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带“新”带出一片新天地.doc_第1页
以“心”带“新”带出一片新天地.doc_第2页
以“心”带“新”带出一片新天地.doc_第3页
以“心”带“新”带出一片新天地.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心”带“新”带出一片新天地 徐庄煤矿采煤一队孙士厂班创新管理班组活力大增 班组是企业最基础的细胞,班组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徐庄煤矿采煤一队孙士厂班因时而宜、因人而宜、因地制宜,不断创新职工班组新路,依靠以“心”带“新”带出新天地、以“新”带“新”带出新气象、 以“薪”带“新”带出新活动,稳定了队伍,提升了素质,爆发了活力,使班组管理走出一片新天地。 以“心”带“新”带出新天地孙士厂班共有职工46人,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到80%,分配前大多数是技校生和退伍军人,管理起来十分困难。作为一班之长,孙士厂在班组管理上却有他独到的见解。他说:“作为班组长不能片面看问题,年轻人有他们的优势,身体素质好、头脑反应灵敏、做事有闯劲,只要管理好了,不但没有负担反而会变成得力干将。”他坚持,要带好年轻人,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照顾他们,做到以“心”带“新”、以“心”管理、以“心”服人。从2008年开始,他就对新工人提出了干工作要有“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要求刚入矿的新工人学会在学习中进步,在挫折中成长,在平凡中创新。在管理上,他坚持“一碗水端平”, 让新工人站在统一起跑线上,共同作为,建功立业。他认为,不能因为某个新人有背景、关系多,就安排到名师门下,这样往往起不到好效果。在工作交流上,他要求新工人大胆发言,敢于说真话,对与不对都会耐心听完,让他们保持自尊心,积极地参与班组管理工作。在良好的环境里,新工人们愿意向师傅积极请教,技术上积极钻研,干起活来生龙活虎。2010年5月份以来,采煤一队生产的7199工作面遇到严重水情,在8个多月的治水攻坚战中,青年职工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在10月25日中班发大水的关键时刻,新工人王世峰、姚旗、王念敏等人不顾寒冷,光着膀子跳进齐腰深的水仓内进行淤泥清理,避免了水情的蔓延,为快速恢复生产争得了宝贵时间。并于11月3日实现割煤2336吨,创出了矿综放工作面开采13年来的最高纪录。 以“新”带“新”带出新气象“新人难带”是当前培训工作的通病。由于年龄界限,新入矿年轻人在思想上、价值观上与老工人们明显不同,加之年龄悬殊产生的代沟,缺乏交流沟通,久而久之许多老工人在“带”上产生厌倦情绪。孙士厂根据20多年的工作经验,大胆创新,实施了“新人带新人”的职工培训模式,并且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效果。实行“新带新”的做法是,首先实行“双向选择”。他把30岁以下从事采煤工作35年的优秀技校生和退伍军人组织在一起,成立专业师傅队伍。在新工人培训上进行师徒双向选择,即师傅选徒弟,徒弟也可挑师傅,尽量做到性格相同,脾气相近。经过慢慢磨合,就会成为“最佳搭档”;其次是做好二次培训工作。孙士厂积极做好徒弟的“推优”工作,善于在年轻师傅带的徒弟中挖掘人才、发现人才,他把“新带新”培养出来的“可塑性”徒弟,再适时地转嫁名师门下,让佼佼者尽快脱颖而出,成为先进典型。当年的徒弟徐成伟拜技术大拿张广兴为师,现在已出师成为青年师傅团队的一员,而且还带上了新徒弟。2011年,孙士厂班组新工人数量最多,综合考核得分也是最多的。小青年带徒弟名为“师徒”,实如“兄弟”。工作时用十块网子,他们就每人扛五块,边学边教,不明就问。移支架三天左右就能自己动手,上煤机司机十天后就能单独操作。实行“新带新”不仅让新人学到了技术,而且还让年轻师傅们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只有25岁的支架高级工徐成伟说:“如果自己不经常充电,徒弟很快就能超过你,那时变成徒弟的徒弟就难看了。”“新带新”带动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还融洽了新老职工的感情。师傅耐心传授徒弟技艺,徒弟关注师傅日常细节,在采访中,记者还得知一段“徒弟给师傅找媳妇”的趣事。徒弟闫以佳2009年分到采煤一队孙士厂班进行实习,拜仅比他大两岁的徐成伟为师。两人脾气相投,性格融洽,没几天就成了铁哥们。师傅徐成伟仪表堂堂,为人老实厚道,工作中还是生产骨干。两个月后,当徒弟闫以佳知道徐成伟还没有谈对象时,主动把家在龙固三里的一位同学介绍给他。两人一见钟情,几个月后就定下了婚事。订婚那天,师傅徐成伟请班长孙士厂和徒弟闫以佳等人吃了一顿大餐。实习期满后,闫以佳再次分配到采煤一队正式上班,继续做起了徐成伟的徒弟。 以“薪”带“新”带出新活力为培养新人的爱企爱岗精神,尽快消除“松、懒、混”的思想,孙士厂坚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严格做法,他响亮地提出“偷奸耍滑,别入此班;不学无术,莫进此门”的“班规”。有位家庭条件十分优越的新工人分到班组后,不服从师傅管理,孙士厂就把他安排到后方干杂活,在绩效考核上明显与现场的新工人拉开档次,看着与自己同一天上班的工友每月比自己多拿好几百块钱,这名工人主动要求回到现场来干活。经过前期的艰难历练,去年下半年分到该班的14名技校生,完成了由学生到优秀工人的快速蜕变,挑起了生产工作的大梁。由于善于吃苦,工作积极主动能干,现在该班的新工人每个月的考核奖要比其他班组的新工人多出五六百元,最高的甚至超出一千多元。在谈到将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