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月考试题复习题.doc_第1页
九年级历史月考试题复习题.doc_第2页
九年级历史月考试题复习题.doc_第3页
九年级历史月考试题复习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题一、 选择题:(10分)1、世界博览会是展示世界文明最新成果的盛会,在1851年的世界展览会盛会上,你会看到哪些展品( ) A、汽车、飞机 B、火车、轮船 C、电灯、电话 D、计算机、克隆羊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参加同盟国集团,战后又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的国家是( )A、意大利 B、德国 C、英国 D、法国3、标志贝多芬在思想和艺术上成熟的作品是( )A、命运交响曲 B、田园交响曲 C、英雄交响曲 D、蓝色多瑙河4、从世界历史看,社会主义第一次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巨大飞跃的重大事件是( )A、巴黎公社的成立 B、俄国十月革命 C、苏联成立 D、宪章运动5、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到:“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主要作用是( )A、使经济缓慢的恢复过来 B、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加强了中央集权6、20世纪20年代,体现苏联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是( )A、斯大林的两个五年计划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新经济政策7、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与会九国签订了九国公约。该条约( )A、惩治了战败国德国 B、消除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C、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方便 D、真正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8、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标志是( )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C、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D、开罗会议的召开9、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希特勒上台 B、国会纵火案 C、日本侵占整个中国东北 D、轴心国集团的形成10、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首先被吞并的是( )A、奥地利 B、波兰 C、捷克斯洛伐克二、【科技改变世界】2005年以来,国际油价节节攀升,创历史新高。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也先后出现“电荒”、“油荒”和发电用煤告急现象。能源被称为工业的血脉,是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涉及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对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都有深远影响。能源问题还是一个生态保护的问题,是人与自然如何发展 ,如何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问题。(1)列举材料中被称为工业血脉的三种能源。分别指出它们是在哪次工业革命中被开发利用的?(3分)(2)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2分)(3)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却从美、德兴起,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4)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2分)三、【改革促进发展】1、材料一:“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搞清楚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1)材料一的内容反映了什么事件?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有何特点?(3分)(2)材料二中提到的苏联僵化的模式指什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采取了怎样的方式?(2分)(3)有人指出20世纪出现了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你认为这两位改革家是谁?(2分)(4)苏联、美国、中国的改革给你带来什么启示?(2分)2、材料一:随着克里米亚的灾难,农奴不断上升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较有远见的贵族都赞同把农奴从以往一向将他们束缚在小块土地上的契约中解放出来。材料二:“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1)19世纪中期,影响美国、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2分)(2)两国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各是什么?(2分)(3问题的解决对两国产生的相同影响是什么?(2分)3、材料一:农奴获得“解放”时可获得一块份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材料二: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们的性质是什么?(2分)(2)列宁为什么说农民被剥夺的一干二净?(1分)(3)俄、日改革对本国起到什么相同的积极作用?(1分)(4)日本这次成功的改革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2分)四、【影响世界的两次大战】材料一: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材料二: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材料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拒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副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1) 材料一中 “火药桶”指的是欧洲什么地区?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2)材料二中“和平制度”指什么?为了确立“和平制度”,帝国主义召开了哪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