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作业日的想法.doc_第1页
无作业日的想法.doc_第2页
无作业日的想法.doc_第3页
无作业日的想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近一个学期,乌鲁木齐小学将每周三定为“无作业日”,据说是“教师高兴,学生放松,家长满意”,也得到了媒体的关注。无疑,“无作业日”作为一个积极的探索值得肯定,尽管每周一天的“无作业日”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毕竟是孩子自主权利回归的一个开始。设“无作业日”,方山并不是首创,之前,在太原、杭州、上海等地的一些学校都曾尝试过。窃以为,不管有多少学校效仿,“无作业日”也只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或许星期三成了“无作业日”,而星期二和星期四也随即变成了“超多作业日”呢!如果说“无作业日”是打着减负的旗号,那更是难逃形式主义的套路。笔者上学的时候,就有关于给学生减负的提法,二十多年来,关于减负的呼声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可是实际情况却是:“负”越减越重,即使课内的“负”轻了,课外的“负”又变重了。其实,要想真正减轻小学生负担,并非只是把他们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这样简单,关键更不在于设立“无作业日”。“无作业日”的推行有多少实际意义或者说能走多远,笔者以为立足点除了减负以外,根本点还在于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升学制度的改革。如果学生和家长都没有择校的压力,如果教师都没有升学率的压力,教学目的也不再是强调单一的知识掌握水平,那么,有无作业、作业多少,也肯定将不再是小学教育关注的重点!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态度,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教并快乐着,学生学并成长着,双方都在享受教育,而不仅是享受到没有批改和没有作业的片刻欢愉,这才是决定“无作业日”能否一路走好的关键所在。 为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学校实行了无作业日,这样可以让学生有一个心理上的解脱,许多同学为之欢呼雀跃,家长也为之拍手称好。但是,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面对的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难道我们就让时间白白的浪费掉吗? 我觉得,课本中的机械的作业适当地减少是对的,但是,绝不能让学生把时间无谓地浪费掉,在这个无作业日里,同学们可以更灵活地安排一些有意义的事去做。 比如,去阅读一些感兴趣的课外书,如寻找快活林、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智慧故事等故事书,也可以阅读一些科普读物,了解一些科学知识,还可以看看上下五千年等了解一些历史,学习一些社会知识。 对于父母比较忙的同学,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家务,打扫室内卫生,整理家里的物品,学习用品等,提高生活技能等,最好能把个人的感受写成日记,这也是一种收获。 另外,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看看各门课的学习光盘,复习一下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嘛,以前学过的知识有的已经忘记了,通过复习,可以回忆起以前的知识,也可以融会贯通,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这也是一种弥补学校学习的有效方式。 也可以做一些手工制作,学一学绘画,唱歌,舞蹈等,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自己的特长,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最后,劝告同学们,不要去网吧里打游戏,浪费掉宝贵的时间,时间一去不复返,珍惜时间,使自己努力进步,增强本领,为将来走进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做好准备。现在小学的学习压力并不是太大,一天没有作业也不是要要紧。同学们可以利用这一天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现在小学生实在是没有必要天天做作业,这样会让小学生生活的一种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作业而学习的压力中。应该适当的给小学生放松一点压力,这样,反而小学生们会更自由,更健康的发展和成长。但是,这一天不是让大家无所事事的,同学们可以利用这一天干一些自己喜欢,并且又有意义的事情。小学生需要的知识绝不是仅仅是书本上的,还有很多课本以外的,社会上的,通过我们仔细的观察生活得来的,小学生可以利用这一天去完成这些事情。这样可以拓宽眼界,增长知识,让小学生们生活的更加全面,更加快乐。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学校宣布每周三为“无作业日”,学生们听了欢呼雀跃昨日(14日),郑州市中原区汝河新区小学的“无作业日”活动启动,学生们欢呼雀跃,而个别家长却有些担心,表示老师不布置作业,自己给孩子布置,甚至还考虑把孩子送补习班。其实,汝河新区小学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在中原区的另外一所小学,一位年轻的语文老师已悄悄地进行了一个多学期的“无作业”尝试。她是怎么进行“无作业”尝试的,效果怎么样,学生和家长有何看法?一个尝试学生跳起来庆祝“无作业日”昨日上午,中原区汝河新区小学四(1)班。班主任殷秀玲向学生宣布了一个消息:从今天起,每周三为“无作业日”。这一天,各科老师都不会给学生布置书面家庭作业。话音未落,教室里立即沸腾起来。几乎同时,学生们从座位上全跳了起来,欢呼雀跃,尽情释放这个不期而至的好消息所带来的喜悦。 “真是太好了,每周三不布置作业,我会有更多时间练我喜欢的魔术。”一个男生说,以前每天回家都要写作业,有时还会写到九点多,没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儿殷秀玲说,之前也曾有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无作业日”是一种引导,逐渐减轻学生负担。其实,9月份中原区教体局下发的文件中,也曾提出过,要控制学生的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同时鼓励学校推行每周 “无作业日”活动。作业少了家长担心孩子“放羊”中原区汝河新区小学的“无作业日”活动,首先在四年级做试点。殷秀玲说,这个尝试已通过短信提前告知了家长,多数家长很平静,也有个别家长有“异议”。 “无作业日对老师是个挑战,老师们需更用心地备课,提高课堂效率,将学生要课下复习巩固的内容在课堂上都掌握住。”殷秀玲说,无作业日不留书面作业,并不等于不留作业,更不等于“放羊”,老师们制定了一个方案,这个活动需家长配合。以语文为例,殷秀玲说,以前她会让学生默写一遍课文,抄写一遍词语,然后加一遍听写。现在,生字词及句子背诵她会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就掌握住,无作业日里她会要求学生阅读一些与课本相关的书,或做一些观察性、实践性的作业,比如泡一颗黄豆观察它发芽、生长的过程等。 “减负是好事儿,不过老师应该适当布置点作业。”一位小学生家长担心孩子没自控能力,没了作业压力会疯玩,影响成绩。“无作业日不等于放羊,老师制定有方案,会布置些实践性或阅读性的作业。”学校副校长张帆说,如效果好将考虑在学校推广。一个经验她每天都不布置作业其实,中原区汝河新区小学并非第一个进行“无作业”尝试的。今年2月,中原区秦岭路小学四(1)班语文老师段海霞就开始了“无作业”的尝试。与汝河新区小学不同,秦岭路小学的尝试只限于“一个班,一门学科,一个老师”的小范围试点。段海霞是位刚工作四年的年轻老师,她说有天晚上都九点半了收到一位家长的短信,说孩子的作业还没写完。 “现在,学生的作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甚至有厌学情绪,孩子的童年失去了欢乐,成为孩子不能承受之重。”段海霞说,目睹学生的现状她于心不忍,便产生了快乐学习,不留作业的念头。 “提高课堂效率,精讲简练,让学生在40分钟内学会、理解透,记牢是我的目标。”段老师说,不留作业,还得保证学生成绩不退步,这是个挑战。课前,她总要花大工夫备课,整合课本内容,通过有趣的故事,简洁诙谐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生承诺,如果当堂掌握,就不布置家庭作业,如果课上精力不集中,回家还得写作业巩固。”段海霞最初的尝试,是将不留作业当做一种奖励,培养学生当堂课当堂结。有了奖励,学生上课很带劲,生怕学不会。给孩子布置作业的家长“服了”秦岭路小学校长曹建平说,段海霞讲课学生积极性都很高,效率明显提高。有家长担心,这种模式会让自觉性不强的学生,混在班里滥竽充数,逃过老师的眼睛。对此,段海霞制定有“监管程序”,即第二天的测试,一次性过关的学生有“奖励”,不全对的要通过订正强化学习。 “全班57名学生,起初回家主动复习的只有三五个人,经过刺激引导,不留作业的队伍逐渐壮大,从几个人增加到二三十个,现在几乎全班学生都不留作业。”段海霞说,尽管不留作业,第二天的测试让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越来越强。 “无作业是相对的,有时对个别非常不自觉的孩子,还是会布置一些作业。”段海霞说,平时她会给孩子布置些不需动笔的观察类或阅读类的作业。在段海霞推行“无作业”的过程中,并没有家长明确表示反对,倒有家长建议她给学生适当布置点作业。 “刚开始,我特别不适应,老担心孩子受影响,一问孩子没作业,我就自己给他布置。”学生小海的妈妈说,现在看来当初她的担心是多余的,孩子的成绩并没因此下降,而且课外有时间读很多课外书。据段海霞介绍,不留作业的尝试没使学生成绩出现大滑坡,相反促使一些中等生进入优等生行列,只有少数学生成绩退步。小海说以前一直没空读课外书,语文老师不留作业后,他读了几十本书。班上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了两三倍。一个提醒留不留作业因科目而定 “六年级毕业考试时,学生能不能保持好成绩,升入初中高中后该咋衔接?有没有生存的土壤?”不留作业的尝试到底可不可行,段海霞也进行过思考。期末考试,班上满分的学生没增加,她分析可能是一些好学生练习少了,做题技巧生疏了或做题马虎了。 “我处在观望、效仿状态。”秦岭路小学宋老师说,他也曾接到家长的反映说学生作业多。据了解,有些老师对“无作业”尝试有些顾虑。“作业布置多了家长有意见,但不布置作业家长也有意见,老师既要遵守上级关于减轻学生负担的规定,同时也得顾及家长的反应。”按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允许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但有不少家长打电话“吵老师”,说老师不负责任。 “语文和英语是个注重语言积累的科目,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无作业的尝试。数学还是应该适当留些作业,多练习可提高熟练程度和反应的敏捷性。”段海霞说,目前小学里布置作业的也就是语数外三科。一个建议 “无作业”不应只是口号或形式孩子的作业负担重,家长和老师都有目共睹。 “作业不仅成了孩子的精神负担,也成了家长的负担。”郑州市教育局教科所研究员王海燕说,在外地也有“无作业日”这样的提法,无论结果如何这都是个改革和尝试,但“无作业日”不应该只是一个口号或形式。王海燕认为,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