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项部分 古诗文 牧 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注释】1.横野:宽阔的原野。 2.弄:逗弄。 3.归来:回来。4.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5.卧:躺下,睡倒。【诗意】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牧童吃饱了饭回来时,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草地上望着明月休息了。 【作者简介】吕岩(约公元八七四年前后在世)一名岩客,字洞宾,河中永乐(一云蒲坂)人。(唐才子传作京兆人。此从全唐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前后在世。咸通初中第,两调县令。值黄巢之乱,遂携家归终南,放迹江湖间。相传他后来在长安酒肆,遇到仙人钟离权,遂得道,不知所终。这就是民间盛传的“黄粱梦”故事,许多小说家、戏曲家,都取之为小说、戏曲的题材。吕岩所作诗,流传甚多,全唐诗辑为四卷,行于世。【赏析】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我们看到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了作者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表现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诗句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当然,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没有家人聚集的场景,没有伙伴嬉戏的情景,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欢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赏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儿,牧童心里会想些什么?或者什么都没想,就睡着了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 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白天有牛和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当然,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湖上杂诗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注释】1.杂诗:这里指在湖上随时产生的零星感想。2.葛岭:地名,位于浙江省杭州。3.老夫:德高望重,年长高龄男子的谦虚自称。4.异:不同。5.羡:羡慕。【诗意】葛岭的花都在二月开放(作者闲来无事,在湖滨郊游踏青),一路上游人络绎不绝,都说想做神仙,而我的心境与他们的不一样,我一点也不羡慕神仙,只羡慕那些少年。【作者简介】袁枚(17161797年),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少有才名,擅长写诗文,24岁中进士。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沭阳、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袁枚24岁参加朝廷的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总督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倡导“性灵说”。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主张“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以性情、天分和学历作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这样才能将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相结合,创作出佳品,认为“诗文之作意用笔,如美人之发肤巧笑,先天也;诗文之征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饰,后天也”。主张文学应该进化,应有时代特色,反对宗唐宗宋。他讥讽神韵派是“贫贱骄人”,格调派是“木偶演戏”,肌理派是“开古董店”,宗宋派是“乞儿搬家”。他也反对沈德潜的“温柔敦厚”说,认为“孔子论诗可信者,兴观群怨也;不可信者,温柔敦厚也”。主张骈文和散文并重,认为骈文与散文正如自然界的偶与奇一样不可偏废,二者同源而异流,它们的关系是双峰并峙,两水分流。诗歌清新隽永,流转自如。写景诗飘逸玲珑。其中,和他的诗歌主张与风格相似的诗人还有郑燮、赵翼和黄景仁。袁枚的文学思想有发展的观点,对封建正统文学观点及形式主义思潮有冲击作用。另外,他强调骈文作为美文学的存在价值,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写景寄情的诗。诗人采用对比的写法,写出了郊游踏青的闲情,表达出作者对青春的渴盼,对年轻的希冀。第1、 二句写出了游人的表现。作者闲来无事,在湖滨郊游踏青。一路上游人络绎不绝,都说想做神仙。第三、四句作者表明自己的态度,自己心境和游人不同,一点也不羡慕神仙,只羡慕那些少年在作者眼中,青春是最令人如痴如醉的,但是年华如水,青春易逝,谁也无法挽留青春逝去的脚步呀!“不羡神仙羡少年”这句诗,明显流露出作者对青春的渴盼,希冀中又隐藏着一股难言的惆怅和无奈的心情。袁枚33岁时父亲亡故,然后辞官回家养母,悠闲地在“随园”生活近50年。他想年轻,想回到有理想有抱负的时候,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而不是仅仅悠闲地生活,可是现在已垂垂老矣,只有羡慕年轻人的份了。 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注释】1.稚子:指幼小,天真的孩子。2.弄:玩。3.金盆:铜铁之类金属制成的盆。4.脱晓冰:指儿童晨起,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5.铮:指古代一种像锣的乐器。6.磬:古代打击乐器,用玉、石制成。7.玻璃:指古时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不是现在的玻璃。【诗意】清晨,儿童将铜(金)盆里冻的冰凿下来,用带来的丝线穿起当铮(古代乐器名)。敲得响声穿过树林,只听一声响,孩子们把它敲碎了。【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汉族人。一生力主抗金,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多受其勉励与教诲。孝宗即位后,张浚入相,即荐万里为临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丧,服满后改知奉新县。乾道六年(1170年)任国子博士,开始做京官,不久迁太常丞,转将做少监。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六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曾镇压沈师起义军,升为广东提点刑狱。不久,遭母丧去任,召还为吏部员外郎,升郎中。十二年 (1185年)五月,以地震应诏上书,极论时政十事,劝谏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坚决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放弃两淮、退保长江的误国建议,主张选用人才,积极备战。次年,任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十四年(1187年),迁秘书少监。高宗崩,万里因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事,指斥洪迈“指鹿为马”,惹恼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绍熙元年(1190年),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终因孝宗对他不满,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朝廷欲在江南诸郡行铁钱,杨万里以为不便民,拒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杨万里见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无实际官职,只领祠禄,等于退休)而归,从此不再出仕,朝命几次召他赴京,均辞而不往。 开禧二年(1206年),因痛恨韩侂胄弄权误国,忧愤而死,官终宝谟阁文士,谥号“文节”。 今存诗作4200余首,不少抒发爱国情思之作。其初入淮河四绝句、舟过扬子桥远望、过扬子江、雨作抵暮复晴等诗,抚今追昔,即景抒怀,思想性和艺术性都相当高。也写过一些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诗,如竹枝歌七首写纤夫雨夜行船,圩丁词十解写筑堤圩丁,以及插秧歌、悯农、悯旱、农家叹、秋雨叹等都从不同角度表现出对农民艰难生活的同情。杨万里初学江西诗派,重在字句韵律上着意,50岁以后诗风转变,由师法前人到师法自然,形成独具特色的诚斋体。诚斋体讲究所谓“活法”,即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诙谐、平易浅近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檄风伯:“风伯劝尔一杯酒,何须恶剧惊诗叟!”就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特色。所著诚斋诗话不专论诗,也有一些文论。所作赋,以浯溪赋、海赋为有名。所作词今存仅15首,风格清新,富于情趣,颇类其诗。又精于易学,有诚斋易传,以史证易,为经学家非议。所著诚斋集133卷(包括10种诗集及各体文章),有四部丛刊本;杨文节公诗集42卷,有乾隆间刻本;诚斋易传20卷,有曝书亭影宋本;诚斋诗话1卷,有历代诗话续编本。杨万里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他在给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都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诋投降之误,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他为官清正廉洁,尽力不扰百姓,当时的诗人徐玑称赞他“清得门如水,贫惟带有金”(投杨诚斋)。江东转运副使任满之后,应有余钱万缗,但他均弃于官库,一钱不取而归。他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此始终不得大用。实际上他为官也不斤斤营求升迁,在做京官时就随时准备丢官罢职,因此预先准备好了由杭州回家的路费,锁置箱中,藏于卧室,又戒家人不许买一物,怕去职回乡时行李累赘。后来赋闲家居的十五年中,还是韩侂胄柄政之时,韩新建南园,请他作一篇“记”,许以高官相酬,杨万里坚辞不作,表示“官可弃,记不可作。”以止数事,可以想见其为人。诗人葛天民夸他“脊梁如铁心如石”(见南宋群贤小集葛无怀小集),并非溢美之辞。杨万里一生热爱农村,体恤农民,也写了不少反映农民生活的诗篇。如悯农、农家叹、秋雨叹、悯旱、过白沙竹技歌等写出农民生活的艰难和疾苦,歌四时词、播秧歌等写出农民艰辛和欢乐,望雨、至后人城道中杂兴等写出对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喜悦和盼望,都具有比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赏析】这是一首吟唱小孩子冬晨弄冰的小诗,描绘了儿童稚气活泼,别具情趣的玩冰场面。铜盆里的水结成坚冰,儿童晨起,把它从盆里剜出。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滚地锣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打破玻璃的声音。诗写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嬉乐与失望,宛然在目。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小孩子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刻画出一个天真快乐的儿童形象。一个“脱”字形象传神,写出了孩子剜冰的样子。眼前浮现出一幅画面:铜盆里的水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现场培训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反欺诈分析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赛事策划经理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企业运作者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特许财务分析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磨损与强度协同提升-洞察与解读
- 田园装饰画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模式识别工程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智慧制造技术集成-洞察与解读
- 2025年公共健康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重症医学科体温管理措施培训
- 骨科骨折复位技术操作规范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带答案)
- 2025年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
- 2025高三英语应用文写作满分范例
- 2025年广东普宁市公安局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8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中建永临结合做法选用图册2024
- DB11-T 2483-2025 水务行业反恐怖防范要求
- 生物课程标准解读
- 爆破作业分级管理办法
- 硅胶生产车间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