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五)名句默写练习2012年高考语文成语专题复习ppt必修一1、沁园春长沙中,上阕直抒胸臆的句子:_;下阕中体现了壮志凌云的英雄气概的句子: _。2、_,_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沁园春?长沙)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_;_。 4、木直中绳,_,_。 5、故木受绳则直,_,_,_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6、吾尝终日而思矣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7、_,_而致千里;_,_,而绝江河。8、_善假于物也。9、积土成山,_;_,_蛟龙生焉_;_,_,_圣心备焉。10、故不积跬步,_,_,_。11、_不能十步;,_功在不舍。12、锲而舍之,_;锲而不舍,_。(荀子劝学)13、师者,_所以。14、人非生而知之者,_?惑而不从师,_。15、吾师道也,_?是故无贵贱,_,_,_,_。16、古之圣人,_,_;今之众人,_,_。17、_,_,_,_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18、位卑则足羞,_。1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如是而已。(师说)20、_水波不兴。21、举酒属客,_,_。22、少焉,_,_徘徊于斗牛之间。23、纵一苇之所如,_。24、_而不知其所止,_,_羽化而登仙。25、桂棹兮兰桨,_。渺渺兮予怀,_。26、_泣孤舟之嫠妇。(比喻、对偶)27、“_,_”此非曹孟德之诗乎?28、_,_,_,_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29、驾一叶之扁舟,_。寄蜉蝣于天地,_。30、哀吾生之须臾,_。挟飞仙以遨游,_。31、_而未尝往也;_而卒莫消长也。3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33、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_,_,_,_,_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_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赤壁赋)34、意有所及,_。35、_而莫得其涯;,_而不知其所穷。36、_,_四望如一。(始得西山宴游记)必修二1、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_,_,_。2、六国论的两个分论点是:(1)_。(2)_。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_,_,_。4、古人云:“,_,_,_。”此言得之。5、向使三国各爱其地,_,_,_,_则胜负之数,_,_,_或未易量。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_,_并力西向,_。7、苟以天下之大,_,_。(六国论)8、_。,_阿房出。9、五步一楼,_;_;各抱地势,_。10、长桥卧波,_?复道行空,_?11、_;,_风雨凄凄。12、明星荧荧,_;_;,_;,_焚椒兰也。雷霆乍惊,_;,_杳不知其所之也。13、使负栋之柱,_;架梁之椽,_;钉头磷磷,_,_瓦缝参差,_;直栏横槛,_;管弦呕哑,_。14、灭六国者,_,_。族秦者,_,_。15、秦人不暇自哀,_;,_。(阿房宫赋)16、大江东去,_、。17、_,_卷起千堆雪。18、羽扇纶巾,_、。19、故国神游,_,_。20、人间如梦,_。(念奴娇?赤壁怀古)21、_,_雨打风吹去。22、_,_人道寄奴曾住。23、_,_赢得仓皇北顾。24、凭谁问: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5、采莲南塘秋,_,_低头弄莲子,_。(荷塘月色-西州曲)26、无故寻愁觅恨,_。,_。27、_。,_那管世人诽谤。28、富贵不知乐业,_。,_。29、_。:莫效此儿形状!(西江月)必修三1、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_,_,_。2、穷饿无聊,_,_,_。3、死而死矣,_,_层见错出,_。,_!4、所谓誓不与贼具生,_,_。5、生无以救国难,_。(指南录后序)6、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_素不闻诗书之训,_,_,_亦曷故哉?7、故余与同社诸君子,_,_而为之记,_,_。8、大阉之乱,_,_四海之大,_?(五人墓碑记)9、扈江离与辟芷兮,_。,_恐年岁之不吾与。10、日月忽其不淹兮,_。,_恐美人之迟暮。(离骚)1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_,_君亦无所害。12、_不仁;,_不知;,_不武。(烛之武退秦师)13、臣闻求木之长者,_;,_;,_必积其德义。14、不念居安思危,_,_,_,_斯亦伐根以求木茂,_。15、君人者,_,_;将有作,_;念高危,_;惧满溢,_;乐盘游,_;忧懈怠,_;虑壅蔽,_;想谗邪,_;恩所加,_;罚所及,_。16、总此十思,_,_简能而任之,_,_则智者尽其谋,_,_仁者播其惠,_;,_,_可以尽豫游之乐,_,_,_不言而化。(谏太宗十思疏)1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_。,_况于将相乎!18、顾吾念之,_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_,_,_。吾所以为此者,_。(廉颇蔺相如列传)19、吾入关,_,_藉吏民,_封府库,_而待将军。(成语:秋毫无犯)20、_。(成语:项庄舞剑,_意在沛公)21、_未有封候之赏,_而听细说(成语:劳苦功高)22、大行不顾细谨,_。,_,_何辞为。 必修四1、夫颛臾,_,_,_是社稷之臣也。2、“_,_。”危而不持,_,则将焉用彼相矣。3、且尔言过矣,_,_,_是谁之过与?4、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5、盖均无贫,_,_。6、夫如是,_故远人不服,_。,_。7、吾恐季孙之忧,_,_。(季氏将伐颛臾)8、填然鼓之,_,_,_或百步而后止,_。9、_谷不可胜食也;,_鱼鳖不可胜食也。_,材木不可胜用也。10、五亩之宅,_树之以桑,_。,_无失其时,_。百亩之田,_勿夺其时,_。谨庠序之教,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1、_;人死则曰:“非我也,_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_曰:“,_。”12、尔来四万八千岁,_。13、地崩山摧壮士死,_。14、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1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16、_以手抚膺坐长叹。17、问君西游何时还?。但见悲鸟号古木,_。18、_枯松倒挂倚绝壁。,_。19、剑阁峥嵘而崔嵬,_,_。(蜀道难)20、_不见长江滚滚来。,_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21、浔阳江头夜送客,_。主人下马客在船,_。22、_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_。23、_初为霓裳后绿腰。24、大弦嘈嘈如急雨,_。,_大珠小珠落玉盘。25、间关鹰语花底滑,_。26、_此时无声胜有声。27、银瓶乍破水浆迸,_。28、_唯见江心秋月白。29、曲罢曾教善才服,_。30、_秋月春风等闲度。31、夜深忽梦少年事,_。32、_相逢何必曾相识。33、浔阳地僻无音乐,_。34、_往往取酒还独倾。35、座中泣下谁最多?。(琵琶行)36、庄生小梦迷蝴蝶,_。37、_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38、小楼昨夜又东风,_。39、问君能有几多愁?。(虞美人)40、明月不谙离别苦,_。41、昨夜西风凋碧树。,_。(蝶恋花)42、_暮霭沉沉楚天阔。43、今宵酒醒何处?、。(雨霖铃)44、_冷冷清清,_。45、_,_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46、_控蛮荆而引瓯越。47、物华天宝,_;人杰地灵,_。48、腾蛟起凤,_;紫电青霜,_。49、_烟光凝而暮山紫。50、鹤汀凫渚,_;桂殿兰宫,_。51、闾阎扑地,_;舸舰迷津,_。52、_彩彻区明。,_秋水共长天一色。53、渔舟唱晚,_;雁阵惊寒,_。54、遥襟俯畅,_。爽籁发而清风生,_。55、天高地迥,_;兴尽悲来,_。56、时运不齐,_。,_李广难封。57、老当益壮,_;穷且益坚,_。58、北海虽赊,_扶摇可接;,_。59、_空余报国之情;,_岂效穷途之哭!60、无路请缨,_;有怀投笔,_。61、杨意不逢,_;钟期相遇,_?62、闲云潭影日悠悠,_。阁中弟子今何在?。63、画栋朝飞南浦云,_。(滕王阁序)64、初淅沥以萧飒,_,_,_。65、_,_四无人声,_声在树间。66、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_;其容清明,_;其气栗冽,_;其意萧条,_。67、_佳木葱茏而可悦。,_木遭之而叶脱。69、商,_,_;夷,_,_。70、思其力之所不及,_,_宜其,_。71、_。人为动物,_惟物之灵,_,_,_有动于中,_必摇其精。(秋声赋)必修五1、盈盈荷瓣风前落,_2、长安回望绣成堆,_。_,无人知是荔枝来。5、_卢橘杨梅次第新。,_不妨长作岭南人。7、臣少多疾病,_,_,_至于成立。8、_;,_形影相吊。9、_。前守臣逵察臣孝廉,_。10、诏书特下,_,_寻蒙国恩,_。11、郡县逼迫,_;州司临门,_。12、臣欲奉诏奔驰,_;,_则告诉不许。13、且臣少仕伪朝,_;,_。14、今臣亡国贱俘,_,_,_,_,_有所希冀!15、但以刘日薄西山,_,_,_。16、臣无祖母,_;祖母无臣,_。17、母孙二人,_。18、乌鸟私情,_。19、_死当结草。陈情表20、_,_,_。?总是离人泪。21、恨相见得迟,_。,_。22、听得到一声“去也”,_;,_减了玉肌:?23、下西风黄叶纷飞,_。,_蹙愁眉死临侵地。24、_比司马青衫更湿。,_未登程先问归期。25、未饮心先醉,_,_。26、_恨压三峰华岳低。27、青山隔送行,_,_。28、夕阳古道无人语,_。29、四围山色中,_。,_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30、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_;左丘失明,_;孙子膑脚,_;不韦迁蜀,_;韩非囚秦,_。诗三百篇,_。31、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32、屈原既放,_,_,_,_。33、_,_是以见放。34、圣人不凝滞于物,_。世人皆浊,_?众人皆醉,_何故深思高举,_?35、吾闻之,_,_。安能以身之察察,_?宁赴湘流,_。安能以皓皓之白,_?36、_可以濯吾缨,_,_可以濯吾足。渔父40、鹏之背,_;怒而飞,_。41、野马也,_,_。42、天之苍苍,_?其视下也,_。43、_则其负大舟也无力。44、_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_。45、故九万里,_,_;,_而后乃今将图南。46、_蟪蛄不知春秋。47、故夫知效一官,_,_,_,_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让你的作文文采飞扬”目标定位 考试大纲在写作部分发展等级中明确要求“有文采”,具体到几个方面就是:词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鉴于学生的具体情况,“让你的作文文采飞扬”教学课设置了感知、归纳、实践三个环节。以学生品评为主,教师引导为辅,重在感知,相机点拨,以期培养学生的文学感知力,建构起相应的思维和语言范式,为“文采飞扬”打下基础。教学实录 一、明确考纲要求,感知文采魅力 1.投影考纲要求,使学生明确“有文采”的具体内涵: 词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2.出示范文,学生自由点评,体会文采之美:留给明天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题记一、小桥流水人家 江南美啊! 无论是歌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还是赞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亦或是陶醉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都是因为它的美,它那落在无数人的心坎上,化出如水般柔情的美。 你看见了吗?江南的美在眷念者的笔尖舞蹈跳动,在热爱者的心里梦里流淌徜徉! 那就把小杜的江南、苏小小的江南留给明天吧!那就把柳永的江南、孔尚任的江南留给明天吧!让明天的江南仍有朱自清、俞平伯的桨声灯影,让明天的江南仍有余光中、席幕蓉的缱绻乡愁。或许,那旖旎绮丽的美,会让今人、后人收获一次超脱岁月的共鸣与感动二、枯藤老树昏鸦 不是,这怎是我魂牵梦萦的江南! 枯黄的藤蔓在哭泣,不再繁茂挺拔的老树让斑驳的枝干诉说昨是今非的哀戚,昏沉的乌鸦不愿去想唱的是自己还是江南的挽歌。 我的“超脱岁月”的梦也碎了碎了! 难道不能把暗云下朵朵纸伞花深无地的烟雨江南留给明天?难道不能把湖面上座座小亭波光荡漾的水乡江南留给明天?为什么燕袅娜轻盈,花乱迷人眼,草浅没马蹄的江南留不到明天? 江南,我无法再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了 能不忆江南三、孤村落日残霞 草原美呵! 马头琴声里听“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干干净净的蓝天下看“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瑟瑟冷风中唱“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难怪人称它“塞上江南”。 那就把王昌龄、王之涣的边塞草原留给明天吧!那就把成吉思汗、努尔哈赤的草原留给明天吧!听听腾格尔的草原天堂,看看德德玛歌声中草原的夜,感受感受姜戎狼图腾里草原的惊险苍凉与豪迈。让明天的草原仍有奔腾的骏马,让明天的草原仍有朴实大气的毡包。任岁月流逝,却不能在它身上留下任何痕迹,造就一个永恒美丽的传奇。四、古道西风瘦马 不是,这怎是我心心系念的草原! 哪里还有健壮的骏马,哪里还有洁净的毡包。只剩下到处挖药的人们,只剩下到处的鼠害,只剩下漫天的黄沙。连那水草肥美的科尔沁草原在地图上的名字都改成了科尔沁沙漠! 我的草原啊,你做错了什么,就这样带着你那不可能实现了的传奇慢慢死去 难道就不能把自自然然散发出一种豪壮之气、潇洒之风的草原的美留到明天?为什么要让草原像美酒像骏马般甘醇、清亮、矫健、洒脱的美一点一点逝去?怎么能忍心让草原的子孙们,今天的,明天的,都失去家园,悠扬的长调达达的马蹄声里只剩下了浓浓的无奈与悲怆? 草原,我不能再叫你“塞上江南”了 羌笛悠悠霜满地五、断肠人在天涯 其实何止江南和草原? 我不知道说什么,肝肠寸断。但我不哭,我的眼泪换不回江南也换不回草原。我很年少,很无力,很渺小,可我仍要奔走于天涯,我不怕,等到有一天所有中国人都为有些美的无法留到明天而哭泣,我会停一会儿,哭一场 刘玥:这篇文章关注的是环境问题,标题中这个“留”字用得很好,我觉得表现了一种现实的紧迫感和焦灼感,敦促我们停止破坏自然的行为,不然“明天”就是一无所有的荒漠了。 老师:好的标题就是作文成功的一半,动词“留”的运用可谓贴切,自然而有张力。这让我想起孔尚任的哀江南里的“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一个“剩”字表现了被动的“残存”之意,突出了昔盛今衰的变迁之感。而本文的“留”恰恰是呼吁人们以主动的姿态保护环境,可谓各得其所,一字点睛啊。 冯文琴:我想说说本文的句式。首先这五个小标题给人印象十分深刻,拆用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六字一句,整齐和谐,前后呼应,形成一体。 老师:你的回答也注意了句式的搭配,长短结合,错落有致。 兰岚:我印象最深的也是句式。“江南美啊!”“草原美呵!”简洁的感叹句仿佛把我们的视线带到江南塞北独特的美景之中,给人想象的空间。还有这两句“不是,这怎是我魂牵梦萦的江南!”“不是,这怎是我心心系念的草原!”一句一段,语气强烈,在否定中让人警醒。这四句放在每节的第一段,长短相间,形成反差,又两两相对,形成呼应,真的是设置巧妙,让人觉得“用心良苦”。 老师:考场作文大多以散句为主,但若在其间嵌入整句,长短结合,就会在语言的节奏、气势的缓急、音韵的和谐、文辞的推敲上显出不同凡响的效果,在厚重典雅中含有音韵之美,在整齐匀称中又显错落灵动之美。那么,有人来谈谈最熟悉的修辞吗? 付佳:“难道不能把暗云下朵朵纸伞花深无地的烟雨江南留给明天?难道不能把湖面上座座小亭波光荡漾的水乡江南留给明天?为什么燕袅娜轻盈,花乱迷人眼,草浅没马蹄的江南留不到明天?”这几句运用了排比兼反问,语气强烈,气势逼人,情感激昂充沛。整篇文章中排比、反问运用得比较多,好像特别能煽情。 孙孟非:我也对这几句情有独钟。“燕袅娜轻盈,花乱迷人眼,草浅没马蹄”,巧妙化用诗词,句式整齐,强烈的语势中透露出深挚的感情,而且可以引人联想,好像置身于江南水乡,“风景旧曾谙”的感觉就是这样。 老师:你也不自觉地化用了诗句,也是学以致用了。刚刚几位同学的品读都很到位,我们通过这个环节体味了富有文采的语言传递出的整齐美、灵动美、蕴藉美、韵律美、意象美、意境美。 二、深入探究内蕴,归纳出“采”方法 老师: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性情。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他认为花粉黛石虽然可以美化容貌,但顾盼生情却决定于美好的姿容;辞藻虽然可以美化语言,但文采照耀还是有赖于性情的真挚。只有思想情感与语言均衡配合,才能产生情韵涌动、文采四射的好文章。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几种最易出“采”的手法。 1.泛灵生情,比描立象。 示例: 枯黄的藤蔓在哭泣,不再繁茂挺拔的老树让斑驳的枝干诉说昨是今非的哀戚,昏沉的乌鸦不愿去想唱的是自己还是江南的挽歌。(留给明天) 你可以说不算太美,你是以自然朴实动人的。粗布的灰色上衣,白色的裙裾,缀以些许红色白色的小花及绿色的柳枝。清澈的流水柔成你的肌肤,双桥的钥匙恰到好处地挂在腰间,最紧要的还在于眼睛的窗子,仲春时节半开半闭,掩不住招人的妩媚。仍是明代的晨阳吧,斜斜地照在你的肩头,将你半晦半明地写意出来。(绝版的周庄) 山之仁,在于涵纳了苍天古木,也收容了遍野小草;孕育了豺狼的凶吼,也滋护了弱小的悲啸;或者环抱双手,让流水变成湖泊,或者裂开身躯,让瀑布倒挂前川。山谦卑地静立着,缄默忍受着时间的风沙辗转的痛苦和人类的恣意妄为给他的挫折。(山水的挫折) 请同学们比较阅读,找寻这些语段能做到形象生动、文采斐然的共同点。 明确:“藤蔓”“老树”“乌鸦”在作者的心中、笔下已不再是客观之物,而是幻化成一个个具有性情的人,面对环境日益恶化的江南,面对美的消逝,诉说着痛惜焦虑。“哭泣”“哀戚”“挽歌”这些描写人类特有情感的字眼顿时让人眼前成像,仿佛看见“斑驳”的枝干在无奈辗转,那又何尝不是作者痛苦的身影呢?周庄宛然是江南水乡一位婀娜的女子,在顾盼间散出历史的风韵。展示山的仁爱和包容,细节真实典型,句式整齐有致,文采飞扬。行文中赋予山以人的品格和思想,“涵纳”“收容”“孕育”“环抱双手”“裂开身驱”“谦卑静立”“缄默忍受”等都是人的行为和心理,灵动中显示出诗意。 总结:“情韵”是“文采”的源头,而“泛灵”是生情的方式。泛灵就是把一切事物当作有生命的对象来看待,并且赋予它以人的心理活动,特别是赋予它以人的思想和情感。万物一旦被赋予生命,被注入情思,就会因充满灵性而诗意盎然。在此基础上,再借助比喻、描写来塑造形象,注意在遣词造句时不要一味地用一些概括性的词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思想感情,而应借助形象的事物或情景曲折地说出来。这样,文句的表现力也就在有声有色、有形有态的文字中自然散发出来。 2.引化诗文增底蕴,熔铸历史见人文。 示例: 无论是歌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还是赞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瑟瑟冷月中唱“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难怪人称它“塞上江南”。(留给明天) “叛逆者往往比卫道者更忠于道德的原始内核”你也比一切士大夫更忠、更孝、更仁义。他们嫉妒你,你躲开吧,像陶渊明,像谢灵运,过田园诗的生活吧!你没有,你住在最繁华的街市,开了个铁匠铺。“夫大隐者,非隐于山林,乃隐于市井”。向那个黑暗的社会开战吧,用你手中的铁锤,将士大夫的冠冕砸碎,砸碎,砸碎呀!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这就是你的个性。尽管社会不需要,他们只要一大堆肉麻的谄媚,他们只要往自己脸上贴金,抹粉,实际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从未有人像你洁白清忠,你就住在他们中间,以你的行为把他们指给历史:“看啊,这是蛆虫!”(天祭痛悼嵇康) 明确:作者巧妙地借用千古流传、引人遐思的名人诗句,渲染江南的柔美和塞北草原的辽阔壮丽。这种借用,一方面炫示了作者深厚的人文积累,一方面借前人锦句铺就自己的华章。更重要的是,作者把自己对这一片土地的深厚感情投向无限的历史时空,并找到回响与共鸣,使这种情感变得浓厚凝重,富有历史和人文的深厚积淀。这段文字借助历史典故,加以联想和想象,把嵇康的行动、思想生动地呈现于后人眼前,陶渊明、谢灵运、屈原一个个文化名人跃然纸上,名句名段、诗词俗语恰当地化为自己的语言,赋予本文深厚的人文底蕴。 总结: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典章故事、传统民俗以及诗文词曲的名句加以熔炼,组合成句,是使语句意蕴丰富而厚重的一种方法。由于大量文化因子的介入,熔铸的语句显得人文气息浓厚;又因为有丰厚的人文积淀支撑,所以熔铸的语句底蕴深厚。特别是古诗文、名人名言、谚语等历来就有表达精练、含义深刻、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特点,引用恰当必能使笔下文章文采飞扬。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A.直接引用式 B.化用入文式 C.描摹意境式 3.铺陈排比造势,反问诘难点睛。 示例: 倾听是心灵的阳光,能映射出无边无际的美丽;倾听是心灵的雨露,能滋润出无穷无尽的神韵;倾听是大海的波涛,能翻起大浪滔天的巨澜;倾听是江河的洪流,能激起乱石穿空的壮观。拥有倾听的人生,才是美丽的人生;善于倾听的人生,才是睿智的人生。(自信和倾听) 明确:倾听之于心灵,之于人生,是一种滋养,是一种丰富。作者先用排比,同义反复,铺陈倾听对于心灵的滋养。然后用一组对偶句,表达倾听的人生是美丽的人生,睿智的人生。如果把这些语意用散句表达,意义就显得分散,气势大大削弱,文采顿然失色。 总结:“赋”在我国各种文体中可谓独树一帜,它运用整散句,从不同角度铺陈、渲染,使描写对象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使文章文势突出,情感滚滚。这是我们增添文采可以借鉴的典范。运用排比和对偶的修辞方法,一方面要借助想象和联想扩展意象,丰富语意,把同一个表达意念,从不同的角度,选用不同的细节,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另一方面,也要有很强的规整句子结构、把握句子长度、灵活调度句式的能力。作文时要把语言训练中的仿句、写对联的技巧灵活运用。其间运用反问点缀能增加语言的力度,引发读者思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挑战原作高度,实践动笔演练 永远令人陶醉的王朝唐朝山东考生 风若遥远的回音,追着梦的翅膀,在亘古不变的神话里寻找一个金碧辉煌的王朝。她是史册里深藏的墨迹,带给人无法言说的美丽和忧愁;_如宝剑上镶刻的星辰,恍若皇冠烘托的太阳,一袭轻纱下的曼妙舞蹈,摇醒了一个盛世的传说。古老的风铃开始变奏,浑厚如黄钟大吕的音符直贯苍穹。是你吗,唐朝? 我用想象触摸你诗的轮廓,我手心的雪花含苞欲放,我梦想的枝头缀满星光。没有比枫桥更波澜的心情,摇荡清秋的月亮;_李商隐的秋池浇开紫丁香的惆怅,渭城的朝雨沾湿王维的衣裳。在一个民族精神疆域里呈现出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宏广。唐朝啊,你的美丽竟是这么多生命的拓荒,怎能不令人陶醉,怎能使人遗忘? 我的脚步惊醒了你繁华的美梦了吗?那根透明的琴弦还在你修长的十指下震颤,震落了美人脸上凝香的露华,是谁的眼泪这样甘之如泉?面对银烛秋光冷画屏,你叹息了吗?独步瑶台的风采,高处不胜寒的无奈,切莫乱了音律,不然,古淡清醇的山水恨你,恨你弹指惊春去。而今,你竟融成一盏铁观音,散发着在沧桑中冶炼过的从容风味,让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来品评你如此昌盛绚丽的过往,一个泱泱大气的传说! 老师:这是一篇辞采华茂、意韵丰厚的美文。我将其中两句抽去,请同学们挑战原作高度,调动知识储备,结合上下文,锤炼语言,填入文采斐然的语句,以实践前面的理论。 朱磊:她是长空里四射的流彩,映照给大地永恒不灭的光影和斑斓。 老师:说说你构思的过程。 朱磊:这一段是将唐朝作为人的形象进行描绘,将抽象的印象化为具体的形象。在我印象中唐朝是五彩斑斓的,是流光溢彩的,是大气磅礴的,所以我就选择了这一意象,从视觉感受上来摹写。 谈子龙:没有比楼兰更壮阔的豪情,飞扬漫天的黄沙。 老师:这一句熔铸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境。通过化用的手法展现了唐朝的民族精神。 投影原文:她是云彩里镌刻的记忆,留给世间难以忘却的厚重和大气。 没有比李白更易醉的豪肠,张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总结:时间关系,更多的佳作同学们只能课下交流。今天,我们着眼于文采,通过三个环节来感知、归纳、实践,希望能给大家今后作文一定的启示。教学反馈 王格格:今天这节课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个环节,挑战原作高度,很有刺激感,让我觉得与高分作文的距离不再遥远。 徐洋阳:我意识到自己原来陷入了一个误区,总是把文采和内容弄脱节了。一味地想着运用各种修辞,将华丽的语言堆在一起,没有感情的支撑,显得有些虚浮了。 李志鹏:对于语言的作用我有点明白了,抽象的概念也可以用生动的形象来传达。 李明轩:泛灵、铺陈、排比、反问、熔铸,这些概念的内涵基本清楚了,但什么时候用、怎样用还不是很清楚,希望老师再给些具体指导。教学感悟 这节课主要的目标是让学生感知文采的魅力,引起理科生对语言的兴趣,建立感性思维和表达的模式,应该说课堂效果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三个环节各有侧重,具有一定的张力。第一环节以学生品评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第二环节以教师指导为主,学生品评为辅,授之以“渔”;第三环节是理论的演练场,具体操作,真实可感,并且展现出学生的创造性。但整节课也留下了两点遗憾:一是第二环节理论较多,课堂气氛较为沉闷;二是本节课后的具体方法指导课型有待及时跟上。高三语文作文复习教案四: 锤炼思想 学习写有文采的作文【 教学重点】修辞与句式对于提高语言能力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语言表达技巧由日常训练向写作运用的迁移。【 课时分配】 一课时讲评,两课时写作(本教案教学方法可穿插在日常训练中)【知识与能力】 学习“提高语言文采”的一般方法,并具备实践运用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讲练结合,通过实例增强感性认识; 2比较分析,通过对比明确改进方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浯感,提高语言的审美鉴赏能力。【教学过程】【导入】 孔子有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他认为说话写文章不仅要有思想,还要有文采,没有文采,文章也不会留传下去。语言和思想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是浯言的内核。语言跟着思想走,想得清楚,才能写得明白;思想如行云流水,下笔才如有神助;认识事物深刻,文句才富有底蕴。朱光潜先生认为“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写文章其实应是一个“整理思想和经验,使之正确化、条理化”的过程。 但思想毕竟不等同于语言。同样的思想在不同的语言承载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表达效果。思想要纯粹,但表达更要讲究艺术技巧。要避免出现“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道)不出来”的情况,就必须讲究文采。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锤炼语言的佳话。“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杜甫炼字炼句的铮铮誓言;“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是卢延让锤炼语言时的真实写照;“求得一字稳,耐褥五更寒”表现出欧阳修对锤炼语言的执著;“最简单的笔调,需最艰苦的练习”则道出了泰戈尔成功的秘诀古今中外的大作家们尚且如此讲究文采,重视锤炼语言,更何况我们这些初学写作的学生呢? 对于一篇好的文章而言,它除了必须具备好的立意(深刻的思想)以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尤其是在高手林立的考场,要想从众多的竞争对手的包围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杀手锏”。语言功夫是最本质最核心的作文能力,它与文面书写同构成了作文的外在仪表。良好的作文表达能力等同于出众的口才,为你迈向成功增添了重重的砝码。 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阅卷评分细则中有这样一个赢得“发展等级”分的条件,即“富有文采”。它包含的三点是:第一,词语生动,句式灵活;第二,善于运用修辞手法;第三,文句有意蕴。只要能够达到其中之一便可赢得“发展等级”分。必须强调的是,提倡使文章有文采与提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和反对形式主义文风并不矛盾。对于驾驭语言技巧还不娴熟的中学生来说,锤炼语言,讲究语言的文学性,显得尤为重要。【方法引导】 如何做到富有文采之词语篇 “腹有诗书气自华”,语言优美是每篇优秀作文所追求的共同目标之一。但要做到词语生动,首先必须积累丰富的词汇。而语言的生动性,往往是与形象性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就如同形与影样。换句话说,大凡生动的语言,往往就是形象化的语言。它能调动读者的形象思维,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能给人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的感觉。1.要注意动词的传神 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曾经指出:语言艺术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因为全部生活都是运动的大凡运动的东西,往往最富有感人的魅力。古人讲究炼字,实际上是在炼词,在许多情况下,是在讲究动词的锤炼。例如“僧敲月下门”中的“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都是几经斟酌、反复修改才定下来的。由于这几个词用得生动恰当、具有立体感,才使得作品成为千古流传的佳篇。 同学们知道,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描写人物的行为动作的关键,就是动词的使用。动词使用得巧妙得当,就能准确地反映出人物动作之间的细微差别,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传达出作者的爱憎感情,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一种浮雕感。可见,我们要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动词词汇。 那么,在作文中如何运用动词?关键在一个“巧”字。具体说来:(1)所使用的动词,必须是能准确传达事物特点的动词。如前例。(2)所使用的动词必须能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前例,又如在孔乙己中,鲁迅先生 描写孔乙己掏钱付酒账时的动作,用了一个“排”字,就充分地显示出了孔乙己的个性特征。本来很穷,只有“九文大钱”,却偏偏要一个一个地“排”在柜台上。正是这个“排”字,淋漓尽致地“排”出孔乙己穷酸、迂腐、好炫耀的性格特征。再如巴尔扎克在描写葛朗台夺梳妆匣时,用了一个“扑”字,十分准确地刻画出葛朗台冷酷、自私、贪婪的性格特征。(3)所使用的动词,必须寓含作者的爱憎感情。如前例。2要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聚焦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策略与商业模式创新报告
- 家居行业2025年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创新与智能家居产业竞争格局报告
- 2025年中国塑料快干胶包装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铝铁钢制家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涂料树脂行业需求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行车记录仪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 2025年辐照加速器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 2025年玻璃陶瓷行业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土地拍卖行业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挖掘机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 《动眼神经解剖》课件
- NBT 47013.13-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3部分:脉冲涡流检测
- 2023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
- 2024年三亚市海棠区营商环境建设局一级科员招录1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频考点、难点(含详细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培南类抗菌药物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知识题库-人社练兵比武竞赛测试题及答案(七)
-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管理人员复习题
- 孔子的美学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 回弹法测试原始记录表
- 《热力发电厂》热力发电厂全面性热力系统
- 新教师岗前培训讲座中小学教学常规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