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一)中央电大.doc_第1页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一)中央电大.doc_第2页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一)中央电大.doc_第3页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一)中央电大.doc_第4页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一)中央电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区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初三语文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襁褓(qing) 萧索(xio) 狡黠(ji) 恪尽职守(k)B鄙夷(b) 发窘(jing) 拮据(j) 咬文嚼字(ju)C陨落(yn) 嗔怒(chn) 佝偻(lu) 怒不可遏()D旁骛(w) 恣睢(j) 谮害(zn) 强聒不舍(gu)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 晦:昏暗。B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C.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 孜孜:勤勉。D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他们都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喻:告诉。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B他的演讲充满了激情,歇斯底里,赢得了听众热烈的掌声。C我国的民间刺绣,构思新奇,工艺精美,堪称无与伦比。D读书时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4对下列句子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 北京新的地铁规划表明,到2020年将超过1000公里,并且向河北延伸。修改:将“表明”删掉。B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是亚运会中历届比赛项目最多、参赛运动员最多的一届。修改:将“历届”调到“亚运会中”的前面。C油价上涨使各国开始寻找石油的替代能源,然而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受到极大关注。修改:在“受到”后加上“人们的”。D有关部门组织的大学生“支教帮扶”的热潮,受到了山区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修改:删掉“有关部门组织的”。5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 ;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 ; ,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 ,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 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 虽失意不苦 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 虽贫不苦A B C D二、填空(共8分)6默写(5分)(1)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1分)(2) ,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1分)(3)风住尘香花已尽, 。(李清照武陵春)(1分) (4)渔家傲 秋思中表现词人边关思亲与渴望立功的矛盾心理的词句是 , 。(2分)7名著阅读(3分)战国策是西汉末年 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记录了战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其中唐雎不辱使命记录的就是 国与秦国的一次较量。战国策善于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这一特点在唐雎不辱使命中表现为对 过程的描写。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为了配合北京市正在开展的“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实践活动,某校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你作为一名学生,积极参与了这项主题活动。8从学校板报的宣传材料,你总结出北京市生活垃圾的现状是怎样的?(不超过20个字)(3分)宣传材料 据统计,1996至2004年北京的生活垃圾产量年增长率约为27%,2005至2008年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年均增长率约为8%。2009年,北京市生活垃圾产量为669万吨,日产生量为1.83万吨。如果用装载量为2.5吨的卡车来运载这1.83万吨生活垃圾,这些卡车连成一串,长达47.8千米,能够排满三环路一圈。大量垃圾侵占土地,污染环境,给首都的社会生活造成多种不良影响。全市动员,治理垃圾,势在必行。答:9.通过学习,你知道了垃圾减量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采取适当措施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下面材料分别从哪个过程提示我们垃圾可以减量?(只填写序号)(3分)材料一在餐馆就餐时适量点餐,合理搭配,减少浪费。材料二尽量制造无需包装、简易包装或大包装的商品。材料三购物时自带环保购物袋,不用塑料购物袋。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10学习小组就“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会使人人受益”这个题目进行了专题讨论,说说你的 认识并阐述理由。(2分) 答: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第1113题。(共9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并杀两尉 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宁: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士卒多为用者 翻译:忿恚尉 翻译:13阅读选文,说说秦暴政的具体表现(用原文回答)。(3分)答:五、现代文阅读(共25分)(一)阅读塔里木的胡杨,完成1416题。(共11分)塔里木的胡杨 路小路 郝贵平每次去塔里木,必看胡杨林。站在大漠边缘放眼望去,那千万株粗大苍茫的胡杨接地连天,不知生长了多少年。茫茫的沙丘之上,绵延的苍凉之间,那粗壮的身躯上还竟然顶着淡淡的一抹绿色。面对这神奇的生命,你不能不被它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更让人震撼的是,那些已经倒下的胡杨,躯体干裂,形若苍龙,树皮早已脱尽,无枝无杈半掩在黄沙中,却不肯低头,挺挺地矗立着!难怪说胡杨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 对胡杨的这种虔诚的敬仰,是因为我们由衷地感受到,长年累月奋战在塔里木的一群群石油人,就是一棵棵参天的胡杨!为在大漠里寻找石油,几代石油人付出了无数的艰辛,无数的努力,终于将塔里木油田建设成我国最大的天然气产区。如今,绵延几千公里的 “西气东输”长途管线,把塔里木的天然气源源不断地输向了上海、南京、北京。 “西气东输”二线南段的开工,标志着不久的将来,塔里木的天然气还要输送到广州,给更多的人们带来温暖和清洁。昔日“死亡之海”变成了“希望之海”,一个辉煌的油田在塔克拉玛干横空出世。为了这一天,多少石油人像胡杨一样顽强地坚守着这片大漠,多少石油人像胡杨一样默默倒下。克拉苏荒漠与库鲁克达山毗连的“健人沟”,就是以当年年轻的女地质队长戴健和队员李越人的名字命名的。那是1958年盛夏的一天,戴健等人在山地进行地质勘探时,突然山洪暴发,刹那间,戴健和李越人被洪水卷走,不幸遇难。从此,这里就有了一个“健人沟”的新地名了。半个世纪后,有人在“健人沟”的山上用石头摆出“缅怀英灵,继承遗志”的巨型方字。在一个钻井队年轻队员的床头,我们发现挂着一张他在这八个巨型方字前的彩色留影。谈起这张照片,这位石油后生深情地拿出一本塔里木石油志激动地说:“每次目睹两位英灵的遗像,心里就有一种深重的沧桑感和作为塔里木石油人的神圣感。”塔里木油田7015钻井队泥浆工、铁人式优秀共产党员王光荣,18年如一日,在钻井泥浆池边,默默奉献着人生。在病魔严重威胁生命的之际,仍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每天至少干12个小时。 1989年底病逝后,塔里木指挥部临时党委追认他为优秀共产党员。1991年,王光荣同志的事迹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展览英雄们像胡杨一样倒下去了,英雄的品格和风骨却千年不朽!塔里木人的这种精神和使命感,召唤着一批又一批年轻的石油人从繁华的都市到发达的沿海、从白山黑水的东北到青山绿水的江南,意气风发地奔赴塔里木油田,寻找像胡杨一样美好的人生。啊,胡杨,生长在荒漠地域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生长得悲壮热烈却甘愿寂寞,远离繁华却给荒凉带来勃勃生机,朴实无华却敢于和命运抗争。默默奋战在塔里木的石油人呵,就是活着的胡杨,就是永驻我们心中的胡杨! (有删改)14.本文由塔里木的胡杨写到塔里木的石油人。阅读第段,填写表格。(3分)人物事迹精神戴健和李越人英勇献身王光荣带病工作,献出生命继承遗志前赴后继15阅读画线句子,结合文章内容,揣摩作者对胡杨“敬仰”的原因和内容。(3分)“敬仰”的原因: “敬仰”的内容: 16. 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像胡杨一样的石油人写得如此感人的。(不超过150字)(5分) 答:(二)阅读动物的节能本领,完成第1718题。(共6分) 动物的节能本领 王义炯 动物有着各种各样的节能本领,从它们身上,我们可以明白更多的自然奥妙,掌握更多的智慧。 蛇的耐饿本领非常惊人。有位生物学家对我国蛇岛上的蝮蛇进行过研究,既不给食又不喂水的蝮蛇,平均能活78天,活得长的可达107天,即使“短命鬼”也活了34天。如果让它们喝些水,那么,耐饿的本领就可提高1倍左右,最耐饿的甚至活了392天。 为什么蛇有这种耐饿本领呢?因为它们有一套节约能量的技术。人们都知道,一摸到猫、狗和鸡身上,总是感到热呼呼的,可是一摸到蛇的身上,却是冷冰冰的。这是因为前者是恒温动物,后者是变温动物。恒温动物的身体,好像是只具有恒定温度的炉子。为了保持恒定的体温,就要消耗体内的能源物质。可是,作为变温动物的蛇就省去了这笔能量开支。它们一年四季的体温固然不同,就是同一天中的体温也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有较大的变动,但它们体内动用的能源物质,远比恒温动物少。 龟是寿命很长的动物。1766年,法国探险家把一只大龟带到了毛里求斯岛上。1810 年,英国军队打败了法国人,占领该岛,因而接管了这只大龟。它在一个炮兵营地一直活到1918年,由于爬上炮床而被士兵“就地正法”了。这只龟是在成年时被捉住的,看来它的寿命至少也有180年。龟为什么长寿呢?新陈代谢缓慢,能量消耗较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骆驼是一种能长时间忍耐干渴的动物。近年来,科学家已经发现,骆驼耐渴的奥秘就在血浆中。骆驼的血浆中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可以保持血液中的水分,当体内的水分明显损耗时,这种蛋白质仍能维持血液中的水分,保证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 动物既能节约能量,又能有效地利用能量,生命在漫长的进化中,把自己的生存形式雕琢得如此精妙,不能不令人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动物的这种本领,使人类既好奇又佩服。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恩赐,都来源于同样的集合。也许我们能从它们身上,明白更多自然的奥妙,那将会在医学和畜牧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有删改)17结合第段画线句的内容,说出“那”这个字不能删去的两个理由。(2分)答:18简要分析下面两则材料是否能够体现动物的节能本领。(4分)材料一鹰有一个特点是只吃自己捕获的活物,就是饿死,也不吃那些腐食臭肉。 材料二每年秋天,大雁南飞的时候,常常排成“人”字或“一”字队形。飞行在前面的大雁拍打几下翅膀,后面的小雁便能轻松地跟着飞。材料一:材料二:(三)阅读敬业与乐业(节选),完成第1921题。(共8分)敬业与乐业(节选)梁启超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做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19文章第段引用朱熹“主一无适便是敬”这句话解释了“敬业”的含义就是: 。(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2分)20简要概括第段的论证层次。(3分) 答:21文章第段引用曾文正的名言,都是为了强调一个什么道理?(3分) 答:六、作文(60分)22“和声”指音乐中两个以上的音同时发响。其作用是配合曲调,增强表现力。其实,只要你用心倾听,生活中的“和声”无处不在。请以“和声”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1000之间。(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东城区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初三语文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一选择 (10分)1.C 2.D 3.B 4.B 5.C二填空(8分)6(1)斜晖脉脉水悠悠 (2)锦帽貂裘 (3)日晚倦梳头 (4)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7刘向 安陵 唐雎与秦王对话三综合性学习(8分)8增长快、数量多、危害大。(3分)9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3分)10示例一:作为地球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份子,我们必须为地球环境的保护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这其间,垃圾减量,并对之分类,我们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也是举手之劳。示例二: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确会使人人受益。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多,垃圾也逐年增加,环境承载的压力随之增大。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对垃圾减量,分类后能使之回收,就会减少环境的压力,从而使我们周围的环境更美。四文言文阅读(9分)11(1)一齐(1分) (2)难道 (1分)12(1)戍卒多愿听吴广的差遣(2分) (2)使尉恼怒(2分)13尉果笞广 (尉剑挺)、失期当斩 、 戍死者固十六七 (3分)五现代文阅读(共25分)(一)(1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