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说明.doc_第1页
建筑设计说明.doc_第2页
建筑设计说明.doc_第3页
建筑设计说明.doc_第4页
建筑设计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德清县公用型汽车客运中心可行性研究2000年8月3日2、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1587)3、设计任务书4、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议要求5、德清县汽车客运中心设计方案评定会结果6、公路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二、设计概述本案地块在北湖街以南,曲园路以东,云岫路以西,南侧以丰桥港为界,客运站房朝北建造,随着曲园路与北湖街的贯通,客运中心将要迁址至县行政中心,会展中心,中心公园等重要公共场所之间形成了较为快捷的通道,鉴于车站对面09省道的北侧,凯喜雅工业园区和中小型工业园区的建立,使车站能同城关,秋山及104国运和杭宁高速公路方便的连接起来。从长远来看方便旅客的集散和中转换乘及车辆的方便进出,同时客运中心的出入口也必须与城市的交通系统相协调。在优越的社会交通环境条件下,高品味、高标准的设计布局下,新县城的新客运中心必将在浙江的西北部成为永久性的建筑标志和构筑实现全国大交通的一个新起点和新亮点。三、设计构思客运站是城市的主要交通设施,又是公共场所。客运中心的设计创作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是反映城市面貌的重要窗口。本案设计打破传统车站的设计手法,造型新颖大方、销落有致,富有时代气息。给进出站的旅客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为德清县城市面貌增添了亮丽的风景线。1、建筑造型车站站房克服了面积小、层次少、建筑比较矮的缺点。体型利用功能布局的变化高低错落,层次丰富。将行政办公功能放置在四五层,候车厅与行政办公高低错开,且在体型处理和虚实对比上拉开距离。丰富的变化给人以想象空间,商业用房的处理手法与站房协调有致融为一体。2、总平面设计德清汽车客运中心位于德清县城关镇东北侧,中心北侧为北湖街(零九省道),南边为规划道路及丰桥港,东面为云岫路,西达曲园路,县行政中心、文化中心、会展中心与此为邻。中心用地面积66576m2(99.86亩)为一东西狭长地块,外部道路性质及四周环境因素及客运站本身性质特点,在地块中部布置站前广场、主站房,东西两侧道路布置商业用房,地块西南侧布置维修车间、设备用房,站内布置发车位21个,进站停车位8个,公交停车位39个,大车停车位55个,中巴停车位113个,维修车位20个,共256个停车位。主站房面向主要道路北湖街,弧型内退,广场进深50m,左侧布置公交起终点站及自行车停车处,右侧布置出租车、自备车停车场,广场内布置喷水池、雕塑、园林绿化,配合公共市政设施,形成气势宽阔的客运中心。平面布置站内面积44630m2(66.94亩),总建筑面积21080m2,建筑密度16.2%,容积率0.317。绿地率20.5%,站内停车位256个,站外停车位32个。交通流线:客运路线:零九省道曲园路规划路客运入口进站停车位大、中车停车位发车位客运出口规划路云岫路零九省道。公交停车、维修路线:曲园路公交停车、维修出入口公交停车场、维修车间停车、维修出入口曲园路。3、建筑平面布置站房以主入口为中轴,轴线西侧为售票厅入口和行包托运入口。轴线东侧依次为行包提取和出站口。人流方向分布合理,避免交叉。同时车流也流线明确且与人流分流。内部以中央绿化大厅为中心,可联系售票厅、各种候车厅、小件寄存以及行政办公用房。一层大厅中设置一定面积商铺方便旅客。中央大厅两侧的庭院绿化可为候车厅、售票共享,也起了一定隔断作用。体现了现代生态建筑的特色。候车厅因功能分区需要和节能的要求,分为若干个单元体。一层中间为普客候车,两侧为快客候车。同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分隔,办公人流由主站房南侧进入。二层为四个型豪华候车厅和休闲茶座、舞厅等公共空间,营造机场式现代候车环境,同时增添商业吸引力。三层为娱乐用房,四、五层为办公。经济技术指标:用地面积:66576(99.86亩)总建筑面积:21080其中:主站房:13080辅楼A:3650辅楼B:3550维修车间及设备房800:建筑密度:16.2%容积率:0.317绿化率:20.5%站内停车位:256个结构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 1、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规,主要有: 1)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J987)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3)建筑地基外玲技术规范(JGJ7991) 4)建筑推基技术规范(JGJ9494)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2、建筑工种提供的资料、图纸二、工程概况及自然条件:拟建建筑由3部分组成1、站房:一层、二层为入口大厅候车,三层为休闲商业用房四、五层为办公用房,建筑总高度22.8米。2、商业用房为二层建筑。3、仓库、设备辅助用房,为单层建筑。本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烈度6度,建筑抗震重要性类别丙类,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基本风压:0.4kn/基本雪压: 0.4kn/三、上部结构选型1、站房:采用现浇框架结构,其中局部采用轻钢结构。站房中间设后浇带一条。砼强度等级C35。2、采用全现浇框架结构,砼强度等级C25。3、仓库、设备、辅助用房,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砖混框架或轻钢结构。四、基础站房、商业用房拟采用桩基础,其余建筑物视具体情况采用天然浅基础或桩基础。给排水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二、设计范围工程设计的范围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污水和废水)、消防灭火系统、及联系市政给水排水系统的室外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三、给水工程设计1、供水水源:本工程供水源为城市自来水用水量标准及用水量经计算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609.6M3/d。生活水池按303层以上日生活用水量计,水池容积为40M3。2、开水系统开水供应标准:办公人员2L人日,开水由电开水炉制备,每层设V6L电开水炉一只。3、排水工程排水系统:排水分三个系统即生活污水系统、废水系统及雨水系统,生活污、废水排水总量为448M3/h。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与废水合并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洗车污水经沉沙隔油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由雨水口收集后经雨水干管排入云岫路市政雨水管网。4、排水方式室内地面0.000以上采用重力流排除,污水系统采用专用通气立管系统,粪便污水和生活废水共用一根通气立管。5、消防工程设计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规范”(GB500842001)本工程设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5.1水源和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外消防与生活用水合用市政给水管网,由市政供水引入管直接供给,市政供水管在规划区范围内连接成环状,管网上共设置10套DN100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室内消防用水由地下贮水池供给,水池内贮存消防水量250m3,屋顶水箱贮存12m3,共262 m3。5.2 室内消火栓系统站房、辅楼及汽修中心均设消火体保护,采用双阀双栓消火栓,所有消火栓边均设有手动报警器和直接启动消防泵的按钮。消火栓的布置使任一着火点有2股水柱不小于7米,流量不小于5升秒。室内消火栓箱内均设置DN65mm,长25m麻质衬胶水带和D6519直流水栓。5.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站房设自喷系统,系统按中危险级I级设计,设计喷水强度6升秒 m2,作用面积160m2,设计流量20.8L/S,系统设一个压力分区。本楼各层除变配电室、消防中心、卫生间、高度超过8m的候车大厅中庭及设备用房不设喷头外,其余场所均设喷头保护,各场所均采用68级的温感喷头。6、管材室内给水管均采用塑料给水管,室外给水管100mm,采用普压给水铸铁管,内涂水泥浆防腐,石棉水泥接口。室内污废水均采用UPVC排水管,室外污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水泥砂浆接口。室内雨水管采用PVC管,室外雨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水泥砂浆接口。室内消防系统采用镀锌钢管,丝扣和法兰连接。电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公路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89)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修改本)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7、10KW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二、设计范围1、10KV高低配电系统2、10/1.4KV变配电系统3、380220V低压配电系统4、照明配电系统5、动力配电系统6、建筑物防雷及接地系统7、建筑物立面照明系统8、室外管网系统三、电源概述本工程采用两路10KV供电电源,自设专用10KV变电所一座。本工程所需二回路10KV供电电源,引自那二条线路由县供电局负责决定。四、供电设计1、负荷等级汽车客运中心为二级汽车客运站,根据有关规范,该客运站用电负荷为二级,消防设备,火灾自动报警等用电设备为二级负荷。其余设备均为三级负荷。2、供电电源及电压本工程两路10KV独立电源引自县供电局就近的10KV供电线路,采用YJV2210KV电缆埋地引入本工程10KV独立变电所,本工程设二台630KVA的变压器,负责给本工程供电。3、供电系统10KV双路电源常供0.4KV单母线分段,母联常断,低压电源进线开关与联络开关之间设电气及机械联锁,先断后通。低压配电主要供给本工程的分体空调、客梯、办公等照明及分体空调,辅房照明。另外供给仓储及汽修及建筑物直面照明等。4、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消防用电设备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消防用电设备的两个电源,设置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自动切换。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采用阻燃电缆和阻燃导线,配电箱至受电设备的电气线路采用阻燃导线穿钢管保护,并暗敷在燃烧体结构内,其保护层厚度大于3cm。5、防雷设计本工程为二级汽车客运站,采用二类防雷建筑物的保护措施设计。在屋面女儿墙上敷设254镀锌扁钢组成的不大于1010m的防雷网格,出屋面的金属透气管与避雷带连接。利用柱内的(主钢筋大于10采用四根)作防雷引下线,基础底板内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二类建筑物的接地电阻小于10欧。6、电气安全措施设计采用三相五线制TNS制保护接地系统,对办公等插座设铜芯软线作为专用接地保护线。所有用电设备及金属管道均采用接地保护。弱电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修订本)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11688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CECS72976、依据汽车客运中心的使用功能二、设计范围1、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2、车站广播系统及火灾紧急广播系统3、安全监控系统4、结构化综合布线PDS系统三、系统设计1、车站广播系统在车站的底层调度室旁设有线广播室,内设一套业务性语音扩声装置,在候车厅的检票口、普通候车厅、快速候车厅等处设广播音响。车站广播系统平时由广播机房播送广播,发生火灾时则强制作(消防控制室控制)紧急疏散广播。广播传播方式采用有线高电平信号。2、安全监控系统电视监控以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工业企业通讯设计规范、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等相应规范。监控中心采用HTSCH3000系统控制设备其主要特点:(1)采用微电脑智能控制方法,使系统能够对所设摄像机进行任意选择其中一台所需画面进行观察,达到各尽所需目的,也可以预先编制好软件程序,在所设定的时间间隔内,对监视点作定时自动巡视,并自动将图像切换至主分监未器上。(2)系统工作站配置一套电源,在电源切断的情况下,整个系统提供15分钟电源,在此时间内,整个系统处于正常工作,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系统具有如下功能:1、控制摄像机监示器及其设备所须源的通断2、输出各种遥控信号3、能同时输出多路视频信号4、视频信号进行切换5、时间编号等字符显示6、监视和录像7、通信联络(3)本系统由14台摄像机组成(14台黑白摄机),其为定点定焦摄像机,具体组成如下:售票厅监控:二台定点定焦黑白摄像机,监视售票大厅。普通候车厅:二台定点定焦黑白摄像机,监视普通候车厅检票口。母子候车厅:一台定点焦黑白摄像机,监视候车厅检票口。快速候车厅(一、二层):每层设2台定点焦黑白摄像机。监视候车厅检票口。客车出入口:二台定点定焦黑白摄像机,监视客车出入口。豪华候车厅:二台定定焦黑白摄像机,监视旅客出入口。旅客出入口:一台定点定焦黑白摄像机,监视旅客出入口。3、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本工程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采用3类和5类混合模式,本工程采用阿尔卡特ALLATEL综合布线,电话点的水平线采用3类线,数据点的水平线采用5类线。系统配置工作站区子系统:工作站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信息插座及其联接到终端设备的连线组成,本工程共设计信息插座,不包括终端设备及其连线。信息插座采用RJ45制式。水平干线子系统:水平干线子区指信息插座到楼层配线架之间的布线,数据信息点采用ALCATELFTP电缆,电话信息采用ALCAEL CAT3类电缆,ALCATEL FTP为全五类电缆。垂直干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区指数层配线回到大楼配线架之间骨干布线,电话骨干线采用CAT3类电缆,数据骨干线采用CAT5类电缆。管理区子系统:管理区子系统由机柜,RJ45MPP模块IQC模块(五类),按地键组成。设备间子系统:该系统有属于综合布线系统。设备子系统内包括设备蹭电缆跳线适配器及相关硬件组成,设备间由中心计算机房和电话总机房组成。火灾自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