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怎样学好统计学2).doc_第1页
教你怎样学好统计学2).doc_第2页
教你怎样学好统计学2).doc_第3页
教你怎样学好统计学2).doc_第4页
教你怎样学好统计学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轻松学统计(1) 作者:张忠朴1.刻版印象 现代人其实离不开统计,但是现代人却又普遍有统计很难学的刻版印象,所以在学校上统计课时,学生翘课或上课打瞌睡就成了思空见惯的现象,而相对的老师也就只好搬出活当、死当来以儆效尤,这种怨憎会的场景真的是学统计的宿命吗? 曾经也被统计公式搞的七晕八素,曾经也在统计课堂中无聊入眠,但是没想到自己居然会成为教统计的老师,因此我一直希望自己的学生不要重入自己当年的恶梦,我立志要让学生轻松学统计。但是如果他们已有统计难学的刻版印象,那该如何先让他们放轻松呢?第一招当然是要打破心结,因此统计的第一节课需要先发制人,先问学生一个问题:统计难学吗?学生几乎都异口同声的哀叫难! 我沉默以对,让他们迟疑30秒之后再问:有没有听过常态分配?学生们几乎都会略为安心地说有! 我微笑以对,在他们安心30秒之后再问:请问是先有常态分配,所以人长的不高不矮,还是先有身高的事实再有常态分配?同学一阵交头接耳之后,几乎全数举手赞成是先有身高的事实,再有常态分配。 既然这是大家的共识,当然要乘胜突破他们的心防,和颜悦色的告诉大家:既然统计学是事实在先,理论在后,那么我们何苦要自己吓自已,认为统计很难呢? 当大家默默点头之后,就可以继续向他们挑战:既然统计是前人将事实归纳出的结论,那么让我们也一起重新走过这段寻幽访胜的趣味古道好不好? 欢呼声中,我们开始了寻幽访胜之旅。2.寻幽访胜 寻幽访胜的第一个问题是:统计必备的原料是什么?几乎立刻会有人想到统计的原料是数据,这当然是正确的答案,在兴奋之余再向他们挑战, 请问是不是有数据就是统计? 老师,那可不见得! 那你认为除了数据,还需要加上什么才可能让统计更完整呢? 一阵沉思之后,有人提出要将数据拿来计算 Good!但是要算出什么东西呢? 譬如要算出平均身高 对!平均身高是最重要的统计量之一,一般用表示,是代表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这就上路了,这群学生已渐渐会寻幽访胜了, 除了计算平均值,这些数据还可以算出那些名堂? 还可以算出差距 请问你说的差距是什么意思? 就是指最高身高减最低身高嘛! OK!你所谓的差距就是统计学上所说的全距,一般用R来表示,R是代表离中趋势的一种统计量 这群学生现在已能慢慢体会到推理的自信与学习的乐趣了,这时不妨给他们一点更Tough的问题: 那么请问是不是有了这些计算(等)就算是统计呢? 学生由兴奋陷入沈思,沉思之后有些学生开始轻轻的摇头, 那你们是不是认为原始数据加上计算并不完全等于统计呢? 他们如释重负地拼命点头,但是为了帮他们更趋于严谨而成熟,这时候不但不能丢救生圈给他们,反而要用铁石心肠来逼问那么统计倒底是什么碗糕?3.柳暗花明 虽然他们还不能立即回答这个难题,但是他们至少已明白统计中少不了数据与计算,而那仍然不足的部分倒底是什么呢?换言之,计算若不是统计的终点,那么统计最终的目的倒底是什么呢?慢慢地有学生会说: 统计的目的是要让我们得到有意义的情报! 对!但是什么才是有意义的情报呢? 有位同学在经过连番追问后,若有所悟,他突然反守为攻, 请问老师能不能举几个有关情报的例子,这样我们就可以回答什么是有意义的情报了。 真是孺子可教,既然问的合情合理,那就先举一个例子让他们揣摩。 例:请问“拉力强度很好”算不算是有意义的情报? 老师,不算! 为什么不算? 老师,因为“拉力强度很好”太笼统了,它根本没有任何数据可作判断的参考。 既然初生之犊不畏唬,那就只有加一点料,再来试试他们。 例2:好,那么我们加上数据“拉力强度平均为5kg/cm2”,请问这算不算有意义的情报? 老师,这样的情报虽然有意义,但是仍不理想。 为什么? 因为只有提到平均值是5kg/cm2,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这是0与10的平均,还是4.99与5.01的平均,所以很难单凭平均值来判断此一情报是否有意义。 这些学生真是成材,他们的思绪已愈来愈严谨了,居然已能从推理中体会到集中趋势并无法完全代表统计量的事实,不偾不启古有明训,所以只有再为他们指点迷津。 例3:你们的考虑没错,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再加上范围“大多数产品的拉力强度在5kg0.6kg之内”,这样你们满意了吗? 不满意!学生齐哄, 为什么? 因为大多数太不明确了!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喜乐这时一起涌现,这群学生真的太可爱了, 那我们把大多数更明确化一点好不好? 好! 例4:如果修改成“99.73%的产品拉力强度在5kg0.6kg/cm2之内”,你们满意吗? 一些参与度较高的同学马上表示满意,但仍有一部分没有表示意见,为了确认全班的认知程度,所以再一次改采主动,请全班同学从例1到例4中,要挑出一个他认为最有意义的情报,经过两分钟的表决,结果全班同学一致认为例4才是相对而言最有意义的情报。4.水落石出 经过这一连串的讨论,需要帮学生将思绪重新整理一下,于是在黑板上先画了下面这张图: 然后向学生解释,这是一般生产系统简单的示意图,I代表Input也就是指原料,P代表Production也就是指加工,O代表Output也就是成品,接着我请大家想一下如果统计也是一个系统,那么就统计而言上图中的I、P、O分别代表什么呢? 有一位同学立刻自告奋勇的冲上黑板,在上图的每一个框框下分别填上 数据 算有意义的情报等一下!当他要冲回座位时我大叫一声,一面把另一枝粉笔交给他,一面向他说: 谢谢您刚才的答案,这的确是很恰当的答案,但是可否请您再将您的答案作一点整合,能否试试看将“数据”、“计算”及“有意义的情报”整理成一个关系式? 这位同学考虑了一下,重新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关系式。他一面写、我一面替他高兴,当他写完后,我请他向全班同学解释一下,他充满自信地说: 这个公式的意思是说,数据经过计算后若能产生出有意义的情报,那就是统计。 不待我的邀请,全班同学已对他的解释报以热烈的掌声,一面欣赏地看着他走回座位,一面向全班同学说你们看,只要大家肯不断地发挥创意、努力思考,我们就可以自己体会出统计的真谛,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怕统计呢? 但是,下课之前最后我要请各位从大家例4中,归纳出有意义的情报应包括那些构成要素? 老师,5kg代表集中趋势甲同学说 那0.6kg应该是代表离中趋势乙同学接着说 但是,剩下的99.73%呢?我反问 老师,那是指含盖在50.6kg这个范围之内的机率 完全正确,所以希望各位同学能将刚才讨论的例子一般化,其实就统计学而言,任何有意义的情报都有三个构成要素,分别是: 1.集中趋势(通常以作代表) 2.离中趋势(通常以作代表) 3.被含盖在特定范围内的机率为了加深同学的印象,所以下课之前才请他们翻开课本上的常态分配图 然后请问他们, 如果成年男子的身高平均值()是167cm,标准差()是8cm,那么请问大约有多少成年男子的身高在159至175cm之间? 立刻有学生回答:68.26% 为什么? 因为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