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规划.doc_第1页
城市绿地规划.doc_第2页
城市绿地规划.doc_第3页
城市绿地规划.doc_第4页
城市绿地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绿地规划绪论本课程特点及学习方法设计课有自己的特点,怎样入门常常是初学者遇到的难题,本节针对如何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作一些介绍.一. 本课程的学习特点设计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创作活动.“设”者,陈设,设置,筹划之意;“计”者,计谋,策略之意。园林设计,就是园林的筹划策略。具体地讲,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水,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的美的环境的过程。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景色如画,环境舒适,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一方面,园林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园林要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另一方面,园林又是社会的物质福利事业,是现实生活的实境,所以,还要满足人们良好休息,娱乐的物质文明的需要。1. 丰富的外围知识设计无论课题多么简单,都不同于模仿,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创作,要实现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设计者必须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和丰富的外围知识,尽量利用一切机会去观察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态,审美要求,活动规律,了解园林发展的趋势。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设计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文化层次游人的需要。不同的功能分区,选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如儿童活动区,要求交通便捷,一般要靠近主人口,并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形成一派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欢快的景观气氛。 2熟练的专业技巧(科学依据) (1).专业知识:在任何园林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要依据有关工程项目的科学原理和技术要求进行。如在园林中,要依据设计要求结合原地形进行园林的地形和水体规划。设计者必须对该地段的水文,地质,地貌,地下水位,北方的冰冻线深度,土壤状况等质料进行详细了解。避免产生水体漏水,土方塌陷等工程事故。种植各种花草、树木也要根据植物的生长要求,生物学特性,根据不同植物的喜阳、耐阴、耐旱、怕涝等不同的生态习性进行配植。一旦违反植物生长的科学规律,必将导致种植设计的失败。园林建筑、园林工程设施,更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园林设计关系到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很多,有水利、土方工程技术方面的,有建筑科学技术方面的,有园林植物、甚至还有动物方面的生物科学问题。所以,园林设计的首要问题是要有科学依据。 (2).表现技巧:图纸表现,模型,建造技术3. 较高的艺术修养: 创造美的艺术规律是相通的。 4. 苦中有乐 “累”是设计工作的特点,“加班熬夜”是设计者的家常便饭。二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悟” ,“练”设计课的学习方法与其它课程有很大不同,它不是系统教学,而侧重培养学生自己综合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不断地观察、分析、欣赏优秀作品,以长期积累的感性认识作为基础,通过大量的训练“悟”出精神。三、总体要求1. 多看多收集资料:多吸取别人的造型技巧和设计思路。所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每个人必须有一本速写本2. 要在集体中完成作业3. 刻苦磨练:方案要多构思、修改、多训练表现技巧。第一章 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作用 要搞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科学地评定园林绿地的质量标准,首先就要明确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和作用。 对城市园林绿地功能的认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物质精神生活的提高而逐步深化的。即从较单一的游乐功能认识,发展为现代的多种综合功能的认识。 第一节 保护城市环境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集中,城市环境污染的情况日益严重,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的危害,已为大家所共睹。面临着越来越恶化的环境,迫使人们对于公害的污染引起了重视,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有关的法律,我国在1979年也颁布了环境保护法(草案)。 要改善和保护城市环境,一方面要从根本上杜绝污染源,另方面要从防治出发。人们从科学实践中认识到,园林绿化对于保护环境,防治污染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 (一)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氧气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而人们在呼吸及燃烧的过程中又要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通常情况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为003左右。在城市,由于工厂集中,人口密集,因此产生的二氧化碳特别多,其含量有时可达005007,局部地区甚至高达020。当二氧化碳的含量为005时,人的呼吸就感不适,到02时,就头昏耳鸣,心悸,血压升高,达10时,就迅速丧失意识,停止呼吸,以至死亡。大气中氧的含量通常为2l,当其含量减至10时,人就会恶心呕吐。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又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但是,光合作用所吸收的二氧化碳要比呼吸作用排出的二氧化碳多20倍,因此,总的是消耗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增加了空气中的氧。在这一点上,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的活动保持着生态平衡的关系。 (二)吸收有害气体 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种类很多,最主要的有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氨以及汞、铅蒸气等。这些有害气体虽然对园林植物生长不利,但是在一定浓度条件下,有许多植物种类对它们分别具有吸收能力和净化的作用。 在这些有害气体中,以二氧化硫的数量较多,分布较广,危害较大。在燃烧煤、石油的过程中都要排出二氧化硫,所以工业城市的上空,二氧化硫的含量,常是比较高的。人们对于植物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发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是被各种物体表面所吸收的,而植物叶片的表面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最强。硫是植物必需的元素之一,所以正常植物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硫,但当植物处于二氧化硫污染的大气中时,其含硫量可为正常含量的510倍。随着植物叶片的衰老凋泠,它所吸收的硫也一同落下,树木长叶落叶,二氧化硫也就不断地被吸收。 研究表明,绿地上的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低于未绿化地区的上空,污染区树木叶片的含硫量高于清洁区许多倍,在植物可以忍受的限度内,其吸收量随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提高而增大。 因此,在散发有害气体的污染源附近,选择与其相应的具有吸收和抗性强的树种进行绿化,对于防止污染,净化空气是有益的。(三)吸滞烟灰和粉尘 城市空气中含有大量尘埃、油烟,碳粒等。有些微尘颗粒虽小,但其在大气中的总重量却很惊人。据统计,每烧煤一吨,就产生11公斤的煤粉尘,许多工业城市每年每平方公里降尘量平均为500吨左右,有的城市甚至高达1000吨以上。这些烟灰和粉尘一方面降低了太阳的照明度和辐射强度,削弱了紫外线,对人体的健康不利,另一方面,人呼吸时,飘尘进入肺部,有的并附着于肺细胞上,容易得气管炎,支气管炎、尘肺、矽肺等疾病。1952年英国伦敦因燃煤粉尘危害而使四千多人死亡,造成骇人听闻的“烟雾事件”。据有关方面分析,七十年代末期,上海肺癌的死亡率居于癌病中的首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大大增加,是与粉尘的污染有直接的关系。我国有些城市的飘尘量大大超过了卫生的标准,不利于人民的健康,且给国家带来了损失。 空气中灰尘多,对于现代某些生产(如精密仪器)也颇为不利。 植物、特别是树木,对烟灰和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的作用。一方面由于枝冠茂密,具有强大的减低风速的作用,随着风速的降低,一些大粒尘下降,另方面则由于叶子表面不平,有茸毛,有的还分泌粘性的油脂或汁浆,空气中的尘埃经过树林时,便附着于叶面及枝干的下凹部分等。蒙尘的植物经雨水冲洗,又能恢复其吸尘的能力。 由于绿色植物的叶面积远远大于它的树冠的占地面积,如森林叶面积的总和是其占地面积的六、七十倍,生长茂盛的草皮也有二、三十倍,因此其吸滞烟尘的能力是很强的。 树木的滞尘能力是与树冠高低、总的叶片面积、叶片大小、着生角度、表面粗糙程度等条件有关,根据这些因素、刺楸、榆树、朴树、重阳木、刺槐、臭椿、悬铃木、女贞、泡桐等树种对防尘的效果较好。草地的茎叶不仅和树木一样,具有吸附灰尘的作用,并且还可固定地面的尘土,防止飞扬。 由此可见,在城市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营造卫生防护林,扩大绿地面积、种植树木、铺设草坪,是减轻粉尘污染的有效措施。(四)减少空气中的含菌量 城市人口众多,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细菌。绿化树木可以减少空气的细菌数量,从而减少了粘附其上的细菌,另外还由于许多植物本身能分泌一种杀菌素,而具有杀菌的能力。例如:柠檬桉,悬铃木 ,紫薇。桧柏属、橙、白皮松、柳杉、雪松等,都是杀菌能力较强的城市绿化树种。其他如臭椿、楝树、马尾松、杉木、侧柏、樟树、枫香等也有一定的杀菌能力。 南京有关单位1975年秋对南京市所作的城市绿化减少空气含菌量的初步观测,其结果表明:1城市各类地区的人流,车辆数量及绿化状况的不同,对空气中含菌量有明显的影响。类 型地 点人流,车辆,绿化状况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菌数公共场所街 道街 道公 园机 关植 物 园某 火 车 站南 伞 巷 新 街 口 玄 武 湖市 防 疫 站植物研究所人多,车多,绿化差人多,车多。无绿化人多,车多,绿化好人多,绿化好人少,绿化好人少,树木茂密497004405024480698034601046从表12中可知公共场所的空气含菌量最高,街道次之,公园,机关又次之,城郊,植物园最低,相差可达几倍至25倍。这除了与人、车的多少有密切关系外,绿化树木的多少对含菌量有重要的影响。 2各类林地和草地的减菌作用有差别从表13看来,松树林、柏树林及樟树林的减菌能力较强,是与它们的叶子能散发某些挥发性物质有关。草地上空的含菌量很低,显然是因为草坪上空尘埃少,从而减少了细菌的扩散。 据法国测定,在百货商店每立方米空气含菌量高达400万个,林荫道为58万个,公园内为1000个,而林区只有55个。林区与百货商店的空气含菌量竟差7万倍。从以上的一些测定可以看出绿化对于环境卫生有积极的作用,森林地区卫生环境最佳。类 型每立方米空菌量松树林(黑松)草地(细叶结缕草)柏树林樟树林喜树林杂木林589688747土21812971965 (五)净化水体 城市和郊区的水体常受到工厂废水及居民生活污水的污染,影响环境卫生和人民健康。而绿化植物有一定的净化污水的能力。 据国外研究,树木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质,减少水中的细菌数量。如在通过3040米宽的林带后,由于树木根系和土壤的作用,一升水中所含的细菌数量比不经过林带的减少12。 许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的污水有明显的作用。据报导,如芦苇能吸收酚及其他二十多种化合物。每平米土地上生长的芦苇一年内可积聚6公斤的污染物质,还可以消除水中的大肠杆菌。在种有芦苇的水池中,其水的悬浮物要减少30, 氯化物减少90,有机氮减少60,磷酸盐减少20,氨减少66,总硬度减少33,所以,有些国家把芦苇作为污水处理的最后阶段。 (六)净化土壤 植物的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具有净化土壤的能力。如有的植物根系分泌物能使进入土壤的大肠杆菌死亡。 有植物根系分布的土壤、好气性细菌比没有根系分布的土壤多几百倍至几千倍,故能促使土壤中的有机物迅速无机化,因此既净化了土壤,又增加了肥力。并有研究证明,含有好气细菌的土壤,有吸收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效果。 因此,城市中一切裸露的土地,加以绿化后,不仅可以改善地上的环境卫生,而且也能改善地下的土壤卫生。 二、改善城市小气候 树木花草叶面的蒸腾作用,能降低气温,调节湿度,吸收太阳辐射热,对改善城市小气候有着积极的作用。城市郊区大面积的森林和宽阔的林带,道路上浓密的行道树和城市其它各种公园绿地,对城市各地段的温度、湿度和通风都有良好的调节效果。 (一)调节气温 影响城市小气候最突出的有物体表面温度、气温和太阳辐射温度,而气温对人体的影响是最主要的。 研究材料表明,当夏季城市气温为275时,草坪表面温度为22245,比裸露地面低67,比柏油路表面温度低8205。有垂直绿化的墙面表面温度为1827比清水红砖墙表面温度低5514。 而在冬季,铺有草坪的足球场表面温度则比裸露的球场表面温度提高4。 这些物体的表面温度都是直接影响气温的。 测定表明,在炎夏季节里,林地树荫下的气温较无绿地低35而较建筑物地区甚至可低10左右,即使在没有树木遮荫的草地上,其温度比无草皮的空地也低些。 夏季时,人在树荫下和在直射阳光下的感觉,差异是很大的。这种温度感觉的差异不仅仅是35气温差,而主要是太阳辐射温度决定的。茂盛的树冠能挡住5090的太阳辐射热,经辐射温度计测定,夏季树荫下与阳光直射的辐射温度可相差3040之多除了局部绿化所产生的不同气温、表面温度和辐射温度的差别外,大面积的绿地覆盖对气温的调节则更加明显。 大片绿地和水面对改善城市气温有明显的作用。如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武汉东湖等,其夏季气温比市区要低24。绿化是城市郊区温度低于市区的因素之一。因此,在城市地区及其周围大面积绿地,特别是在炎热地区,更应该大量种树,提高绿化覆盖率,将全部裸土用绿色植物覆盖起来,并尽量考虑建筑的屋顶绿化和墙面的垂直绿化,对于改善城市的气温是有积极作用的。 (二)调节湿度 空气湿度过高,易使人厌倦疲乏,过低则感干燥烦躁。一般认为最舒适的相对湿度为3060。绿化植物因其叶片蒸发表面大,故能大量蒸发水分,一般占从根部吸进水分的998,特别在夏季,据北京园林局测算,一公顷的阔叶林,能蒸发2500吨水,比同等面积的裸露土地蒸发量高20倍,相当于同等面积的水库蒸发量。舒适、凉爽的气候环境与绿化植物调节湿度的作用是不可分离的。 (三)通风防风 城市带状绿化,包括城市道路与滨水绿地是城市绿色的通风渠道,特别是带状绿地的方向与该地的夏季主导风向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将城市郊区的气流趁着风势引入城市中心地区,为炎夏城市的通风创造良好条件。而在冬季,大片树林可以减低风速,发挥防风作用,故在垂直冬季的寒风方向种植防风林带,可以减低风速,减少风砂,改善气候。 三、降低城市噪声 由于汽车,火车、飞机以及工厂和工程建设的轰鸣和尖叫,使城市居民经常受到各种噪声的袭击和干扰,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轻的使人疲劳,降低效率,重的则使人引起心血管或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噪声的卫生标准为3040分贝。 ) 根据许多研究材料表明,植物,特别是林带对防治噪声有一定的作用,据测定,40米宽的林带可以减低噪声1015分贝,30米宽林带可吸收68分贝。在公路两旁设有乔、灌木搭配15米宽的林带,可减低噪声一半。快车道的汽车噪声,穿过12米宽的悬铃木树冠,到达树冠后面的三层楼窗户时,与同距离空地相比其削减量是35分贝。树木能减低噪声,是因为声能投射到树叶上被反射到各个方向,造成树叶微振而使声能消耗而减弱。因此噪声的减弱是与林带的宽度、高度、位置、配置方式以及树木种类等有密切关系。一般说,在城市街道上散植的树木,无显著的减噪作用,分枝低的乔木比分枝高的乔木减低噪声的效果大,叶片疏松的树群因能产生复杂的声散射,其减噪作用非常显著。 四、安全防护 园林绿地具有防震防火,蓄水保土,防御放射性污染和备战防空的作用。 (一)防震防火 绿地的防震防火作用,过去并未被人们认识,直到1923年1月1日本关东发生大地震,同时引起大火灾,城市公园意外地成为避难所,自此以后,公园绿地被认为是保护城市居民生命财产的有效公共设施。1976年7月北京受唐山地震的波及,15处公园绿地总面积400多公顷,疏散居民20余万人。同时,一般地震情况下,树木不致倒伏,可以利用树木搭棚,创造了临时避震的生活环境。我国有许多城市位于地震区内,这些城市的绿地规划,特别是在居住区的绿地规划中更应该考虑到避震、疏散、搭棚的要求。 许多绿色植物,枝叶含有大量水分,一旦发生火灾,可以阻止蔓延,隔离火花飞散,如珊瑚树,即使叶片全部烤焦,也不发生火焰,银杏在夏天,即使叶片全部燃尽,仍然萌芽再生。其他如厚皮香,山茶,海桐,槐树,白杨等都是很好的防火树种。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把绿化作为火灾蔓延的隔断和居民的避难所来考虑,应该把城市公园,体育场、游戏场、广场、停车场,水体、街坊绿地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构成一个避灾的绿地空间系统。 (二)防御放射性污染和有利备战防空 绿化植物能过滤、吸收和阻隔放射性物质,减低光辐射的传播和冲击波的杀伤力,阻挡弹片的飞散,并对重要建筑、军事设备、保密设施等可起隐蔽作用,尤其是密林更为有效。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欧洲某些城市遭到轰炸,凡绿化树木比较茂密的地段所受损失要轻得多,所以绿地也是防御放射性污染和备战防空不可少的技术措施。 (三)蓄水保土 蓄水保土对保护自然景观,建设水库,防止山塌岸毁,水道淤浅,以及泥石流等都有着极大的意义。园林绿地对水土保持有显著的功能。树叶防止暴雨直接冲击土壤,草地覆盖地表阻挡了流水冲刷,植物的根系能紧固土壤,所以可以固定沙土石砾,防止水土流失。当自然降雨时,将有1540的水量被树林树冠截留或蒸发, 有510的水量被地表蒸发,地表的迳流量仅占01,大多数的水,即占5080的水量被林地上一层厚而松的枯枝落叶所吸收,然后逐步渗入到土壤中,变成地下迳流。这种水经过土壤,岩层的不断过滤,流向下坡或泉池溪涧。这也就是许多山林名胜,如黄山、庐山、雁荡山瀑布直泻,水源长流以及杭州虎跑、无锡二泉等泉池涓涓,终年不竭的原因之一。第二节 城市园林绿地的使用功能 城市园林绿地的使用功能是与社会制度,历史传统,民族习惯,科学文化,经济生活以及地理环境等有密切关系。我国的一些古典园林都是帝王游乐的苑囿和官僚、地主、士大夫的游息花园,半殖民地旧中国的一些城市公园主要是为帝国主义和“高级华人”享用,只有解放后,公园才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游息娱乐的场所。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园林绿地应该为劳动人民服务,为实现“四化”服务。 (一)日常游息娱乐活动 日常游息活动可分为动、静两类,其活动内容包括: 1文娱活动:如奕棋、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绘画、摄影,阅览等, 2体育活动;如田径、游泳,球类,体操、武术、划船、溜冰,滑雪等, 3儿童活动:有滑(如滑梯)、转(如电动转马)、摇(如摇船)、荡(如荡秋千),钻(如钻洞)、爬(如爬梯)、乘(如乘小火车)等, 4安静休息,如散步、坐息、钓鱼、茗茶、赏景等。 这些活动,对于体力劳动者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对于脑力劳动者,可调剂生活,振奋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儿童,可培养勇敢、活泼、伶俐的素质,并有益于健康成长,对于老年人,则可享受阳光空气,增进生机,延年益寿。(二)文化宣传、科普教育 城市园林绿地是进行文化宣传,开展科普教育的场所,如在综合性公园,名胜古迹风景点,设置展览馆、陈列室、纪念馆、宣传廊等,进行多种形式,出动活泼的活动,可以收到非常积极的效果。 (三)为旅游服务 我国幅员辽阔,风景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园林艺术负有盛誉,加之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这些都是发展旅游事业的优越条件。 (四)休疗养的基地 由于风景区常具景色优美、气候宜人的自然条件,可为人们提供休、疗养的良好环境。许多国家从区域规划角度安排休疗养基地,充分利用某些地理特有的自然条件,如海滨、高山气候、矿泉等作为较长期的休疗养之用。我国有许多在自然风景区,卜开发的休疗养地,如河北的北戴河、江西的庐山,河南的鸡公山,重庆的温泉。青岛的崂山等。第三节 美 化 城 市 园林绿地是美化市容,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为以人工为主的城市景观锦上添花。许多风景优美的城市,如北京、杭州、青岛、哈尔滨、桂林、南京、广州、大连、新会城镇等,均具有园林绿地与城市建筑群体取得有机联系的特点。鸟瞰全城,郁郁葱葱,建筑处于绿色包围之中,山水绿地把城市与大自然紧相联系。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城市或建筑群也都是与园林绿化分不开的, 园林绿化的美化作用表现在: (一)丰富城市建筑群体轮廓线。这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整体布局有关,尤其是城市的滨海,沿江一带,是人们水上游赏的必经之地,有的还是入城大门,充分发挥园林绿地的美化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如青岛海滨,红瓦黄墙的建筑群,高低错落地散布在山丘上,掩隐在绿树丛中,再衬托于蓝天白云青山的轮廓而创造了青岛城市的特有景色。 (二)美化市容。城市中的道路、广场绿化对于市容面貌影响很大。街道绿化得好,人们虽置身在闹市之中,却犹如生活在绿色走廊里。街道旁边的绿化广场,既可以供行人短暂休息,观赏街景,满足闹中取静的需要,又可以达到变化空间,美化环境的效果。 (三)衬托建筑,增加艺术效果。如北京的天坛依靠密植的古柏而衬托了祈年殿,肃穆壮观的毛主席纪念堂用常青的大片油松来烘托“永垂不朽”的气氛,苏州古典园林常用粉墙花影、芭蕉、南天竹、兰花来表现它的幽雅清静。 (四)园林绿化还可以遮挡有碍观瞻的景象,使城市面貌更加整洁、生动、活泼,并可以利用绿化植物的不同形态、色彩和风格来达到城市环境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增强艺术效果第二章园林构图的基本原理第一节景与造景一、 景与景的感受(一)、景: 西湖十景、圆明园四十景、避暑山庄七十二景1概念: 在园林绿地中,自然的或人为创造加工的,并以自然美为特征的,可供游息使用的空间。2 景的要素以自然美为特征。(自然景、自然创造的景、自然+人工) 泰山日出 黄山云海 苏州园林 长城要有一个四维空间 三维+时间 可谓“供作游息的空间环境”既是说景绝不是“引起人们美感画面”,“不是平面构图的风景图”而是具有艺术构思而能入画的空间环境可供游览、休息、欣赏一定的景观效果景观观赏景后所产生的感觉景物构成景观的物体即景物(二)、景的感受 景的感受是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器官去接受1. 视觉:花港观鱼、香山红叶2. 听觉:敲击声:钟声、屋角的铃声 风声:松涛万壑 雨声 水声:水碰撞产生的声音 瀑布 虫鸣、蛙蝉:鸟鸣林愈静,蝉噪山更幽。3. 嗅觉:园林植物特有的芳香4. 味觉:名闻中外的虎跑水、龙井茶5. 触觉:通过人的身体感受二、景的观赏 景可游可赏,但不同的游览观赏会产生不同的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1. 动态观赏、静态观赏 动态观赏视点与景物产生相对位移 静态观赏视线与景物位置不变,如看一幅画动游动,静休息在动的路线上要有序安排静的景物2. 观赏点和观赏视距游人所在的位置观赏点、视点观赏点与被观赏景物的距离观赏视距观赏视距合适与否与观赏的艺术效果关系很大视距的确定可根据人眼的视域范围和景物的大小来计算人眼的最佳视域范围为:垂直方向30o,水平方向45o.当景物在这个视域范围内,人的头部不需上下、左右转动,即可清楚地观赏景物。根据这个角度计算出来的视域称合适视域。当景物hw时,依垂直视域来考虑。当w20m) 中乔木(8-20m) 小乔木(2m) 中灌木(1-2m) 小灌木(1m)常绿、落叶灌木3. 藤本:凡植物不能直立,必须依靠其特殊器官(吸盘、卷须)或靠蔓延作用而依附于其他植物上。4. 竹类:属禾本科常绿乔灌木、干木质(圆方形)、中空而有节、皮翠绿色、花不开。5. 花卉: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及木本植物一年生花卉:春天播种、秋天开花(春化)二年生花卉:秋天播种,次年春天开花。多年生花卉:芍药、牡丹 耐寒性宿根:菊花 常绿性宿根:万年青 球跟花卉:地下部分的茎或根肥大成球状或块状,即具有变态茎或变态根。如:水仙、郁金香、马蹄莲。 水生花卉:(挺水、浮水、沉水、漂浮)芦苇、荷花、睡莲、黑藻、浮萍、满江红。6. 地被花卉:用以覆盖地面的低矮草本花卉,高度0.15-0.3m二、 环境条件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园林植物是个活的有机体,除本身和生长发育中不断受到内在因素的作用外,同时还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一) 温度:温度对叶绿素的形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根系活动以及其它生命现象都有密切关系。但由于纬度、海拔、小地形和其它因素的不同,因而在各个地区所形成植物生长发育条件不同,各种植物在长久的历史过程中对这不同的温度产生一定的适应性,这就形成了我国由南到北的水平分布带。热带温度、亚热带温度、温带温度、寒带温度(二) 阳光:园林植物在整个发育过程中,是依靠从土壤空气中不断吸收养料制成有机物来维持。然而这个吸收过程必须在有蒸腾作用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没有光,这个过程无法实现;同样,光合作用也会停止。所以其对光的要求正象人对O2的需要一样重要 ,但不同植物对光要求在幼龄期就表现不同。分阳性植物开阔向阳 耐荫性植物光线不足、背荫(三)水分:植物的一切生化反应都需要水分参与、一旦水分供应不足就会影响其生长;水分过多 ,使土壤空气不敞,缺O2,使根系腐烂。1. 旱生植物:只有少量的水分就能满足需要,甚至在空气土壤长期干燥情况下也能保持活动状态。旱生植物一般矮小,树冠稀疏,叶形小而厚,有的退化成针状,如仙人掌2. 湿生植物:与旱生相对应,根系不发达,并且在个体生长发育中需环境中经常有大量水分;抗旱能力极差。如秋海棠3. 中生植物:介于上面二者之中,不过,它们对水分变化的适应能力差异很大,如早柳、水杉经水淹仍生长,而桃、李、木瓜等经水淹就死亡。4. 水生植物:植物的全部或一部必须在静水或流水中才能生长。如荷花、菖蒲等 (四)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并从中吸收营养元素。不同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反应不同。1. 酸性土壤 PH7(五)空气: 空气中的O2、。CO2对呼吸、光合作用有影响。有害物质增多对植物有影响, (六)人的活动三、 园林种植设计原则1. 在配置方式上要服从于园林绿地的性质、功能,并与其总体艺术布局相协调。 进行设计时,首先要明确究竟通过种植设计解决什么问题。 道路绿化:主要功能蔽荫、组织交通采取行列式,同树种不同规格树 医院绿化:a 、一般医院多种植一些颜色鲜艳明丽的花、灌木、乔木,给病人以振奋的力量。b、在精神病医院,少用色彩鲜艳的花卉刺激人的精神,少种带刺的植物。园林布局:如规划式则种植设计亦规划式,反之亦然。2. 根据园林植物生态学特性,结合地形、朝向和干湿情况选择适当树种进行布置。在确定绿地的主要功能要求后,要选择适当树种,选择要因地制宜,适地适种,使设计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与栽植地点的立地条件相统一,保证树木成活。例:行道树、山上植物、水边。3. 植物配置要充分考虑四季景色和季相变化。杭州花巷观鱼入口选择树种:低矮草花(太阳花)红枫、雪松、太湖石春:草花,嫩红色红枫,嫩绿色雪松夏:太阳花,嫩绿色红枫,深绿色雪松秋:红枫、雪松。冬:白色太湖石、深绿色雪松4. 植物配置必须主次分明、疏密有致,要全面考虑植物造景在观形、赏色、闻香、听声上的效果。5. 植物配置要注意林缘线曲折、林冠线起伏。林缘线:种植设计意图在平面上的反映林冠线:种植设计意图在立面上的反映6. 要考虑树木种植的密度、搭配密度、生长要求搭配:1.常绿、落叶2.乔、灌、花、草3.快慢搭配7. 传统配置手法第二节 乔灌木及花卉的种植设计一、 乔灌木种植方式1. 规则式 中心植:在对称轴线的相交点,几何形花坛,广场的中心处栽植树形高大,体形优美,外形较为规整的树种,如雪松、银杏。 对植:在建筑物道路入口处两侧,左右对称种植两株树形整齐、轮廓严整的树。对植多采用耐修剪的常绿树。如海桐、七里香、罗汉松。 列植 :将树木成行成排以一定的株行距种植,通常为单行或双行。a、 单行列植:同一树种组成,或两种间植搭配。b、 双行列植:重复单行列植。c、 双行叠植:错开或部分重叠。 模样栽植:以不同色彩的观叶植物或花叶兼备的植物,在规则的植床内组成复杂华丽的图案纹样。如文字、肖像、时钟等。主要表现整体的图案美,植床的外形多采用较简单的几何图形轮廓可用于平地或斜坡上。 片植:在边框整齐的几何形植床内,成片地种植同一种植物,如 成行成排种植的林带、防护林、竹林。2. 自然式:自然式种植以模仿自然界中的植物景观为目的。 孤植:孤植树一般配置在园林空间构图的重心处,主要起造 景和庇荫作用。孤植树一般要求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具有树形高大、冠形美观、枝叶繁密、叶色鲜明等特点。如银杏、雪松、桂花、香樟等 丛植:由2-10株灌、乔木组成。丛植的方式自由灵活,既可以形成雄伟浑厚、气势较大的景观;也可以形成小巧玲珑、鲜明活泼的特点。在园林中可做主景,也可做配景。树丛的平面构图以表现树种的个体美和树丛的群体美为主。因此,在树种的选择上应选用庇荫性强,树姿、叶色、花果等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种。在树丛的配置上,要求从不同的角度观看都有不用的景观。a、 2株: 株树少,对比不宜太强,最好采用同一树种。但在动势、大小上可有区别,这样树丛比较活泼。两株树之间的栽植距离要小于二树冠半径之和,使其尽量靠近,在动势上要有俯仰、顾盼的呼应。b、 3株: 最好为同一树种或冠形类似的树种。树木的大小应有大、中、小三种,配置时一般最大和最小的一株靠近,中等的远离一些,形成有呼应关系的两个小组,平面构图上为不等边三角形。c、 4株: 用同一树种或两种不同的树种,以不等边三角形的形式构图,扩大为不等边四边形。两种树时,应有一种树占优势3:1。d、 5株: 从5开始,树种的组合因素增加、树种可增至2种,常绿或落叶乔、灌木,树木的分组形式以3:2最为理想。e、 6-9株: 6 4:2 37 5:2 3 8 5:3 4种 作为一个独立景观,应留与一定的观赏视距;如作为障景,视距可少留一些。 风景林:依树种的多少有纯林和混交林之分;依郁密度大小有密 林、疏林二种。混交林由五部分组成 乔木层亚乔木层大灌木层、小灌木层草木地被形态要求树冠姿态丰富天际线富于变化开花繁茂有美丽叶色花木多年生野生花卉生态要求阳性树半阳性东、南、西三面外缘(阳)乔木下、北面阴(半)阴性 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的种植设计,按水面的大小和深度以及水生 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安排。a、 荷花宜种植于较大水面。因为荷花叶形大,生长又快,如水面太小,则很快覆盖整个水面,而无水景可赏。睡莲叶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