 超极化 C 负极化 D超射 E 极化40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去极相形成有关的离子主要是A Na+ B Cl- C K+ D Ca2+ E Mg2+41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复极相形成有关的离子主要是A Na+ B Cl- C K+ D Ca2+ E Mg2+42 将神经纤维膜电位由静息水平突然上升并固定到0mV水平时A 先出现内流电流,而后逐渐变为外向电流B先出现外向电流,而后逐渐变为内向电流C 仅出现内向电流 D 仅出现外向电流E 因膜两侧没有电位差而不出现跨膜电位43 实验中用相同数目的葡萄糖分子代替浸浴液中的Na+,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将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基本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E 先减小后增大44 用河豚毒处理神经轴突后,可引起A 静息电位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加大B静息电位值加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C静息电位值不变,动作电位幅度减小D静息电位值加大,动作电位幅度加大E 静息电位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不变45 在电压钳实验中,直接纪录的是A 离子电流 B 离子电流的镜像电流 C 离子电导 D 膜电位 E 动作电位46 记录单通道离子电流,须采用的是A膜电位细胞内纪录 B 电压钳技术 C电压钳结合通道阻断剂D膜片钳技术 E膜片钳全细胞纪录47 正后电位是指A 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缓慢去极化电位B 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缓慢超极化电位C 峰电位后缓慢的去极化电位D 峰电位后缓慢的复极化电位E 峰电位后缓慢的超极化电位48 具有“全或无”特征的电反应是A 动作电位 B 静息电位 C终板电位 D 感受器电位 E 突触后电位49 能以不衰减形式细胞膜传播的电活动是A 动作电位 B 静息电位 C终板电位 D 感受器电位 E 突触后电位50 神经-肌肉头后膜上产生的能引起骨骼肌细胞兴奋的电反应是A 动作电位 B 静息电位 C终板电位 D 感受器电位 E 突触后电位51 细胞兴奋过程中,Na+ 内流和K+外流的量决定于A各自的平衡电位 B细胞的阈电位 CNa+-K+泵的活动程度D绝对不应期的长短 E 刺激的强度52 需要直接消耗能量的过程是A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中K+外流 B 动作电位升支的Na+内流C复极化K+外流 D复极化完毕后的Na+外流和K+内流E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中极少量的Na+内流53 低温,缺氧或代谢抑制剂影响细胞的Na+-K+泵活动时,将导致A 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B静息电位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C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静息电位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E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均不受影响54 采用两个细胞外电极记录完整神经干的电活动时,可记录到A 动作电位幅度 B 组织反应强度 C 动作电位频率 D阈值 E 刺激持续时间55 通常用于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A 动作电位幅度 B组织反应强度 C 动作电位频率 D阈值 E 刺激持续时间56 神经纤维的阈电位是引起A Na+通道大量开放的膜电位临界值 B Na+通道大量关闭的膜电位临界值 C K+通道大量关闭的膜电位临界值 D K+通道大量开放的膜电位临界值 E Na+通道少量开放的膜电位值 57 在一般细胞膜中,阈电位较其静息电位(均指绝对值)A 小10-15mV B 大10-15mV C小10-15mV D大30-50mV E 小,但两者几乎相等58 在同一神经纤维上相邻的两个峰电位,其中后一个峰电位最早见于前一个峰电位引起的A绝对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D 低常期 E 兴奋性恢复正常后59 如果某种细胞的动作电位持续时间是2ms,则理论上每秒内所能产生和传导的动作电位数最多不超过A 5 次 B 50 次 C400 次 D 100 次 E500次60细胞在一次兴奋后,阈值最低的时期是A 绝对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D 低常期 E 兴奋性恢复后61 实验中,如果同时刺激神经纤维两端,产生的两个动作电位A将各自通过中点后传到另一端 B 将在中点相遇,然后传回到起始点C 将在中间相遇后停止传导 D 只有较强的动作电位通过中点而到达另一端E 到达中点后将复合成一个更大的动作电位62 局部电位的时间性总和是指 A 同一部位连续的两个阈下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B 同一部位连续的两个阈上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C 同一时间不同部位连续的两个阈上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D 同一时间不同部位的两个阈上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E 同一部位一个足够大的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63 局部电位的空间性总和是指A 同一部位连续的两个阈下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B 同一部位连续的两个阈上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C 同一时间不同部位连续的两个阈上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D 同一时间不同部位的两个阈上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E 同一部位一个足够大的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64 神经末梢兴奋引起囊泡释放递质时,其主要媒介作用并直接导致递质释放的是A神经末梢Na+的内流 B 神经末梢K+的内流 C 神经末梢Cl-的内流 D 神经末梢的Na+-K+交换 E 神经末梢Ca2+的内流 65 在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起主要媒介作用的离子是A Na+ B Cl- C K+ D Ca2+ E Mg2+66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胞质中的Ca2+来自于A 横管膜上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引起的外Ca2+内流B 细胞膜上NMDA受体通道开放引起的外Ca2+内流C 肌质网上Ca2+通道开放引起的释放D 肌质网上Ca2+泵的主动转运E 线粒体内Ca2+的释放67 有机磷中毒时,可使A 乙酰胆碱与其受体亲和力增高B 胆碱酯酶活性降低C 乙酰胆碱释放量增加D 乙酰胆碱水解加速E 乙酰胆碱受体功能障碍68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骨骼肌对运动神经动作电位的反应降低是由于A 递质含量减少 B 递质释放量减少 C胆碱酯酶活性增高 D乙酰胆碱水解加速 E 乙酰胆碱受体功能障碍69 下列物质中,能阻断终板膜上胆碱能受体的物质是A 河豚毒 B 阿托品 C 美洲箭毒D 心得安 E四乙胺70 骨骼肌细胞膜中横管的主要作用是A Ca2+ 进出肌细胞的通道 B将动作电位引向肌细胞处C 乙酰胆碱进出细胞的通道 D Ca2+ 的储存库 E 产生终板电位71 微终板电位是A 神经末梢连续兴奋引起 B 神经末梢一次兴奋引起C 数百个突触小泡释放的Ach引起 D 个别突触小泡释放引起的ACH引起的E 个别Ach分子引起的72 在神经-肌接头处,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A ATP酶 B胆碱酯酶 C 腺苷酸环化酶 D Na+-K+依赖式ATP酶 E 单胺氧化酶73 肌丝滑行学说的直接根据是,肌肉收缩时A暗带长度不变,明带和H带缩短B暗带长度不变,明带缩短,而H带不变C 暗带长度缩短,明带和H带不变D明带和暗带长度均缩短E明带和暗带长度均不变74 骨骼肌发生等张收缩时,下列那一项的长度不变?A 明带 B 暗带 C H带 D 肌小节 E 肌原纤维75 牵拉一条舒张状态的骨骼肌纤维,使之伸长,此时其A H带长度不变 B 暗带长度不变 C 明带长度增加 D不完全强直收缩 E 完全强直收缩76 生理状态下,整体内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几乎属于A单收缩 B 单纯的等长收缩 C 单纯的等张收缩D 不完全强直收缩 E 完全强直收缩77 使骨骼肌产生完全收缩的刺激条件是A足够强度的单刺激 B 足够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单刺激C 足够强度和时间变化率的单刺激D 间隔小于单收缩收缩期的连续阈刺激E 间隔大于单收缩收缩期的连续阈刺激78 回收骨骼肌胞质中Ca2+的Ca2+泵主要分布在A肌膜 B肌质网膜 C 横管膜 D 溶酶体膜 E 线粒体膜79 肌肉收缩中的后负荷主要影响肌肉的A兴奋性和传导性 B初长度和缩短长度 C 被动张力和主动张力D 主动张力和缩短长度 E 输出功率和收缩能力80 骨骼肌收缩时,在肌肉收缩所能产生的最大张力范围内增大后负荷,则A肌肉收缩的速度加快 B肌肉收缩的长度增加C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加大 D开始出现收缩的时间缩短E肌肉的初长度增加81 各种平滑肌都有A 自律性 B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支配 C 细胞间的电耦联D 内在神经从 E时间性收缩和紧张性收缩82 与骨骼肌收缩相比,平滑肌收缩A不需要胞质内Ca2+浓度升高 B没有粗肌丝的滑行C 横桥激活的机制不同 D有赖于Ca2+与骨钙蛋白的结合E 都具有自律性二、名词解释1 脂质体liposome 2 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3 化学门控通道chemically-gated channel 4 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5 同向转运symport 6 逆向转运antiport 7 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8 兴奋性exicitability9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RP10 极化polarization 11 去极化depolarization12 超极化 hyperpolarization13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14 全或无all or none 15 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 ,ARP16 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 ,TP17 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18 局部兴奋local excitation 19 阈下总和temporal summation 20 电紧张扩布electronic propagation 21 跳跃传导saltatory condution 22 终板电位endplate potential ,EPP23 兴奋收缩偶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 24 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25 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26 前负荷preload 27 收缩性contractility三、填空题1.物质跨越细胞膜被动转运的主要方式有_和_。2.一些无机盐离子在细胞膜上_的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动。3.单纯扩散时,随浓度差增加,扩散速度_。4.通过单纯扩散方式进行转动的物质可溶于_。5.影响离子通过细胞膜进行被动转运的因素有_,_和_。6.协同转运的特点是伴随_的转运而转运其他物质,两者共同用同一个_。7.易化扩散必须依靠一个中间物即_的帮助,它与主动转运的不同在于它只能浓度梯度扩散。8.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转动方式是_和_。9.O2和CO2通过红细胞膜的方式是_;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过程属于。10.正常状态下细胞内K浓度_细胞外,细胞外Na浓度_细胞内。11.刺激作用可兴奋细胞,如神经纤维,使之细胞膜去极化达_水平,继而出现细胞膜上_的爆发性开放,形成动作电位的_。12.人为减少可兴奋细胞外液中_的浓度,将导致动作电位上升幅度减少。13.可兴奋细胞安静时细胞膜对_的通透性较大,此时细胞膜上相关的_处于开放状态。14.单一细胞上动作电位的特点表现为_和_。15.衡量组织兴奋性常用的指标是阈值,阈值越高则表示兴奋性_。16.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蛋白具有三种功能状态,即_,_和_。17.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扩布的机制是通过_实现的。18.骨骼肌进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_。当骨骼肌细胞收缩时,暗带长度,明带长度_,H带_。19.横桥与_结合是引起肌丝滑行的必要条件。20.骨骼肌肌管系统包括_和_,其中_具有摄取、贮存、释放钙离子的作用。21.有时开?牛?惺惫乇帐窍赴?镏首?绞街?_的功能特征。22.阈下刺激引_扩布。四、判断题1.钠泵的作用是逆电化学梯度将Na运出细胞,并将K运入细胞。 () 2.抑制细胞膜上钠-钾依赖式ATP酶的活性,对可兴奋细胞的静息电位无任何影响。 ()3.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与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都属被动转运,因而转运速率随细胞内外被转运物质的电化学梯度的增大而增大。 () 4.用电刺激可兴奋组织时,一般所用的刺激越强,则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时间越短,因此当刺激强度无限增大,无论刺激时间多么短,这种刺激都是有效的。 ()5.只要是阈下刺激就不能引起兴奋细胞的任何变化。 () 6.有髓神经纤维与无髓神经纤维都是通过局部电流的机制传导动作电位的,因此二者兴奋的传导速度相同。 ()7.阈下刺激可引起可兴奋细胞生产局部反应,局部反应具有“全或无”的特性。 ()8.局部反应就是细胞膜上出现的较局限的动作电位。 ()9.局部去极化电紧张电位可以叠加而增大,一旦达到阈电位水平则产生扩布性兴奋。()10.单一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11.骨骼肌的收缩过程需要消耗ATP,而舒张过程是一种弹性复原,无需消耗ATP。 ()12.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过程中,横桥与Ca2结合,牵动细肌丝向M线滑行。 ()13.肌肉不完全强直收缩的特点是,每次新收缩的收缩期都出现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过程中。 ()14.骨骼肌收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古代导游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高速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高考英语必考试题及答案
- 职教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优化与实践路径
- 2025产品代理合同范本下载
- 方剂半期考试题及答案
- AI技术支持下的数学课堂互动模式及其优化
- 森林公园游客行为与偏好分析
- 打造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平台提升物流效率
- 智能家居及智能终端生产线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2025年电力机车钳工(高级)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智联招聘银行试题及答案
- 安置点管理制度
- 麻醉科职责及管理制度
-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夺分金卷)
- 药房管理规章制度目录
- 中职第1课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和探索试题
- 2025年辽宁省交投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香港 信托合同范本
- 少先队活动课《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课件
- 阀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