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1页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2页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3页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绛县人民政府关于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思路(征求意见稿)中药材是我县的一项传统的种植项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对中药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我县中药材种植业得以快速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效益连年上升,从而使药材种植成为我县部分农民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我县虽然有着丰富的野生资源,传统的栽培技术,长期的发展历史。巨大的优势与发展空间,但种植技术落后,规模面积不大,主要品种不突出,深加工跟不上,市场销售网络不健全等制约因素,终使这一符合我县县情的产业未能形成全县的支柱产业。为此,根据全县经济发展规划和五大产业发展要求,大力推广种植新技术,提高中药材品质,突出自己的名牌和特色搞好深加工,提高经济效益,建立信息网络,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中药材现代化,不仅是我县发展中药材产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更是我县中药材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我县的基本概况我县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地区东北角,中条山西北部。全县1 4个乡镇、2 1 2个行政村, 730个自然村, 2 7万人口。国土面积993.4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670.61平方公里,占6 7. 5%;丘陵178.83平方公里,占18%;平川144.06平方公里,占14.5%。 耕地面积44.5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17.4万亩。地处东径1110 21 49一-1110 54 19。北纬35 20 19一-350 39 28。最高海拔2047米,最低海拔481米,全年太阳辐射量为119.8千卡/cd,日照时数为2264.9小时,年平均气温12C,最低气温为-20. 5C,最高气温为35. 3C,全年无霜期为180-210天,年平均降水633.3mm阳nm 土壤主要有三个土类,九个亚类,二十五个土属,四十九个土种,其中褐土类面积最大达到148万亩,占97.3%。中条山从东至百环绕大半个县域,境内既有低平开阔的平川,也有起不平的丘陵,还有沟整交错的台地,连绵不断的山岭。发展中药材产业,有着天然的环境、广阔的空间。二、我县中药材野生资源及栽培现状复杂的地形地貌,形成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形成了明显的药用植物类群的垂直景观,生长在海拨2000米以上高山草甸,针阔叶、混交林区特有的植物药类有瑞香狼毒,金莲花、秦花,马先蒿,祖师麻,大丁草,湖南连翘,肾叶束吾,太白贝母,九节菖蒲,伸盘筋草,冰凉花,石刁柏等百余种药材,生长在海拨800-2000米的松栎林带区药材达300余种,其中收购量较大有50余种,主要有五味子、山杏仁、山桃仁、穿山龙、玉竹、连翘、山楂、丹皮、芍药、五信子、黄精、-九节菖蒲、天冬、藁本、独沃、淫羊霍、马尾连、竹节三七、革鸟、威灵仙、石苇、天南星、风胆草、葛根、黄苓、卷柏、白萱皮、七叶一枝花等,海拨800米以下的药材分布有:远志、防风、苍术、茜草、韮白、柴胡、桔梗、沙参、酸枣、地榆、祁州漏芦、白敛列当、大小蓟、亭苈子、败酱草、丹参、香附、茵陈、瓜篓、白芷、金银花、透骨草、益母草、车前子、甘逐、地骨皮、槐米、地丁、天门冬、沙棘、白茅根等。根据山西省中药资源普查的有关记载,中条山共有中药材622个品种。其中植物类药材539种:动物类药材65种;矿物类18种,蕴藏量在山西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县具有中条山所产大多数中药材,其中,形成商品量的在4 0种以上。我县有传统的中药材栽培历史。全省唯一的药材试种场山西药物试种场就建在我县的南凡镇。该场自50年代建场以来就进行了广泛的北药南繁,南药北育试种、仅保留的样本目前达200余种。受其影响。我县群众历来有栽培中药材的习惯。栽培的品种主要有:生地、红芩、丹参,远志、白芍、牡丹、桔梗、白芷、柴胡等不下二十余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根据统计年报, 99年全县达16000余亩。产值在2000万元以主。二000年有所扩大,预计在2万亩左右。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促进了流通业的形成和发展。由于当地药材资源的品种多,货源充足,价格低廉、历来多有外地药商来绛直接收购,八十年代后期,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全县中药材销售除国营药材公司,供销合作社外,个体购销逐渐在横水、南凡、城关三镇形成一定的规模,三镇挂牌经销的达40余户,从事中药材购销业的在千人以上。三、发展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基本思路与指导思想我国即将加入(W TO)世贸组织,中医药现代化、中医、中药走向世界孕育着中药材产业的广阔市场前景。依靠科技,把传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我们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基本思路。围绕思路找出路,具体的发展思路是:围绕绿色行动计划,科技综合示范县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开发野生资源大力推进栽培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运用,积极引进新品种、发展规模种植,树立品牌意识,努力创建名品,开拓市场,提高收益,三年实现3万亩。五年达到十万亩(其中:平原水地2万亩、台原旱地3万亩,中条山前沿坡地6亩)种植收入超亿元。具体做好五方面的工作:(一)加强领导。县政府抽调一名副县长,担任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组组长,全权负责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组织规划,政策协调,生产指导。(二)依靠科技实现产业升级,依托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各有关院所,实施科技兴业。围绕中药材生产标准化、现代化,在野生资源上搞综合开发利用,在传统种植业上搞新技术推广,努力培育2-3个富有地方特色的名牌 名品。围绕名品上规模、求效益。(三)培育专业经济实体,组建龙头企业,以龙头带动示范园建设,以示范园幅射种植户发展,搞好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四抓加工升值,在深加工投资大,暂时上不来的前提下,大力推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