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教育教学案例.doc_第1页
廉洁教育教学案例.doc_第2页
廉洁教育教学案例.doc_第3页
廉洁教育教学案例.doc_第4页
廉洁教育教学案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廉洁教育教学案例从爱惜一粒米说起(刘芸)廉洁教育 从爱惜一粒米说起小小一粒米教学案例宝山实验小学 刘芸案例背景:谈起对小学生进行廉洁教育,有时真觉得有点无从下手。但一次的秋游活动却给了我思考:学生在中午的野餐之后,地上留下狼藉一片。我走过去,发现大包大包还没怎么吃过的食物就被随意丢弃。我捡起几包包装完好的食品大声地询问是哪位小朋友的?学生们漠然处之,无人认领。我随意的挑拣了几包,不知不觉中竟装下了满满一大袋!惊讶之余,我开始反思起来,其实廉洁教育不在空与大,而在于贴近学生生活,那不妨就从学生生活中的浪费说起,从爱惜每一粒粮食说起。回到学校,我翻阅上教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书时,恰巧发现了小小一粒米这篇课文。教材以 “小小一粒米”为切入口,由此让学生明白:所有的粮食作物都像小米粒一样,经过了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汗水与劳动的成果,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学生应该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情感。我决定以此为突破口,发挥课堂德育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有意识地挖掘、渗透廉洁教育,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在廉洁教育进校园的活动指导中也明确指出: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养成勤快、勤劳、勤奋、勤俭的生活习惯,不浪费,养成自强自立的品格。因此,在小小一粒米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国情教育、“节约粮食”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培养学生勤俭的意识。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生活,切实地落实“廉洁”教育。案例内容:教学片断一: 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乃至世界缺粮的现状,引发学生应该珍惜粮食的真情实感,懂得节约、节俭。我运用音乐、图片、视频等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实践。师:粮食是我们的生存之本,一天不吃饭,我们的肚子就饿得发慌。可是,我们国家人口众多,有13亿,虽然我们祖国土地辽阔,但是不是每一块土地都能用来耕作?瞧,这是可耕地分布图:只有绿色的地方才表示可耕种面积达60%,这些大片的银白色的地方则表示不能耕种粮食。(媒体闪烁)我们可耕种的土地多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不多)就这些地方种出来的粮食够13亿人吃吗?(不能)所以,我们还需要从外国进口粮食呢!在边远的山区,有些小伙伴还不能顿顿吃上白米饭,原因,就是缺粮少吃。 配乐,媒体播放:贫困地区孩子的生活 非洲难民 馍馍就咸菜,就是这个孩子每天的午餐,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许多孩子得了腮腺炎。在好心人的资助下,他们终于喝上了小米粥,他们多么高兴! 在遥远的非洲,还有更多更多的人忍受着饥饿的折磨孩子喊着:“我饿!”而他们早已被饥饿折磨得瘦骨嶙峋,全身无力,他们排着长队,等待着救济粮! 殇的乐曲依然在教室中回荡,孩子们的脸上个个神情凝重,有些小朋友的眼睛里还闪烁着泪花。 小朋友,面对这样的情景,你有何感受?生:我感到震惊,没想到现在还有人吃不到饭。生:我觉得他们很可怜生:我的心里很难过。师:那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生:我们要爱惜粮食。生:我要每天少吃点,把饭省下来。生:我想给他们捐款。生:我想把我们的饭给他们吃。案例分析:“粮食真的紧缺吗?我们真的需要节约粮食吗?”也许孩子会有这样的疑问。因为我们孩子的生活中并不缺粮。然而在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很动情。也许,幸福的孩子们不曾想到:现在,还有人食不果腹。他们显然被音乐、图片、视频中的画面和老师煽情的言语所震撼。情感教育,在本段教学中被充分地运用。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坚持情感陶冶与促进理性升华相结合。以情动情、以事感人,营造浓郁的民族精神教育氛围,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导向。本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充分地“煽情”:运用音乐、摆出事实,感动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感悟。在对学生进行廉洁教育时,如果只从理性上讲给学生一些道德知识、道德规范而没有伴之必要的情感体验,那么这样的思想教育只能存之于脑,停之于口,而不能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只有启动学生的感情,才能增强他们内在的动力,并进而运用这种动力,最有效去开发自身潜能,从而做到认知和情感的统一,达到品德教育的最有效的境界。我采集的我国贫困地区缺粮的实际生活、非洲饥民忍受饥饿折磨的视频,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在生活中确实有人因饥饿而忍受着痛苦。爱惜粮食,既是对粮食生产者的尊重,更是心系天下,维护人类共同的生存权利的职责。学生自然而然地感悟到:粮食,需要我们去爱惜,去节约。品德课堂,只有注重发挥“情感”教育的教育功能,注重教学过程中“情”的渗透,学生才会在心灵的体验中,思想的体悟中,情感的共鸣中,达理而通情,知理而通情,自觉长久地做到知行统一,形成理想人格和高尚品格,使廉洁教育的内涵逐渐内化。教学片断二:师:在我们生活中有一些小朋友却不懂得珍惜粮食。瞧播放录像照片:(1) 米粒掉在饭桌上;(2)米饭随意倒掉; 学生随即开始发出惊叹声,并开始议论:他倒了这么多!这碗饭都没有吃呢!他把放全倒了! 师:小朋友迫不及待地想议论啦!别急,还有呢,往下看 (1)春游浪费食物的视频 (2)饭店吃饭时浪费的图片师:看着这四幅图,你想说什么?生:他们太浪费粮食了!生:在山区里还有许多小伙伴没饭吃,他们怎么能这么浪费呢?生:现在粮食少,我们应该要爱惜粮食呀!生:倒了这么多饭,真是太可惜了。也许这些食物够挨饿的小朋友吃上一天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很激动,对于浪费粮食的现象大加指责。师:但有的小朋友说,我实在吃不下了,怎么办?你有什么节约粮食的金点子吗?小组讨论学生交流:吃多少,盛多少; 少盛点,不够再添; 吃饭时当心点,尽量别洒米粒; 看到别人倒饭,应该及时劝阻; 吃剩下的可以打包带回去,下顿再吃; 春游时,少带些; 点菜时少点些,够吃就行。我们家有个规矩,谁点的菜,谁就负责把它吃完,不准浪费; 春游师带多了的好东西可以与别人分享; 可制作一些宣传标语,加强宣传力度,让大家一起自觉爱惜粮食师:点子都不错!听了大家的金点子,你今后打算怎么做?生:我以后不浪费粮食,吃多少,盛多少。生:我会做“节约粮食”的小宣传员。生:我会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师:大家说得都很好,那刘老师可要看你们的实际行动哦!刘老师精心设计了一枚“爱粮章”,想不想得到?我们在今后的几个星期里一起进行自评、互评,还邀请你的爸爸妈妈在家评,我们一起看看评比的内容比比谁先能争得爱粮章。案例分析: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受到熏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养成节俭意识”。落实“廉洁教育”的关键就在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让学生实施感悟,提升体验。1 廉洁教育要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是经由自身生活历程凝聚而成的,而道德学习的特点就是它不能离开个体自己的经验,每个人都只能基于自己的经验去建构他的道德生活。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发现孩子浪费粮食的情况依然较为严重,虽然平日里反复教育,但收效甚微,甚至出现老师一走,倒饭开始。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因此,我抓住学生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由校内的浪费粮食,一步步延伸到校外,在课堂中再现情境,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议议节约粮食的好方法,为学生节约粮食进行生活指导。我认为,将学生生活中鲜活的事例引入课堂中,具有较强的教育针对性,同时,因为有了前面的成功教学,所以学生对于“爱惜粮食”做法的认可和对“浪费粮食”行为憎恶的情感十分鲜明。学生通过自己体验悟得的道德胜过教师的空洞说教。2 运用评价巩固教育成果道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动态变化的,对于生活德育的评价也不应该是静止的、唯一的,而应该是多元的、过程性的,它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所以品德课评价的实质是“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这种评价是主体性、开放性的评价。因此,本课教学中,我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等,并把评价与少先队争章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从而指导学生的生活。为了提高学生的节约、爱惜粮食的意识,我精心设计了“爱粮章”。将奖章的激励机制引入课程教学中,发挥奖章的目标激励作用,鼓励队员通过争戴奖章,提高队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可持久地发挥奖章的教育作用,从而指导学生生活。在课的结束时,我出示了“争做爱惜粮食小标兵”的评比表,将课堂上教育的内容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过程,慢慢地习得。而品德评价的作用就在于能指导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课后,我惊喜地发现,班级中倒饭的现象减少了,孩子们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验证自己许下的诺言:节约粮食!偶尔,有个别学生要倒饭,立刻会有小朋友进行劝阻。看在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