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书法人名.doc_第1页
简介书法人名.doc_第2页
简介书法人名.doc_第3页
简介书法人名.doc_第4页
简介书法人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宋、辽、金、元书法2. “北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3. 李建中(9451013)传世作品有同年帖土母帖。4. 蔡襄(10121067)传世代表作有墨迹暑热帖谢赐御书诗颜真卿自书告身跋澄心堂纸帖以及刻石荔枝谱等。5. 苏轼(10371101)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以诗文著名,并称“三苏”,均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性格狂放豁达,为人刚正坦诚,不斤斤计较于政治上的荣辱得失。6. 他的黄州寒食诗帖被后世尊为“天下第三行书”,另外还有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蜀中诗醉翁亭记赤壁赋等代表作。7. 黄庭坚(10451105)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三人一起被人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行楷书善于藏锋、回锋,行笔时顿挫变化,气魄宏大,代表作有松风阁诗苏轼寒食诗跋等。他的草书成就最大,代表作品是李白忆旧游诗卷花气诗诸上座铭。8. 米芾(10511107)代表作有苕溪诗卷蜀素帖多景楼诗珊珊帖吴江舟中诗卷等。蜀素帖是宋代书法家米芾的行书代表作之一9. 苕溪诗卷是宋代书法家米芾元佑三年(1088年)八月八日出游浙江湖州的苕溪时书写的10. 赵佶(宋徵宗,10821135)传世代表作有真书千字文卷秾劳词帖大观圣作之碑。另外草书千字文卷草书团扇,也甚有意趣。11. 吴说(?1169以后)传世作品有游丝书宋人三诗卷门内帖沈伯愚藏(兰亭)跋和慧照禅师塔碑净严大师塔记等。 12. 赵构(宋高宗,11071187)13. 宋徵宗的第九个儿子。北宋灭亡后,赵构在临安(今杭州)建都,号称“中兴之主”。14. 传世作品有稽康(养生论)真草二体书卷临虞世南摹(兰亭序)卷(洛神赋)草书卷和御书石经佛顶光明塔碑等。书法理论专著翰墨志较有影响。15. 陆游(11251210)书史又以陆游与范成大(11261193,号石湖居士)、朱熹(11301200,号晦翁)、张孝祥(11321170,号子湖居士)四人并称,誉为“中兴四大家”。16. 陆游:自书诗卷17. 传世作品主要有金刚般若经佛遗教经杜诗七律二首诗卷报本庵记和与殿元学士书台慈帖手札等。因为张孝祥的英年早逝而以张即之与陆游、范成大、朱熹并称,号“南宋四家”。18. 赵秉文(11591232)传世作品有赵霖(六骏图)跋武元直(赤壁图卷)跋(右图)和行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石刻等。19. 赵孟頫(12541322)代表作有:小楷汲黯传度人经妙法莲花经,大楷胆巴碑妙严寺记仇锷墓碑铭三门记,行书二陆文赋跋兰亭十三跋归去来辞雪赋洛神赋等。20. 赵孟頫: 妙严寺记21. 鲜于枢(12461302)代表作品有苏轼海棠诗书青天词渔父词韩愈石鼓歌书杜诗等。鲜于枢:杜工部行次昭陵诗卷鲜于枢:韩愈石鼓歌22. 杨维桢(12961370)传世主要作品有城南唱和诗张氏通波阡表周上卿墓志铭 真镜庵募缘疏卷等。23. 康里夒夒()传世作品有渔父辞秋夜感怀诗颜鲁公论书帖临十七帖等。24. 倪瓒(13011374)与王蒙、黄公望、吴镇并列“元四家”。 传世作品有淡室诗轴江南春词卷及各种题画诗文等。25. 隋、唐、五代书法26. 隋碑:董美人墓志隋碑:启法寺碑隋碑:龙藏寺碑 27. 智永()智永的传世作品有真草千字文常侍帖故旧帖月仪献岁帖等。28. 二、唐代书法 初唐时期,有“欧、虞、褚、薛”四大家。 29. 欧阳询的楷书名作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塔铭皇甫诞碑虞恭公温彦博碑等。欧阳询还善于写隶书、行书,隶书作品有徐州都督房彦廉碑,行书墨迹有张翰卜商梦奠三帖等。他的儿子欧阳通(?691)在书法上也很有成就,在继承家法的基础上,写得更险峻劲利,而少了一分含蓄,传世碑刻有道因法师碑泉南生墓志等。父子二人都因为书法而闻名,后世合称“大小欧阳”。30. 虞世南(558638)传世楷书有孔子庙常碑等,行书有积书帖汝南公主墓志铭文稿等。31. 褚遂良(596659)名列初唐四大家之一。传世的著名作品主要是楷书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和临王羲之的兰亭序等。32. 李世民(唐太宗,599649)温泉铭屏风碑等。33. 薛稷(649713)代表作品是升仙太子碑碑阴题名信行禅师碑,又擅长绘画,善画人物、佛像、鸟兽、树石,尤其以画鹤著名。34. 李邕(675747)传世碑帖比较多,著名而有代表性的是云麾将军李思训碑麓山寺碑李秀碑等。35. 张旭(675759)传世肚痛帖古诗四帖等都是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草书作品。36. 颜真卿(709785)世称“颜平原”、“颜鲁公”。 他的“颜体”楷书创作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作品用笔俊秀,结构匀称,如多宝塔碑;中期是颜书走向成熟的过程的过渡时期,已具备雄浑的特点,用笔沉着有力,笔画粗壮雄健,有麻姑仙坛记大唐中兴颂等;晚期有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他的行草书有争座位帖祭侄文稿刘中使帖等,融入了篆书笔意,写得气垫生动,其中祭侄文稿以精湛的书艺和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被后世尊为“天下第二行书”。37. 李阳冰(约721约787)盛唐时期以篆书闻名的书法家。传世作品有崔佑甫墓志篆额以及李氏三坟记缙云隍庙碑般若台题名等。认为是自李斯之后的第一人38. “唐隶四大家” 其中蔡有邻(?753)、韩择木(约393约768)、史惟则(?约760)和李潮并称为“唐隶四大家”。 39. 怀素(737约799)与张旭并称为“颠张狂素”。 怀素的代表作有论书帖圣母帖苦笋帖食鱼帖以及自叙帖等,其中自叙帖的真伪问题虽然还有一定争议,但其本身仍不失是一件杰出的狂草作品。40. 柳公权(778865)楷书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行书代表作有蒙诏帖(传)和兰亭诗卷(传)。41. 杜牧(803852)人称“小杜”。42. 三、五代书法43. 杨凝式从欧阳询,颜真卿入手,以“二五”书法为师,同时加入自己对书法的理解,使它具有纵逸之美。杨流传墨迹很少,只有韭花帖夏热帖神仙起居帖卢鸿草堂十忠图跋等。44. 先 秦 书 法45. 商代甲骨片:宰丰骨匕记事刻辞拓片这是刻于商王帝乙或帝辛六年的一块记事肋骨。是中国目前最早的文献档案材料, 46. 商代甲骨片:祭祀卜辞 本版为长卵形,乃由龟背甲切割而成。中间穿洞以示可以用绳索串联成册。上面刻有二段卜辞,卜问祭祀祖先要用五牛或是三牛。47. 商代甲骨片:宗教(宇宙观)古代国家有二件极重要的大事:祭祀与军事。从祭祀卜辞中可以了解殷人对鬼神的想法和宇宙观。本龟版占卜上天会不会给这个都邑带来困穷。48. 商代甲骨片:祭祀狩猎涂朱牛骨这片刻辞保存完整,对研究商代社会历史和天文气象价值甚高。49. 商代甲骨片:农业本片甲骨占问“东方的领地”是否能得上天眷顾有好的收成50. 商代甲骨片:疾病龟版上刻的是殷王耳鸣及除病的方法。51. 商代甲骨文:作邑商王卜问是否要建立新的有围墙的大聚落(作邑)。52. 商代甲骨片:战争卜辞记载战争的史实相当多,卜问内容包括战事的时间、地点、将领、吉凶祸福等。 53. 商代甲骨片:天候记载天候的卜辞相当多,因为天候状况与农业、出巡、田猎有密切的关系。本龟版是占卜今日或明日是否会下雨。54. 商代甲骨片:方国关系内容记载商王将征伐“盂国”,出征前告于上下神祇,祈求平安无祸。55. 商代甲骨片:殷王武乙贞问祭祀先公先王刻辞卜骨这是殷王武乙贞问祭祀先公、先王的卜用牛胛骨,56. 二、周代书法57. 金文一般是指先秦时代那些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文字。现在一般把凹入的阴文称为“款”,凸出的阳文称为“识”。因先秦青铜器以钟、鼎等为代表,所以又称“钟鼎文”、“款识文”、“钟鼎款识”等。 58. 西周金文:大盂鼎 西周金文:散氏盘 59. 西周金文:毛公鼎 毛公鼎因作者毛公而得名,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较长的一篇。60. 西周金文:墙盘 东周书法:侯马盟书 61. 东周书法:郭店楚墓楚简有学者认为郭店竹简的字体是先秦时代“科斗文”与“古文篆书”。 62. 东周刻石:石鼓文 石鼓文是唐代在陕西凤翔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称“石鼓文”。内容介绍秦国国君游猎的10首四言诗,亦称“猎碣”。今中国考古界一般认为是战国时代秦国的遗物。石鼓文的字体,上乘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 。63. 三国、两晋、南北朝书法64. 钟繇 (151230)所以宣和书谱称赞他的贺捷表为“正书之祖”。65. 皇象(约2世纪后期3世纪初)画家戴不兴等被誉为吴国“八绝”。书法史上的皇象以“章草入神”“沉着痛快”而享有大名,章草名迹急就篇就是他的杰作,也是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一。66. 陆机:平复帖 67. 王羲之(303361)祖籍山东琅琊临沂,随“晋室东渡”而举家南迁,后来定居会稽山阴 人称“王右军”。 尊为“书圣”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王羲之的传世名迹有行草书兰亭序 丧乱帖孔侍中帖奉橘帖十七帖快雪时晴帖二谢帖,以及小楷书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 68. 王献之(344386)69. 他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曾任中书令,人称“王大令”。 传世作品有小楷(洛神赋)十三行十二月帖鸭头丸帖地黄汤帖东山帖等。70. 三、南北朝书法71. 北朝石刻:泰山金刚经“大字鼻祖,榜书之宗”。康有为评为“榜书第一”。字形在楷法中兼含隶意,故有人称为“隶楷书”。72. 秦、两汉书法73. 秦代有八种字体: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74. 小篆是秦王朝统治者极力主张推广的正式通行书体,是在大篆的基础上经过简化、改动发展而形成,字形长方,结构统一,线条均匀,它是汉字发展史上第一种最具规范、秩序之美的文字,小篆又称为“秦篆”。著名碑刻如峄山刻石、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会稽刻石等。 75. 秦代书迹还有:刻符、诏版、权量文和墨书竹简、玺印等 。76. 李斯在中国书法艺术上享有盛誉。李斯因此也享有“小篆之祖”的声誉,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位有确切记载的书法大家 77. 李斯 作品:泰山刻石 泰山刻石的书体是秦统一后的标准字体,小篆 李斯 作品:琅琊台刻石78. 张芝(?约192)被后世誉为“草圣”79. 明、清、近现代书法80. 宋克(13271387)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书法史上,他与明初的宋濂、宋广并称为“三宋” 主要作品有杜甫壮游诗急就章等,他是明代以墨竹笔闻名的四家之一。81. 沈度(13571434)82. 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与兄弟沈粲二人在当时以书法闻名,号称“二沈”83. 祝允明(14601526)84.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因右手多生一指而自号枝山、枝指生。他与唐寅、文徵明、徐桢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 代表作有小楷前出师表和草书太湖诗卷箜篌引卷前赤壁赋等。85. 唐寅(14701523)86.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明代画坛“明四家”。他的书法主要受“二王”和“赵体”的影响,秀美遒丽,代表作品有落花诗册漫兴十首诗卷等。87. 文徵明(14701559)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赤壁赋滕王阁序奉天殿早朝诗等。88. 清代前期也有少数书法家摆脱帖学的束缚,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点,主要有明未遗老,如王铎、傅山、朱耷(八大山人)等,以及“扬州八怪”等著名书画家。89. 金农(16871764)90. 浙江杭州人。早年科举考试屡受挫折,于是四处游历,后半生居住在扬州,以卖字画为生,是“扬州八怪”之一a) 草 书 欣 赏 章草 今草(小草) 狂草(大草)91. 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 “章草”。 章草基本上可以说就是隶书的快写。92. 急就章月仪帖93. 西晋书法家索靖章草的代表作94. 出师颂平复帖95. 二、今草(小草)96. 冠军帖也叫知汝帖97. 孔侍中帖和频有哀祸,王羲之小草书,98.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内容是他所写的尺牍。99. 远宦帖100. 亦名省别帖。乃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的一封书信。101. 寒切帖102. 王羲之书。又名“廿七帖”、“103. 鸭头丸帖 中秋帖104. 中秋帖传为王献之所书,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询的伯远帖合称“三希”,105. 伯远帖 被列为“三希”之三。106. 小草千字文书谱神仙起居法帖 论书帖 107. 楷 书 欣 赏一、 小楷 魏碑 唐楷108. 乐毅论109. 王羲之书,小楷。笔势流丽,神采焕发,肥瘦相称,极合楷书的法则。隋智永称它为“正书第一”,唐代褚遂良也极为称赞。 110. 盘谷叙111. 文征明书,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112. 泰山金刚经 即经石峪,在山东泰安。南北朝时刻于泰山一小瀑布下的大块平整山石上,藏于水下约千年,后经发现,使泉水改道,才暴露出来。何人所作,至今尚无定论。字径由一尺二,三到一尺七,八寸,现存一千零六十七个字,前人评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康有为评为“榜书第一”。 113. ,欧、褚、颜、柳并称“唐楷四家”。 尤其是欧阳询和虞世南均取法二王 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两家114. 唐初四家(虞世南、欧阳询、褚毅良、薛稷)的楷书115. 隶 书 欣 赏 一、 隶书的起源与形成 二、 隶书分类1、 古隶。2简牍隶 3汉隶。4汉以后的隶书 5清代隶书 116. 秦狱吏程邈整理了一套方案为官方应用。因他的身份是狱隶,因此就把这种字体叫“隶书”。117. 2)隶书名辨 1、 隶书又称“史书”、“佐书”、“八分”、“隶分”和“分书”等 。2、 对古文字而言,隶书是一种草创的简化字。 3、 隶书萌生于战国初期,成熟并盛行于汉代。在书法史上,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