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古诗文鉴赏.docx_第1页
高三古诗文鉴赏.docx_第2页
高三古诗文鉴赏.docx_第3页
高三古诗文鉴赏.docx_第4页
高三古诗文鉴赏.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般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构思立意技巧。四,常说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艺术特色、艺术技巧)1) 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议论 1.抒情技巧(手法、方式) 直抒胸臆(直接抒情) 即景(触景)抒情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以乐景衬哀情 间接抒情 叙事抒情 咏史抒怀(借古讽今) 用典抒情 托物言情(志)1.抒情技巧(手法)(1)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即景抒情(触景抒情):是指遇到眼前的景物或场景油然而生感慨。(情因景生)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3)寓情于景就是把感情融入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 王实甫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乐景衬哀情 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5)叙事抒情: 通过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抒发作者的内心感受。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值得纪念的往事,暗示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家,表达抗金复国的决心。6) 咏史抒怀 是诗人借助历史人物或事件影射、讽刺现实,抒发诗人情感的手法. 借古讽今,或抨击、或劝谏、或警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如: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7)用典抒情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如“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的短歌行)“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姜夔的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8)托物言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观点寄托在描摹的事物上,咏物和咏怀合二为一。如: 画菊(南宋 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正侧结合、视听结合、点面结合白描、细节描写2、描写技巧(手法)2、描写技巧之虚实结合在 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鉴赏示例2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说明理由。 答案: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扬州慢: “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中心的。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除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参考答案:诗人撇开自己,从相思的另一方来写,写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思念着千里之外的我.以虚写实,把深挚的思乡情思抒发的更加婉曲含蓄.3描写技巧(手法)1动静结合动静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这种写景方式,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这里的“动”含声:如“鸟鸣山更幽”“鸣”为声),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密切关联。如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王籍入若邪溪诗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参考答案: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3)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叫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通过对其他事物的描写,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而且还能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也叫间接描写。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3)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汉乐府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y ,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x ,桂枝为笼钩。头上倭w堕du髻j ,耳中明月珠。缃绮q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l髭z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zhu帩qio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4)视听结合 视听结合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景物,相辅相成,相互衬托,使所描写的景物更具立体感,使读者如身临其境。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 李白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就从听觉和视觉上渲染了一种惊险的气氛,烘托了蜀道的难与险。 竹 轩 诗 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注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烟盘香的烟缕。题: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生动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5)点面结合 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到“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可以称之为点面结合。 阮郎归西湖春暮南宋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注】 番腾同“翻腾”。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题: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香红渐稀,是面的描写;花褪雨,絮沾泥,则是点的刻画。勾勒写意,细节传神,点面结合,相互映衬;以景起情,丰富了词作的情感内涵。6)白描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 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田家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7)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一个动作,它能真切地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或精神品质。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作者自己被贬他乡,且在“垂死病中”,当听到挚友遭贬消息时,竟“惊坐起”。一个极富表现力的细节,惟妙惟肖地摹写出作者当时陡然一惊的神态,表达了对朋友命运的深切关怀,道尽了友情的真谛,情深意浓,诗味隽永,耐人咀嚼。元、白二人友谊之深,于此清晰可见。秋思 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用典、象征(托物言志)、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赋比兴 、联想与想象等二)表现手法1、象征 象征是一种托物寓志的表现手法,在特定的事物中,寄托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由于长期使用,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比如:梅花象征坚贞,兰花象征高洁,牡丹象征富贵,竹子象征气节,红豆象征相思,浮云象征游子,秋扇象征弃妇,子规象征悲愁。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屈原涉江) 分析诗句中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答案:用“奇服”象征自己高洁的品行和崇高的理想。2、对比与衬托对比:把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并举出来进行比较。对比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诗人某一方面的思想情感。(无主次之分,双方分量相等。) 衬托:用描述环境、气氛等或其他条件作陪衬,衬托出主体事物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如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常见的反衬有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居于次要地位,用来陪衬主体,突出主体)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高适燕歌行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籍的入若耶溪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画眉鸟 宋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析】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 (步骤一)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结构明晰. (步骤二)表达作者对禁锢思想,束缚人才现象的抨击和对言论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 (步骤三)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析】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产生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步骤三)。3、渲染与烘托 渲染就是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 如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烘托 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借描绘别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对象。 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和人物凄凉(“别时茫茫江浸月 ”) 孤独、悲伤(“绕船月明江水寒”)的心情。 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是直接叙事写景的方法;比是打比方,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是烘托气氛的手法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礻颉之。 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李前(草名),可食。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有:得到。掇:摘取、拾取。 捋:成把地握取。袺:手持衣角盛物礻颉:把衣襟掖在腰间装物。问: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参考答案:这是一首以赋为主,兼及起兴的古代民歌。芣苢用明白如话的一副笔墨将采摘过程描绘叙写的清清楚楚,不但有形亦有情。 “采采”是形容词,首句“光华灿灿的芣苢哟” 含有“兴”的作用以芣苢之光鲜引出劳动女子的美好。浣溪沙 姜夔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注】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恶:猛烈,很;禁持:摆布。亚:接近。 词的首句“雁怯重云不肯啼”,在上阕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首句起兴,营造了压抑的气氛,写出了归雁无声穿过重云时的紧张情状,引出了对自己回家路途艰难的描写,作者以归雁自比,委婉地写出近乡情更怯的心理。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比、借代、夸张、双关、反复、顶真、对偶、设问、反问、互文等比喻的作用1)比喻一般达到的表达效果是形象、生动 ; (2)一般要说出本体和喻体如何做比的;(3)比喻能够鲜明地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借代的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以奇代凡 以事代情 运用借代应注意的几点(1)指出用什么借代什么; (2)借代要鲜明、突出、合理; (3)通过借代要达到生动形象地表达思想感情。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