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导学案2寓言两则语文S版.doc_第1页
六年级上语文导学案2寓言两则语文S版.doc_第2页
六年级上语文导学案2寓言两则语文S版.doc_第3页
六年级上语文导学案2寓言两则语文S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寓言两则 1、帮助学生学会“矛、弗、卮、遂”4个会认字和“矛、盾、弗、学习什么 祠、遂”5个会写字。 2、引导学生理解寓言内容,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学习重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2、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要教学生结合注释,或查字典理解文中一些字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体验学习 走进韩非子 韩非子,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与李斯同师荀子。他创立了法家学说,很了不起,成为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后人把韩非子的著作编辑成韩非子一书。自相矛盾一文选自韩非子难一,是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一、聊聊课题,记下疑问。二、识字写字。 对于不认识的字我该怎样对付呢?对于书写复杂或是易写错的字词我又该怎么办呢?三、我能试着把课文读熟,并结合课文注释大概翻译出每句话的意思。 (遇上不理解的词句我先记下来,等下问问同学,问问老师。)四、联系课文,感悟道理。(一)交流讨论:为什么会出现“其人弗能应也”的尴尬局面?(二)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想一想:在你的周围,存在着自相矛盾的人和事吗?1、根据拼音写汉字。 楚人有( )盾与矛者,( )课堂练习 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2.分小组把这则寓言故事编成一个小品,表演给大家看。 板书设计: 自相矛盾 盾2 寓言两则(第二课时) 1、帮助学生学会“卮、遂”2个会认字和“祠、遂”5个会写字。学习什么 2、引导学生理解寓言内容,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学习重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2、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要教学生结合注释,或查字典理解文中一些字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体验学习 走进战国策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案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一、聊聊课题,记下疑问。二、识字写字。 对于不认识的字我该怎样对付呢?对于书写复杂或是易写错的字词我又该怎么办呢?三、我能试着把课文读熟,并结合课文注释大概翻译出每句话的意思。 (遇上不理解的词句我先记下来,等下问问同学,问问老师。)四、联系课文,感悟道理。(一)交流讨论:为什么“蛇先成”的那个人会“终亡其酒”? (二)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想一想:在你的周围,存在着画蛇添足的人和事吗? 1、写出下面句子中“之”字的意思。 (1)誉之曰 ( ) (2)吾盾之坚 ( )课堂练习(3)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 ( ) (4)数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