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新闻摄影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新闻摄影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新闻摄影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新闻摄影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摄影镜头 第二节 镜头的光学特性一、焦距 1.光线透过镜头这个功能强大的“凸透镜”护具成焦点,焦点至井头中心的距离即为该镜头的焦距。单位,毫米。2.镜头焦距越长,被摄对象成像面积越小,成像倍率越高,但涵盖其他景物越少。3.焦距长于画幅对角线的镜头称为长焦镜头,焦距短于画幅对角线的称为广角镜头,只有一个固定焦距的镜头称为定焦镜头。 2、 像场与视场角1.镜头对准无限远聚焦,在成像平面将形成一个圆形影像,这个圆形影响的区域就是像场。画幅越大,像场越大。2.画幅尺寸不变时,焦距越短,视场角越大,焦距越长,视场角越小。3.视场角越大,被摄主体成像越小,画面涵盖景物越多,视野开阔; 视场角越小,被摄主体成像越大,画面涵盖静物越少,视野狭窄。4.标准镜头的水平视场角大约在45度: 广角镜头的水平视场角在60-130度之间; 超广角镜头的水平视场角在130-180度之间,也被称为鱼眼镜头; 长焦镜头的水平视场角小鱼40度。三、相对孔径与光圈系数1.相对孔径=光圈直径/镜头焦距 比值大,通光能力强;比值小,通光能力弱。 2. 相对孔径的倒数被称为光圈系数(F) 1、1.4、2、2.8、4、5.6、8、11、16、22、32、64 光圈系数(F)=镜头焦距(f)/光圈直径(D)3.镜头的最大相对孔径表示这个镜头的最大通光能力, 相对孔径越大,采用最大光圈时景深区域越浅。 第三节 景深一、什么是景深1.当镜头清晰地聚焦于某一景物时,景物在感光材料上形成的清晰影像,景物之前和景物之后一定距离内的其他景物也能在感光材料商结成较为清晰的影像。可以清晰结像的前后景物间的距离就是景深。 2.主体景物与镜头之间的这段是前景深,主体景物之后的那部分是后景深。 前景深短,后景深长。(1) 光圈系数 焦距和拍摄距离固定时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光圈越小,景深越大。(2) 镜头焦距 光圈和拍摄距离固定时 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焦距越短,景深越大。(3) 拍摄距离 焦距和光圈固定时 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拍摄距离越远,景深越大。 第四节 镜头的分类和使用1、 以画幅分类的镜头(一)小画幅相机用镜头 画幅小于和等于135型相机标准画幅的相机成为小画幅相机。 (2) 中画幅相机使用镜头 中画幅相机用的镜头一般是固定焦距设计,大多具有镜间快门,即每个镜头中都有一个快门装置,这使得镜头成本相应提高。(3) 大画幅相机用镜头 大画幅相机镜头的光圈、快门、聚焦完全是手动操作,大画幅相机的镜头都是用镜间快门。2、 以焦距分类的镜头(1) 固定焦距镜头1. 广角镜头与鱼眼镜头 广角镜头指的是镜头的焦距短于该相机标准镜头焦距的镜头。分为普通广角镜 头和超广角镜头。(1) 普通广角镜头的视场角在94-57度之间(2) 超广角镜头的视场角在94-180度之间(3) 鱼眼镜头是一种特殊的超广角镜头,其焦距大多特别短,镜头视角特别短, 常见多为180度,少数的可达230度。(4) 广角、超广角、鱼眼镜头都属于短焦距镜头,其共同特点时视场角大、拍 摄的景物范围广,有透视变形,能够通过渲染近大远小突出主体,增强纵 深感。焦距越短,视场角越大,透视效果越强烈。2.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是指焦距长度与所用相机标准画幅对角线长度基本相同的镜头,其视场角在40-57度之间。3. 中焦距镜头视场角在18-40之间,在透视变形方面的矫正效果最佳,景深效果适中镜头的有效孔径十分大,适合拍人像。4. 长焦距镜头 分为普通长焦镜头和超长焦镜头 普通长焦镜头视场角在10-18度之间,超长焦镜头的小于10度。长焦镜头的视场角小,透视变形少,当对准无限远聚焦时,远处景物的距离呈现压缩感。长焦镜头的景深小,利于虚化前景和背景来突出主体。 光、影调和色彩 第一节 摄影与光线2、 光的类型(1) 按光的性质分 直射光、散射光、反射光。(2) 按光源特性分 现有光、人工光(3) 按光的造型功能分 顺光、前测光、正测光、前逆光、逆光、顶光、底光。3、 人像摄影用光(1) 主光 是人物造型的主要光线,多采用灯光高度在45度角的前测光。(2) 辅助光 用来照亮阴影部分,使其具有一定的细节和质感呈现,同事减弱光影对比,增加过渡,多用散射效果的光线。(3) 轮廓光(4) 背景光(5) 装饰光4、 人工光摄影(2) 闪光灯1. 闪光灯的工作原理(1) 闪光同步在照相机快门全部开启的瞬间闪光灯闪光闪光同步还分为前帘同步、后帘同步。前帘同步是闪光灯在快门完全打开之后即闪光,闪光灯由快门帘的前帘部分触发,所以称为“前帘同步”如果闪光灯是在完全打开的快门即将关闭之前触发,就称为“后帘同步”。3. 闪光的使用技巧(1) 消除红眼在较暗的环境中用闪光灯拍摄人像,容易出现红眼现象。这是由于闪光灯的光照时间太短,人眼瞳孔来不及收缩,镜头拍到了视网膜毛细血管的红色反射光所形成的。相机拍摄前闪光灯频闪,被摄者瞳孔缩小即可解决。还可以提高闪光灯的位置。不让视网膜的红色反光进入镜头,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红眼问题。让被摄主体先看着亮的地方,使瞳孔缩小,也是有效方法。 第二节 影调与色彩1、 黑白摄影的影调(一)影调的形成 黑白摄影图片由黑白及深浅不同的灰构成,这些深浅不同的调子被称作黑白摄影的影调。高调(亮调)照片的影调主要是由中灰到白的部分组成,照片的造型感觉来自画面中比重最少的深色部分。利用与镜头方向相同的散射光。反射光即可得到高调照片。中间调照片的影像以不同层级的灰色调为主,深浅变化丰富,给人平和、细腻、舒缓、含蓄的感觉。低调(暗调)照片的影调主要由黑到中灰的部分构成,给人以肃穆、阴郁、沉静、凝重的感觉2、 摄影中的色彩(1) 认识色彩2. 色温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谱成分的通用指标,是按照绝对黑体定义的,光源的辐射在可见区域和绝对黑体的辐射完全相同时,黑体的色温就叫做光源的色温。低色温光源中红色光辐射相对较多,通常称为“暖光”;色温提高后,蓝色光辐射的比例逐渐增加,逐渐从暖色光变为“冷光”。3. 物体固有色物体受到白光照射后,经过反射、透射、吸收后所变现出来的色彩就是物体固有色。光线中所有光谱成分全部被吸收,物体即为黑色;反之,若全部光谱成分被反射,物体即为白色。4. 色彩三要素(1) 色相 即色彩的相貌,又称做色别。如黄、绿、蓝、红等。(2) 明度 指色彩的深浅、明暗的程度,也就是色彩的反光率。人眼通常觉得黄绿色明度最高,红色次之,蓝色明度最低。光的强弱也影像明度感觉。(3) 饱和度 也称艳度,指颜色的纯度和鲜艳程度。饱和度取决于色彩中所含消色(即黑、白、灰)的比例。含消色程度越大,饱和度就越低。 此外,光滑表面物体的色彩饱和度大于粗糙表面的物体; 直射光照明时的饱和度大于散射光照明。 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的关系密切,明度适中时,饱和度最大。当明度过大或过小时,颜色变会接近黑色或白色。5. 三原色(1) 色光三原色 红、绿、蓝。显示屏上人们看到的复杂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种微小发光子组成。人眼的视网膜,有三种感色的针状细胞,分别感受红、绿、蓝光。色光三原色是三种色光叠加形成新的色光,所以又称为三加色、加色法原色。(2)色料三原色 黄、品红、青。常见的各种纸质印刷品,衣装、家具等各种生活用品的色彩几乎都是色料三原色原理的应用。 色料三原色是三种色彩染料相互融合、遮挡形成新的色彩,所以也称为三减色、减色法三原色。6. 补色 在加色法色彩体系中,若果两种色光混合后形成白色光,则这两种色光为互补色。如蓝色与黄色(由红色光、绿色光混合形成的),混合后即形成白色光。减色法的色彩体系中,如果两种色料混合后形成灰黑色,则这两种色料为互补色,例如品红色染料与绿色染料(由黄色和青色混合而成)混合后即为灰黑色。7. 消色黑、白、灰对白光中的所有光谱成分等量吸收和反射,没有色彩倾向,所以被称为消色。白光照射在物体上,反射率在3/4以上时,即呈白色感觉;反光率在1/10以下时,即呈黑色感觉;反光率在1/103/4之间时,就呈深浅不同的灰色感觉。 测光与曝光 第一节 理解测光1、 光与曝光(一)感光度(ISO) 感光度是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数字相机,感光度高,影像传感器的感光能力就高,曝光所需要的光量就少。(2) 光圈(3) 快门速度(略) 第二节 摄影测光4、 数字相机常见测光模式(1) 评价测光 评价测光是数字相机的基本测光模式,又称矩阵测光,分区测光。(2)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以中央局部区域为重点,兼顾周围区域的一种测光模式,是平均测光与点测光方式的创造性融合。这种测光方式符合人们以中央部分为主。为先的视觉心理和抓拍方式。(3) 点测光 只对画面中很小部分进行测光,测量区域占全部画幅的1%5%,适合于光线复杂的拍摄环境,尤其是在主体占画面全面积比例较小时。这种测光模式尤其适合于广告摄影、舞台摄影等需要精细曝光控制的专业拍摄。(4) 局部侧光 局部侧光于点测光的功能相似,不过在测光模式中测量区域面积增加了,占全部画幅的6%9%,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点测光使用困难的问题,提高了曝光的准确率。 第三节 摄影曝光 1、 曝光模式(1) 手动曝光(M)略 红外线摄影、紫外线摄影等特殊拍摄也需要运用手动曝光模式。 (2) 光圈优先(A、Av) 先设定光圈数值,然后让相机测光、曝光系统自动设定快门速度。 因为光圈是影响景深的重要因素,所以光圈优先特别适用于需要景深控制的拍摄场合。(3) 快门优先(S、Tv)也称速度优先,先设定快门速度,然后让相机测光、曝光系统自动设定光圈数值和曝光模式。设定慢快门拍摄运动虚化或用高速快门来凝固动态的瞬间。使用快门优先时,光圈调整可能失误,从而导致曝光失误。手持相机使用长焦镜头时,也可以运用快门优先模式来降低手持震动带来的虚化风险。(四)程序自动(P) 程序自动是由相机根据测光结果自动给定光圈、快门速度的曝光模式,适合快速抓拍,但摄影师无法对光圈、快门效果进行精确控制。2、 曝光系统的其他功能(一)EV值即曝光指数,是指曝光量的数值。当感光度为ISO100、光圈系数为F1,曝光时间为一秒时,EV值定义为0。如果曝光量减少一档(快门速度加快一级或光圈孔缩小一级),曝光指数减少一挡,表示为EV1;反之为EV1.曝光指数是光圈EV值与快门EV值之和。例如在选择F11和1/125秒这个组合时,光圈的EV值是7,快门的EV值是7,这个曝光组合的曝光指数就是77=14。EV值相加等于14的组合所形成的曝光量是一样,但形成的光影效果完全不同。光圈系数(F)11.422.845.681116223245光圈EV值01234567891011快门EV值01234567891011快门速度11/21/1/41/81/151/601/1251/2501/5001/10001/2000(2) 曝光补偿选择程序自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等模式时,在相机自动测量、设定的曝光参数上人工增加或减少曝光量称为曝光补偿。“白加黑减”是基本原则,即白色、高调为主的画面增加曝光量,黑色、低调为主的画面减少曝光量。 摄影构图 第一节 构图概述1、 什么是构图摄影构图更多偏重于对现有客观事物的选择、构成,强调瞬间的选取,综合运用摄影影像记录的客观性并结合摄影者的主观判断,从而完成影像的拍摄。 第二节 形象构图的因素一、拍摄距离和景别(一)远景从远距离拍摄,景物范围大,表现大环境和总体结构。远景呈现的是概貌。缺少细节表现,重点表现全局和环境。(二)全景表现被摄主体的全貌,也能交代被摄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拍摄全景要确保主题形象的完整,并在主体周围留有余地,周围的环境和细节也要适当保留。(三)中景拍摄者距离景物较近,重点拍摄景物的局部,环境退居次要地位,适合阐述画面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或者强调主体的状态和变化(四)近景拍摄者更加贴近主体,放大主体的局部细节,更为清晰、明确。近景着重表现人物的情绪,刻画人物的性格。(五)特写用来变现主体特征最强,最具有变现力的部分,基本忽略背景、环境的表现。影响景别的因素不仅有拍摄距离,还有镜头的焦距。二、拍摄角度(1) 水平角度 正面、前侧面、侧面、后侧面、背面(2) 垂直角度 仰视、平视、俯视8、 动感效果(1)运用慢速快门形成虚化影像 相机要稳固,并且要确保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