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 天气现象天气现象的特征雨滴状的液态降水,下降时清楚可见,强度变化较缓慢,落在水面上会激起波纹和水花,落在干地上可留下湿斑。阵雨开姑和停止都较突然、强度变化大的液态降水,存时伴有雷暴。毛毛雨稠密、细小而十分均匀的液态降水,下降情况不易分辨,看上去似乎随空气微弱的运动飘浮在空中,徐徐落下。迎面有潮湿感,落在水面无波纹,落在干地上只是均匀地润湿地面而无湿斑。雪固态降水,大多是白色不透明的六出分枝的星状、六角形片状结晶,常缓缓飘落,强度变化较缓慢。温度较高时多成团降落。阵雪开始和停止都较突然、强度变化大的降雪。雨夹雪半融化的雪(湿雪),或雨和雪同时下降。阵性雨夹雪开始和停止都较突然、强度变化大的雨夹雪。霰白色不透明的圆锥形或球形的颗粒固态降水,立径约25毫米,下降时常呈阵性,着随地常反跳,松脆易碎。米雪白色不透明的比较扁的或比较长的小颗粒固态降水, 直径常小于1毫米,着硬地不反跳。冰粒透明的丸状或不规则状的固态降水,较硬,着硬地一般反跳。宜径小于5毫米。有时内部还有末冻结的水,如被碰碎,则仪剩下破碎的冰完。冰雹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态降水,雹核一殷不透明,外面包有透明的冰层,或由透明的冰层与不透明的冰层相间组成。大小差异大,大的直径可达数十毫米。常伴随雷暴出现。冰针飘浮于空中的很微小的片状或针状冰晶,在阳光照耀下,闪烁可辨,有时可形成日柱或其它晕的现象。多出现在高纬度和高原地区的严冬季节。雾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有雾时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高纬度地方山现冰晶雾也记为雾。1什么是雾雾是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高纬度地区出现水晶雾也记录为雾,并加记冰针。根据能见度雾分为三个等级(见表1):表1 雾的等级雾能见度0.5-1.0KM浓雾能见度0.05-小于0.5KM强浓雾能见度小于0.05KM由于组成雾的水滴或冰晶对可见光有散射作用,常使能见度减小,天空全部或部分不可辨,相对湿度常为100%或接近100%。风力微弱,气层稳定。雾多为乳白色,城市工矿区的雾,也可带土黄色或灰色。在极寒冷的天气里(气温在-20以下),大部分雾都含有冰晶,可呈暗灰色1。根据历年历史资料记录,深秋或初冬季节常会出现大雾天气。究其原因是因为当大气中的水蒸汽含量达到饱和时,就有可能在气溶胶微粒上凝聚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凝聚后的小水滴漂浮在近地面空气中形成雾。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就愈多。白天温度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到了夜间,温度下降了,空气中能容纳的水汽减少了,就很容易达到过饱和凝结成雾,特别在秋冬季节,由于夜长,出现无云,风小的机会很多,地面散热量较夏天更迅速,导致地面温度急剧下降,这样就使得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在后半夜到早晨达到饱和而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雾,秋冬的清晨气温最低,便是雾最浓的时刻。2形成雾的物理过程与分类由于雾形成于近地面层的大气中,而在近地面层大气中凝结核一般是充分的,因而形成雾的物理过程就是使空气达到饱和状态的过程,而要使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无非就是要增加水汽或使空气温度降低。因此,形成雾的物理过程就是使近地面层大气降温增湿的过程,所以雾的形成有三个必备条件:近地面空气湿度较大;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汽浓度达到过饱和;空气中有凝结核使水汽蒸发遇冷形成悬浮的小水滴。根据降温增湿的具体形式的不同,一般雾可以分为以下几种:2.1辐射雾:陆地上比较常出现,由于辐射冷却达到过饱和而形成,主要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早晨,“早晨地罩雾,尽管晒稻谷”、“十雾九晴”就是说的辐射雾。2.2平流雾:当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和水面,空气低层因接触冷却达到过饱和凝结而形成的雾。2.3上坡雾:空气沿山坡上升时,由于绝热冷却而形成。要形成这种雾,沿坡上升的空气必须是稳定的而且上升运动必须是缓慢的,否则,将形成云,而不出现雾。2.4蒸发雾:指暖水面蒸发的水汽进入到它上面的冷空气中而形成的雾。这时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江、湖水塘周围,雨后地面积水或湿的土壤受太阳晒热而腾起的烟状物也属于这一类。随着城市迅速发展使得雾与霾容易混淆。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在低气压、微风条件下不易扩散,而与地层空气中相对湿度较低的水蒸气相结合,引起能见度低的现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QX/T113-2010”的标准,统一规范了霾的判识标准3,中国局气测函201317号文-观测司关于霾天气现象观测补充规定的函, 相对湿度在80-95%时,已建立大气成分监测设备的台站,可以优先采用大气成分指标作为判识霾的参考依据4。3雾的消散雾一般在早晨日出以后自然消失,由于雾的存在,会造成太阳对地面的加热不均匀。晴空区空气因温度高而上升,而雾区空气因为温度低而下沉并向外扩散来补偿晴空区上升的空气,从而雾就由外向内消散。总结来说雾的消散原因:一是由于下垫面的增温,雾滴蒸发;二是风速增大,将雾吹散或抬升成云;三是湍流混合,水汽上传,热量下逆,近地层雾滴蒸发。雾的持续时间长短,主要和当地气候干湿有关,一般来说,干旱地区多短雾,多在1小时内消散,潮湿地区则以长雾最多见,一般的持续6小时左右,最长是时可持续23天2。轻雾微小水滴或已湿的吸湿性质粒所构成的灰白色的稀薄雾幕,出现时水平能见度为1.010.0千米以内。露水汽在地面及近地面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霜融化成的水珠,不记露)。霜水汽在地面和近地面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松脆的冰晶;或由露冻结而成的冰珠。易在晴朗风小的夜间生成。 雨凇过冷却液态降水碰到地面物体后直接冻结而成的坚硬冰层,呈透明或毛玻璃状,外表光滑或略有隆突。雾淞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却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物,常呈毛茸茸的针状或表面起伏不平的粒状,多附在细长的物体或物体的迎风面上,有时结构较松脆,受振易塌落。吹雪由于强风将地面积雪卷起,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千米的现象。雪暴为大量的雪被强风卷着随风运行,并且不能判定当时天空是否有降雪。水平能见度一般小于1.0千米。龙卷风一种小范围的强烈旋风,从外观看,是从积雨云(或发展很盛的浓积云)底盘旋下垂的一个漏斗状云体。有时稍伸即隐或悬挂空中,有时触及地面或水面,旋风过境,对树木、建筑物、船舶等均可能造成严重破坏。积雪雪(包括霰、米雪、冰粒)覆盖地面达到台站四周能见面积一半以上时,称为积雪。结冰指露天水面(包括蒸发器的水)冻结成冰。沙尘暴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泥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扬沙由于风大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0千米至10.0千米以内。浮尘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千米。浮尘多为远处尘沙经上层气流传播而来,或为沙尘暴、场沙出现后尚未下沉的细粒浮游空中而成。烟幕大量的烟存在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应小于10.0千米。城市、工矿区上空的烟幕呈黑色、灰色或褐包,浓时可以闻到烟味。霾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千米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霾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而使黑暗物体微带兰色。什么是雾霾天气呢?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这些悬浮在低空的小水滴便是雾;霾是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造成视觉程障碍的叫霾。当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可吸入性颗粒物和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变得灰蒙蒙的,这便是雾霾了,而其中的可吸入性颗粒便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什么是可吸入性颗粒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空气,其实空气中原本就存在着一些微小的颗粒物,这些颗粒很小,颗粒的直径通常只能用“微米”来表示。那么1微米有多大呢?我们来算一下:1000微米=1毫米,也就是把1毫米再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便是1微米。空气中的这些颗粒物越小对人体危害越大,当颗粒的直径超过10微米时,它可被鼻毛吸留,也可通过咳嗽排出人体,而颗粒直径小于10微米的,便可随呼吸被人体吸入肺中,甚至可以进入肺泡、血液。怎样才能知道雾霾的程度呢?这要用用PM检测仪来测量,根据颗粒大小,一般会测量pm2.5和pm10Pm中文名:细颗粒物;pm2.5指的是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Pm10指的就是10微米以下的可吸入性颗粒。Pm2.5和pm10虽然都属于可吸入颗粒,但还是存在很多不同:1、来源不同:PM10主要来源于道路扬尘;PM2.5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锅炉燃煤等.2、毒性不同:PM2.5由于粒径更小,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并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更长、输送距离更远。3、对人体的危害不同:pm10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pm2.5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的载体,由于直径更小,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空气质量按照空气中的pm2.5指数分为六级:pm2.5值为0-50时,空气质量为优51-100为良101-150轻度污染151-200中度污染201-300重度污染300以上为严重污染当空气质量达到中度污染,也就是pm2.5指数在151以上时,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过敏性体质人群便应减少户外活动时间了。雾霾天气,怎样保护自己?1、雾霾天气少开窗雾霾天气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2、外出戴口罩如果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以棉质口罩最好,因为一些人对无纺布过敏,而棉质口罩一般人都不过敏,而且易清洗。3、多喝桐桔梗茶、桐参茶、桐桔梗颗粒、桔梗汤等“清肺除尘”茶饮桐桔梗茶有清火滤肺尘功能,能显著增强肺泡细胞排出有毒细颗粒物的能力,能有效的协助人体排出体内积聚的PM2.5颗粒物及其他有害物质。4、多吃一些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虾、蘑菇、鸡蛋、牛奶、三文鱼、鱼肝油、动物肝脏等。5、饮食清淡,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梨、枇杷、橙子、橘子、葡萄、番茄等,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的作用。6、最好不出门或晨练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7、深层清洁人体表面的皮肤直接与外界空气接触,很容易受到雾霾天气的伤害。所以,放学回家后,要立即洗手、洗脸,保持皮肤表面的清洁。尘卷风因地面局部强烈增热,而在近地面气层中产生的小旋风,尘沙及其它细小物体随风卷起,形成尘柱。很小的尘卷风,直径在两米以内,高度在十米以下的不记录。雷暴为积雨云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表现为闪电兼有雷声,有时亦可只闻雷声而不见闪电。闪电为积雨云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放电时伴随的电光。但不闻雷声。极光在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也可偶见)晴夜见到的一种在大气高层辉煌闪烁的彩色光弧或光幕。亮度一般象满月夜间的云。光弧常呈向上射出活动的光带,光带往往为白色梢带绿色或翠绿色,下边带淡红色;有时只有光带而无光弧;有时也呈振动很快的光带或光幕。大风瞬间风速达到或超过17.0米秒(或目测估计风力达到或超过8级)的风。飑突然发作的强风,持续时间短促。出现时瞬间风速突增,风向突变,气象要素随之亦有剧烈变化,常伴随雷雨出现。分类根据天气现象种类的调整说明定义的31种天气现象分别为: 降水现象(9种):雨、阵雨、毛毛雨、雪、阵雪、雨夹雪、阵性雨夹雪、冰 雹、冰粒 地面凝结现象(5种):露、霜、雨凇、雾凇、结冰 视程障碍现象(9种):雾、轻雾、吹雪、雪暴、烟幕、霾、沙尘暴、扬沙、 浮尘 雷电现象(2种):雷电、极光 其他现象(6种):大风、飑、龙卷、尘卷风、冰针、积雪 谚语与原理 “早看东南,夜看西北,西北明,来日晴”的原理解释大气中的空气也随地球自西向东运动。晚看西北,如果西北天空黑云滚滚,说明未来要有降水过程移入本地,天气将转坏。如果西北方是晴天,则未来天气将转好。早晨起来看东南,如东边天气好,这说明坏天气将过去,未来天气晴好;如果东边天气不好,很可能随着南边的天气向北发展,天气逐渐转坏。主要看的是两个方向的云层状况,云的产生和消散以及各类云之间的演变和转化,都是在一定的水汽条件和大气运动的条件下进行的。【钓卷云】常有锋面(特别是暖锋)、低压或低压槽移来,预兆着阴雨将临。【炮台云】一般隔810小时左右有雷雨降临。【云交云】云交云指上下云层移动方向不一致,常发生在锋面或低压附近,所以预示有雨,有时云与地面风向相反,则有逆风行云,天要变的说法。【江猪过河,大雨滂沱】:江猪指雨层云下的碎雨云,出现这种云,表明雨层云中水汽很充足,大雨即将来临。有时碎雨云被大风吹到晴天无云的地方,夜间便看到有象江猪的云飘过银河也是有雨的先兆。【棉花云,雨快临】:棉花云指絮状高积云,出现这种云表明中层大气层很不稳定,如果空气中水汽充足并有上升运动,就会形成积雨云,将有雷雨降临。【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灰布云指雨层云,大多由高层云降低加厚蜕变而成,范围很大、很厚,云中水汽充足,常产生连续性降水。【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根据云的移动方向来预测阴晴,云向东、向北移动,预示着天气晴好;云向西、向南移动,预示着会有雨来临。云的移动方向,一般表示它所在高度的风向。这一谚语说明,云在低压内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它适用于密布全天、低而移动较快的云。【鱼鳞天,不雨也风颠】:鱼鳞天指卷积云,出现这种云,表明高层大气层不稳定,如果云层继续降低、增厚,说明本地区已处于低压槽前,很快会下雨或刮风。【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鲤鱼斑指透光高积云,往往处在由冷变暖的变性高压气团控制下,云层如果没有继续增厚,短期内仍是晴天。【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指太阳落山时,西方地平线下升起一朵城墙似的乌云接住太阳,说明乌云东移,西边阴雨天气系统正在移来,将要下雨。一般来说,如接中云,则当夜有雨;如接高云,则第二天有雨。但如西边的乌云呈条块状或断开,或本地原来就多云,那就不是未来有雨的征兆了。【西北开天锁,明朝大太阳】:指阴雨天时,西北方向云层裂开,露出一块蓝天,称天开锁。这说明本地已处在阴雨天气系统后部,随着阴雨系统东移,本地将雨止云消,天气转好。【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指春、夏时节,雨天的中午,云层裂开,太阳露一露脸,但云层又很快聚合变厚,这表明本地正处在准静止锋影响下,准静止锋附近气流升降强烈、多变。上升气流增强时,云层变厚,降雨增大;上升气流减弱时,云层变薄,降雨减小或停止;中午前后,太阳照射强烈,云层上部受热蒸发,或云层下面上升气流减弱,天顶处的云层就会裂开。随着太阳照射减弱,或云层下部上升气流加强,裂开的云层又重新聚拢变厚。因此,太阳现一现常预示继续阴雨。这句谚语和太阳笑,淋破庙、亮一亮,下一丈等谚语类同。【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指太阳从云层的空隙中照射下来,称日射脚,傍晚出现日射脚,说明对流作用强烈,预示有雨。【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指的是久晴之后出现雾,说明有暖湿空气移来,空气潮湿,是天阴下雨的征兆;久阴之后出现雾,表明天空中云层变薄裂开消散,地面温度降低而使水汽凝结成辐射雾,持到日出后雾将消去,就会出现晴天。在暖季的早晨,如天边出现了堡状云,表示这个高度上的潮湿气层已经很不稳定,到了午间,低层对流一旦发展,上下不稳定的层次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形成积雨云而发生雷雨。所以有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的谚语。另外,有天气预兆的云在演变过程中,往往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季节性和地方性。当天空中的云按照卷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这样的次序从远处连续移来,而且逐渐由少变多,由高变低,由薄变厚时,就预兆很快会有阴雨天气到来;相反,如果云由低变高、由厚变薄、由成层而崩裂为零散状的云时,就不会有阴雨天气。在暖季早晨,天空如出现底平、顶凸、孤立的云块(淡积云),或移动较快的白色碎云(碎积云),表明中低空气层比较稳定,天气睛好。此外,云的颜色也可预兆一定的天气,如冰雹云的颜色先是顶白底黑,而后云中出现红色,形成白、黑、红色乱绞的云丝,云边呈土黄色。黑色是阳光透不过云体所造成的;白色是云体对阳光无选择散射或反射的结果;红黄色是云中某些云滴(直径在千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毫米之间)对阳光进行选择散射的现象。有时雨云也呈现淡黄色,但云色均匀,不乱翻腾。还有不少谚语是从云色和云形来预兆要下冰雹的。例如,内蒙古有不怕云里黑,就怕云里黑夹红,最怕黄云下面长白虫等谚语,山西有黄云翻,冰雹天;乱搅云,雹成群;云打架,雹要下、黑云黄云土红云,反来复去乱搅云,多有雹子灾严重等谚语。还有午后黑云滚成团,风雨冰雹一齐来、天黄闷热乌云翻,天河水吼防冰蛋等说法,这些都说明当空气对流强盛,云块发展迅猛,象浓烟一股股地直往上冲,云层上下前后翻滚时,就容易下冰雹。关于“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原理解释霞是由于日出和日落前后,阳光通过厚厚的大气层,被大量的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当空中的尘埃、水汽等杂质愈多时,其色彩愈显著。如果有云层,云块也会染上橙红艳丽的颜色。朝霞、晚霞主要是指反射霞。早晨当太阳照射在西边的云彩上经过云彩的散射,使云彩呈深红色,这就是朝霞。它说明西边天空已经有云存在,大气中的水气已经很多,而且云层已经从西方开始侵入本地区,而早上起云主要是由于天气系统性原因而形成的。未来随着天气系统东移,本地将逐渐转受其影响,天气将转阴雨。另一方面朝霞说明早晨天空有云彩存在,表明天空状态不十分稳定,随着太阳升高,热力作用增强,对流进一步发展,云也会进一步发展,容易造成阴雨天气。而且在中纬度的地方,风雨很多时自西向东移动,所以“朝霞不出门”晚霞是指夕阳斜照在东边天空上的云彩,使云彩呈深红色。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西部天空没有云彩,太阳才能直接照射在东边天空,阳光通过大气散射和云层反射造成晚霞,而东边天空上的云彩只会随着时间离本地愈来愈远的,不会影响本地的,而西边晴朗的天空也将会随时间逐渐移来,天气晴好。另一方面,晚上由于太阳下山,空气层结逐渐恢复稳定,对流减弱,原来白天生成的云彩也将归于消散,天气一般晴好。物态变化:冰、雾、冰雹、雪、霜的形成 雨: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冰晶熔化成的小水滴落到地面成为雨雪:水蒸气凝华成的冰晶落到地面上云: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漂浮在空中雾:水蒸汽在地面液化成小水滴漂浮在地面附近露:水蒸气在地面的植物上液化成的小水滴霜: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雹:随着云中的水气的聚集,就会能够形成降雨,如果降雨过程中遇到冷空气的话就会形成冰雹.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现象叫做物态变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水有三态:固态:冰雪的霜等.液态:雨雾露.气态:水蒸汽.雨的形成:由液态水滴(包括过冷却水滴)所组成的云体称为水成云。水成云内如果具备了云滴增大为雨滴的条件,并使雨滴具有一定的下降速度,这时降落下来的就是雨或毛毛雨。由冰晶组成的云体称为冰成云,而由水滴(主要是过冷却水滴)和冰晶共同组成的云称为混合云。从冰成云或混合云中降下的冰晶或雪花,下落到0以上的气层内,融化以后也成为雨滴下落到地面,形成降雨。 雪的形成:云中的水汽向冰晶表面上凝华,而过冷却水滴却在蒸发,这时就产生了冰晶从过冷却水滴上吸附水汽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冰晶增长得很快。另外,过冷却水是很不稳定的。一碰它,它就要冻结起来。所以,在混合云里,当过冷却水滴和冰晶相碰撞的时候,就会冻结沾附在冰晶表面上,使它迅速增大。当小冰晶增大到能够克服空气的阻力和浮力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云的形成:漂浮在天空中的云彩是由许多细小的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有的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混合在一起组成的。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及冰、雪粒,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并有一定厚度。云的形成主要是由水汽凝结造成的。 雾的形成:当温度下降,空气又相当潮湿,那么当它冷却到一定的程度时,空气中一部分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这就是雾。它和云都是由于温度下降而造成的,雾实际上也可以说是靠近地面的云。 露的形成:在0C以上,空气因冷却而达到水汽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温度。在温暖季节里,夜间地面物体强烈辐射冷却的时候,与物体表面相接触的空气温度下降,在它降到露点以后就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因为这时温度在0C以上,这些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水滴附着在地面物体上,这就是露。霜的形成:应该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因为气温变冷,空气携带水蒸气的能力降低,一部分水蒸气凝华变成小冰屑,许多小冰屑产生,落到地面上不断堆积,就成了霜冰雹的形成:在冰雹云中强烈的上升气流携带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水滴和冰晶运动着,其中有一些水滴和冰晶并合冻结成较大的冰粒,这些粒子和过冷水滴被上升气流输送到含水量累积区,就可以成为冰雹核心,这些冰雹初始生长的核心在含水量累积区有着良好生长条件。雹核A在上升气流携带下进入生长区后,在水量多、温度不太低的区域与过冷水滴碰并,长成一层透明的冰层,再向上进入水量较少的低温区,这里主要由冰晶、雪花和少量过冷水滴组成,雹核与它们粘并冻结就形成一个不透明的冰层。这时冰雹已长大,而那里的上升气流较弱,当它支托不住增长大了的冰雹时,冰雹便在上升气流里下落,在下落中不断地并合冰晶、雪花和水滴而继续生长,当它落到较高温度区时,碰并上去的过冷水滴便形成一个透明的冰层。这时如果落到另一股更强的上升气流区,那么冰雹又将再次上升,重复上述的生长过程。这样冰雹就一层透明一层不透明地增长;由于各次生长的时间、含水量和其它条件的差异,所以各层厚薄及其它特点也各有不同。最后,当上升气流支撑不住冰雹时,它就从云中落下来,成为我们所看到的冰雹了。雷电的形成:在天气闷热潮湿的时候,地面上的水受热变为蒸汽,并且随地面的受热空气而上升,在空中与冷空气相遇,使上升的水蒸汽凝结成小水滴,形成积云。云中水滴受强烈气流吹袭,分裂为一些小水滴和大水滴,较大的水滴带正电荷,小水滴带负电荷。细微的水滴随风聚集形成了带负电的雷云;带正电的较大水滴常常向地面降落而形成雨,或悬浮在空中。由于静电感应,带负电的雷云,在大地表面感应有正电荷。这样雷云与大地间形成了一个大的电容器。当电场强度很大,超过大气的击穿强度时,即发生了雷云与大地间的放电,就是一般所说的雷击。露的形成:空气中水汽以液滴形式液化在地面覆盖物体上的液化现象。夜间气温下降,越近地面冷却越快,形成与白天相反的下冷上热的温度分布,当地面温度冷却到使贴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达到饱和时,地面物体上开始观察到露滴生成。如果温度持续降至0以下时,露滴冻结成冰珠,称为冻露。日出之后,地面温度和湿度变成与夜晚完全相反的分布形式,贴近地面空气的增温也使该空气层的水汽含量欠饱和,各种条件都将有利于地面水分的蒸发,露滴逐渐消失。在夜间,地面上的草、木、石块等物体由于向外辐射热量,它们的温度要降低,当温度降至露点时,地面物体附近空面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露。由此可知,露不气中的水蒸气便达到饱和。若露点高于摄氏度,水蒸气可在地面物体的表是从天而降的,而是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时直接凝结而成的。彩虹的形成: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雨点,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的光谱。彩虹七彩颜色,从外至内分别为:赤、橙、黄、绿、蓝、靛、紫。那么,如此漂亮的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彩虹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圆形的小水滴,造成色散及反射而成。阳光射入水滴时会同时以不同角度入射,在水滴内亦以不同的角度反射。当中以40至42度的反射最为强烈,形成我们所见到的彩虹。形成这种反射时,阳光进入水滴,先折射一次,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反射,最后离开水滴时再折射一次。其实只要空气中有水滴,而阳光正在观察者的背后以低角度照射,便可能产生可以观察到的彩虹现象。彩虹常在下午或雨后刚转天晴时出现。这时空气内尘埃少而充满小水滴,天空的一边因为仍有雨云而较暗。而观察者头上或背后已可以见到阳光,这样彩虹便会较容易被看到。另一个经常可见到彩虹的地方是瀑布附近。在晴朗的天气下背对阳光在空中洒水或喷洒水雾,也可以人工制造彩虹。彩虹的色彩鲜艳程度和宽窄受空气里水滴的大小影响。空气中的水滴大,虹就鲜艳,也比较窄;反之,水滴小,虹色就淡,也比较宽。我们面对着太阳是看不到彩虹的,只有背着太阳才能看到彩虹,所以早晨的彩虹出现在西方,黄昏的彩虹总在东方出现。但我们看不见,只有乘飞机从高空向下看,才能见到。彩虹的出现与当时天气变化相联系,一般我们从彩虹出现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推测当时会出现晴天或雨天。东方出现虹时,本地下雨的可能性较小,而西方出现虹时,本地下雨的可能性却很大。彩虹其实并非出现在半空中的固定位置。它是观察者看见的一种光学现象,彩虹看起来的所在位置,会随著观察者而改变。当观察者看到彩虹时,它的位置必定是在太阳的相反方向。彩虹的拱以内的中央,其实是被水滴反射,放大了的太阳影像。所以彩虹以内的天空比彩虹以外的要亮。彩虹拱形的正中心位置,刚好是观察者头部阴影的方向,虹的本身则在观察者头部的影子与眼睛一线以上40至42的位置。因此当太阳在空中高于42度时,彩虹的位置将在地平线以下而看不见。这也是为什么彩虹很少在中午出现的原因。彩虹为什么总是弯曲的呢?事实上如果条件合适的话,可以看到整圈圆形的彩虹。彩虹的形成是太阳光射向空中的水珠经过折射反射折射后射向我们的眼睛所形成。不同颜色的太阳光束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企业2025年供应链风险预警与应对策略研究报告
- 线上活动专场活动方案
- 美术户外鉴赏活动方案
- 社工直播教学活动方案
- 电子版报活动方案
- 碧桂园组织业主活动方案
- 端午编织蛋袋活动方案
- 美术协会新年活动方案
- 碧桂园私宴活动方案
- 祭祀教育活动方案
- 公司绿色可持续发展规划报告
- 高速铁路桥隧养护维修 课件 2 桥隧养护维修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
- 战略规划六步法
- 2024年废旧溴化锂出售合同范本
- 《销售培训实例》课件
- 糖尿病足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 象棋入门课件教学
- 2024-2030年能源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休学申请书家长
- 香港买卖黄金佣金合同模板
- 3.2 摩擦力 课件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