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丹阳市第三中学九年级美术教案 第1课可触摸的历史中国古代雕塑欣赏主备:丁茹 课型:欣赏评述 编号1-2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是以可塑或可雕刻的立体材料,通过不同的手法制作出的各种表达思想、观念、情感的三维实体造型艺术。中国雕塑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了中国的雕塑艺术。青铜器、陶器、瓷器、玉器的精湛工艺,皇家的喜好与民间的品味,朝代的更迭,儒、释、道的兴衰,哲学思潮的传播, 社会风尚和社会阶层的转变,民族文化的交汇,中外文化的碰撞这些都直接反映在雕塑上。中国雕塑体现了民族历史的发展轨迹,并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教学路径中国的雕塑艺术如同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艺术一样,也是注重表现对象的神韵,而不是偏重于再现对象的形状,具有本民族的美学特征。在突出对象的神态和气质方面,多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韵,而不像西方雕塑追求形象的逼真。这是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审美特征,也是教学中应向学生讲述、渗透的主要内容,要使学生准确把握古代雕塑艺术的情致和意蕴。课时建议:23课时。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学生能掌握中国工艺美术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时期中国工艺的发展和审美演变;了解陶器、青铜器、漆器和瓷器的发展历程、造型特征、装饰风格及文化内涵。技能目标:通过探究,学生能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情感目标:通过赏析,学生能感受我国工艺美术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对中国工艺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国陶器、青铜器、漆器、瓷器的基本特点和艺术特色。教学难点:通过赏析,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审美特点和文化内涵有深入的认识。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教学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教材,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四、课时建议:2课时课前准备教师:中国古代雕塑相关图片若干或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相关文字、图片材料(课前教师可让学生分组查阅有关中国古代雕塑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准备一件兵马俑模型,让同学闭上眼睛摸一摸、猜一猜,引出课题。中国雕塑艺术源远流长,可追溯到七千多年前。中国物质和精神的发展、政治思想直接影响到雕塑艺术。雕塑艺术作品静静地屹立着,默默地讲述着曾经发生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触摸历史,探索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二、新授阶段(一)秦始皇陵兵马俑1思考:秦朝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多媒体放映诗经的一段文字,了解秦军士兵的情感。俑是人殉的取代物,因为古代人认为“事生如事死”,死后的世界同样重要,所以盛行厚葬的风俗。秦始皇兵马俑就是秦始皇的陪葬,是秦国军队编组的缩影。2观察:多媒体放映秦始皇陵兵马俑全景,你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3对比:三件不同官级的武士俑作品,猜猜哪个官级最大?从哪里看出来?结论:兵马俑真实再现了每个细节,如发式、铠甲甲片、乳丁、缝缀线等,都一丝不苟地刻画出来,体现了秦代雕塑家写实的功力。4分析:兵马俑的人物形象刻画:秦俑造型讲究整体性,并不刻意追求局部比例的精确,着重突出神态。每个士兵除了有威武强悍的共性外,又各自有着不同的个性,寓个性于统一,形成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艺术精品。(二)多媒体放映立马1思考:兵马俑中的陶马和立马中马的造型有怎样的差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小结:物质和精神的发展直接影响到雕塑艺术。汉朝政策开放,思想文化空前活跃,道家思想得到发展。道家崇尚自然,反映到雕塑作品上,便是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雕琢自然而不改变自然。不执着于再现对象的形状,转而注重表现对象的神韵和意境,从西汉开始成为中国雕塑的一种艺术特点。思想不同,因而表现手法发生了变化。2讲解: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英勇善战的青年将领,因病英年早逝,这件立马石刻就是放在他墓前纪念他的功绩。3观察:石刻把马的形象刻画得坚实有力、姿态威武,它高大、雄健,以胜利者的姿态伫立着,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象征着年轻将军的英武过人,也象征着当时汉军实力的强大。马腹下的人,仰卧地上,左手握弓,右手持箭,双腿拳屈,作狼狈挣扎状。象征着匈奴武士力量的渺小。4分析:为什么这匹马没有把中间镂空,雕刻出马腿?解答:这件作品是放在墓碑前,如果中间镂空,会削弱整尊雕塑的体积感和力量感,且易折断。巧妙的设计使它成为是最具代表性的纪念碑式的作品。5拓展:将卧虎作品还原成一块大石头,请同学们试着依据石头原本的形状,说一说怎样雕刻成一件艺术作品。然后再还原成卧虎作品,引导学生领悟霍去病墓前石刻的表现手法。小结:汉朝艺术家用几根单纯的阴刻线条生动地表现出老虎身上的斑纹和髭毛。虎尾巧妙的伸卷在脊背上,增加了虎的野性和凶猛,并且使整个石雕浑然一体。反映出汉朝艺术家利用石材天然的面貌来高度概括表现老虎等动物的习性、神态的艺术功底。(三)多媒体放映说唱俑1观察:汉朝雕塑艺术百花齐放,刚才还沉浸在粗犷浑厚中,现在又被一种喜剧效果所打动。2思考:作品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夸张的手法:表情滑稽,身躯拉长,四肢缩短,动作夸张变形。这件作品夸张了说唱艺人伸头耸肩、击鼓挥棒、踢腿舞步的动作和面部表情,将艺人豪放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3分析:中国古代艺术家所关心的是说唱者眉飞色舞的神情和手舞足蹈的动作,进行夸张变形,更突出对象的特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四)多媒体放映唐俑1思考:比较两件作品,人物造型出现什么变化?因为时代不同,审美标准也发生了变化。2欣赏:侍女俑作品,高髻长裙,面容富态,雍容大度,反映着当时社会流行的审美风气。不光人物造型发生变化,雕塑的取材也发生了变化。在雕塑作品中的人物也折射出盛唐对外开放、民族团结、政治经济繁荣与强盛的面貌。3分析:中国古代雕塑造型不是注重雕塑的体积、空间和块面,而是注重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有时在平面上运用阴刻线条来表现肌肤和衣服的皱褶,没有立体感,只有绘画的平面效果。三、探究阶段老师出示四件雕塑作品,自由分组,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与图片讨论和欣赏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缆敷设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解读
- 2025年农业科技园区合作合同协议(2025年)
- 小学二年级班级管理量化细则范文
- 2025年农业机械维修合同协议
- 餐饮服务行业员工培训与考核标准
-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学设计方案
- 职场心理健康调适指南
- 物业管理费收缴及纠纷处理流程
- 房地产营销方案及促销策略
- 房屋办公场地合同(标准版)
- 老年人体重管理课件
- 智慧消防物联网施工方案
- GJB939A-2022外购器材的质量管理
- 中职生“指数与对数函数”概念学习困境解析与突破策略
- 西班牙特色文化概览
- 基于“境脉”视角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研究
- 高端医疗服务市场2025年需求趋势预测与服务模式创新案例剖析
- 工地试验室日常管理课件
-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25)》全文
- 2025齐齐哈尔辅警考试真题
- 学堂在线 海上求生与救生 期末考试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