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两教时)06.10.29.doc_第1页
卧薪尝胆(两教时)06.10.29.doc_第2页
卧薪尝胆(两教时)06.10.29.doc_第3页
卧薪尝胆(两教时)06.10.29.doc_第4页
卧薪尝胆(两教时)06.10.29.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卧薪尝胆 湖塘桥实验小学黄明芳教材简析: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过灭掉。课文着重表现越王励志图强的精神。课文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学生易于理解。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2、学会本课10个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两个多音字。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外国历史故事。今天,我们要再次跨越时空,一起去回顾一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成语故事:卧薪(xn)尝(chng)胆。板书课题,读题。2、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古代的“越国”和“吴国”。(板书:越国吴w国)你了解“越国”和“吴国”吗?请你介绍一下。(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薪”指什么?“胆”指什么?谁卧薪尝胆?为什么要卧薪尝胆?)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1、带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边读边想,理解词语的意思。 ()简要说说故事的意思。2、检查生字。出示:表示奴仆 灭掉 免除后患建议 夫妇柴草努力谋臣骄傲屈辱 耻辱 转弱为强会稽万般无奈舂米推磨勾践夫差()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重点读好“会稽”、“勾践”、“夫差”,指出:“会稽”是地名,在浙江绍兴。那儿有一座山叫会稽山。当时,越国的国都就在绍兴,在那个地方打仗;“勾践、夫差”分别是越王、吴王的名字。“夫、差”是多音字。()说说你理解了哪些词语,也可以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重点理解:“奴仆”:(借助象形字)没有人身自由,没有安全保障,受尽磨难。稍有反抗或不顺从,就要被杀头。所以,他们受到的是一种(指板书:屈辱、耻辱、侮辱)总之是各种各样的“辱”。一起读读这些词。“谋臣”:出谋划策的人。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及时正音。、再读课文:生字都解决了,现在让同学们读书,一定比刚才读得更好了。再练读,做到熟练。、感知大意:现在,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连起来说说主要内容。三、指导写字。1、说说哪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2、指导写好“免、努”3、学生描红。四、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12 卧薪尝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成语故事。2、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这节课继续学习第12课:卧薪尝胆。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故事发生在哪两个国家之间?国君分别是谁?课文讲的是谁卧薪尝胆?(板书:越王勾践)二、精读感悟。(一)学习第、自然段、小朋友,这两个人,一个是吴国的国君,一个是越国的国君。他们两人原来是什么关系,后来又有了什么关系呢?请你分别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读完后,想一想这两个问题。(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回答问题,相机学习第小节:原来是什么关系?板书:敌人。为什么这么说?理解“征服”。、回答问题,相机学习第小节:后来又成了什么关系?板书:主仆。谁是主人?谁是仆人?()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而且很会思考。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原来是对等的、平等的仇敌,后来变成了主仆关系。以后大家读到人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他们之间关系的变化。()理解越王成奴仆的原因: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奴仆”是指没有人身自由、生命保障、稍有反抗或不顺从就要被杀头的人。他们受到的是什么?(板书:屈辱、耻辱、侮辱)这一切,越王勾践心里清楚吗?既然清楚,为什么还要去吴国当奴仆呢?(兵败会稽,万般无奈)()大家说得很好,为了自己国家将来能够振兴,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委曲求全。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指导读第二自然段一、二两句,注意“只好”、“无奈”这两个词。()引读三、四两句:可是,尽管吴国的谋臣们得胜的吴王。(二)学习第自然段、勾践夫妇到了吴国后是怎么当奴仆的?有没有受到那种屈辱、耻辱和侮辱呢?自己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要认真读,仔细体会。(学生自由读。)、回答问题,理解“受尽屈辱”:()受到了哪些屈辱?(穿、住、干脏活累活)()理解“舂米推磨”:(师边画边讲)这种东西叫石臼,石头里面凿出一个凹进去的地方,然后这里面撒上稻谷,人们用两只手拿个棒,在里面不停地捣,一捣,这稻谷就变成了米,这个过程就叫“舂米”。当然,后来人们舂米身体可以踩在架子上,这是力气活,一般像我们这么小的孩子舂米是没有力气的,必须力气大的才行。把米磨成粉要靠推磨。上下两块圆形的大石板很重,很难推动。因为人干这个活很累,太吃力了,所以让驴干。不过连驴都不想干,所以才要蒙上它的眼睛,一直不停地在那里转。现在吴王把连驴都不肯干的活,让越王干,这叫欺辱。(板书:欺辱)所以对越王勾践来讲,这样的生活是一种屈辱。()补充介绍:如果仅仅是干这样的活,越王勾践还能忍受。还有比这更屈辱的事呢!曾经有一次,吴王生病了,让越王尝他拉的大便,以此来判断自己得的是什么病。吴王外出要上马,让越王给他牵马,给他当脚垫。这样的事情在我们书上很多没有写出来,真是一言难尽,说也说不完。这就叫“受尽屈辱”。、理解时间长:越王过这样的日子是一天两天吗? 大家看书上的一句话(出示句子:“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理解体会:注意这个“才”字,如果老师把这句话这么一改,你看一样不一样?(出示句子:“他们在吴国才干了三年就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学生体会,自由发言。(“才”字在不同的位置,句子所表达的含义就不一样。 时间长短“整整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每一天对越王勾践来说都是度日如年,都是非常痛苦的,“才干了三年就回到自己的国家”是说每一天都过得快乐、轻松,或者幸福。所以我们在读课文时要体会这个“才”字。)、指导读: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体会越王勾践在吴国所过的非人的日子,所受的痛苦和磨难。、小结:这三年,越王勾践熬下来了,再大的屈辱都忍下来了,这叫忍辱负重。(板书:忍辱负重)忍辱是为的是负重,勾践身上有重任。读这个词。(生读两遍)过渡:勾践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受尽屈辱还能 “忍”。三年后,他回到自己的国家,照理又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了。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三)学习第自然段、学生自由读,思考。、指名读。生:晚上,就睡在柴草上。师:(插话)这就叫“卧薪”。生: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师:(插话)这就叫“尝胆”。、理解“卧薪尝胆”:()现在,谁能用文中的话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睡在柴草上尝苦胆的味道)()对,这是字面上的意思。卧:睡;薪:柴草;尝:品尝;胆:苦胆。是不是勾践仅仅“晚上睡柴草、饭前尝苦胆”就叫做“卧薪尝胆”呢?他还会怎么做?(亲自下田耕种,使自己的国家富裕起来;练兵,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寻找谋士,为国家的强大出谋划策。)这就叫“发奋图强”!(板书:发奋图强)()如果勾践仅仅坚持了几天,或者几个月,算不算真正的“卧薪尝胆”?(二十多年)这就叫“坚持不懈”!(板书:坚持不懈)()现在,你知道“卧薪尝胆”真正的含义了吗?(为实现一个目标,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读这三个词。、指导朗读:再读第四自然段,注意体会“卧薪尝胆”字面的意思和字后隐含的意思。(四)学习第自然段、卧薪尝胆的结果是什么?(转弱为强,转败为胜)、总结:20年前,越王勾践兵败会稽,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去吴国当奴仆,受尽屈辱,整整三年。他忍辱负重,回国以后,他卧薪尝胆,最后使自己的国家转弱为强,这个历史故事就叫卧薪尝胆、质疑:学到这里,还有什么问题吗?预设:吴王最后又怎样了?怎么出奇兵的? 相机补充:勾践回国后接受了宰相范蠡献的复国三计;一是屯兵,加紧练武;二是屯田,发展农业;三是选美女送给吴王,作为内线。西施被选送到吴国后,吴王不理国事,国力日弱。公元前482年,吴王为争夺中原霸主,参加黄池之会,尽率精锐而出,仅使太子和老弱守国,越军乘虚而入,大败吴军杀吴太子,达到了复国报仇的目的。公元前473年,越军再次大破吴国,吴王夫差被围困在吴都西面的姑苏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杀,吴亡。 三、总结拓展:、引导对“英雄”的认识:有人说,真正的英雄应该战死疆场,死不投降。勾践打了败仗,投降了,他能算是一个英雄吗?(答后小结:在战场上战死沙场的,壮烈牺牲,有气节,是英雄。但在强敌面前保存自己,暗暗地发展自己,壮大自己,最后战胜强敌,这样的人也是英雄,他需要智慧。)、联系自身:为了报仇强国,勾践需要卧薪尝胆,我们需要卧薪尝胆吗?为什么?引导:认真听老师的这句话: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中国科学家卧薪尝胆几十年,终于将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了太空。你说,中国科学家有仇恨吗?他们是否每天都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前都要尝一下苦胆?(小结:卧薪尝胆体现的是一种精神,用三个词表示,那就是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为了实现远大的目标和理想,我们人人都需要这样的精神,我们的国家也需要这样的精神。)再读词。、古人将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蕴藏在这么一幅对联里,老师把它写下来,看谁能背下来?(出示: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四、指导用“建议”造句:、同学们对上联不难理解,下联理解吗?、老师有个建议,建议大家回家后自己查一下有关的历史书,或者请教家长。如果同学们采纳了老师的建议,我将感到非常高兴。在刚才的话中,有个词语老师一连说了三次,你听出来了吗?(建议)、比较区别: “建议”的“议”和“意见”的“意”一样吗?(板书:建议、意见)(“意见”是心里对别人有想法,所以是“心”字底;“建议”是把心理的话说出来了,所以有个“言”字旁。)、谁向老师提个建议?(开玩笑地)不说,就是对我有意见;说了就是好建议。有没有?、建议每个同学把这幅对联记在脑海里,并且把它写下来,挂在你的床头、案边,时时勉励自己,再一起大声读对联。板书: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屈辱耻辱侮辱欺辱) 发奋图强(越王勾践)坚持不懈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关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破釜沉舟:项羽率领楚军援救赵国,看到秦军十分强大,将士中出现了畏战情绪。项羽亲自率领一支精干部队打先锋,直接迎战秦军的主力。当部队过了滔滔漳河,项羽命令部下:“把过了河的船通通凿穿,沉于河底;把做饭的锅全部砸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