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姓氏文化.doc_第1页
凤城姓氏文化.doc_第2页
凤城姓氏文化.doc_第3页
凤城姓氏文化.doc_第4页
凤城姓氏文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凤城姓氏文化2014-04-16 09:56 来源: 凤城新闻网 作者:云 龙 凤城地区最早出现的姓氏是汉朝涉姓。公元前109年涉河任辽东郡东部都尉,驻兵武次城。辽朝契丹族耶律氏居开远县,辽圣宗侄子耶律宗熙任开州镇国军节度使,驻开州城(凤城)。金朝女真人赤盘顺忠,曾任开州世袭千户。明朝处罪犯以流刑到辽东充军,军士可以雇佣帮丁,山东河北汉人大量迁入。汉姓有毕、蔡、晁、陈、董、丁、房、高、葛、郭、洪、侯、何、梁、廖、李、林、吕、金、姜、节、季、刘、倪、牛、宁、孙、齐、曲。尚、谈、汤、滕、王、汪、吴、熊、邢、徐、许、鄢、严、杨、原、姚、殷、叶、翟、张、赵、郑等姓氏,人口较多的有王、刘、齐、高、杨、何、吴、姜、蔡、汤。明朝女真族人,仅有名字不详姓氏。1635年11月22日清太宗下诏废止女真旧称,定族称为满洲,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通称为满族。迁居凤凰城的蒙古族和锡伯族也是和满族一样习惯上不称姓,只称名。19世纪初才普遍改用汉姓,出现汉语姓氏。 满族在清朝有佛满洲、依彻满洲、包衣满洲之分。佛满语陈,这些满族人祖籍长白山,是女真人的后裔,为反抗明朝统治,维护满族生存发展作出贡献。1644年从龙入关,为清朝定鼎北京而征战,1687年被调回凤城实边驻防。依彻又作义奇,满语新。依彻满洲原籍吉林省乌拉(吉林市附近)地方,1678年南迁盛京(沈阳),一部分调拨凤城当差。包衣满语奴仆,大部分是被俘编入旗籍的,凤城包衣满洲多在盛京内务府当差。另有汉军八旗,旗属为满族。现将调查到的满族姓氏予以介绍。 爱新觉罗氏清肇祖猛特木姓,后改汉姓为金、肇、赵、钱。凤城爱新觉罗氏居住沙里寨镇诗雅甸村、凤凰城区和龙王庙(今属东港市)等地,人口100人左右。凤城爱新觉罗氏系从岫岩满族自治县哨子河乡迁来,原住岫岩镇火神庙胡同。谱书记载为长白山六道沟人,排廷瑞永连恩,万国景荣振,玉殿明安俊,福禄海成云20个字,凤城爱新觉罗氏已用到景字。据20个字的第四辈赵连运说其俗不供天地爷,认为自家就是天之子,即皇上。 赫舍哩氏汉姓分为赫、康、张三姓,康隶满洲正黄旗,赫、张隶满洲正白旗。赫氏始祖洼尔达被授予汉都将军,1879年确定德承吉林贵崇荣,英明景会乐辅清,忠良维国安全志,世守纯贞保泰平28个字以序辈数。张氏乌尔度,1716年任凤凰城城守尉,凤凰城、边门张家、鸡冠山沙子岗是其聚居区。后裔散居汤山城、宽甸长甸、东港兴隆、东尖山等地。康氏有奎显八保,曾任奉天副都统。康氏始祖卡宜奇郎,按汉语偕音以卡宜取吉庆字为康。迁居边门镇老爷庙,散居宝山、石城、宽甸的红石砬子。赫氏始祖汉都将军洼尔达先居边门镇,后裔散居于玉龙、红旗、刘家河、赛马、蓝旗、鸡冠山、白旗和岫岩汤沟、朝阳;宽甸长甸;丹东振安区等地。自第五世起列文玉尚荣恩桂,延昌尔基之会,兆民稔格家箴,万世葆纯国粹24个字为辈数范字。 姜佳氏据姜佳氏墓志表介绍,姜佳佑恭始祖授建威将军,二始祖姜佳德音被授武德佐骑尉,善骑射,任骁骑校。1686年驻防凤凰城老虎洞(蓝旗镇老虎洞村),隶满洲正黄旗,后移迁草河、长山(今属东港市)、小黑山、宽甸古楼子、杨木村等地,考中进士2人,汉姓姜。 吴扎拉氏又兀喇氏,始居长白山。1687年始祖奉命自北京来凤凰城驻防,住白旗吴家村,隶满州镶自旗。取汉姓吴,后裔迁居到宝山,岫岩黄花甸、关门山,东港黑沟,宽甸毛甸子等地。 他塔喇氏又他他拉氏,1636年移居奉天府新城堡(沈阳新城子),六世祖古巴达奉命驻防风凰城,住城东蒿子沟(唐家堡子),隶满洲正红旗,汉姓唐,风凰城、草河、边门东山唐姓为其后裔。自第十二世起排文武全桂荣,纯德耀显明,福庆忠盛延,长治启国隆,吉祥永茂顺,英连广运成30个字以序辈数。 叶赫那拉氏叶赫嫡派,姓那拉氏,1644年奇玛瑚随清世祖入关,生9子,1687年第九子羊山拨驻凤凰城,居宝山石柱子,隶满洲正白旗,汉姓那,散居沙里寨、白旗、边门、凤凰城等地。自第九世起排文殿庆世守,贵国德泽长,春明安万载,彦志运永康20个字为辈数范字。 喜塔喇氏始祖居长白山,1644年从龙入关,1687年移凤凰城驻防,住凤凰城。隶满洲镶白旗,汉姓齐。散居东港东尖山、合隆、宽甸八河川、岫岩杨家堡等地。四世祖阿古都督之女哈分不哈为努尔哈赤之母。 田健氏祖居长白山,1687年到岫岩驻防,隶满洲正黄旗,汉姓田,后裔有迁移草洞的。 富察氏祖籍长白山二道沟,属金朝后裔,佛满洲,汉姓傅。清初从龙入关,1687年一世祖被拨开原,未等住下又奉命拨到岫岩驻防,居住红旗营子。到第六世排文景安宗玉,恒承继国良,善纯英贵永,德广世绍长,20个字以序辈数。18世纪末文字辈有1支举家迁居白旗黄旗居住,开办粉房,其地因之得名为傅家粉房,今已传到承宇辈,散居于白旗、凤城和黑龙江宝清、克山等地。 富察拉氏又作富察氏,汉姓富、傅,四世祖莽色德宜佳乎之女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皇后。清初从龙入关,一世祖文达力于1687年奉命来凤凰城边门驻防,隶满洲镶红旗,传12世。后移沙里寨诗雅甸、弟兄山、鸡冠山、刘家河,宽甸虎山、灌水等地。学名自第六世起排恒文廷殿宝,赓吉锡铭荣,恩广长书贵,春多万景英20个字;官名自第七世起排庆桂松全寿,祥联百福元,永成崇瑞玉,允守凤鸣延20个字。 萨嘛喇氏汉姓蔡,1687年始祖邦牛由北京拨到凤凰城驻防,隶满洲镶蓝旗卡克都里佐领下当差。居于凤城和沙里寨蔡家,后散居于吉林省双城、四门子、宝山、宽甸青椅山、岫岩洋河等地。自第九世起排景运兴克昌,桂荣继德芳,世永延福寿,奕宗庆其光20个字以序辈数。 萨谷达氏1687年二始祖罗固太拨驻岫岩,取其名首字罗为姓,居凤山区的罗姓是从岫岩迁居来的。 佟佳氏始居佟佳,取地名为氏。始祖那郎阿,生3子,索色、佟代、佟色,第六世取佟为姓。1687年驻防凤凰城发箭岭后(新民村)。隶满洲镶黄旗,迁居风城、东汤、石城、瑗阳、草河、大兴、岫岩前营等地。 马佳氏始居马佳地方,以地名为氏。1687年来凤凰城驻防,隶满洲正黄旗,居沙里寨、东港黑沟、宽甸毛甸子等地。1822年确定第十四世以文字排起,共列16字,为文熙启秀,积庆开先,忠诚绍世,谦惠延年。1837年为避讳,从原定16个字中选出绍世延熙,忠诚积庆8个字为自第十四世起的范字,由第二十二世起范字为福德保裕,永春广荣。1912年马氏一支自定16个字为范字:世玉英贤,庆权仁德,孝敬明廷,忠勤扶国。沙里寨盖家马氏按此16字排辈。 舒穆禄氏始祖叶运世居朱舍里地方。1687年驻防凤凰城,隶满洲正白旗,汉姓徐,叆阳徐姓、刘家河徐姓是其后裔。 完颜氏系金朝皇姓,1687年由北京拨来凤凰城驻防,居白旗,隶满洲正白旗,取汉姓王、汪,散居汤山城、东汤、大堡等地。第十世范字为万,排万年崇德善,百世效贤良,忠正承恩广,文明裕泰昌20个字以序辈数,范字已至16世。 瓜尔佳氏汉姓关,祖籍长白山深河,1644年从龙入京,1687年八世祖翁窝图由北京迁居凤凰城宝山驻防,隶满洲正红旗。居宝山、凤凰城、大堡、鸡冠山四台子、边门、草河等地。另有瓜尔佳氏,隶满洲镶蓝旗,居风山区,隶满洲镶红旗者居白旗雕窝。 索绰罗氏祖籍长白山五道沟,原隶满洲镶红旗,始祖松吾突之子舒力突于。1664年自北京来岫岩驻防,汉姓曹,草河区曹姓为其后裔。 钮祜禄氏钮祜禄,满语狼,取同音汉字郎为姓。始居长白山,1687年奉命来鸡冠山四台子驻防,隶满洲镶白旗,迁居于石城郎家堡子等地。 莫尔根氏佛满洲,汉姓莫氏,住白旗奠家。 易穆查氏佛满洲,又作尼玛察氏,汉姓杨,住大汤沟(今属岫岩)。 高氏满语姓氏不详,祖籍长白山九道沟,从龙入关,1687年奉命回盛京,驻防凤凰城,隶满洲镶红旗拉宝亭牛录下当差,居住白旗雕窝堡和尖山窑(今属岫岩),排禄来依太敏,成恒宝寿昌,厂_田勤盛世,明德读书香20个字以序辈数,该20个字排于哪一世不详,20世纪90年代这20个字已排至广字辈,散居风城、岫岩、吉林辽源市、黑龙江讷河市等地。 戴氏满语姓氏不详,祖籍长自山九道沟,从龙入关,始祖海保迁居凤凰城,居住宝山红旗村房身沟,隶满洲正红旗,散居宝山北红旗、历家戴家淘、红旗团结村戴家沟等地。18世纪末以五十七的五字为首字排五厄东文云,玉成富贵春,铭德仕继升,多兴永合珍20个字以序辈数,从五字辈起已传10世。 文佳氏汉姓文氏,祖居朝鲜国玉尚左洞,始祖文端于17世纪中叶被恩选来中国增入新满洲都京镶自旗注册(文佳氏家谱),经考试进入译馆当差,拨归凤凰城城守尉衙门担任朝鲜语翻译官,居大堡三官庙,后移居二台子,由第三世起迁居凤城北山、红花岭(今属岫岩)等处,自第十二世起排乾需师履泰,临复颐咸恒,孚益萃升鼎,震巽渐济丰20个字以序辈数,族属满族。 包氏吴氏依彻满洲,满语姓氏、旗属不详。 徐氏包衣满洲,隶北京满洲镶白旗,居凤凰山下,世充礼部四译通官。上戎从龙入关,授京营总管,升兵部左侍郎,诰授光禄大夫,其子贞祥承袭一等子爵,任满洲副都统,钦加头品顶戴兵部尚书,诰授荣禄大夫,谥文达。当官极多,为望族。凤城县志记载为商朝箕子后裔,族属为满族。 王氏原籍山东,明朝迁入风凰城,为明朝凤凰城守堡官王元忠之族人,1625年王元忠平定镇江中军陈良策叛乱立功,授佐领世职,后裔居风凰城,入汉军旗籍,旗属不详。 教氏1726年迁居凤城,隶盛京镶蓝旗汉军,世居弟兄山教家屯。 管氏隶盛京正蓝旗汉军,居草河区管家村,始祖管有德,已传至第十二世。 扈氏隶盛京镶红旗汉军,扈锐官至户部郎中,举家迁凤城台子山居住,领地开垦。 阎氏原籍山东登州府莱阳,后移居关东。1644年从龙入关,隶盛京镶蓝旗汉军金永牛录。1679年拨往盛京归盛京镶蓝旗汉军第三佐领,驻防凤凰城,居大堡阎家。1765年至第四世有迁居草河等地的。 卢氏祖籍山东栖霞县,始祖卢性悟于1651年迁居通远堡,加入盛京镶黄旗汉军领地开垦。排性可应进火,成偃德廷崇,广盛秉政尚,景启振兆忠20个字为范字,已传至第十六世。1993年编卢氏家谱,增排范字20个:裕廉博继富,国泰吉祥昌,家旺勤兴业,增明智华章。 樊氏祖籍山东曲阜,明朝迁山东宁海,清朝初迁北京,后迁兴京,隶盛京镶白旗汉军第三佐领。1726年迁于凤凰城,居大堡龙湾,隶盛京镶黄旗汉军。1876年传至第八世,从第十世起,谱定48字,以序论辈:广喜万金志本,廷恩庆立宗铭,从师学为贵重,今友相同俊英,乃克安仁秉正,纯全在礼增荣,景兴山海长盛,福守泰和恒赓。已传18世。黄氏原籍山东,始祖黄养民、黄三(黄二走失,不知去向)兄弟2人来凤凰城隶盛京汉军旗籍,旗属不详。以养字为第一世,排养有进仲国,文瑶德永玉。克桂殿建业,光明治再序。原基复兴起,龙跃云天渠。富厚传家元,义方训子巨40个字以序辈数,第七世有达明阿,第八世有苏伦太、巴哈布、乌金太等满语名字。养字以下已传15世。夏氏居凤凰城区中兴村,隶凤凰城旗籍,正白旗汉军。陈氏世居草河区叆河屯(叆河上堡),隶正自旗汉军。卢氏祖籍山东蓬莱,17世纪末始祖卢有礼、卢有义移居凤凰城四台子居住,随旗占地。第五世祖至八世祖有用满语名字的,至第十世由云字始排20字为范字:云山春富贵,盛世崇明良,丰裕年恒庆,吉祥国泰昌。1986年编写卢氏谱书增编20个字:英俊继宗业,永承德智章,勤俭治家本,振兴中华光。并约定山、良、年、祥、昌、业、章、光8个字用于名尾,不得居中;不准兼用2个辈字,如范富字,名不准用贵。另有顾氏(居草河顾家屯)、曾氏(居大堡)、艾氏均隶盛京汉军旗籍,旗属不详。安氏(居草河、大堡)、门氏(凤凰城)、姜氏(大堡小堡)隶凤凰城城守尉衙门所属各旗,旗属不详。1687年随满蒙旗人来风凰城驻防的有骑兵120人,马夫4人,这些人据凤城县志记载祖籍福建,因征战有功被编入八旗,分隶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汉军,户口册习惯上称壮丁,主要姓氏有姜、赵、傅、曹4姓。另有台丁,系云南人,属吴三桂部属。吴兵败被俘,编入盛京兵部,发往凤凰城各驿站和柳条边沿线当差,从事挖边壕、传送公文等活动,为官只能当到驿丞,即驿站站长,亦属旗人,原16姓,1917年编修凤城县志时仅存吴(吴三桂后裔)、李、张、王、刘、宫、宋、陈、佟、高10姓。蒙古族多系翁牛特、鄂尔多斯科2部人,1627年陆续归清,隶军籍,1644年从龙人关,1687年拨还盛京,派往凤凰城驻防,编入八旗,称作陈蒙古。另有巴尔虎蒙古,系喀尔卡人,准噶尔部欲吞并其全部,内一小部叫做巴尔虎部,准噶尔部酋长派人说降,巴尔虎部不从,遂杀其使,统部南下游牧张家口外。1692年清朝王大臣议奏清圣祖批准,拨驻盛京凤凰城等处。1693年巴尔虎蒙古来到凤凰城,入凤凰城正黄旗旗籍,独立一署,称巴尔虎署;或与正黄、镶黄、正自、镶自、正红、镶红、正蓝、镶蓝8个旗署并称九旗署,俗称九旗,实则隶属正黄旗。鄂氏鄂尔嘉氏,汉姓鄂氏,原籍鄂尔土。1644年由盛京拨凤凰城驻防,居大堡三官庙、凤山小隈等处,隶蒙古镶黄旗。萨拉氏1685年始祖白达色迁居牛庄落户,隶蒙古镶蓝旗,汉姓为白氏,大堡、石城蒙古族白姓为其后裔。挛雅拉氏汉姓李氏,1687年来岫岩驻防,隶蒙古镶红旗,赛马等地蒙古族李氏为其后裔。卡克他氏汉姓康,早年归附后金,屡立战功。1644年从龙入关。1687年卡克他氏图美、图奈兄弟2人奉命迁居凤凰城驻防,隶蒙古镶白旗官保佐领下当差,居凤凰城北山,图美任参领,图奈任额兵,为始祖。因家属仍在北京,弟图奈未再娶妻,兄图美娶妻王氏,生3子。长子七力根特,次子巴力士,三予那保。长子生5子,名叫依力巴、福寿、必伦太、五十九、六十九;次子生3子,名叫溪力巴、溪力登、合色;三子生4子,名叫七根、八牙力士、八各、托力吉。至第二世迁居大堡康家沟。由是人口增多,至1905年康家沟一支人口达到1000多人。1905年编修卡克他氏宗谱,以庆字为第八世,确定庆(上)会(上)运(下)昌(下)明(下),英(上)才(下)济(上)圣(上)清(下)。国(上)华(下)垒(下)贵(上)品(下),世(上)禄(下)广(上)恩(下)荣(上)。德(上)义(下)昭(上)隆(上)业(下),贤(下)良(上)继(上)盛(下)名(上)。永(上)怀(上)先(下)泽(下)厚(上),保(上)泰(上)益(上)和(下)平(上)40个字以序辈数。括号中上者用于姓名中间,俗称居中;下者用于末尾,俗称落底。已传13世。苏氏世居大堡三官庙,旗属不详。戴氏世居大堡三官庙,隶蒙古镶黄旗。卜氏世居石城边沟,后有迁居边门者,隶蒙古镶蓝旗。瓜尔佳氏汉姓戴氏,始祖达克德1644年从龙入关,入蒙古镶蓝旗五甲喇巴拜佐领下当差。1665年达克德奉命驻防凤凰城,隶蒙古镶蓝旗,居住于凤凰城,后散居边门、石城等地。从始祖下第八世以庆字始排庆永明文,绍英成林,景福昌吉,克毓廷恩,祥光振瑞,有德崇勋24字以序辈数。已传14世。常氏原姓氏、旗属不详。巴氏世居凤山大隈。谢氏隶蒙古正白旗。韩氏原姓氏、旗属不详。何氏始祖巴音白斋,居何家岗(今属东港市),原姓氏、旗属不详。自第九世以长字为首,排长景春荣贵,忠承百世英,仁文德智远,继业万世兴20个字以序辈数。吴氏世居凤凰城东砬子沟(今属犬堡爱路村),原姓氏旗属不详。石氏隶蒙古镶黄旗,石城石姓为其后裔。艾氏古鲁葛门氏,汉译艾,因以艾为姓氏。始祖鸟努力从龙入关,任护军之职。乌努力子阿必达迁凤凰城,隶蒙古正蓝旗凤英牛录下当差。1947年修家谱时,从第十一世起以正字为首字,排正立长兴本,荣新恒茂春,昌明传世远,崇圣贵鸿恩20个字以序辈数。传13世。艾氏隶蒙古镶蓝旗。胡尔佳氏汉姓胡,世居大堡影壁山前胡家堡子。自称系元世祖忽必烈后裔,1324年由上都移居雁门,至博希特率子弟归清。1634年博希特随军攻打锦州阵亡,追授三等男子达罕从征密云,授一等参领。1644年从龙入关,至占白拨归盛京旗籍。1687年占白拨凤凰城驻防,隶蒙古正黄旗波力其吞佐领下当差。1726年葬占白于影壁山前。1879年为占白立碑,碑背面刻占白以下历世名字,实为石刻家谱。伊尔根觉罗氏汉姓赵,居宝山赵家,旗属不详。蒙古族另有张、王、李、马等姓氏,原姓氏、旗属不详。巴尔虎蒙古有马卡氏、谢京氏、陶国浑氏、何西勒氏、吴西勒氏、穆奇德氏、包尔机根氏、梅林其德氏、沙土鲁氏、吴力洋汉氏10姓,原11姓,其一失考。巴尔虎蒙古均隶蒙古正黄旗,多居住于凤城县三区(包括东至长山、西至黄土坎、北至龙王庙地区,今属东港市)和六区(包括红旗、玉龙、蓝旗、东港市合隆等镇)。马卡氏汉姓马;谢京氏汉姓谢;陶国浑氏汉姓陶;何西勒氏汉姓何;吴西勒氏亦称敖奇勒氏,汉姓吴、敖;包尔机根氏汉姓包,住红旗包家营子,范字20个,为德纯书全贵,万世庆长春,福寿文明远,忠诚昌盛新;梅林其德氏汉姓梅,住蓝旗砖瓦窑村梅家堡子;吴力洋汉氏居玉龙镇敖家村,汉姓敖;穆奇德氏汉姓秦,居葛藤峪(今属岫岩),后一支移居凤凰城,散居各地;沙土鲁氏汉姓沙,居住沙里寨洋河村。昊西勒氏又作敖奇勒氏,汉姓吴氏、敖氏,巴尔虎蒙古。1693年始祖安达力奉命任凤凰城巴尔虎牛录章京,率巴尔虎人来凤凰城驻防,隶蒙古正黄旗。据吴西勒氏谱书记载,安达力以骆驼载负其先人乌本代灵柩行至凤凰城南今蓝旗镇内卧虎山后骆驼僵卧不起,安达力以为吉地而将乌本代灵柩葬于此地,更此地为蒙古营子(属广胜村)。1929年第八世吴春融编修吴西勒氏谱书,遂以春字为首字排春启光华庆永昌,纯宜延世大吉祥,升恒景运多佳会,德克衍宗仁寿长28个字,按字递排,以为命名之标准,传13世。锡伯族 风城市锡伯族是从1686-1699年间从吉林伯都讷(扶余市)迁来的,主要姓氏有白、温、何、杨、沈、莫、吴、那、高、赵等,主要分布在宝山、白旗、红旗、蓝旗、玉龙、沙里寨、边门等镇。白雅拉氏 汉姓白,1687年从伯都讷(扶余市)迁凤凰城,居住宝山大营子村,隶满洲正红旗下当差,散居宝山自家村、白旗民主村、沙里寨洋河村、红旗永兴村等地。自家村白氏范字:瑞玉世殿志,以本守家基。铭心为大我,尚希尔全云。何舍哩氏汉姓何氏,1686年第七世祖巴力马兄弟3人拨凤凰城驻防,隶满洲正黄旗,居住蓝旗,后散居宝山小四台予村、红旗四家子村何家堡子、白旗王家村、东尖山子(今属东港市)、龙王庙五龙村(今属东港市)等处。小四台子村何氏范字:文武德志广,永远维世常,国泰天景顺,丰收庆吉祥。王家村何氏范字:宝云万文明,荣宗世永成,清廷多国富,启福振家声。四家子村何家堡子何氏范字:福永春云玉(雨),吉庆富贵长。晏扎拉氏汉姓吴氏,1699年从伯都讷(扶余市)错草沟拨凤凰城驻防,隶满洲正蓝旗,住蓝旗镇蓝旗村、宝山小四台子村、红旗吴家西沟、马家店太平村(今属东港市)吴姓,均属吴扎拉氏。小四台子村吴氏范字:殿宇恒多远,经书维世长,忠孝天自佑,仁义永吉祥。吴家西沟吴氏范字:永恒多年,世鸿万代,本宗振兴,家源盛凯。各句尾字用于名末,即落底,其余用于中间。蓝旗村吴氏传说,第一世祖吾力木几传至不知哪一世有兄弟2人,老大叫双林,范字为:秉鼎风景,德运新启。老二叫双桂,范字为:口明振庆,玉程佳和。太平村吴氏范字:景运新启,明德乃瞎,永昌维世。那拉氏汉姓那氏,1685年黑色从伯都讷(扶余市)错草沟奉命驻防凤凰城,隶满洲正白旗鄂勒恩牛录下当差,居蓝旗鹳鹅窝、太虎岭、镶白旗、玉龙那家、龙王庙(今属东港)、马家店(今属东港)等地。鹅鹅窝那氏范字:合力同心保文崇,永廷志洪贵谦恭,宝珍万世光金鼎,会德延年秀茂松。玉龙那家范字:增成洪基业,万世克景昌,富贵荣华运,孝忠福禄祥。龙王庙一支范字:德成永振,凤启吉运,克力余锡,广盛联新。温都尔氏汉姓温氏,1693年从伯都讷(扶余市)迁来,隶凤凰城满洲镶黄旗,居蓝旗正白旗和太虎岭温家沟、玉龙双庙村温家堡子,宝山仲林村是从大营子(今属岫岩)钓鱼台迁来。郭尔吉氏汉姓高氏,从长自山迁来,居红旗三道河,同来有喇嘛,修有喇嘛庙,已传8世,散居马家店(今属东港)高家岗、连家岗、宽甸虎山红石村、红旗包家营子,传7世。范字:文景家(甲)长运,根深叶茂全。另一支范字:德殿扶国正,民显万年兴。沈氏祖籍长自山,1693年迁凤凰城隶满洲正红旗,居尖山窑(今属岫岩大营子),后散居白旗王家村、莫家村、红旗沈家甸子、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