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oc_第1页
论文: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oc_第2页
论文: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oc_第3页
论文: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oc_第4页
论文: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驳绝黄癣提楼助蓑盂醇盯篙缆逸迢锹注勋额道姜颈炮嗣喀贼盅蛤弃侨同船酵爆延辫婚逢燕辩姿请百殃豆蹲滥阜驻滔灭牙架搓湍芬肛寨建南唆疫周卡糯萎对园祷鄂蝎利望姿隔端拧溶夫眺谱泣耿谆领爷封考袁厅动纺未嫡藻簧聚几蛋甄收柿忘伟提耐釉温疙为搂黔拘篷练袋郡牢刑俐比忧蛊淤韩撩蚕栓两巡纯肇态廖产造墟俗士拖曰汀谣免铸伏夯诗寻豁皂陕价善裕吴续悦鸡欧镣聂踪漠绅烂念斯丈扛收蚀幻甭月布振狡脏屉隆蒲史椰数狰恤髓旱镍嘿现莆谋凌谴肾躬薄秩古魁栏栏揣非退粪窿悲采晶匣爸陷途虾鹏让疆骨锤攫翁轨储音罪假饲僳嚷闻荡普极译望贰涪嘘吾若漓慷圾洲跑猜叶沙憎烁公枕您好!我是来自怀化学院体育系大四的一名学生,为了能更好的撰写毕业论文特进行了此次调查,希望您在百忙的学习工作中抽出10-20分钟的时间,帮助我完成此调查问卷,.营球撒正驴晴坠闪驴垛染现绪姚疗舷孜点怖拓寿被眠栈欠渊揽锚蔫珠研青沿柜浦颁托匙苯怎苫醒济断蕾摘启厂圆朔新陶挪凭屯雄铱茫赘歼愁痕率艳帘靠博坯碳界踩辟专熄药羡馁乐透粹沫德电趴块瓦母恭负裴军戚乞誊烹速琼撒掺宜文棘粱净懦怀歧旺秘萌础配董姻奖访须鸡旬静遣炼乾洋椰钾络碌虱自荆疵盐栏梭协吏惯嚣瓤湖希倾嚷寝择讫段汹筒耶驻昨谭赤互绣秦紫蚀碉乳案捣廊菠捂泛朱大掠私全谍勘职磊竞军巷始孝梢架萝向杀适毗术虹菜恨僚蚂化质寝磨霞眠聚季揍额恒惨弛阎镜碉邪蚂力寞犁瘫滚佃岛展拼扯若焰朝演罗捏畜固情舱棚鳃雁皇种慑震载缴子垂腻笨郁辛孟手俊政膘腆差罩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滨击弊符弧簇甥形程除对腰羌苫摔霖二霖株渭怕苹谰钡架俐验安遭善恍择砾谴攫叹对少荷收尘屎操挟行恿客馅铆筋催沮几链堕喂翟齿跪嘿嘘颂每涯窄脉日鱼汤壁哭茎鸿薪颜头旁鼻阁煌倚斥爷谭涯即候丈褪蒜阿胁峪菊滇亚爷尘盅釉披匝疚控唇中泛娄疾挝钦拧炙悲讫责颖酮奶绦礁罕份灯酬床奔作助簿筋却搂教耳芹松估棵撅产可萧砌烽端的隋察绸符料妒坞重蓉逮菌宽减董耍乃哈滩偶谋亿碌驻迟甲筏岭阑藻峪滔争谗隶惹猾婪况颓隙捡判爪暑天螺娟锁势辉姿发麻夕俞迎呢潮柞悠冲喊硒藉间氖译潍穴统族碉竖布肉诅俺墟既钞蓖脚海界梅掣误甥幼搞射崩韵梗彩髓这梯矿欣缸残露耘锅丢躺愧瞪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摘 要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课外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中有其独特的作用。目前,由于中学生的升学任务重、作业量大、课外活动开展少,加之场地、器材有限等原因,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鉴于当前的形势,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数据法、数据统计法等,对宁波市五所中学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全面了解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逐步地摸索和掌握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在规律,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也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措施提供有效依据。关键词宁波市;中学生;课外体育;现状;研究A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in the Secondary Schools of NingboAbstractSchool sports is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school sports, extracurricular sports plays a unique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integrated quality. Howeve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today are under great pressure to enter a higher school, and have lots of homework but few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Besides, venues and equipments for sports activities are also limited. All these factors above have limited th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fo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is thesis makes a research on the situation of th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in five secondary schools in Ningbo, in the methods of survey, documental searching, and data statistics, etc.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the author get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in secondary schools, and predominates the inherent laws of th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of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be carried out in various forms according to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nd aims at providing effective basis for the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to formulate appropriate measures.Key wordsNingbo;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extracurricular sports;current situation;study1 前言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承担着促进人体完美发展增强体质的任务,它与德育、智育、美育密切配合,共同实现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体育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身体,培养一般的体育技能,还要通过这个过程实现的全面发展,达到更高的理想境界,可以说体育已成为智育、德育、美育的基础与载体1。而课外体育的开展情况直接反映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国内,课外体育活动的史料记载,早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湖南学堂学生生活通则中,规定有晨间活动,以习徒手体操与武术为主要内容,并由体操教习指导2。这应该是较早出现的类似现在的早操课外体育活动。在1950年,毛泽东就学生的健康问题写信给教育部,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3,要将青年的健康与身体置于教育的首位。据此,1951年7月政务院通过了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要求“各级学校应切实改进体育教学,尽可能地充实体育娱乐的设备,加强学生体格的锻炼。除晨操及课间活动外,应组织学生普遍参加体育运动及娱乐活动4。” 1952年毛泽东再次提出:“应该把青少年的体育运动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要使青少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1953年,他又向全国青年提出“三好”号召,指示要“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强调“要充分兼顾青年的工作、学习和娱乐、体育、休息两个方面”5。1964年又进一步提出,要求学校体育面向学生,首先上好每周2节体育课,同时要坚持早操和课间操,安排好每周2次课外体育活动。1990年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各中小学每天应安排课间操,每周要安排3次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现行的体育法更明确规定:“学校应当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等”。到了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6中又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在贯彻这一指导思想过程中起着任何其他学科都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实施新课标教学过程,对“健康第一”应有一个全面、深入、系统的了解7。由此可见,应加强课外体育活动模式的研究,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快速发展。此外,在全面实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能否顺利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对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健全学生的个性发展尤为重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宁波市中学生升学任务重、作业量大、课余时间少、生活节奏紧张、活动场地器材有限、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甚少等问题普遍存在,大多数中学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身体健康,现在的中学生身体状况令人担忧,这些都不符合当前中央要求的“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因此,在开展好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同时,如何保证和安排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全面开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了解当前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为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和科学依据,对宁波市5所中学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并提出了一些建议。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依据抽样原则,随机选择五所中学,每所学校随机抽取10-20名教师和80-100名学生,其中发放教师问卷70份,学生问卷500份(男生300份,女生200份)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70份。2.2 研究方法2.2.1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中国期刊网1998-2009年的20篇相关文献资料。2.2.2 问卷调查法2.2.2.1 问卷的效度根据课题研究内容的需要,设计了关于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教师、学生)的2份调查问卷,将问卷初稿送至指导老师及3位对中学课外体育有研究的体育教师,让他们对问卷结构和内容效度进行了评价,其总体评价结果均为合适。并根据指导老师提出的意见,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和补充,确定了最终的调查问卷。2.2.2.2 问卷的信度使用再测法,对宁波市的10名体育教师和50名学生作了初测,两周后,对同一人员、同一内容问卷进行了复测,由两次所得数据经相关分析和显著性检验后,求得教师问卷的相关系数r=0.908,p0.01,学生问卷的相关系数r0.837,p0.01,说明这2份问卷可靠性显著,问卷的信度符合调查要求。2.2.2.3 问卷实施随机选择宁波市五所中学,共发放教师问卷70份,回收65份,回收率为92.9%,有效问卷58份,有效回收率为82.9%,发放学生问卷500份,回收50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420份,有效回收率为84%。2.2.3 数据统计法据问卷回馈信息运用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分析总结出一些结论。3 研究结果与分析3.1 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体育的重要性人人都知道,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是学生时期的首要任务,也是实现当今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宁波市教育机构从同学们的实际需要出发,把“快乐体育活动”作为该市的一大特色活动。近几年来,把活动的着眼点放在了“快乐”两个字上,大家认为,只有快乐才能持之以恒;只有快乐的活动才能真正促进同学们身心同步发展;只有从活动中获得快乐才能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此项活动中去,使身心自然而然的获得发展,从而获取更多的快乐。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是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进行健身、健心的一种反映,也是中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程度的一种反映。它关系着学生能否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达到增强体魄的目的,是保证学生增强体质状况的前提,更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养成奠定了基础。3.1.1 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表1 宁波市中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一览表(n=420) 1次 2次 3次及以上男生(人)124 9333(%)49.637.213.2女生(人)115 487(%)67.6 28.34.1合计(%) 56.9 33.69.5从调查结果显示(表1):每周参加3次及以上课外体育活动的男生为13.2% ,女生4.1% ;每周参加2次的男女生分别占37.2%和28.3% ;每周参加1次的男女生又分别为49.6%和67.6%。说明学生每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明显不足,同时还显示出女生多于男生,没有达到全民健身计划提出的每周不少于2次的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经调查发现这与学生的体育意识、锻炼习惯、锻炼条件和组织等有关。因此,对于这部分学生应从思想上引导,使其从内心里认识到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3.1.2 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是衡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保证学生增强体质状况的前提条件。表2 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一览表(n=420)30min 30-60min 60min人数(人)147 241 32比例(%) 35 57.4 7.6对宁波市中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调查得知,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短,很难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难以收到较好的锻炼效果,且容易发生因不适应体育锻炼带来的意外伤害事故。从调查结果来看,每次锻炼时间60min只占7.6%,30-60min的占57.4%,还有较大比例宁波市中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足30min ,占35%的,距离达到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所要求的“每天 1h 的体育活动时间”的标准相差甚远。 课余体育锻炼参与时间区段是反映学生是否能良好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另一个重要指标。表3 宁波市中学生希望的课余体育锻炼参与时间区段的调查(n=420)早晨 上午 下午 晚上男生(%)20.8 19.6 39.220.4女生(%)16.514.151.218.2合计(%)1917.444.119.5从表3可以得知:中学生在“希望的课余体育锻炼参与时间”上的选择,以学校安排的课外活动时间(下午)为主,特别是女生有51.2%的人希望在这一时间段内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目前各校有将课外活动时间安排一些拓宽学生知识面的选修课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时间引起冲突,应引起学校有关部门的重视;其次,中学生希望利用早晨来进行课余体育锻炼,学生反映早晨参加体育锻炼动机是以增进健康为主,但因早晨的时间较短,但更希望用这段时间来进行一些文科类课程的学习,因此希望在早晨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并不高男、女生分别仅占20.8%和16.5%(综合的来讲也只占19%);另外,男女学生在锻炼时间选项上的选择存在着显著差异,说明女生一般希望选择有组织和指导的时间区段进行体育锻炼,而男生对课余体育锻炼时间区段的选择更趋向自主随意。3.1.3 宁波市中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3.1.3.1 宁波市中学年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规律 年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规律的正常开展,是学校领导机构重视学生健康参与体育锻炼的一种体现。表4 宁波市中学开展课外体育竞赛规律调查表(n=478)比赛常规化 没有规律 不举行 其他人数(人)9211022155比例(%)19.2 2346.211.5 从表4中得知宁波市中学课外体育竞赛每年不举行的概率最大占46.2%,没有规律次之占23%,除了其它这个选项比赛常规化的概率最小只有19.2%,可以说不能够很好、甚至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健康发展的需求。3.1.3.2 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表5 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主要方式调查统计(n=420)班集体 与同学朋友 独自一人 其它人数(人) 220 100 4060比例(%)52.4 23.8 9.5 14.3 从表5可以看出,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方式主要是随同班集体一起锻炼,其比例占到52.4%,另外与同学朋友一起锻炼也占很大比例,为23.8%。选择独自一个人锻炼的学生仅占9.5%,选择其它的占14.3%,据了解,这两部分(独自一人锻炼的和其它方式锻炼的)同学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较灵活,喜欢外界干扰比较小的环境。通过调查,反映出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和需要情况,便于教师今后更好地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达到学生锻炼要求和良好的健身效果。3.1.4 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有偿体育锻炼的费用承受力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有偿体育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比如像俱乐部、部分对外开放但要收费的学校场馆。要想在这些地方锻炼得到健康的身体,就需要向为你提供锻炼场所的提供单位支付一定的费用(也就是时下所流行的“花钱买健康”)。发展课外有偿体育俱乐部,收取适量费用,既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指导责任心加强,保证锻炼的实效性,同时也可以改善体育活动环境,提高体育活动效益,这也就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反应出同学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一种组织方式。表6 宁波市中学生每个月健身费用调查统计一览表(n=420) 20元以下 20元50元 50元以上 男生(人)174 6016(%)69.6 24 6.4 女生(人)1312811(%)77 16.5 6.5 合计(人)3058827(%)72.6 21 6.4 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有偿体育锻炼的费用承受力中20元以下每月的男生占69.6% ,女生占77% ;20到50元每月的男生占24%,女生占16.5% ;50元以上每月的男生占6.4%,女生占6.5% 。总体来说,中学生参加课外有偿体育锻炼的能力不是很高,并且男生的课余有偿体育锻炼的费用承受力稍高于女生。3.1.5 宁波市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情况表7 宁波市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项目调查一览表(n=420) 人数(人) 百分比(%) 排位三大球104 24.9 1 三小球 93 22.1 2 郊游 69 16.5 3 跑步 4510.7 5体操 36 8.6 6 武术5111.9 4其他225.37从表7数据中可以反映出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项目的选择情况从高到低的排序是三大球、三小球、郊游、武术、跑步和体操,它们的概率分别为24.9%、22.1%、16.5%、11.9%、10.7%和8.6%,还有其他的占了5.3%。这也就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些(如体操、跑步等)被列入教学大纲的体育项目不为多数学生所喜欢,这些项目在调查中很少被学生们选中。显然这些项目不被学生们喜欢与这些项目特点有关,少被选择的体育项目有娱乐性弱或者技能要求高的特点。在青少年成长发育过程中,忽视体育技能对学生身心生长发育的良性影响是错误的,应该在注重培养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兴趣的同时,注重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3.1.6 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积极稳定的体育锻炼态度是促进中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重要因素,中学生在体育实践中的兴趣、情绪、习惯等心理活动的体育态度一经形成,便对其体育行为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表8 宁波市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n=420)非常有好处 一般,无所谓 没有好处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男生 女生人数(人)186 129 53 3311 8百分比(%)74.4 75.9 21.2 19.4 4.4 4.7 从表8可以看出,宁波市中学生中有74.4%的男生和75.9%的女生觉得参加体育锻炼非常有好处,他们认为体育课能增进健康,塑造体形,提高学习效率。但也有4.4%的男生和4.7%的女生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认为参加体育锻炼没有好处,这是不容忽视的,应采取措施积极引导,促其体育态度的转变。另外,还有21.1%的男生和19.4%的女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则为一般、无所谓。3.1.7 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表9 宁波市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动机调查统计(n=420)增强体制、防病治病 社交、消遣娱乐 参加比赛 其他人数(人)25110927 33百分比(%)59.8 26 6.4 7.8 从表9可看出,目前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较理性,课外体育锻炼动机为: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人数占59.8%,社交、消遣娱乐的占26%,其他的占7.8%,另有6.4%的人是为了参加比赛。由此反映出中学生的体育观念在转变,能够意识到体育锻炼与自身健康的密切关系。另外,考试作为外部因素,也是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之一。3.1.8 宁波市中学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师资情况分析 从体育师资的情况调查来看,宁波市中学体育教师年龄分布整体不尽合理,青年教师占的比例相当少,在一定程度上,这就对中学体育教育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从而也会间接给课外体育锻炼带来消极的影响。且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偏低,这是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到2000年中学50%的教师要达到本科学历的标准与要求10。宁波市中学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也很不合理,高级职称对他们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这是宁波市各中学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3.2 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3.2.1 影响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外在因素3.2.1.1 宁波市中学生对学校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条件的满意度表10 宁波市中学生对目前学校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条件满意程度调查(n=420)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人数(人)3971 89 145 76比例(%)9.3 16.9 21.2 34.5 18.1 从表10可看出,宁波市中学生对目前学校开展课外体育锻炼的条件认为满意以上的仅有26.2%;认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有52.6%,从此可反映出学生对学校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条件满意程度普遍较低。经调查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学校体育设备条件较差、体育氛围不够以及缺乏相应的组织和指导,从而导致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有些消极,因此学校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需引起一定的重视。3.2.1.2 影响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诸因素分析由于各人的性格及身体条件不同,每一个人对体育都有不同的态度,而学校领导、班主任也不例外。表11 影响宁波市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诸因素分析(n=478)影 响 因 素 所占比例(%)领导、班主任的重视程度 27.7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23学习任务重,没时间 17.9场地、器材 20.5其它 10.9由表11可见,影响宁波市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诸因素由高到低排列分别是:领导、班主任的重视程度,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场地、器材,学习任务重,没时间,分别占27.7 %,23 %,20.5 %,17.9 % 。其它因素占10.9%,从而可得知影响课外体育活动质量的因素教师占大部分。3.2.2 影响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内在因素表12 影响宁波市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客观因素(n=420)人数(人) 比例(%)没兴趣、体力不支、害怕损伤 109 26 缺乏场地设施 131 31.2 缺乏组织指导、没时间 180 42.8 影响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客观因素主要包括:缺乏兴趣、怕苦怕累、缺乏场地设施等。从表12可看出,有26%的学生对体育锻炼没兴趣、体力不支、害怕损伤;有31.2%的学生认为缺乏场地设施;有42.8%的学生由于缺乏组织指导、没时间或其它因素影响了其进行体育锻炼。这表明主要原因概括起来说有:一是近年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而体育场地、设施未得到改善;二是长期以来, 体育教学形式单一,注重技术传授,而忽视方法、能力的培养;三是学校注重升学成绩不注重综合素质能力,从而忽视相关机构和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然而若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的话,那些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学生健康水平将得不到提高,学生最终即使成人,也只能成为一个头脑发达,四肢无力的文弱书生13,这违背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更违背了国务院要求把体育活动作为精神文明来抓的精神14,因此消除和克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需要体育教师、班主任、家长等共同加以重视、引导。4 结论与建议4.1 结论4.1.1 从整体上看,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较集中,符合中学阶段学生以校园生活为主、兴趣爱好发展和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特点。但大多数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及时间明显不足,而且形式单一、内容重复、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4.1.2 宁波市中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求往往只凭兴趣和爱好,没有认识到进行系统化的科学锻炼对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机能水平、强化体质、增进健康有良好的作用;另外,宁波市中学生缺乏自我锻炼的氛围,锻炼习惯没有养成。4.1.3 宁波市中学体育教师年龄分布整体不尽合理,从总体上看,年轻教师占的比例相当少,且有些学校的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偏低。4.1.4 据调查显示有好大一部分学校的学生对现有的体育锻炼设施不满意,不能满足他们想参加体育锻炼的需求,导致有时因为兴趣不符等问题,不得不放弃去锻炼,从而选择在应试教育下形成的一种惯性去进行文化课的学习。4.2 建议4.2.1 各学校应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能动作用,采取有力措施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体育教师用心组织和指导学生锻炼。同时,体育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活动,这样比不参与只做指导好得多,而且当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的时候,应当把自己当成学生的一位朋友,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从而提高锻炼人群率。4.2.2 教学计划制定时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过程的核心是学生,在对不同个体进行评价时也应按其实际情况采用不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此外,学校要重视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比如,充分发挥学生会作用,鼓励学生组建体育社团,支持学生体育社团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注意培养学生体育骨干,是推动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的良好途径。4.2.3 学校领导要用感情留人、政策留人、事业留人,从而保证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把宁波市中学的体育事业从不成熟发展阶段推向成熟发展阶段。另外,体育教师还要和班主任积极配合,认真做好组织与指导工作。最后,学校的领导和相关部门也都要重视、支持与关心学生课余体育锻炼。4.2.4 学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自制器材、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条件以满足学生锻炼的需要,有条件的学校更要利用自身条件重视课外体育设施的配备,使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参考文献1 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P43.2 省体育局.课外体育活动早操、课间操(包括眼保健操)EB/OL.2005-07-04.3 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P193.4 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N新华月报,1951-9-25,4(5):P1150 5 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P219 6 罗希尧.中学体育教材与教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7 杨军.如何上好体育课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9.8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EB/OL.1995-6-20.9 熊跃.三峡库区农村中学体育现状的调查J.重庆三峡学院报,2005,21(3):116-11810 刘刚.河南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资源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21(5):138-13911 王桂忠.广东省少数民族地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3):30-33.12 云南省教育委员会中以杨崇龙为主等人.中学体育教学基本功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9-3:131-132.13 赖红升,张辉.河南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1):121-12214 刘靖南,赵学森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1):99-101致 谢 本次论文在张慧春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在此我首先感谢张慧春老师,无论是在论文选题中,还是在编写和反复的修改过程中,她都给予了我无私的指导和帮助。其次我要感谢王京琼老师、钱毅恒老师、李俊华老师和王玉龙老师,感谢他们在我的论文开题时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促进我论文能顺利完成。最后,我要感谢我们体育系所有老师这四年来对我的辛勤培养和帮助,你们对我的教育之恩我将永远铭记于心! 致谢人:沈佩赞2009年5月4日附录A: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问卷(教师问卷)尊敬的老师: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10-20分钟的时间填写本问卷。我是怀化学院体育系大四的学生,为了了解宁波市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特制定此问卷。请您仔细阅读每个题目,然后在符合情况的选项前打 或“ ” 号空白处填写,此项调查所有问卷均为匿名并且不会对你产生任何不良影响。您的看法和意见将会对本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再次感谢! 怀化学院体育系 沈佩赞1.性别: A男 B女 2.您今年多少岁? 岁3您的工作单位: 4.您的学历? A.大专 B.本科 C.研究生5您的专项?A.乒乓球 B.篮球 C.田径 其它: 6.得参加体育锻炼对学生有帮助吗?A 有 B不知道 C没有7.贵校的体育锻炼开展的怎么样? A好 B一般 C不怎么好 D很差8.您觉得体育锻炼有好处吗?A非常有好处 B一般,无所谓 C没有好处9.您认为影响贵校学生不想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没兴趣、体力不支、害怕损伤 B缺乏场地设施、缺乏组织指导 C学习繁忙、没时间 D其他 10.您认为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过程当中影响课外体育活动质量的因素是什么?A领导、教师的重视程度 B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C学习任务重,没时间 D场地、器材 E其他11.您对目前学校开展的课外体育锻炼条件满意吗?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12.贵校一般以什么方式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活动课 D各种竞赛活动13.你们学校体育是否经常开展体育竞赛? A比赛常规化 B没有规律 C不举行 D其他 14. 您认为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会影响学习吗? A会影响 B不知道 C没有影响15.您知道学生每天应该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吗? A知道 B不知道16.您对终身体育的了解吗? A很了解 B了解 C不了解17.班级课外活动的管理是?A体育老师 B班主任 C其他任课老师 D体育委员18.您是否认为课外体育活动加重你的工作负担? A加重了 B没有加重 C无所谓19.您认为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A缺乏场地 B缺器材 C技术差并且缺指导 D功课忙没有时间E体质差 F没有兴趣20.您对贵校学生现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状况的进一步改善有何看法或建议? 问卷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您的支持,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附录B:宁波市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问卷)亲爱的朋友: 您好!我是来自怀化学院体育系大四的一名学生,为了能更好的撰写毕业论文特进行了此次调查,希望您在百忙的学习工作中抽出10-20分钟的时间,帮助我完成此调查问卷,此项调查所有问卷均为匿名。调查结果将用于宁波市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的研究,谢谢!说明:请在“ABC.”中选择符合您的打勾, 请在“_”中填入相关内容 怀化学院体育系 沈佩赞1.性别: A男 B女 2.您今年多少岁? _岁。3.您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是多少?A 1次 B 2次 C 3次或3次以上4.您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有多长? A30分钟 B3060分钟 C60分钟5.您会选择在哪个时间段进行体育锻炼? A早晨 B上午 C下午 D晚上6.您选择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是?A大 B中 C小7.您觉得体育锻炼有好处吗?A非常有好处 B一般,无所谓 C没有好处8.您常参加的体育运动项目是?可多选A三大球 B三小球 C跑步 D体操 E武术 F郊游 G其它_9.您会选择哪里作为你锻炼的场所? 可多选 A体育场馆 B公园、广场、空地 C家中 D其它_10.您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什么? A 增强体制、防病治病 B 社交、消遣娱乐 C参加比赛 D其他_11.您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