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为什么要在经济理论研究中分析不同的市场结构呢?这是因为:厂商的利润取决于收益与成本。其中,厂商成本主要取决于厂商的生产技术方面的因素(见第四章生产论和第五章成本论),而厂间的收益则取决于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情况。在不同类型的市场条件下,厂商所面临的对其产品的需求状况是不同的,所以,在分析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时的决策时,必须要区分不同的市场类型。第一节 厂商和市场类型一、市场:是物品买卖双方相互作用并得以决定其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的一种组织形式或制度安排。1、商品的交换场所。2、商品潜在的购买需求。这种需求包含三个要素:购买者;购买力;购买欲望。市场=购买力+购买欲望行业:指为同一个商品市场生产和提供商品的所有厂商的总体。二、市场类型 西方国家划分市场类型的主要依据有:1、市场上厂商的数目; 2、厂商所生产的产品的差别程度;3、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 4、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市场类型的划分和特点市场和厂商的类型厂商数目产品差别的程度对价格控制的程度进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接近哪种市场情况完全竞争很多完全无差别没有很容易一些农产品垄断竞争很多有差别有一些比较容易香烟、糖果寡头几个有差别或无差别相当程度比较困难钢铁、汽车垄断一个唯一的产品,没有接近的替代产品很大程度,但经营受到管制很困难,几乎不可能公用事业,如水电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一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他们都不能控制价格,都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一个消费者或者每一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控制力量,他们每一个都只能被动的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即同一行业中的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别的;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信息是完全的。即市场中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的。我们之所以要研究它,主要是从中可以得到关于市场机制及其配置资源的一些基本原理,而且也可以为其它类型市场的经济效率分析和评价提供一个参照对比。二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在讨论需求曲线时,要区分整个行业需求曲线与个别厂商需求曲线)1、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指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市场对某一个厂商产品的需求状况。完全竞争行业的需求曲线是指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市场对全部厂商产品的需求状况,也就是市场需求曲线。2、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出发的平行线完全竞争市场需求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的市场均衡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它表示:完全竞争厂商只是市场价格的接收者,而且,在每一个既定的市场价格水平,单个厂商总是可以把他愿意提供的任何数量的商品卖出去,或者说,在一个厂商面对市场众多的消费者的情况下,在这个厂商的眼里,市场上对其他商品的需求量是无限大的。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一厂商不能左右市场价格;P,Qd=0;P,Qd无意义;相对于市场的需求而言,单一的厂商提供的产品量太少,有多少可以卖多少,不足以影响消费者的需求和价格的变化。3、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随着完全竞争市场的供求变动而变动。但不管怎么变化,它们总是呈水平线状况。在图中开始时需求曲线是D1,供给曲线是S1,市场均衡价格为P1相应的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价格水平P1出发的一条水平线d1。以后,当需求曲线位置由D1移至D2同时S1移至S2市场均衡价格上升至P2于是相应的需求曲线上升为d2。可以看出,厂商的需求曲线可以出自各个不同的给定的市场均衡价格水平,但它们总是呈水平线的形状。三、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1、厂商收益的概念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TR(total revenue):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所获得的全部收入:TR(Q)=PQ 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AR(average revenue):厂商在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的的收入:AR(Q)=TR(Q)/Q完全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MR(marginal revenue):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益的增量。2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从中可以看出它具有以下的特征:AR=MR=P0=d,AR、MR、d三条曲线重叠。在每一销售量上,厂商的销售价格都是固定不变的,于是必然会有厂商的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且等于既定的市场价格。TR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的呈上升趋势的直线。其斜率之所以不变是因为每一销售量上的边际收益是相应的总收益曲线的斜率,即MR=dTR/dQ,而完全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是不变的,它始终等于既定的市场价格。第三节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生产为例推导:1、当MRSMC时,表明厂商增加产量是有益的。此时,厂商会不断地增加产量,直到MR=SMC为止。2、当MRSMC时,表明厂商增加产量是无益的。此时,厂商会不断地减少产量,直到MR=SMC为止。3、所以,在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生产中,MR=SMC 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必要条件)。二、由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生产中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SMC推出一般条件(短、长期生产中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我们知道,利润等于总收益减总成本,即(Q)=TR(Q)TC(Q)其中为利润,TR为总收益,TC为总成本。成本包括显成本与隐成本。由于收益与成本都是产出的函数,即TRTR(Q),TCTC(Q),所以利润也是产出的函数,即=(Q)。就(Q)=TR(Q)TC(Q)式的利润函数对产出Q求一阶导数,并令该导数值等于0,可以得到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由其中MR为某产量点的边际收益;MC为某产量点的边际成本即厂商短、长期生产中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生产推进到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产量点。三、对于利润最大化必要条件MR=MC的理解(由二阶条件判断极值)在MR=MC的均衡点上,厂商可能是盈余的,也可能是亏损的。如果是盈利的,这时的利润就是相对最大利润;如果是亏损的,这时的亏损就是相对最小亏损。不管是盈还是亏,在MR=MC点上,厂商都处在收益曲线和成本曲线所能产生的最好的结果之中。四、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满足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MR=MC。但是仅仅满足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并不能保证厂商获得最大化利润。所以除了给出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外,我们还要给出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是在某产量点上的二阶导数小于零,即d2/d2Q0五、短期均衡点下厂商盈利情况分析当MR = SMC时,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但并不意味着厂商肯定盈利。是否盈利要分三种情况:(1)P0SAC时,厂商获得最大利润:总利润=阴影部分面积(2)P0=SAC时,厂商利润为0,但正常利润实现了(3)P0AVCMR2:全部收益只能弥补可变成本,但不变成本仍存在第四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一、完全竞争市场下厂商的短期均衡(最佳产量点的选择)这里涉及三个问题:1、完全竞争市场。因为是完全竞争市场,短期内市场供求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供不应求,企业可能赢利;如果供大于求,企业可能亏损;市场价格可能会发生波动,厂商只能被动接受市场价格而不能左右市场价格。如果价格低于可变成本,企业就会亏损,如果价格高于可变成本,企业就可能赢利。2、短期。短期是指厂商在这一期限内并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例如,不变要素的投入量是无法变动的,即生产规模是给定的,厂商是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SMC 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3、均衡含义。均衡是指实现利润最大化下的最优产量点的决定。在这几个背景下,短期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MR=SMC。根据这一原则,最优产量点的选择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a)根据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为MR曲线和SMC曲线的交点E,相应的均衡产量为Q*。在Q*的产量上平均收益为EQ*,平均成本为FQ*。由于平均收益大羽平均成本,厂商获得利润。在图中,厂商的单位产品的利润为EF,产量为OQ*,两者乘积EFOQ*等于总利润量即阴影部分面积。(b)在图中,场上的需求曲线d相切于SAC曲线的最低点,这一点是SAC曲线和SMC曲线的交点。这一点恰好也是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E。在均衡产量Q*上,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都为EQ*,厂商的利润为0,但厂商的正常利润实现了。由于在这一均衡点E上,厂商既无利润也无亏损,所以该点被称为厂商的收支相抵点。(c)由均衡点E和均衡产量Q*可知,厂商的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成本,厂商是亏损的,其亏损量相当于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但由于在Q*的产量上,厂商的平均收益AR大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所以,厂商虽然亏损但仍继续生产。这是因为,只有这样,厂商才能用全部收益弥补全部可变成本以后还有剩余,以弥补在短期内总是存在的不变成本的一部分。所以这种情况下,生产要比不生产强。(d)图中,厂商的需求曲线的d相切于AVC曲线的最低点,这一点是AVC曲线和SMC曲线的交点。这一点恰好也是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在均衡产量Q*上,厂商是亏损的,其亏损相当于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此时,厂商的平均收益AR等于平均可变成本AVC,厂商可以继续生产也可以不生产,也就是说厂商生产或不生产结果都一样。这是因为,如果厂商生产的话,则全部收益只能弥补全部可变成本,不变成本得不到任何弥补。如果厂商不生产的话,厂商虽然不必支付可变成本,但是全部不变成本仍然存在。由于在这一均衡点上,厂商处于关闭企业的临界点,所以,称该均衡点为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e)在均衡产量Q*上,厂商的亏损量相当于阴影部分的面积。此时厂商的平均收益AR小于平均可变成本AVC,厂商将停止生产。因为这种亏损的情况下,如果厂商继续生产则全部收益连可变成本都无法全部弥补,就更谈不上对不变成本的弥补了。而事实上只要厂商停止生产可变成本就可以降为零。显然,此时不生产比生产强。4、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结论)综上所述,短期内,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无论市场价格怎样变化,由于厂商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厂商只能按SMC=MR原则来调整自己的产量点。企业应该将生产点推进到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点。也就是我们在上面所说的企业的最佳产量点Q*;在上述的最佳产量点上,厂商或者可以获得最大利润;或者可以利润为零;或者可以蒙受最小亏损。1、短期均衡条件:SMC=MR 2、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可生产条件为:AR=PAVC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可以用1、从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分析中我们发现,对于每一市场价格P点,都对应有一个最优产量点Q,在这一产量点上,MR=P=SMC,企业会有最优利润或最小亏损。我们将P与Q的对应关系用解析式Qs=f(P)表示出来并作图,就可推出短期供给曲线。2、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商品的市场价格和厂商的最优产量点的组合,如E1,E2,E3,E4,E5等都出现在厂商的边际成本SMC曲线上,都出现于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这一部分就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S=S(P)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了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化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表示厂商在每一个价格水平的供给量都是能够给他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最优产量。3、结论: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恰好是其边际成本曲线等于和高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三、生产者剩余1、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是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额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生产者剩余也是一种心理现象。2、生产者剩余表示方法:几何图形表示法。可用厂商供给曲线以上、市场价格线以下的面积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原因在于:在生产中,只要每一单位产品的价格大于边际成本,厂商进行生产总是有利的。这时厂商就可以的到生产者剩余。因此在图中,在生产0到最大产量Q0之间的价格线以下和供给曲线(即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以上的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生产者剩余。其中OP0EQ0表示总收益即厂商实际接受的总支付,OHEQ0表示厂商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这两块面积之间的差额构成生产者剩余。令反供给函数PS=f(Q)且价格P0时厂商供给量为Q0则生产者剩余为:式子右边第一项表示总收益即厂商实际接受的总支付,第二项表示厂商愿意接受的最小支付。在短期内,由于固定成本是无法改变的,所以所有产量的边际成本之和必然等于总可变成本。这样一来,生产者剩余也可以用厂商的收益和总可变成本的差额来定义。在图中,生产者剩余也可以由GP0EF给出,它等于总收益OP0EQ0减去总可变成本OGFQ0。在短期中,由于固定成本不变,所以,只要总收益大于总可变成本,厂商进行生产就是有利的,就能得到生产者剩余第五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假定生产要素价格不变:1、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由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而成的。用公式表示就是:2、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表示市场的产品价格和短期供给量同向变动,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供给量是可以使全体厂商在给价格水平获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最优产量。第六节 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一、完全竞争厂商长期行为的理解1、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生产中,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厂商是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来实现MR=L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原则。2、在短期的情况下,只要厂商出售产品的平均收益大于平均变动成本(AR=PAVC)就可以开工生产。长期厂商则不能这样做。长期内厂商必须使得自己所出售的产品的平均收益能够弥补平均总成本(AR=PSAC),即平均变动成本加平均固定成本。如果长期调整也不能改变企业的亏损状态,则企业应该退出该行业,而转入那些其平均收益可以弥补其平均成本的行业生产。二、完全竞争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的理解在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给定的条件下,厂商在长期生产中对全部要素的调整表现为两个方面:单一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单一厂商对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选择。三、完全竞争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这里可以分两种情况:(一)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1、短期内因为生产规模不能变动,厂商只能根据MR=SMC原则,在既有的生产规模SAC1与SMC1所表示的曲线下将均衡点选择在E1上,最佳产量点选择在Q1上;所获利润为图中FPoE1G的面积2、在长期条件下,因为生产规模可以变动,厂商便根据MR =LMC原则,努力调整并最终找到由SAC2与SMC2曲线所表示的最优生产规模,厂商在最优生产规模下将将均衡点选择在E2上,最佳产量点选择在Q2上;所获利润为图中HPoE2I的面积。在长期,厂商通过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是自己的情况得到改善,从而获得了比在短期内所能获得的更大的利润。(二)厂商进出一个行业1、如果开始时的市场价格较高为P1时,短期内生产规模由SMC1与SAC1所代表。厂商无法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厂商根据MR=SMC原则将均衡点选择在E1上,选择产量点Q1,厂商获得盈利最大化。2、厂商在产量点Q1获得盈利最大化后,竞争者便纷纷加入,市场供大于求,价格由P1降为P3,此时因为是长期条件,厂商可以变动全部的生产要素,根据MR=LMC原则只能将均衡点选择在E3上,只能选择产量点Q3,这时,厂商陷入亏损,部分厂商随即撤出这一领域;3、部分厂商随即撤出这一领域后,市场由供大于求转为供不应求,价格由P1升为P2,此时因为是长期条件,厂商可以变动全部的生产要素,厂商根据MR =LMC原则将均衡点选择在E2上,选择产量点Q2,此时厂商既没有超额利润也有亏损,厂商在Q2点不再动荡,不再调整产量,从而实现长期均衡。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E2点是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在厂商的长期均衡点E2,LAC曲线达最低点,相应的LMC曲线经过该点;厂商的需求曲线与LAC曲线相切于该点;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2曲线相切于该点,相应的SMC2曲线经过该点。总之,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出现在LAC曲线的最低点。这时,生产的平均成本降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商品的价格也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最后,我们得到的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条件为:LMC=MR=SMC=LAC=SAC(三)结论1.由于行业内厂商数目变化对厂商长期均衡形成所起的作用在长期内,如果行业内的单个厂商可以获得利润,则会吸引其他新的厂商加入到该行业的生产中来。随着新厂商的加入,行业的厂商数目增加,整个行业的供给就会增加,市场价格就会下降,市场价格会一直下降到使单个厂商的利润消失为止。相反,如果行业内的单个厂商的生产是亏损的,则行业内原有厂商中的一部分就会自动退出生产。随着原有厂商的退出,行业内厂商的数目就会减少,整个行业的供给就会减少,市场价格就会上升,市场价格会一直升到使单个厂商的亏损消失为止。最后,由于行业中的每一个厂商都处于一种既无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行业内厂商的进入和退出也就停止了,于是,完全竞争厂商便处于一种长期均衡状态。2.厂商结合生产规模的调整与行业内厂商数目的调整来实现长期均衡前面的分析表明,长期内市场的商品价格会随着行业内厂商数目变化所引起的行业供给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单个厂商在每一个变化了的价格水平上,调整生产规模使其满足MR=LMC的均衡条件。在这样一个调整过程中,单个厂商最后必然将生产规模调整到与利润为零的长期均衡所要求的产量相适应的最优生产规模水平。在理解长期均衡时,我们要注意两点:1、长期均衡点E就是收支相等点。这时,成本与收益相等。厂商所能获得的只是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利润。2、长期均衡点就是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等点,即MR=AR=P。也就是这两曲线相交时,平均成本一定处于最低点。这也就说明了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以实现成本最小化,从而也就是经济效率最高。第七节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长期内我们不可能通过对单个厂商供给的简单加总得到产业供给曲线。1、在长期内产业的扩张、收缩会引起生产要素的价格将发生变化。2、长期内,厂商自由进出该产业,我们不知道对哪些企业的供给进行加总。一、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推导1、定义:成本不变行业(constant cost industry)是指随着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素价格发生影响。例如餐饮业。成本不变行业的存在,可能是因为这个行业的扩张或收缩,它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对于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只占生产要素市场需求量的很小一部分。不会引起生产要素价格变化,进而不会引起自身的成本增加,自身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2、成本不变行业长期供给曲线推导:见图。左图描绘了厂商的成本曲线与需求曲线;右描绘了行业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由市场需求曲线D1与市场短期供给曲线SS1的交点A形成一个长期均衡点,均衡价格P1,均衡产量Q1且有;假使短期中外在因素使市场需求增加,相应市场价格由P1变成P2,致使单个厂商获利,但竞争者很快就会加入,行业供给增加。相应对于K、L的需求量增加,本应引起TC总量的增加。但由于该行业系成本不变行业,行业供给增加不会导致行业成本TC的增加,企业的成本曲线(SAC、SMC为代表)的位置不会变,在长期中,供给增加最终会使市场价格又降至P1,市场需求曲线D2与市场短期供给曲线SS2的交点B形成一个新的长期均衡点,均衡价格P1;连接短期供给曲线SS1的点A与短期供给曲线SS2的点B这两个长期均衡点A、B形成的连线,便是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LS3、结论: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它表示:成本不变行业是在不变的均衡价格水平提供产量,该均衡价格水平等于厂商不变的长期平均水平的最低点。市场需求变化,会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产量的同方向变化,但长期均衡价格不会发生变化。二、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1、成本递增行业含义:成本递增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2、成本递增业长期供给曲线推导:(1)完全竞争行业开始的长期均衡点为A;均衡价格为P1,由于需求增加至B、便得价格上升至P2;(2)新厂商加入,导致生产要素需求增加,由于该行业是成本递增行业,进而使厂商成本线位置由LAC1增加LAC2,并在此点形成新的长期均衡点B;(3)连接短期供给曲线SS1的点A与短期供给曲线SS2的点B这两个长期均衡点A、B形成的连线,便是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LS3、结论: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图形: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其原因在于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是递增的。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表示:随着成本递增行业长期供给量的增加,长期供给价格是不断上升的,市场需求的变化不仅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产量的同方向变化,还引起市场长期均衡价格的同方向的变化。成本递增行业是我们常见的行业,因而,一般而言行业的长期成本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三、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1、含义:成本递减行业(decreasing cost industry)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反而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了。造成这一状况的基本原因是外部经济的作用。例如由于规模扩大的优势而获得较便宜的投入,产业的扩张还有可能改进运输系统,降低运输成本等。这都有可能降低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导致向右下方倾斜的长期产业供给曲线。2、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自来水入户工程商业计划书
- 城市污水管网改造项目实施方案
- 2025年中国国防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急诊科危重病患救治技能检测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课标试题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和月亮有关的试卷及答案
- 增塑剂生产线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年执业药师考试药事管理与法规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呼吸内科呼吸系统疾病诊断考核答案及解析
- 高端纺织服装生产项目商业计划书
- 文档简谱视唱
- 急性胰腺炎护理查房个案介绍ppt
- 黄芪注射液联合当归注射液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围手术期血乳酸水平和氧代谢的影响
- 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报告表模板
- 2023年上海市选调生考试《申论》题库【真题精选+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中学安全事故问责制度(试行)
- 港口航道疏浚工程案例
- DLT-969-2023年变电站运行导则
- 现代铁路铁道信号远程控制系统(第2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通知证人出庭申请书
- 3、反渗透法设备安装及调试施工工艺工法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