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心得.doc_第1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心得.doc_第2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心得.doc_第3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心得.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大 作 业题 目实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选修课学习心得专 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姓 名 汪炳星学 号 B10020319日 期2011年12月19号计算机维修与组装心得为时一学期的计算机维修与组装课程快要结束了。老实说,这是一门很有得学的课程,而我没那么认真地学习它。现在,我希望通过好好的总结,让自己留下一些有用的经验。理论学习这门课是理论与实践并行地。所以,是一门很值得选学的课程。第一堂课上,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计算机硬件基础。通过这次课,我较为系统地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光驱等。此外,关于南桥北桥的介绍老师有延伸地为我们讲诉,当前机算计发展的主要瓶颈。即CPU的高频与外围设备无法跟上计算速度的矛盾。同时也让我们明白,并不是CPU的主频越高越好的,好的计算机除了要求高速的计算外,还强调内设与外设的协调。当然,我还首次听说了超频的概念,并且对它有所了解。第二堂课上,老师介绍的是计算机组装与基本设置、硬件常见基本故障及处理。这次课是为第一次试验:拆卸机组转台式机,而做准备的。因此收获较多,是理论与实践的并举。首先,是一些组装计算机需要注意的小细节。比如,各种卡或是插槽,在拆卸是注意不要暴力操作。因为,各个设备都是可以轻松拆下来的。此外,注意宁夏的螺丝的种类即拧的顺序,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当拆好计算机后,便是将计算机装回去了。装机过程比拆的难多了,原因是不清楚那根线该与哪个口连接。解决的过程是让人影响深刻并有成就感的。我和搭档通过排出、试接、询问老师、查看资料。最后,是把计算机完好地组装起来了。这过程当然也很需要细心。比如,固定主板的螺丝别急着全部拧紧,要先均匀地把所有螺丝拧上去后再拧紧,这样能防止印刷电路板被挤变形。第三堂课了,这节课是联系着上次试验和下一次实验的。因为,装完计算机自然要装操作系统,而下一次实验就是装操作系统的。因此,这堂课有很好的联系性。关于操作系统,记得最深的就是种类。有WindowsXP、Windows98、以及现在的Win7、Win8,此外还讲到了开源的Linux操作系统。介绍了Linux的发展过程,Windows的发展过程。通过这次课,我了解了操作系统的多线程工作原理以及优点。WindowsXP的成功,Linux的迅速崛起等。第四堂课,老师讲的是网络基础的知识。老实说,这块知识是我最不了解的地方。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最不喜欢学。所以,虽然听着课,但并没没有好好听,自然没有想总结的回忆。第五节课同第四节课一样,没多少值得总结的东西。因为,没好好学也就多少收获。这次课老师是试图想向我们介绍的是当下最新的一些计算机的性能及价位的。我想这是老师希望我们通过了解最新计算机的性能而喜欢上这个领域的。于我来说,经济是基础!实验学习第一次试验已经提到了,是组装及拆卸一台式计算机。首先,除了计算机配件以外,需要准备要用到的螺丝刀、尖嘴钳、镊子等装机工具:(1)十字口螺丝刀:用于螺丝的安装或拆卸。最好使用带有磁性的螺丝刀,这样安装螺丝钉时可以将其吸住,在机箱狭小的空间内使用起来比较方便。(2)一字口螺丝刀:用于辅助安装,一般用处不大。(3)镊子:用来夹取各种螺丝、跳线和比较小的零散物品。例如,在安装过程中一颗螺丝掉入机箱内部,并且被一个地方卡住,用手又无法取出,这时镊子就派上用场了。(4)尖嘴钳:主要用来拆卸机箱后面的挡板或挡片。不过,现在的机箱多数都采用断裂式设计,用户只需用手来回对折几次,挡板或挡片就会断裂脱落。当然,使用尖嘴钳会更加方便。准备好这些后,就开始拆机了。拆机的注意事项已提过,关键一点是不暴力操作。另外,合理的分放拆下来的东西既有助于下一次安装,也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接着就是将拆好的计算机装回去了。因为装机较难,所以有必要说一下详细的装机步骤:(1)安装电源(P4电源)主机电源一般安装在主机箱的上端靠后的预留位置上。开电源包装盒,取出电源。将电源安装到机箱内的预留位置。用螺丝刀拧紧螺丝,将电源固定在主机机箱内。(2)将CPU和CPU散热器安装在主板上抬起主板上的CPU零拔插力插座(ZIF)的压杆,将CPU底板缺针的角对着插座上的缺口,然后水平放下,将CPU插入插座,然后将压杆往下压,卡住以后CPU就安装到位了。将塑料卡子按入风扇插座的4个孔中。将风扇放入支架中,固定风扇。将风扇电源线插入主板标明的CPU-FAN插座。(3)安装内存条最好将内存条插在离CPU最近的内存插槽中,可以提高内存的读写速度。拨开内存插槽两边的卡槽。对照内存金手指的缺口与插槽上的突起确认内存的插入方向。将内存条垂直放入插槽,双手拇指平均施力,将内存条压入插槽中,此时内存插槽两边的卡槽会自动往内卡住内存条,当内存条确实安插到底后,卡槽卡入内存条上的卡勾定位。(4)安装主板将机箱水平放置,观察主板上的螺丝固定孔,在机箱底板上找到相互对应位置处的预留孔,将机箱附带的铜柱安装到这些预留孔上,这些铜柱不但有固定主板的作用,而且还有接地作用。将主板放入机箱内。拧紧螺丝将主板固定在机箱内。(5)安装光驱、软驱、硬盘等驱动器a.光驱的安装过程:先设置光驱的跳线为从盘(Slave)。拆下机箱最顶端的驱动器的挡板。从机箱外把光驱沿着驱动器架的轨道推入架中。将螺丝拧紧。连接CD音频线,将CD音频线的任意一端插入光驱背后的四针音频输出接口,将另一端插在声卡(或集成声卡的主板上的)的”CD-IN”接口即可。b.硬盘的安装过程:先设置硬盘跳线,如果是单块硬盘则将硬盘设置为MASTER(主盘)。从机箱内顺着轨道将硬盘插入小驱动器架中,用螺丝拧紧。(6)安装显卡、声卡、网卡等板卡现在有很多主板集成了这些板卡的功能,如果对集成的显卡、声卡、网卡等的性能不满意,可以按需安装新的扩展卡,并在BIOS中设置屏蔽该集成的设备。安装显示卡:先确定AGP/PCI-E显卡插槽的位置,根据AGP/PCI-E插槽的位置拆除机箱背后相应的档片。将插槽末尾的白色塑料卡扳下,将显卡对准插槽用力插到底,将卡子拨起固定位置长,最后用螺丝固定。安装声卡/网卡:找到白色PCI插槽,把声卡/网卡插到底,最后用螺丝固定。(7)连接电源线连接20芯主板电源线。将电源插头插入主板电源插座中。连接P4电源4芯电源线。 电源的输出线中的D形大4孔插头可为硬盘和光驱供电,硬盘和光驱电源接口插座也为D形,反向一般无法插入,强行反向插入就会损坏接口电源。为光驱插上D形电源插头。将电源输出线中的4孔插头插入软驱的相应插槽中。为硬盘接上D形电源接头。(8)连接数据线连接硬盘和光驱数据线:一般一块主板有2个IDE插槽,可连接2条IDE数据线,其中IDE1用于连接硬盘,IDE2用于连接光驱。插接数据线时应注意电缆接头的一面有一突出,而硬盘、光驱插槽中有一缺口,可以以此判断插接电缆的方向,另外还可以通过IDE数据线判断电缆的插入方向。IDE数据线的1线(红线或花线)应与硬盘和光驱接口插座的第一脚(目前多为靠近电源插座的一侧)相对应,第一脚在硬盘和光驱上均有标识。(9)连接机箱面板引出线(系统面板、前置USB面板、前置音频面板)应各种主板有其不同的连接方法,具体连接方法请参考主板说明书。(10)装挡板、整理机箱。(11)盖上机箱盖,连接外部设备。连接PS/2接口的鼠标和电源符合规范的主板,接键盘的PS/2口是紫色的,接鼠标的PS/2口是绿色的,一般接键盘的PS/2口在左边(靠近主板)。连接显示信号线:显示器信号线插头是D形15针接头,一段应插在显示卡的D形15孔插座上,另一端插在显示器上。这样,一台计算机基本就算组装好了。第二次试验是装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老师教我们的是装WindowsXp系统。由于有事,这次试验我没能来上,向老师请了假。但我了解到装操作系统并不难,所以利用课余时间,我使用iso文件在自己的虚拟机上模拟了一遍。算是学会了。关键是要有注册码,有项现成的方便多了,没现成的我就无能为力了。第三次试验记得老师是想让我们做启动U盘的。由于总总原因,启动U盘最终是没做了。但是,这次试验上,老师把制作启动U盘需要的软件都介绍给我们了。另加好几个我没见过,但很实用的软件。老师介绍的软件有好多。因为大部分我没用过,所以,也就不清楚他它们的功能,不知到自己是否需要。通过同同学的交流和自己的摸索。我选择了群联助手和虚拟光驱这两个软件。应该说,群联助手带来的方便不是那么地深有体会。因为,群联助手主要是帮忙测试和修复U盘而U盘这种东西不是说坏就坏。因此,装上没多久后我就把它给删了。但是虚拟光驱的使用却很不错,它帮我解决了好多iso文件的阅读、安装问题。虽然,并不是说一定的使用它,但是有它确实方便了很多。所以可以说这是这门课给我带来的最直接的收获。总结 首先,我明确自己对这门课的态度,这是一门能学到一些确实有用的东西的学科。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给我带来较同类课程里更多更实际的收获。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同学没选上这门课却也来旁听的缘故。但是,我一直坚信任何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