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之法律分析.pdf_第1页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之法律分析.pdf_第2页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之法律分析.pdf_第3页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之法律分析.pdf_第4页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之法律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之之法律分析法律分析 中伦律师事务所 冯成亮律师1 2014年6月20日 中国证监会公布了 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 指导意见 对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提出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 指出 为了贯彻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关于 允许混合所有 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 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的精神 落实 国务院关 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 2014 17号 中关于 允许上市公司 按规定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员工持股计划 的要求 在上市公司中开展员工持股计划实施试点 指导意见 出台至今 已有三十多家上市公司公告了员工持股计划 笔者认为 无论 从立法层面 还是实践中出现的新现象 监管部门都应当进一步细化员工持股计划的监管 本文拟从分析比较员工持股计划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区别入手 阐述员工持股计划的本质 及法律特征 意图对员工持股计划监管提出一些建议 一 一 员工持股计划与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与上市公司股权股权激励的区别激励的区别 指导意见 出台之前 中国证监会出台了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 试行 以 下简称 管理办法 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1号 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2号 及 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3号 以下合称 备忘录 作为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主 要法律依据 从最终效果来看 管理办法 与 指导意见 均是意在使员工获得本公司股 票并长期持有 股份权益按约定分配给员工的制度安排 较 指导意见 管理办法 规定的股权激励则强调以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为条件 监管 部门的监管意图更为明显 而 指导意见 则将员工持股更多地纳入了市场化的操作思路 比较员工持股计划与股权激励 主要区别如下 1 参与对象 实施条件 管理办法 及 备忘录 规定 董事 高级管理人员 核心技术 业务 人员以外人 员成为激励对象的 上市公司应在股权激励计划备案材料中逐一分析其与上市公司业务或业 绩的关联程度 说明其作为激励对象的合理性 上市公司监事不得成为股权激励对象 1 冯成亮 中伦律师事务所律师 电话 139 2388 7556 微信 fcl121867812 欢迎交流 2 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1号 规定 持股5 以上的主要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原则上不 得成为激励对象 除非经股东大会表决通过 且股东大会对该事项进行投票表决时 关联股 东须回避表决 持股5 以上的主要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配偶及直系近亲属若符合成为激励 对象的条件 可以成为激励对象 但其所获授权益应关注是否与其所任职务相匹配 同时 股东大会对该事项进行投票表决时 关联股东须回避表决 激励对象不能同时参加两个或以 上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 由此可以看出 管理办法 及 备忘录 对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参与对象有较多限 制 只有工作业绩 贡献与上市公司业务紧密结合的员工才有机会参与员工激励 究其原因 上市公司员工激励是企业为获取员工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 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监管部门制订 管理办法 的初衷 即将股权激励作为上市公司对员工 的福利 因此 确有必要 才予授予 同时 由于上市公司监事需要对股权激励履行其监督 职责 为确保其独立性 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 上市公司监事不得参与员工激励 员工持股计划则以 建立和完善劳动者与所有者的利益共享机制 为出发点 至于利益 如何共享 则以企业与员工自愿 风险自担为原则 除非公开发行方式外 中国证监会对员 工持股计划的实施不设行政许可 由上市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实施 因此 指导意 见 概况规定了员工持股计划的参与对象为上市公司员工 并没有对具体参与对象进行更多 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 指导意见 规定 监事会应当就员工持股计划是否有利于上市公司 的持续发展 是否损害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 公司是否以摊派 强行分配等方式强制员 工参加本公司持股计划发表意见 但 指导意见 并没有规定上市公司监事不得参与员工持 股计划 从目前已公告的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来看 不少上市公司监事也参与了员工持股 计划 是否会造成利益冲突 导致监督不到位呢 值得思考 根据 管理办法 及 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1号 的规定 股权激励计划需要建立 配套的业绩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 对激励对象所持有限制性股票的解锁条件进行明确的规定 在激励计划期限内 若未达到当期业绩指标条件 则激励对象不能解锁当期限制性股票 激 励对象持有的当期未解锁限制性股票由公司回购注销 上市公司设定的行权指标须考虑公司 的业绩情况 原则上实行股权激励后的业绩指标 如 每股收益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 润增长率等 不低于历史水平 而员工持股计划以自愿 风险自担为原则 自然没有必要规 定员工持股计划需以上市公司业绩为兑现条件 当然 指导意见 也并规定禁止或限制上市 公司或股东对员工持股计划设定兑现条件 3 笔者注意到 指导意见 实施后 不少上市公司公告股票来源方式各异的员工持股计 划 海普瑞 股票代码 002399 第一家发布员工持股计划 计划持有人向国联证券申请 融资1 7亿元 通过二级市场购买公司股票 公司控股股东以其持有的部分股票对该项融资 提供质押担保 实际上股东还是为员工承担了一定的风险 此举明显有利于提高职工的凝聚 力 苏交科 股票代码 300284 的员工持股计划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来解决股票来源 实 质与上市公司向确定对象定向发行股票无异 股市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此时的风险当然 是员工全部自行承担 三六五网 股票代码 300295 员工持股计划标的股票 部分来自控 股股东无偿赠与 同时约定员工持股计划应当分期兑现 也即员工在实施期内仍在公司任职 的 才有资格兑现 与拟上市公司员工股权激励方式有几分相似 大富科技 股票代码 300134 员工持股计划标的股票来源为实际控制人自愿赠与 以实施当年及未来三年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 不考虑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可能导致的股份支付的影响 为实 施条件 员工激励的意图明显 总之 员工持股计划在参与对象 标的股票兑现条件方面较股权激励而言更加灵活 更 有利于员工持股计划的成功实施 2 认购价格 限售期 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1号 规定 如果授予员工的限制性股票是通过定向增发方 式取得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50 自股票授予日起十 二个月内不得转让 激励对象为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的 自股票授予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 得转让 指导意见 规定 每期员工持股计划的持股期限不得低于12个月 员工持股计划认购 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 依据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 第三十八条规定及 上市公 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 第九条 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 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百分之九十 限售期限不低于三十六个月 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1号 规定 如果标的股票的来源是增量 即通过定向增发 方式取得股票 其实质属于定向发行 则参照现行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 中有关定 向增发的定价原则和锁定期要求确定价格和锁定期 同时考虑股权激励的激励效应 上市 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 及 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 规定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 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百分之九十 董事会决议确定具体发行对象的 认 4 购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 3 会计处理及个人所得税缴纳 按照 企业会计准则第11 号 股份支付 的规定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成本将在管理 费用中列支 费用的摊销对股权激励有效期内各年净利润有所影响 由于员工激励以公司业 绩指标为实施条件 如果将股权激励导致的股份支付作为经常性损益 事实上不利于公司业 绩指标的实现 笔者从非专业角度认为 员工持股计划会计处理及参与对象个人所得税缴纳 应当根据 股票来源方式不同区别执行 大富科技 股票代码 300134 员工持股计划中 由上市公司 实际控制人以公司业绩指标为条件 分期向员工持股计划兑现标的股票 三六五网 股票代 码 300295 员工持股计划 上司公司控股股东无偿赠与 但约定员工持股计划分期兑现的 情形 前述两种员工持股计划 应当根据 企业会计准则第11 号 股份支付 的规定进行 会计处理 海普瑞 股票代码 002399 员工持股计划的标的股票系自二级市场购买 苏交 科 股票代码 300284 员工持股计划的标的股票通过定向增发取得 该两种情形均属于市 场化交易行为 并不具备员工激励的特征 其会计处理不应当适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11 号 股份支付 根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激励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 2009 461 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财税 2005 35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期权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有关问 题的通知 财税 2009 40号 规定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 员工通过限制性股票及股票期 权形式所得按照 工资 薪金所得 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限制性股票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 发生时间为每一批次限制性股票解禁的日期 股票期权在行权时 纳税确有困难的 经主管 税务机关审核 可自其股票期权行权之日起 在不超过6个月的期限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 员工通过员工持股计划的股息 红利所得 笔者认为应当依照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证监会关于实施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税 2012 85 号 规定缴纳 员工持股计划减持上市公司股票所得 笔者认为 如果员工持股计划标 的股票来源系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自愿赠与 以上市公司业绩为兑现条件 或者虽无业绩要 求 但分期兑现的 以及公司回购本公司股票的 由于该等员工持股计划具有明显的员工激 励性质 应当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激励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 2009 461 号 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果员工持股计划标的股票系自二级市场购买 或者认购非 5 公开发行所得 笔者认为 员工持股计划取得股票系市场化交易行为 员工个人不需要就减 持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4 行政许可 标的股票授予或交易 管理办法 规定 上市公司应将股权激励在中国证监会备案 中国证监会无异议后方 可实施 指导意见 规定 除非公开发行方式外 中国证监会对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不设行政 许可 由上市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实施 管理办法 规定 上市公司以股票市价为基准确定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的 在下列期 间内不得向激励对象授予股票 一 定期报告公布前 30 日 二 重大交易或重大事项决定过程中至该事项公告后 2 个交易日 三 其他可能影响股价的重大事件发生之日起至公告后 2 个交易日 指导意见 规定 上市公司公布 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时 必须严格遵守市场交易规则 遵守中国证监会关于信息敏感期不得买卖股票的规定 严厉禁止利用任何内幕信息进行交易 笔者认为 中国证监会对员工持股计划的监管明显趋松 注重事后监管 综上分析 员工持股计划与股权激励出发点不完全一致 员工持股计划是监管部门为 建立和完善劳动者与所有者的利益共享机制 以 依法合规 自愿参与 及 风险自 担 为原则 使员工获得本公司股票并长期持有 股份权益按约定分配给员工的制度安排 具有明显的意思自治导向 笔者认为 指导意见 关于员工持股计划的监管较为概括 应从员工持股计划意思自 治特征及上市公司作为社会公众公司的特点出发 区分不同股票来源方式 针对员工持股计 划主要问题 对员工持股计划的参与对象 实施条件 认购价格 限售期 会计处理 个人 所得税缴纳 行政许可及标的股票交易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定 二 二 员工持股计划的监管员工持股计划的监管 一 从股票来源方式不同进行分类监管 1 上市公司回购本公司股票 6 上市公司依照 公司法 规定回购本公司股票 作为员工持股计划标的股票来源的 如 果取得该等股票的价格低于市场交易价格 那么该员工持股计划即具有股权激励特征 笔者 认为 上市公司作为社会公众公司 实施该等员工持股计划不应当依照 指导意见 规定的 自愿参与 原则 而应当从有利于公司业务发展出发 参考 管理办法 关于股权激励的 授予条件 限售期 会计处理 个人所得税缴纳 上市公司内部决策程序 行政许可的相关 规定 防止上市公司董事或管理层随意通过员工持股计划低价取得激励股票 对上市公司及 其股东的利益造成损害 上市公司依照 公司法 规定回购本公司股票 作为员工持股计划标的股票来源的 如 果取得该等股票的价格不低于市场交易价格 那么该员工持股计划并不存在股权激励的动机 此时 该等员工持股计划本质上属于上市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正常交易 上市公司只是提供了 标的股票的来源而已 可以依照 指导意见 规定的 依法合规 自愿参与 风险自担 原则实施 2 二级市场购买 上市公司员工 包括管理层 通过二级市场购买取得本公司股票 本质上完全是市场交 易行为 从购买环节来说 遵守股票交易的相关规定即可 监管部门没有必要设计有针对性 的制度 考虑到上市公司员工 包括管理层 作为持股主体的特殊性 为了防止内幕交易 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发生 有必要对上市公司董事 监事及管理层参与的员工持股计划交易 本公司股票进行特殊规定 3 股东自愿赠与 上市公司股东向员工赠与本公司股票 并不直接影响上市公司利益 反而有利于增强员 工凝聚力 监管部门没有必要设计有针对性的制度 当然 上市公司股东向员工赠与本公司 股票 笔者认为应当执行 企业会计准则第 11 号 股份支付 进行会计处理 员工按照 个 人所得税 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4 非公开发行 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起草说明 介绍 以非公开发行方式 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根据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 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 则 的规定 持股期限确定为 36 个月 据此分析 监管部门将以非公开发行取得标的股票 的员工持股计划纳入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 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 的监管范围之内 笔者认为 员工持股计划应当遵守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 上市 7 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 的规定 鉴于持股主体的特殊性 为了防止内幕交易 操纵 市场等违法行为发生 有必要对上市公司董事 监事及管理层参与的员工持股计划交易本公 司股票进行特殊规定 二 结构化产品 笔者注意到 部分上市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参与认购了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中的次级份额 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优先级份额按实际存续天数优先获得固定收益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该部 分收益承担担保义务 对于次级份额而言 通过份额分级 放大了次级份额的收益或损失 若市场面临下跌 次级份额的跌幅可能大于市场指数跌幅 定向资产管理计划通过二级市场 认购上市公司股票规模不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 10 单个员工所获股份权益对应的股票总 数累计不得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 1 中国证监会在 2014 年 11 月 6 日新闻发布会上明确 前述员工持股计划采取结构化产品 通过二级市场购买本公司股票的方式来实施员工持股计 划 符合 指导意见 的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 中国证监会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已明确 鉴于结构化的资产管理产品 权利义务关系复杂 上市公司大股东 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等关联方参与的资产管理产品认 购非公开发行的股票后 其如何适用短线交易 内幕交易 操纵市场 高管持股变动以及相 应的信息披露等法规 如何在发行方案等相关文件中事先明确约定各方的权利义务等 涉及 到诸多法律规范的理解与适用 对于这些新问题 新现象 需要认真研究 合理规范 因此 对认购对象含结构化产品的定增 中国证监会暂不予核准 笔者认为 员工持股计划透过采取结构化的资管计划 通过二级市场购买上市公司股票 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 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等关联方通过结构化资产管理产品参与认购本公 司非公开发行的股票 就如何适用短线交易 内幕交易 操纵市场 高管持股变动以及相应 的信息披露等法规的法律困境无实质区别 作为持股对象的上市公司员工 尤其是上市公司 董事 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认购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中的次级结构化产品 收益或损失被放大 且控股股东往往对优先级份额固定收益承担担保责任 此时的利益导向让监管部门和社会公 众对上市公司董事 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信任降低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 上市公司员 工 尤其是上市公司董事 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认购本公司限制性股票可以很好地向市场传 递积极信号 提高市场热情 有利于社会资源整合 对上市公司 外部投资者及上市公司员 工无疑是共赢 8 笔者认为 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或者员工持股计划的持股对象存在结构化产品 本 身并不违反现行法律 法规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监管部门应当通过制度设计 细化对员工 持股计划股票交易环节的监管 使之在合规合法的前提下 有效配置社会资源 提高上市公 司管理水平 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 三 标的股票的交易 指导意见 规定 上市公司公布 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时 必须严格遵守市场交易规则 遵守中国证监会关于信息敏感期不得买卖股票的规定 严厉禁止利用任何内幕信息进行交易 笔者认为 上市公司董事 监事 高级管理人员 往往是内幕信息的知情人 参与员工 持股计划的员工 往往有可能参与了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的重大事项 并知悉该重大事项是否 进入操作阶段 是否有可能最终完成 因此 有必要要求员工持股计划证明其未在信息敏感 期内进行本公司股票交易 也即举证责任倒置 员工持股计划筹备成立阶段 上市公司应公告董事会关于员工持股计未在信息敏感期内 进行持股计划宣传 召开职工代表大会 提交董事会审议的专项说明 上市公司采取公司回购 非公开发行股份方式提供标的股票的员工持股计划 为防止在 信息敏感期内取得标的股票 董事会应当对交易的筹划 履行进程进行专项说明 并公告 对董事 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参与的员工持股计划 笔者认为 应当参考相关规定 对 董事 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透过员工持股计划间接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变动进行有针对性的监 管 对于员工持股计划交易本公司股票 应要求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机构进行有效监督 杜绝 在信息敏感期内交易股票 具体如下 1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信息披露工作指引 第二十九条规定 员 工参与员工持股计划所获公司股份权益 应当与员工通过其他方式拥有的公司股份权益合并 计算 按照法律法规 中国证监会及本所有关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笔者认为 还应当单 独披露上市公司董事 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透过员工持股计划间接持有本公司股份数及其变 动情况 占其合计持有本公司股份数的比例 2 上市公司董事 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 以下简 称 变动规则 中关于上市公司董事 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持股规则的规定 系针对登记 在其名下的所有本公司股份 不包括其间接持有本公司股份的情形 因此 员工持股计划每 年转让的股份应当不需要遵守不得超过其所持本公司股份总数的 25 的限制 9 由于员工持股计划列明了各持有人所持计划份额的比例 因此 员工持股计划各持有人 可根据其所持计划份额计算出其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数 笔者认为 为防止董事 监事或 高级管理人员利用员工持股计划规避 变动规则 关于其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数不得超过 其所持本公司股份总数的 25 的限制 应当规定董事 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 透 过员工持股计划每年转让的股份数不得超过其透过员工持股计划所持股份数的 25 如果 员工持股计划当年累计转让的股份数达到其所持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 或者虽不足25 但拟进行的转让将导致超过 25 的 员工持股计划拟进行的股份转让应当扣减该董事 监 事或高级管理人员间接持有的股份数 也即该董事 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不再参与当年减持 所得分配 董事 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对员工持股计划当年转让股份数量超过所持本公司股 份总数 25 的部分不参与分配 员工持股计划的持有人全部为上市公司董事 监事或高级 管理人员的 员工持股计划每年转让股份数不得超过其所持本公司股份总数的 25 上市 公司董事 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透过员工持股计划所持股份不超过 1000 股的 可不受前述 转让比例的限制 3 变动规则 规定 董事 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自其离职后半年内 不得转让所持 本公司股份 笔者认为 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董事 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自其离职后半年内 员工持 股计划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