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大网箱养殖技术(培训教材之四).doc_第1页
深水大网箱养殖技术(培训教材之四).doc_第2页
深水大网箱养殖技术(培训教材之四).doc_第3页
深水大网箱养殖技术(培训教材之四).doc_第4页
深水大网箱养殖技术(培训教材之四).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水大网箱养殖技术 目 录第一章网箱养殖概述第一节世界海水鱼类养殖发展现状一、海水网箱养殖的发展沿革二、海水养鱼的发展潜力三、国外深水大型抗风浪网箱养殖现状四、国外深水网箱的类型五、海水网箱抗风浪措施第二节我国海水网箱养殖发展现状一、传统网箱养殖二、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三、深水大网箱的结构和特点四、深水大网箱养殖的技术特点五、国内网箱的类型六、小型抗风浪网箱简介第三节我省深水大网箱发展现状第四节深水大网箱养殖的优点和不足第二章 养殖海区选择和网箱敷设要求第一节 养殖海区的选择一、养殖海区的水深和底质二、海流条件三、海区气象条件四、海浪状况五、水温条件六、水质要求七、海区浮游生物八、海区赤潮情况第二节 网箱材料的物理性能一、网箱框架材料二、网箱的网衣材料三、锚泊系统材料第三章 养殖技术第一节养殖品种的选择一、养殖品种选择原则二、常见的养殖品种三、常见养殖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第二节鱼种的选择一、质量选择二、放养规格的选择三、放养密度四、混养模式第三节 苗种暂养和中间培育一、室内工厂化暂养二、池塘中间培育三、网箱中间培育第四节 鱼种运输一、运输前的准备工作二、运输工具、规格和密度三、运输注意事项第五节 养殖饲料一、鱼类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二、饲料的种类第六节 日常管理技术一、鱼种放养二、分箱养殖三、投饲方法四、四季养殖管理五、网箱的清洗和更换六、安全检查 第七节 深水抗风浪网箱减灾防灾技术第四章 病害防治技术第一节 病害的主要种类一、病毒性疾病二、细菌性疾病三、寄生虫病四、其他疾病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特点一、发病症状二、发病时间三、危害程度第三节 综合防治技术要点一、苗种检疫二、鱼种消毒三、控制密度四、定期药物预防五、出现征兆及时防治六、及时清理池塘或网箱七、坚持“三定”投饲原则八、加强养殖管理九、做好养殖日志的记录第五章 商品鱼的起捕和运输第一节 鱼类的起捕一、成品鱼上市规格二、起捕时间三、起捕方法第二节、鱼类的运输第三节 网箱养鱼经济效益评估 第一章网箱养殖概述 第一节 世界海水鱼类养殖发展现状 一、海水网箱养殖的发展沿革 利用以筏架、网衣、浮子、锚泊设施等为主组成的箱体式养殖设施称为“养殖网箱”,利用网箱进行水产养殖在世界上的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 根据资料,网箱养殖最早始于湄公河沿岸的柬埔塞,至今已有140多年历史。当时柬埔寨人民就创造了以竹木为材料的网箱养鱼技术,从小型框式网箱到大型船形望乡(宽45米,长4050米,深2.53米),主要用于养殖鲶鱼、胡子鲶和鲤科鱼类,喂以煮熟的香蕉、南瓜、米糠、小鱼等。 这种方法以后传入泰国,1940年前后传入爪哇和印度尼西亚。我国南方各省很早也有利用简单的网箱蓄养淡水鱼鱼苗的经验。但是比较早而且发展快的网箱养殖技术的国家是日本。20世纪30年代,日本福井县的渔民在夏季鱼价低廉时,曾经利用网箱将捕捞到的活的鰤鱼等海水鱼暂时蓄养起来,到秋季再投入市场,以获取较高的利润。以后经过研究和推广,到1958年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养殖方式-网箱养殖。主要用松木板、竹竿和钢管等材料,制作出以方形为主的养殖网箱,除方形网箱外,还有长方形、六边形或八边形、圆形的网箱。日本在上世纪7080年代为网箱养殖的大发展时期。主要养殖品种为真鲷、鰤鱼、黄条鰤、石鲷等。 美国在1964年发展网箱养殖,坦桑尼亚在1974年开始进行网箱养殖。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全世界进入网箱养殖大发展时期,挪威、美国、智利、英国、西班牙等国也陆续发展了海水网箱养殖业,其中鲑鳟鱼类是最大宗的养殖品种,单挪威一个国家2002年海水养殖鲑鳟鱼50万吨左右。网箱养鱼为近十年来国内外发展最快的一种新兴鱼类养殖方式,目前世界上采用网箱养鱼的有中国、挪威、日本、丹麦、美国、法国、英国、荷兰等20多个国家,以日本的鰤鱼、真鲷养殖,挪威的大西洋鲑养殖,加拿大的银鲑、王鲑养殖,马来西亚的石斑鱼养殖规模较大,经验丰富。目前养殖上所用的网箱一般都是先进的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以下简称深水大网箱)的应用十分普遍,周长一般在50米以上,有效养殖水体2000立方米以上。仅挪威就有5360个。目前最大的网箱水体容积20000立方米,可养鱼200500吨。 二、海水养鱼的发展潜力 随着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急剧减少和衰退,传统的海洋捕捞作业渔场已严重老化,世界各国海洋捕捞业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既是人类不能无限制从海洋中依靠单一的捕捞来获得消费者越来越多的海洋食物,需要从多个方面解决人类的食物问题以及生存需求,从而可以利用大海是大海能够生产出更多的食物。 根据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公布的资料,全世界农业粮食产量1820亿吨,每年用于国际市场交易的粮食只有2亿吨左右,因此解决世界上日益增加的人口压力和粮食需要,大力发展海水养殖、向海洋索取食物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之一。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世界渔业的主体是海洋捕捞,约占85,养殖约占15%。由于受渔业资源的变化影响,海洋捕捞由传统开发型转向养护管理型,传统品种以养护管理型为主。整个世界的渔业已经由传统捕捞业向养殖增殖业转变。 1、海水养殖数量 由于鱼类是海洋食物生产的主体,养殖鱼类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全世界海水养殖鱼类产量占水产养殖总产量的2,占海、淡水鱼类养殖产量的4,产值约占15。 2、网箱养殖是目前鱼类养殖的主要方式 1999年,欧美鲑、鳟鱼养殖产量90万吨,占世界海水鱼类养殖产量的90%,其中挪威46万吨,智利20万吨,英国14万吨,北美10万吨。日本养殖产量30万吨,其中鰤鱼产量14万吨。 3、养殖种类 全世界已养殖利用的鱼类种类已经有166种,但这一百多种养殖的鱼类只占世界鱼类种类数量的0.7。日本海水养殖鱼类45种,占增养殖业的56.3,韩国海水鱼类占增养殖业种类的67。其中最大个体为金枪鱼,体重100200kg。 目前全世界许多渔业发达国家都对养殖业倾注了很大的努力,不少海水鱼类都能够进行人工繁育和人工培育,加上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饲料工业的不断发展,养殖设施和养殖器材的日益先进,以及消费者对海洋食品认识的加深和需求量的增加,海水鱼类养殖的潜力十分巨大,前景广阔。 三、国外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发展现状 七十年代以来,海水养殖业,特别是大型深水网箱养殖业在世界各海洋国家发展迅速。其中挪威是典型代表。其他国家,如日本、智利、英国、美国、西班牙等国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进展。 国外开展深水网箱养殖海水鱼类的国家主要有挪威、希腊、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发展历史最早的是日本,发展最快最现代化的是挪威。挪威的深水网箱养殖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从周长60米的网箱发展到今天的大型深水网箱,周长多在120米-180米。目前已发展到1300只,养殖产量达50万吨,养殖三文鱼的年出口量达40万吨。挪威政府将深水网箱养殖提高到非常重要的地位,计划到2050年使之成为第一产业。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产品质量,实行严格的许可证制度,限制无度发展。法律规定发展网箱养殖须经严格论证,每处养殖场须选择三个养殖点,只允许使用一个,其他两个备用或轮养。每处点的最短距离1公里,育苗场和养殖场的最短距离3公里;每处养殖场的饲料用量必须在640吨以下。目前的从业人员有2.74万人,要求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三年的专业培训、两年的实践经验才可以从事这项事业。高新技术在生产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疫苗、饲料等均属专用。病害防治系统采用注射疫苗,一经注射终身免疫;均由苗种场的技术人员到养成场进行注射,苗种场对养殖场负责,养殖场对消费者负责,保证食品的安全。一个养殖网箱被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新的材料技术、电子技术、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如洗网机、吸鱼泵、水下监视器、声波接受器、残饵收集器、投饵机、工作平台、高压储饵仓、残饵监视多普勒系统等。在管理方面实行企业化,挪威80%的网箱养鱼产量是由20家公司生产的,其中7家公司就占了40%的产量,国家鼓励实行先进的生产管理,提高生产率,加强对外销售,增加竞争兼并机会。另外重视加工技术的开发,取得显著的效果,最大的养殖场一天可生产50吨加工品。基本做到当天捕获的鱼,三天后即可在欧洲各超市就会见到成品销售。 日本的网箱养殖始于上世纪50年代。目前日本在海水网箱养鱼技术方面居世界首位。不但养殖规模大,遍及其沿海各都、道、府、县;而且养殖鱼类的品种也很多,有真鲷、黑鲷、红旗东方豚、赤点石斑鱼、紫鰤、牙鲆、竹荚鱼、石鲷等十多个种类。其中许多种类已实现了真正的全人工养殖,即从亲鱼培育、人工育苗到苗种的海上网箱培育、网箱养成以及品种改良形成了一体化配套技术,而且在各种养殖技术及种类的基础研究方面也很细致全面。深入了解日本的海水网箱养殖技术,并与其开展技术合作有利于我国海水网箱养鱼业的发展。目前日本全国养殖网箱有3万多个,从业人员3.2万人,年产量在31.5万吨左右,主要养殖品种为魳鱼、真鲷等,使用的饲料1/3为干配合饲料,2/3为湿的配合饲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环境恶化、市场低迷、从业人员年龄老化、素质低等。 希腊网箱养殖的年产量在10万吨左右,主要品种是金头鲷和鲈鱼等。 英国主要是开发沉降式网箱,设有专门的饵料管道系统,每只的售价折合人民币260万元。美国主要使用碟型网箱,以不受或少受水流的影响,每只网箱的养殖容积为1500立方米,售价在10万美元左右。 我国的台湾主要开发浮绳式网箱,靠浮绳的作用来减少或缓冲水流的冲击。 国外深水网箱养殖发展基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深水网箱养殖已成为海水鱼类养殖的主要方式;二是深水网箱养殖的箱体向大型超大型化发展,从周长60米的网箱,发展到120米周长的大网箱,目前正在开发周长180米的超大网箱,使养殖的环境更接近自然,养殖的产品更接近天然鱼;三是向大型企业化方向发展;四是高新技术的大量渗透,提高了网箱养殖的科技含量;五是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 四、国外深水网箱的类型 1、挪威HDPE圆形网箱(分为全浮式和沉降式)(见图1)。该网箱使用高密度聚乙烯管材和尼龙网衣。目前正向大型化发展,一般直径在1635m,周长50110m。其最大网箱周长可达120180m,网深40m。单箱养鱼产量200吨,使用寿命10年以上,设计抗风能力12级,抗浪能力5米波高,抗流能力小于1m/s。目前,挪威全国已有5300个此类网箱,该网箱已出口到日本、澳大利亚、意大利、中国和中国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见图1) 图1 挪威HDPE圆形网箱 2、挪威TLC张力框架网箱(见图2)。该网箱类似传统网箱的倒置形式。底部用绳索拉紧固定于海底,箱体在水面5m以下,受风浪影响甚少,抗流能力1m/s,在强风浪条件下,网箱容积损失率小于25。 图2 挪威TLC张力框架网箱 3、美国OST碟形网箱(见图3)。该网箱又称为中央圆柱网箱和海洋站半刚性海水网箱。用直径1m,长16m的钢筒为中轴,周边用12根钢管组成周长80m,直径25.5m的12边形圆周,再用上下各12根DSM绳索与圆柱两端相连,类似一把撑开的雨伞和自行车辐条。容量3000m3,使用DSM材料网衣,抗流能力2.25节,利用充排气和充排水实现网箱升降。 图3 美国OST碟形网箱 4、瑞典FARMOCEAN网箱(沉降式网箱)(见图4)。该网箱外观呈腰鼓形,上部圆圈最大直径11m,底圈直径9m,顶圈至中圈高度10m,底圈至中圈高度12m,总容量3500m3。利用8根空管进排海水,控制网箱升降。顶部设管理平台和饵料仓,每周添加饵料1次,自动投饵。 图4 瑞典FARMOCEAN网箱(沉降式网箱) 5、美国海洋平台式网箱(见图5)。该网箱由4根长15m钢柱和8根80m长的钢丝围成圆柱形,靠锚和网直立固定。使用DSM网衣。依靠圆柱浮力变化,30秒时间完成升降。 图5 美国海洋平台式网箱 6、日本船形组合网箱(见图6)。用防腐材料(橡胶)组成框架,每组方形网箱6个,每个网箱为1515m,网箱之间设有3m、2m和1m过道。固定在一边,类似船抛锚,可3600旋转,抗浪能力4.3m。 7、日本和台湾省近海浮绳式(柔性)网箱(见图7)。网箱整体呈柔性结构,用高强度朝鲜麻绳索拉成框架,网箱整体可随波浪上下起伏。 图6 日本船形组合网箱 图7 日本和台湾省近海浮绳式(柔性)网箱 五、海水网箱抗风浪措施 1、沉降式式网箱:将网箱沉降到水下一定水层,利用波高随水深增加呈指数衰减的变化规律,来减轻波浪对网箱的冲击,从而增强网箱整体的抗风浪能力。 2、依靠网箱材料的柔弹性来抵御风浪,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利用网箱材料自身的柔弹性来吸收和分散波浪对网箱的冲击力,如用HDPE管材或绳索柔性软体网箱等。 3、利用锚泊系统缓冲装置来减轻波浪对网箱主体的冲击力,该装置可降低波浪对网箱的冲击力,相当于消减波高0.51.0m。 第二节 我国海水网箱养殖的发展现状 我国台湾省在1971年进行水库小网箱养殖淡水鱼类。1975年由旅日华侨陈成辉引进日本生产的海水网箱,1977年进行海水养殖鱼类试验。大陆海水小网箱养殖试验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 一、传统网箱(小网箱) 我国大陆从1973年进行网箱养殖海水鱼试验,当时广东省的惠阳县、珠海市首先进行养殖试验。1982年广东阳江市3个个体户拥有第一个海水网箱鱼排。从而进入生产经营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990年约有4万余箱,1994年约有16万箱,1997年约30万箱,2002年传统网箱达100余万箱。小网箱养殖海水鱼极大地提高了海水鱼类养殖的产量,从而使多年养殖发展缓慢的海水鱼类养殖正式成为海水养殖的主要内容之一,于对虾、扇贝、海带养殖处于同样的重要位置,加上池塘和工厂化养殖海水鱼的兴起,海水鱼类的养殖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又一次新浪潮。传统的网箱养殖数量分布见表1。 表1 传统网箱数量分布 省份数量 广东省30万 福建省54万 浙江省10万 山东省7万 海南省6万 传统小网箱大部分为木质或钢管制网箱。我国海域幅员广阔,南方和北方由于海域状况差异小网箱所养殖的海水鱼类品种也不一样,南方和北方小网箱养殖的海水鱼类种类见表2。 表2 我国海水网箱养殖品种 北方南方 鲈鱼 大菱鲆* 美国红鱼 牙鲆 大黄鱼 真鲷 黑鲷 石斑鱼 六线鱼 黑鲪 军曹鱼 白鲳 *为养殖试验阶段,为北方越冬品种。 二、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 我国深水抗风浪网箱试养海水鱼起始于1998年。当年夏天,海南省从挪威REFA公司引进一组周长50米和40米的圆形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主要养殖品种为石斑鱼、军曹鱼、白鲳等,网衣网目尺寸2040mm,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给我国海水养殖业带来了新的生机,此后各省市也纷纷发展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的养殖。到2000年底,先后有广东、浙江、山东等省相继引进,包括海南省全国共有7组大型网箱。其中,山东省于2000年8月引进3组,威海市两组,青岛市一组。另外,浙江已引进美国蝶形网箱2个。浙江海洋学院也先后在大陈岛、南麂山进行深水网箱试验。 到2003年国内抗风浪网箱总数进口35个,国产有近2000个。其中大部分在南方,山东寻山是北方最大的网箱养殖基地,共有30个网箱,其中进口网箱5个,上海交大生产的3个,无锡702所生产的3个,黄海所研制的 22个。分布见表3 。 表3 大型抗风浪网箱数量分布 省份数量(个) 广东省100 福建省200 浙江省1200 山东省300 海南省30 辽宁省100 我国海水网箱养殖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全国目前小网箱数量已超过100万个。深水大网箱数量在3000多个以上(2004年上半年初步统计)。 三、深水大网箱的结构和特点 1、浮体式框架聚乙烯(或尼龙)网衣箱体 这种型式的网箱,其网箱框架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管材的直径达到200250毫米,采用双管式结构来提供浮力。1998年夏季,海南省临高县首次引进挪威REFA公司一组5个网箱。目前国内已引进该网箱7套,具体分布为:海南省2套,广东省1套,浙江省1套,山东省3套。价格约24万元/个。 我国“九五”攻关期间,国家863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和无锡七O二所研制的网箱类型都是属于这一类。科技部“十五”攻关计划863项目中黄海水产研究所与寻山水产集团等单位联合开发的国产网箱,在技术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已申请专利3项。国产网箱的价格在78万元/个。青岛胜邦海水网箱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圆形全浮式网箱,主要由聚乙烯框架、浮绳框、张网架、锚(或桩、重块)、缆绳及浮球等组成 。其主要特点是:抗风浪能力较强、结构相对简单,设计上比较灵活,成本低、安装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养殖维护方便。在国内市场上很受欢迎,其网箱系统的质量和结构科学合理,特别是安全系数大,能够有效的保证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 2、沉降式网箱 (1)浮沉式方型钢管框架聚乙烯(或尼龙)网衣箱体 采用镀锌钢管焊接成正方形框架,规格为6m6m,网箱高度6m。由充气胶囊提供浮力支持。平时浮于水面,当强风到来时,利用气囊排气和进水而沉降至水下5m10m处,风浪过后,用充气排水上浮至水面。 (2)双管式圆形框架聚乙烯(或尼龙)网袋 该网箱框架结构与上述(1)结构相同,但在管材上增加安装8个阀门,用于管材充气和排水。采用排放气和充水来控制网箱整体沉降和起浮。 3、圆形钢管超高强度聚乙烯纤维网衣箱体(DSM) 该类网箱由美国OST公司研制开发。2001年5月我国浙江省嵊泗县引进2套该类网箱。该网箱价格昂贵,每个网箱约12万美元。 4、绳索、浮块托架聚乙烯网衣柔性结构网箱 该网箱利用绳索材料的柔性来抵御风浪冲击力,海南省于1999年首先试验成功。 四、深水大网箱养殖的技术特点 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深水大网箱养殖海水鱼类是可以代替传统养殖模式,从而使海水鱼类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它所具有的抗风浪能力、高产高效、大容量以及无污染的环保特征,与传统养殖方式比较,是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不仅使海水鱼类养殖高产优质高效的实现成为可能,而且为海水养殖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水大网箱(深水大型抗风浪网箱)的养殖特点为: 1、科技含量与自动化程度高。 自动投饵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劳动效率,利用传感器监测鱼类的生活习性与摄食状况,是一种新型安全养殖方式。 2、使用年限长,防污和防生物附着能力强。 由于网箱框架和网衣经过防腐处理,框架的防腐抗老化并柔韧性好,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网衣经过防腐处理,使用寿命5年以上。 3、抗风浪能力强,应用海域广阔。 荣成寻山2000年8月初在瓦屋石南水深2030米开阔水域安装了网箱,投放鱼苗6万尾,8月31日杰拉华台风袭击寻山镇,当地钢管结构网箱全部损坏,而抗风浪网箱安然无恙。 4、养殖容量大、效益高。 一个周长50米,深1015米网箱,2000方水体,可养鱼20吨,产值80万元,生产成本仅4050万元,纯利益达30万元。该深水抗风浪网箱单产至少是传统木结构或钢管结构网箱的10倍。 5、不污染环境,降低养殖风险和成本。 深水大网箱养殖海区水深2030米,水流畅通,鱼类粪便和残饵能及时被水流带走,保证水质条件优良,减少病害侵袭,鱼类成活率大幅提高,达9095%。 五、国内网箱的类型 1、按作业方分为全浮式网箱(在海面上),沉降式网箱(在海面下),固定式网箱(地点固定),沉式网箱(在海底)。 2、按联接方式:刚性联接有4边形、双管圆形,单管圆形等。柔性网箱(软联接)用弹簧和绳索联接的4边形网箱。 六、小型抗风浪网箱简介 自从2001年有关科研教学和生产企业等单位投标国家科技部“十五”863项目以来,承担单位对我国近海小型养殖网箱进行工程优化技术改造升级换代。研制开发出几种适宜于个体户用的小型抗风浪网箱。 1、柔性联接的周长3240m的单管方形网箱。有886米和10106米两种,养殖水体384立方米和600立方米。可养鱼700013000尾,该类网箱特点是4边形的单管均可自主随波浪起伏,但采用弹簧柔性联接更为一个整体,抗风浪性能优于目前松木板、竹竿、钢管,目前经历最大风力10级,没有出现问题。并且价格低廉2.53万元/个。 2、周长30m的单管圆形网箱深6m,养殖水体430m3,可养鱼6000尾。该网箱特点是柔性好,操作简单,抗风浪性能好,价格只有2.5万元/个。 第三节 我省深水大网箱发展现状 一、我省发展深水大网箱养殖的自然条件 山东省是我国海洋渔业大省,其海岸线长达3121千米,占全国的1/6。天然港湾20余处,近海海域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2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面积29000平方公里,发展深水大网箱养殖条件优越。 二、海水养殖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我省海水养殖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为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近几年海水鱼类养殖发展迅速,牙鲆、大菱鲆的工厂化养殖带动了全国的海水鱼类养殖业的发展。苗种繁育、饲料加工、成鱼养殖技术等均居全国先进水平,发展深水大网箱养殖具有良好的基础。 我省海鱼养殖业主要集中在烟台、威海、青岛和日照地区,养殖方式分为二种,一是工厂化养鱼,主要集中在威海、荣成养殖牙鲆;二是网箱养鱼,主要集中在烟台和青岛地区,品种为真鲷、黑鲪和鲈鱼等;三是莱州地区塑料大棚养殖大菱鲆等。目前全省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面积接近200万平方米。 三、各地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速度明显加快。 随着认识的提高和渔民转产专业工作的不断深入,我省威海市、青岛市、日照市、烟台市的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发展迅猛。根据2004 年上半年的统计,今年全省深水抗风浪网箱的数量将由去年的200多只发展到近700只。其中,威海市450只(荣成市220只,环翠区170只,乳山市60只)、烟台市24只(长岛县)、青岛市200只以上。 养殖品种主要为当地原产鱼类,引进品种的试验工作刚刚开始。目前我省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生产的主要品种是本地区域性原产名贵鱼类,主要有:花鲈、黑鲪、牙鲆、大菱鲆、六线鱼、河鲀、黑鲷、真鲷等,所需大规格苗种主要来源于自然苗,少量源自人工培育。养殖方式基本是春季投放大苗晚秋收获的半周期性养殖,目前有关科研教学单位正在与生产单位开展合作,准备引进新的养殖品种或者自己培育能够适应本省养殖而且能够越冬的养殖品种。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品种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更好的发展深水大网箱养殖,取得更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上级的统一部署下,有关科研、教学、网箱制作企业和养殖单位都在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荣成市试验引进淡水品种-金鳟进行海水过渡和海水养殖试验,试验结果比较理想,准备扩大试验规模。与陆地工厂化养殖设施配套养殖模式出现。威海市环翠区计划充分利用现有的陆地工厂化养鱼设施与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配套,利用两种养殖模式的对接,实现两种养殖方式的优势互补,达到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无公害生产的目的。即主要利用陆地工厂化养殖设施,进行苗种繁殖、培育,为深水抗风浪网箱养鱼提供大规格苗种、完成养殖阶段的越冬,并可起到防止集中上市的调节库的作用。他们还根据当地海区风浪平稳、养殖大菱鲆和牙鲆较多的实际,改进网箱深度,将网衣高度由10米改为4.5米,成为鲆鲽类养殖的专用网箱。 青岛胜邦海水网箱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根据市场需要和客户要求,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合攻关,开发研制了浮式圆形网箱、升降式圆形网箱、休闲网箱、方形网箱、金枪鱼养殖用浮式网箱等网箱系统,喂我省的深水大网箱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设施上的保证。 第四节 深水大网箱养殖的优点和不足 深水大网箱有着许多浅海养殖、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所不能比拟的优点: 一、拓展养殖海域,减轻环境压力。 在负10米、负20米到负200以内的海域都适合于深水大网箱养殖。开展深水大网箱养殖有利于海域的有效利用,并能够开发较深的海区,改变了目前沿岸浅海和内湾养殖过密、环境趋于恶化的现状。 二、改善养殖条件,改进养殖鱼类的品质。 网箱内环境稳定,水体大,水流交换好,更接近于鱼类自然生长的环境。鱼类的活动范围广,成活率高,生长快,鱼病少。天然饵料数量多,投喂的饲料用量少。生产的鱼类在体形上和质量上都接近天然鱼。养殖鱼类的品种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三、优化网箱结构,抵御风浪侵袭。 深水网箱采用的均是抗拉力强、柔韧性好的新型材料,可以低于11-12级的台风和5-6米高的大浪。还有的材料经过防紫外线抗老化处理,使用寿命更长。网衣经过高效无毒的防污损生物处理,使用寿命在5年以上。有的结构可自动升降,更加保证了网箱和养殖生产的安全。 四、扩大养殖容量,提高生产效益。 一个周长50米的深水大网箱,可以生产鱼类20多吨,而管理人员只有几个人即可。无论是在养殖容量、养殖产量、劳动生产率等方面都是比较先进的。 五、科技含量高,管理规范有序。 先进的深水大网箱,一般都应高配置自动投饵设备、自动分鱼收鱼设备、鱼苗自动计数器、死鱼自动收集设备等自动化设施,科技含量高,集多种科技成果之大成。更有利于规范管理、强化管理。 目前,我国的深水大网箱养殖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苗种问题、新的养殖品种问题、产品储运和精深加工问题、病害防治问题、犀利饲料问题等,这些问题目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深水大网箱养殖的发展。 第二章 养殖海区选择和网箱敷设要求 深水大网箱由网箱框架、网衣和锚泊系统组成,除了质量有保证外,网箱的组装和在海上的敷设也必须按照技术要求来操作,才可以进行海上养殖。一般网箱的组装和海上敷设由网箱生产企业来完成。但在养殖海区的要求也是不可忽视的。 第一节 养殖海区的选择 选择网箱养殖的海区,既要考虑其环境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养殖鱼类生存和生长的需要,又要符合养殖方式的特殊要求。应预先对准备养殖的海区进行全面、仔细的调查,选择风浪较小、潮流畅通、地势平坦、水质无污染的内湾或岛礁环抱、避风较好的浅海。而且还要考虑苗种和饲料的来源是否方便,交通、通讯和管理上的便利、社会治安状况的良好与否等等。在航运频繁的航道、港湾、码头及旅游海区,即使各项指标都适宜,以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现状来看,这些海区也很容易受到污染,所以也不宜设置深水大网箱。在选择海区时要特别考虑以下几点: 一、养殖海区的水深和底质 敷设海区的水深,由于我国目前大型网箱网衣深度为816米,因此一般敷设海区深度应该在20米以上,网箱网底离开海底至少5m的安全距离,以保证网箱网衣在恶劣天气下,不至于触底而损坏。 原则上是沿海、近海海底泥质或沙质,较平坦的半开放、开放型20米以上等深线以内的海区都可以作为深水大网箱的养殖海区。考虑到安全因素,可选择至少有一处屏障物,但必须对地质作详细的勘探,以避免在网箱固定困难、潮流紊乱、海底地形起伏较大、多漩涡的海区建立网箱养殖区。 二、海流条件 敷设海区的潮汐流速一般再0.51米/秒比较适宜,如果流速大于1米/秒,容易产生网箱网衣变形,保持网衣箱体的形状困难和网箱容积的减少。潮汐流向分为往复流和转流,一般以往复流比较适宜。转流易造成网箱网衣严重扭曲变形,网箱的容积减小,并危及养殖鱼类的安全。 三、海区气象条件 一年四季不同月份的风向、风力、最大风力级数。如我国北方海况海区冬季东北风或北风较强,大风天气所占全年大风天气的频数比例。特别历年台风对养殖海区的影响。 四、海浪状况 海浪对养殖损害极大,有规律周期的长波涌浪对网箱作用力较小,但近岸浅水区域开花、碎浪的作用力十分强劲,直接作用于网箱框架和网衣,往往引起框架受力不均而断裂从而造成网衣破损。另外过强波浪直接威胁鱼类的生存。 五、海区水温 海水温度直接影响到养殖鱼类的生长速度和鱼类能否直接越冬,养殖海区的最低水温和最高水温以及季节平均水温等,特别在我国北方,冬季水温较低,鱼类能否越冬至关重要,否则由于温度原因而转到岸上工厂化养殖,增加额外的越冬成本。理想的水温条件是海水表层水温在828摄氏度,最适水温最好在2026摄氏度之间。 六、水质营养 网箱敷设海区离岸的远近关系到雨季淡水入海,对盐度、水温、溶解氧等影响直接关系到鱼类的生长与摄食。按照海水鱼类对环境的要求,一般养殖海区水质的PH值在7.88.6;海水透明度0.3米以上;溶解氧5毫克/升。养殖海区应避开工农业生产、城市生活污水的影响,主要水质指标应不超过鱼类养殖要求的安全浓度及国家海区水质标准。养殖海区附近陆地、海岛最好有可用于生活和养殖使用的淡水资源。 七、海区浮游生物 养殖海区浮游生物、藻类资源等,一是关系到养鱼的天然饵料,二是关系到网衣附着,特别是夏季高温期,网衣附着加重,从而增加网衣重量,阻碍了网箱内外水质和营养盐交换,并增加换网的次数和劳动强度。此外还应该对养殖海区附近的生物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如调查附着生物、敌害病害生物、病原宿主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和繁殖期、饵料生物资源量等等。 八、养殖海区赤潮情况 赤潮往往造成养殖鱼类的大批死亡,因此作为养殖区域要掌握历年赤潮生成的条件,一旦发生赤潮,应考虑把网箱转移到安全海域。因此应该对赤潮发生的频率、范围、种类、规律、危害程度等进行调查。以避开赤潮的影响。 台风深水大网箱养殖造成的危害也不可忽视,所以网箱的质量和安全系数至关重要。以下是台风对网箱养殖的危害例子:2000年8月31日“杰拉华”台风袭击山东省荣成市,台风11级,爱莲湾3000余个钢管和木板制作传统网箱全军覆没;2001年6月“飞燕”台风袭击福建省连江县罗源湾,最大风力12级,浪高5米,连江县损失小网箱3.5万个,产量损失6000吨,经济损失1.7亿元;2002年9月7日,16号台风“森拉克”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正面登陆。中心最大风力12级,浪高17米,200余个大型网箱部分受到重创,仅南麂山列岛经济损失103万元,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省沿海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 第二节 网箱材料的物理性能 一、网箱框架材料 目前国内大型网箱的框架材料,双管圆形浮式网箱使用高强度聚乙烯(HDPE ),飞碟形沉降式网箱使用高强度特制钢管。HDPE管具有质轻(比重0.95) 、韧性好、抗拉抗弯曲的性能好。并能随波浪起伏于海面,缓解了波浪对网箱的直接作用力,从而利用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能达到抗风浪的作用。HDPE管材优于PVC管材,特点在于高压状况条件下,PVC管材的破损是一条大缝,而HDPE仅为一个洞孔点。 二、网箱网衣材料 大型网箱一般敷设于20m以深海区,受风、浪、流作用力强。国内一般材料有聚乙烯、尼龙网衣二种,但根据尼龙聚乙烯网线的物理性能来看,大型网箱的网衣应使用尼龙网线为好,但线的粗度至少要保证210D/60。网片的强度分为纵向强度(N向)和横向强度(T向)两个方向。: 国产的尼龙网片的纵向强度比挪威的高1.910.7,但横向强度比挪威的低5.814.2。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拉舍尔织网机在织网过程中的网线张力不均所致。但根据4年多的海上使用实践,国产尼龙网衣强度已满足网箱网衣扎制使用。 三、锚泊系统材料 大型网箱设计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保证网箱在海区水下固泊,从而保证网箱网形和最佳的网箱容积。目前采用打桩和下锚固定二种方式,但下锚方式较好。如采用打桩方式,在强风浪和台风天气情况,一旦其中一根桩移动,进而引起整个打桩锚泊系统松动,使网箱悬空,无依无靠,而引起框架材料变形和网衣破损。使用铁锚进行固泊,优点在于锚和锚链始终抓卧于海底。即使产生锚移位,也是局部的,但永远不会悬空。根据4年的使用情况建议锚的重量400kg,锚链200kg。锚缆材料建议使用朝鲜麻(PP/HDPE),该材料强力大,且比重大,宜于下水。而聚乙烯锚缆强力小,比重小于1,易浮于水面。 使用铁锚固泊时,爪锚的抓驻力可用下列经验公式P=KG(K锚的爬驻系数,沙质为56,泥质为1012),G为锚在空气中的重量,P为锚的爬驻力。 第三章 养殖技术 我国由于南北海岸线长,从南到北有一万八千多公里,所以南方和北方的海况差异比较大,栖息的鱼类的品种也不同,造成在养殖品种上的差异。就水温来讲,每年的一月份,当青岛附近海面的水温为46时,不属于最南方的福建省海区水温达1618。所以在养殖品种、养殖方式、养殖技术上南方和北方是有一定差别的。南方的优势是深水大网箱养殖鱼类基本不存在越冬的问题,而且养殖的品种可以有很多。而北方由于长年的平均水温低,又是冬季海面上还结冰,因此深水大网箱养殖存在着养殖时间短、需要进行越冬的养殖品种多等问题。目前北方越冬品种仅为黑鲪、鲈鱼、六线鱼三种。 第一节 养殖品种的选择 一、养殖品种选择原则 尽管适合于深水大网箱养殖的鱼类品种很多,但是在养殖时也不要盲目选择,抓到什么养什么,看到别人养什么就效仿。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听取专家及有关方面的意见,选择合适的养殖品种。一般在选择养殖品种时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优先选择生长速度快、经过短期养成就可以达到商品规格的品种。由于北方冬季水温低,适合鱼类常年生长的时间比南方要短,因此为充分利用养殖设施和有限的生长期,选择品种要求生长迅速、生长周期短。 2、尽量避免选择能自相残杀的品种。深水大网箱养殖鱼类是一种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方式,因此在选择养殖品种时要充分考虑到自相残杀问题,密度较大容易发生自相残杀。如果自相残杀严重,对管理、环境和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都带来不利的影响。 3、选择市场价值较高的养殖品种。由于深水大网箱的制作费用比其他养殖设施高昂的多,生产管理费用也比较高,而且在养殖过程中还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应尽量挑选市场价值较高的养殖品种,以确保养殖的经济效益。 4、优先选择抗病力强的品种。由于深水大网箱养殖密度大,相对来讲鱼类的发病机会就多,传染的几率也大,因此一定要挑选那些抗病能力强、能在密集的条件下正常生活和生长的种类。 5、选择适合于摄食人工饲料的品种。深水大网箱养殖水体大,养殖的密度高,整个生产过程全部要靠人工饵料来投喂。所以在选择养殖品种时,一定要注意养殖对象的食性和摄食习惯,能够设施人工投喂的饲料。 二、常见的养殖品种 我国目前适合或正在进行网箱养殖的鱼类有很多,如真鲷、黑鲷、花尾胡椒鲷、黄鳍鲷、黑鲪、六线鱼、花鲈、尖吻鲈、河豚、石斑鱼、虹鳟、银鲑、罗非鱼、牙鲆、大菱鲆、鬼鲉、褐菖鲉、六指马鲃、黄姑鱼、大黄鱼、紫红笛鲷、断斑石鲈、军曹鱼等。适合于北方养殖的主要有花鲈、大菱鲆、美国红鱼、牙鲆、真鲷、黑鲷、六线鱼、黑鲪等。 三、常见养殖品种的生物学特性 1、花鲈 花鲈又名鲈鱼,也叫七星鲈、寨花、鲈子等,身体长而且扁,略呈纺锤形状,头中大,吻尖突,眼中大,口上侧位、斜裂。体被栉鳞。背鳍棘1112个。一般身体呈银白色,背部灰色。背侧及背鳍鳍膜具黑色斑点,尾鳍、臀鳍、胸鳍均为灰色,背鳍鳍条部及尾鳍边缘黑色。 鲈鱼为近岸浅海中、下层鱼类,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鲈鱼喜欢栖息于河口的咸淡水处,冬季栖息于水深1014米处,春季栖息于89米处,夏末秋初,活跃于河口处。幼小的鲈鱼常机群摄食栖息,成鱼则分散。鲈鱼为肉食性鱼类,一般摄食活体的鱼虾。1龄鲈鱼体重可达300400克。一般雌鱼3龄、雄鱼2龄,体长60厘米左右时即可达到性成熟。在秋末于河口处产卵。每年春夏之间幼鱼成群进入淡水,冬季返回海水。 鲈鱼的产卵水温是1422摄氏度,盐度约是819。鲈鱼的卵是浮性卵,呈半透明的橘红色。初孵鱼体长4.424.6毫米,体长1.8厘米的稚鱼在外形上与成鱼已经相似。 我省沿海鲈鱼苗种的资源丰富,而且鲈鱼的人工育苗已经过关。养殖鲈鱼不存在苗种和鱼种问题。养殖成活率一般在9095。 2、黑鲷 黑雕又称海鲫、黑加吉。鱼体椭圆形,侧扁。头中大、前端少尖,体被中大弱栉鳞。背鳍鳍棘强大,以第四鳍棘最强,臀鳍第二鳍棘最强。身体灰褐色,具银光色泽,头部色暗,腹部颜色较淡。侧线起点处有一黑斑,体侧有若干条褐色纵条纹,各鳍边缘黑色。 黑鲷为暖温性底层鱼类,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黑鲷喜欢栖息于沙泥底质或多岩礁的浅海,一般不做远距离洄游。以小鱼虾为食物,或用尾部挖掘软体动物及环节动物为食。黑雕有明显的性逆转现象,体长1厘米的幼鱼全部都是雄鱼,1520厘米的鱼为雌雄同体,2530厘米大部分为雌鱼。性成熟在45月份,当水温达到1415摄氏度,盐度14以上时黑鲷便可以产卵,黑鲷的卵为无色通明的浮性卵。初孵仔鱼全长1.962.06毫米,60天幼鱼全长3厘米,外形与成鱼相似。1龄鱼体长12.1厘米,2龄鱼体长18.7厘米,3龄鱼体长22.4厘米。 黑鲷人工繁殖问题已经解决,因为黑鲷的食性杂,适应性强,很适合网箱养殖,因此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把黑鲷作为深水大网箱养殖的品种之一。 3、真鲷 真鲷俗称加吉鱼、铜盆鱼。真鲷身体呈长椭圆形,侧扁。头大,眼中大,上侧位。口小,体被弱栉鳞。体色暗红,腹部银色,背侧散布若干鲜艳的蓝色小点,尾鳍后缘黑色。每100克镇掉肉含蛋白质19.3克,脂肪4.1克,真鲷味道鲜美,很受消费者的欢迎,是传统名贵的海产珍品。 真鲷为近海暖水性底层鱼类,分布于亚洲东部沿海及印度、澳洲西部沿海,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分黄渤海、东海及福建南部、广东近海三群。栖息于底质为礁石、沙砾或贝藻丛生的水域,水深3090米。真鲷喜欢集群,游泳迅速,食性杂,主要摄食底栖甲壳类、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小鱼虾及藻类等。每年3月以后,真鲷从20多米等深线的越冬海区向近海做索饵洄游,10月以后鱼群季节在内湾进行繁殖,12月下旬返回深海越冬。 性成熟雄鱼在2龄以上,雌鱼在3龄以上,怀卵量在100万粒左右,属于分批进行产卵的类型。真鲷的卵为无色透明的浮性卵,卵的直径约在1.011.04毫米,水温20.823摄氏度经过31个小时受精卵孵化出仔鱼,出膜5天的仔鱼全长3.23.3毫米,第66天的鱼苗全长2厘米,幼鱼当年体长可以达到16厘米,体重150190克。真鲷生活的最适宜水温为2028摄氏度,18摄氏度以上食欲旺盛,11.5摄氏度停止摄食。 真鲷食性杂,适合于网箱养殖。 4、河豚 河豚又叫东方豚,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西部、日本、朝鲜和中国沿海。我国海域大约有15种,主要分布在黄渤海及东海。河豚身体呈亚圆筒形,尾部稍侧扁,头宽而圆。臀鳍与背鳍同行。我国常见的河豚主要有三种,即虫纹东方豚、红鳍东方豚和豹纹东方豚。其中以红鳍东方豚最为名贵,经济价值最高,是名贵高档的海产鱼类,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特别是在日本市场更是价格昂贵。 河豚为底层鱼类,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喜欢栖息于近海及咸淡水中,有时进入江河。河豚的体内具有气囊,一旦遇到敌害时气囊会充气,从而使腹部膨胀,借以吓跑敌害生物。河豚还具有相互咬斗、鼓腹、潜沙、咬齿、鸣叫等特性。其食性比较杂,以软体动物为主食,也摄食虾、蟹及鱼类等。 红鳍东方豚产卵一般在3月下旬5月中旬,产卵场水深20米,盐度3233,在沿海和口附近都可以发现产卵的亲鱼。性成熟年龄雌鱼最小为3龄,雄鱼最小为2龄,一般34龄。个体怀卵量从几十万粒到100万粒,为一次性产卵鱼类,卵子直径1毫米左右,受精卵一般经过10天左右的时间可以孵化出仔鱼,初孵仔鱼全长2.4毫米,第十六天长成稚鱼,全长6.4毫米,背鳍、尾鳍及臀鳍已经分化,第25天长成幼鱼,全长达1.8厘米,体形与成鱼相似。 河豚经济价值很高,全身都可以利用,人工育苗技术已经过关多年,而且还引进了日本的河豚进行优质苗种的培育,特别是红鳍东方豚,个体较大,肉质细腻,味道极为鲜美,适合于加工风味独特的生鱼片,很受消费者的欢迎。此外东方红鳍豚的雨披可加工成鱼皮胶或装饰工艺品,卵超及肝脏等可提取毒素用于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