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三第四章31.doc_第1页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四章31.doc_第2页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四章3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2课时) 课型: 复习课 编号: 时间: 2012-06-13 主备人:_李琼洁 二 年级 生物 备课组第 20 周第 4 课时 总第 98 课时备课组长签字: 徐振宇 段长签字: 一、学习目标: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意义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概念二、学习重点难点:1、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三、使用说明及方法指导1、根据老师所提问题自学课本,从第83第92用红色笔勾画出疑难点,独立完成探究题并总结规律方法。2、通过预习需要完成教学案的自主学习内容。3、通过自学仍解决不了的问题,准备上课时小组讨论交流,或由老师答疑解惑。四、自主学习内容1.请思考有关能量流动的一些问题:能量流动的起点、途径,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原因,“林德曼效率”的含义?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是怎样的?五、教学流程(一)、知识回顾,导入新课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以基本元素形式循环过程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在无机环境生物群落间往复循环范围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全球性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反复出现、循环流动联系能量的固定、转移、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总之,二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二)、合作、探究、展示1.能量流动的过程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过程,可以概括为下图。(三)、教师点拨由上图可知:(1)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主要是植物)固定太阳能。(2)能量转化: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最终散失)。(3)能量的传递:传递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4)每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及去向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被这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全部能量。能量的来源与去路:即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2能量流动的特点 (1)单向流动的原因 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一定的,能量只能由被捕食者流向捕食者而不能逆流,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总有一部分以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的形式散失掉,而该部分热能不能再被利用,因此能量不可循环。要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就需要不断补充太阳能。 (2)逐级递减的原因 各营养级生物的呼吸消耗;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消费者的尸体、粪便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各营养级生物中都有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个营养级生物所利用。考点2 能量传递效率及应用1.能量传递效率 一般能量传递效率大约为10%20%。2.生态金字塔 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三者都是用来说 明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情况的,三者统称为生态金字塔。其 原理是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提出的“十分之一定律”:输 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大约有10%20%流动到下一营养级。 该定律说明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时,是逐级递减的。(1)三种生态金字塔的比较:(四)、当堂检测例题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 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份D. 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种例题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B. 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到第二营养级C.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 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例3.2011课标全国卷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羔羊。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_。(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3)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_(增加、减小、不变)(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_(增强、减弱、不变)。(六)、作业布置1.2011山东卷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下图(1)图中食物网较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能力较差,其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 000 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够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_kJ和_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该草原的_锐减或丧失。(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和竞争。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 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填“偏高”或“偏低”)。(4)草原干旱时,兔摄取水分减少,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_,引起_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_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排尿量,以保持体内水平衡。2.(2010滨州期中)如图是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理解不 正确的是() A.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能量的相 对值 B图中C所具有的能量为B的10%20% C图中A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图中A具有的能量是B、C、D的能量之和2.根据图示的食物网,若黄雀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动物, 蝉和螳螂各占一半,则当绿色植物增加G千克时,黄雀增 加体重最多是() AG/75千克 B3G/125千克 C6G/125千克 DG/550千克学生出勤情况:复备区复备人: 复备内容:板书设计:六、课后反思:答案:例1:D 例2:A例3:【答案】 (1)竞争和捕食寄生(3)增加(4)减弱作业布置:1、【答案】 (1)自我调节(或: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抵抗力分解者(2)10400增加生物多样性(或:物种多样性)(3)捕食900增高(4)升高下丘脑肾小管、集合管2、 解析:在此能量流动的图解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 级生物所具有能量的相对值;能量的传递效率一般为10% 20%,所以C具有能量为B的10%20%;生物群落中的总能量 为生产者固定的有机物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