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外体温计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2011/6/16 学院: 理学院 班级学号:2008146139 姓名: 何佳巍 指导老师: 王习东一、实验目的1. 了解红外体温设计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 了解红外测温传感器的基本特性3. 掌握红外测温传感器的应用二实验内容1. 系统组装实验2. 红外测温传感器特性实验3. 红外测温传感器的应用实验三实验仪器1.光电创新实验平台主机箱 2.红外体温计系统设计模块 3.红外体温计探测器组件 4.探测器数据连接线 5.万用表 6.连接线四实验原理按物理学的观点认为,人体是一种自然的红外辐射源,测量人体体温是临床诊断的一种重要指标。根据维恩定律,物体发出的波长X物体温度=常数,m*T=2989(m.k)(其中m为最大波长,T为绝对温度)。人体的正常温度为3637.5,即309310.5K,其辐射的最强的红外线的波长为m=2989/(309310.5)=9.679.64m。本实验中传感器芯片经由微细加工,根据红外线快速反应环境里的温度改变,具有116种热电偶元素。非接触式温度侦测电伏输出零功耗大范围温度侦测。响应波长范围为514m,峰值波长910m。当传感器靠近人体时,就会有相应的输出变化,传感器在25条件下的输出特性如下表所示:Temp.( )V_out(mV)Temp.( )V_out(mV)201.29 50 1.02101.06 60 1.49 00.80 70 1.99 100.51 80 2.52 200.18 90 3.09 25 0.00 100 3.69 30 0.19 110 4.33 40 0.59 120 5.00 图1 红外传感器输出特性五注意事项1. 连线之前保证电源关闭;2. 实验过程中,请先做好传感器鱼被测物体的距离测试;3. 试验完成后关闭电源。六实验步骤1. 红外体温计系统的组装实验红外体温计实验由主机箱红外测温模块以及温度源三大部分组成,首先认识这些部件,然后学会如何组装。2. 测温距离标定试验根据传感器的输出特性表找一个合适的温度源,调试温度源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使传感器的输出与表格中的输出一致,并记录此时温度源与传感器的距离值。 3.红外测温传感器的特性测量实验根据实验2中的标定距离,用传感器测试不同的温度源,记录传感器的输出(V+V)以及测温模块的输出VOut,并记录在下表中: 第一次测量 温度 常温 手 灯照灯照五分钟后V+V 0.8mv 1.1mv 1.5mv 1.6mv Vout 4.03v 3.67v 4.12v 4.12v第二次测量温度 常温 手 灯照灯照五分钟后 V+V 0.7mv 1.0mv1.7mv 1.8mv Vout 3.98v 3.32v 4.16v 4.22v第三次测量 温度 常温 手 灯照灯照五分钟后 V+V 0.7mv 0.9mv 1.3mv 1.4mv Vout 4.02v 3.34v 4.07v 4.08v4.温度超限报警实验根据红外测温传感器的特性,我们已经知道某个温度下传感器的输出以及测温模块的输出,这样我们可以设定超过一定温度即超过一定电信号食醋胡就报警。在实验中可以通过调节W1来设计不同的电信号阈值,从而达到设定不同的温度的目的。当测温模块输出超过设定的阈值是,报警灯D3就会发光。七设计性实验根据红外测温传感器的特性,自行设计红外测温电路。上图为热堆式红外传感器检测电路八思考题温度测试前为什么要做距离的标定?答:这是为了提高红外测温精度,减小测温误差。如果测温距离不一样,则所得到的结果也会不一样,这一因素会造成我们所得数据分析错误。所以,实验前一定要做距离的标定,这样一来就可以消除距离所带来的误差。九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实验,我懂得了比知识层面更重要的实际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5.1 延续文化血脉 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 念珠:《管理的常识》读书心得分享
- 2025医学内科学风湿病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医学阿尔茨海默病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至2030涤纶轮胎面料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成年人英语学术演讲技巧考试题目及答案
- BIM技术驱动的建筑工程全流程管理优化研究
- 2025至2030无人机服务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数学学习效能提升路径研究
- 2025至2030息肉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题库1200道带答案可打印
- 托管老师岗前培训
- 崔允漷教授学历案:微培训课件设计
- 企业合规管理培训课件讲义
- 《资本论》讲稿课件
- 燃气具安装维修工(中级)教学课件完整版
- 护理品管圈QCC之提高手术物品清点规范执行率
- 高尔夫基础培训ppt课件
- 有机化学第五章 脂环烃
- 微型钢管桩专项施工方案
- 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