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及语文教学计划314长童话的森林教学反思课题4长童话的森林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继续学习课文,了解森林锐减对人类的危害,知道怎样保护森林。2、总结全文,动员学生行动起来,为植会造林,绿化祖国做出贡献。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继续学习课文,了解森林锐减对人类的危害,知道怎样保护森林。2、总结全文,动员学生行动起来,为植会造林,绿化祖国做出贡献。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2、师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森林正在快速地减少,那么森林面积的减少,对人类有什么危害呢?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二、学文,了解森林面积减少的危害。要求学生反馈搜集到的已经发生的森林锐减有关的灾害资料。5、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后感受。6、教师小结:人们在砍伐一片森林之前,怎么会想到自己的这一刀葬送的将会是自己的家园呢?所以当你拿起砍向森林的刀时,请多想一想。7、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读出灾害的严重性。三、学文,知道怎样保护森林4、拓展:你们还有什么办法吗?四、课堂总结教师小结:是呀,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节约一张纸,种下一棵树,相信地球上的森林覆盖面积会不断增加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听写。、指名反馈:森林面积的减少,对人类有什么危害?指名读第五自然段,其他思考。3、指名反馈。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写一份倡议人们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倡议书。板书设计4长童话的森林森林面积锐减灾难严重保护森林资源教学反思课题5老人和海鸥的故事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能独立完成识字、写字任务。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学习,领悟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厚谊,充分感受人与动物之间那份珍贵的情谊。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1.配乐齐唱歌曲海鸥,海鸥,我们的朋友。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师:是啊,海鸥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有一位老人更是十几年坚持喂海鸥,和海鸥成了真正的朋友,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板书课题:15老人和海鸥的故事二、预习检查,初读课文。三、精读课文,感悟真情。1.找出课文中所有能体现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情谊的句子细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以多种形式的读感悟真情。2.结合自己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悟,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学习方式:由学生找出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理解,学生没有提到的句子老师适时导出,指导学习,重点句子、词语重点指导。)师朗读:这时,他心里一定荡漾着一片温暖,内心深处的孤独一定被这些可爱的翅膀带走了。思考:为什么老人在喂海鸥的时候,心里一定荡漾着一片温暖,内心深处的孤独一定被这些可爱的翅膀带走了?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四、总结:1.老人爱鸟像爱自己的孩子。海鸥爱老人,就像依恋自己的亲人。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就是被浓浓的爱包围着。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和平、友爱,人与动物之间才会那么和谐美好。2.在歌曲海鸥,海鸥,我们的朋友中结束学习。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二选一作业题:1.创编公益广告词,主题:人与动物。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所有生字词。2.指名带读要求会认字,注意“摄sh、框kung”的读音。3.说说要求会写的6个字中应注意的地方是什么?4.想想课文主要说了什么?画出你认为写得最好的句子或词语读一读,并说说好在哪里。5.细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老人爱鸟,退休十几年来几乎天天都到江边喂海鸥。(从时间上感悟老人对海鸥的那份执著。)老人生活并不富裕,但一直坚持喂海鸥。他买饼干、买馒头、挖虫子“一直坚持”说明什么?从这个省略号中你想到了什么?么理解这句话?(从老人不间断的付出感悟他对海鸥的那份无私的真情。)重点理解下面的句子:老人一到江边,海鸥就飞过来了,有的直接从老人手里啄虫子吃。这时,他心里一定荡漾着一片温暖,内心深处的孤独一定被这些可爱的翅膀带走了。“一就”说明什么?谁能用这种句式造句?哪个词语更能说明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指导。优秀作品展示(学生好的作品可代替老师的挂图),结合小结:画面中的老人满脸慈祥,一副非常满足、幸福的神情,他被海鸥包围着,瞧,有几只海鸥在老人伸出的手上啄着什么。看到这里,你还想说点什么吗?用一、两句话概括。咱们好好地读读这一段。齐读。板书设计5老人和海鸥的故事荡漾相框悼念教学反思课题5老人和海鸥的故事课时第二课时(41)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学习,领悟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厚谊,充分感受人与动物之间那份珍贵的情谊。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领悟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厚谊,充分感受人与动物之间那份珍贵的情谊通过学习,充分感受人与动物之间那份珍贵的情谊。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回顾导入,板书课题。二、精读课文,感悟真情。1.过渡引入:上节课我们找出了课文中许多感人的词句,用心去领悟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厚谊。还有一些感人的词句请同学们找出来,我们继续学习。三、拓展延伸。1.故事简述。(1)小结过渡:人与动物之间的无私的爱无处不在。请同学们将搜集到的体现人与动物之间深厚情谊的故事简要说说。(3)小结。2.创编公益广告词,主题:人与动物。(1)学生创编,师生集体评议,把优秀的广告填写在黑板上。教师相机露一手:关爱动物就是关爱人类自己关爱动物,共享自然关爱动物创造绿色和谐社会爱我,就请放了我吧!齐读优秀广告词。还有补充吗?假定角色对话:你是人类,你想对动物说什么;如果你是动物,想对人类说什么?四、全文总结,深化主题。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可人类总喜欢主宰一切。发动战争、掠夺资源、毁灭森林、滥捕滥杀其实,人类是属于地球属于大自然的,他和地球上所有的万事万物一样是平等的。人类只有让世界充满了爱,和地球上的万事万物和平相处,大自然就是一个和谐美好的天地。相机板书:巩固:爱是什么?是平等,是和平,是友爱。五、练笔作业,强化主题。二选一作业:1.以“关爱动物和谐自然”为主题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2.在人与自然交接最紧密的地带,越来越多的野兽频繁出现,影响人类生活。是重新操起猎枪,还是干脆退出,弃耕还林?或是选择一种人与动物能真正和谐相处的更合理的办法?1)海鸥们吃完食物并不马上飞走,它们总是围着老人盘旋,而老人则朝海鸥长久地挥手“围着、盘旋”“长久、挥手”这些词语说明什么?同学们好好想想,什么时候我们也会发生这种情形?(和亲人、朋友告别的时候,舍不得离去的时候)小结:真没想到,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竟然如此真挚、如此深厚!(2)飞翔的海鸥认出了照片中的老人,顿时飞到照片四周,悲哀地扇动着柔软的翅膀你能想象海鸥此时的心情吗?海鸥悲哀地扇动着翅膀,它在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什么呢?指名有感情地读。2.和老人对话:多可敬的老人哪!对这样一位鸟类的朋友,你有话对他说吗?(2)指名简述体现人与动物之间深厚情谊的故事。3.了解人类对动物的滥杀。阅读资料:A河南一风景区捕杀动物工具遍地网套绊住游人腿。B全球每年有1亿头鲨鱼被捕杀,只因人们想要鲨鱼皮和鱼翅。c林业站开绿灯大量砍伐竹子,熊猫明天的早餐在哪?D某餐馆招牌菜:怪味田鸡、爆炒飞鸡、干锅蛇板书设计5、老人和海鸥的故事爱平等人类和平动物友爱教学反思本课文注意通过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来领悟老人与海鸥之间那份和平友好、互相依恋的情感,也可以借助表现人与动物和平共处的题材进一步拓展深化主题,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意识根植于学生的心中。课题6化石吟课时第一课时(42)教学目标.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学习这首诗,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想象化石向人类讲述的那份大自然的奇幻,进一步认识自然的奥妙,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和想象,认识科学的神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激趣:利用电教媒体放映多种恐龙的图片,并配以恐龙的模拟声音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质疑:距今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前的恐龙早已灭绝,我们看到的恐龙模样是怎样再现出来的?.小结:正是这些沉睡亿年的化石裹藏着昨天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套珍贵的密码,人类才得以把思绪带进曾留下生命辉煌的远古世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化石吟。板书课题:16.化石吟6.解题:()理解“吟”的意思。吟,这里是赞颂的意思。()化石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一组图片就知道了。二、诵读全诗,加强理解2.阅读资料,加强理解。最早的鱼儿、最早的鸟儿、最早登陆的鱼儿、最早的树,依次指的是无颌鱼类、鸟类的祖先、两栖类的祖先和裸子植物。猛犸象:也称“毛象”,古代哺乳动物,大小近似现代象,身上长满棕色长毛,上门齿向上弯曲。生存于亚欧大陆北部更新世(延续时间自160万年前至1万年前)晚期的寒冷地区。中国东北、内蒙古和宁夏等地曾有这类动物的化石发现。“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研究表明,化石还部分保存着生命有机物的残余,并未真的完全石化。骸骨:尸骨。太古:远古的时代。3.开火车分小节诵读。其他同学注意诵读者对于会认字和会写字是否读准,节奏是否掌握恰当。3.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1)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2)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的赞美之情。(3)诗歌分为三层:第一层为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第二层为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第三层为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四、全文总结,整体感知。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感叹科学的神奇、大自然的奇妙)3.讨论: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猜测,保留同学们的奇思妙想。4.阅读:网上搜索“猛犸冰封3万年遗体完好眼睛至今仍透明”欣赏化石图片(网上搜索)。说说化石是什么?定义化石:动物或植物死亡后的残体经过长时间而没有腐烂,有机体自身保存完好,或在沉积岩中形成印模,或保留生存时留下的痕迹,漫长时间后成为地壳的一部分,这就是化石。()课题是什么意思?(赞美化石).自由诵读,初步理解。学生分小组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自由诵读,要求读准字音,有节奏地朗读诗歌,并能有选择地背诵。三、评价讨论,理解感悟。.读后评价,同学们在评价讨论的过程中加强对诗歌的理解感悟。(1)关于读音。思绪x不朽xi躯q壳裹gu藏档dng案葱茏lng幽yu雅卓zhu越(2)关于写字。强调“裹”的写法,“果”字夹在“衣”中间。(3)关于节奏。4.学生讨论,教师明确后,可以再次指导朗读,为进一步理解诗歌作铺垫。板书设计6化石吟自然奇妙科学神奇教学反思课题语文乐园四课时第一课时(43)教学目标.学会结合汉字的音、形、义区别形近字,注意它们之间一点一画的区别,提高主动识字的兴趣和能力。2.积累词语、句子,了解“不不”格式的词语,并能仿说几个。3.了解歇后语并进行积累。教学重点难点提高主动识字和自主积累的兴趣和能力,能结合平时的学习自主积累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学习,明确要求。二、我会区别这些字。.比较7组汉字,找出它们的相同与不同点。三、词语超市。四、歇后语。.读一读。这种形式的句子叫什么?2.了解歇后语。歇后语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3.说说这些歇后语的本意。4.你还知道哪些歇后语。五、小结。2.说说怎样正确区别这些形近字(结合音、形、义),看看谁的办法最好。3.小结归纳:己j和已y竖弯勾出头与不出头;凸t和凹o“凸”向上,“凹”向下;拆chi和折zh区别有无一点;勿w和匆cn区别有无一点;哀i和衷zhn区别有无一竖;稍sho和梢sho二字同音,“禾木旁”的“稍”是“稍微”的“稍”,“木字旁”的“梢”是“树梢”的“梢”;候hu和侯hu中间有一竖的是“等候h1.读词语,找出这些词语的规律。2.指名说规律:不不3.说出自己不懂的词语,交流讨论。不破不立:不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新的。4.共同积累。你还能说出几个吗?教师适当补充。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语文乐园四课时第二课时(44)教学目标能结合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正确的书写规则。教学重点难点能结合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正确的书写规则。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写字板。3.教师范写,强调左窄右宽。二、阅读欣赏。.谈话引入。2.听课文录音,想想短文说了一件什么事?3.找出短文中最令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6.结合本单元课文小结.认读要写的六个字。2.辨别它们的字形,说说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检查。5.学生将每个字写两遍,写完后同桌互相评一评。4.重点理解感悟:当他把海星丢进海中的时候,喃喃地说:“又改变了一只海星的命运了。”从这句话中你感悟到什么?引导学生感悟人类应该善待动物,善待自然,建立关爱动物就是关爱人类自己的和谐自然观。5.再读课文,积累词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语文乐园四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学会读商品说明书,了解它的几项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学会读商品说明书,了解它的几项内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会读商品说明书。.课前搜集一两张商品说明书读一读。2.指名读读你搜集的商品说明书,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3.说说你手中的商品说明书包括哪些内容?听同学们说,和自己的比较比较,看看是否完全一样,再说说有哪些不一样。4.默读短文,了解什么是商品说明书,它一般包括哪些部分?每一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5.同学们互相交换商品说明书再读读,真正学会读商品说明书,正确使用商品。板书设计商品说明书特点:简明、准确内容:商品特点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保质期限教学反思课题语文乐园四课时第四、五课时教学目标选择一个最喜欢的玩具或小物件,结合说明书把它介绍给大家,要求明白、清楚、有侧重点教学重点难点选择一个最喜欢的玩具或小物件,结合说明书把它介绍给大家,要求明白、清楚、有侧重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趣导入新课。二、读课文,明确习作要求三、说说这次习作写什么,有什么具体要求,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认识,相互补充说明习作内容:介绍一个玩具或小物件习作要求:1.外形(形状、颜色等)(简写)2.结构(简写)3.作用或功能(简写或详写)4.有特色的地方(重点写)四、例文赏析.读例文,边读边思考:这篇写了小物件的哪几个方面?是怎样来写的?最有特点的是哪个方面?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总体布局是怎样的?3.小结。九、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2.学生讨论发言五、想想自己的应怎样写,和同桌交流交流。六、拟提纲。七、同桌交换讨论修改提纲。八、选一两篇有代表性的提纲全班讨论交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7田忌赛马课时第一课时(47)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扫兴、挖苦、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疑惑、轻蔑、转败为胜、目瞪口呆”等词语。初读全文,感知课文大意。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生字新词。初读全文,感知课文大意。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预习检查,理解内容1、揭题板书(可出示)。指导书写“忌”字。2、通过预习,你都知道了什么?3、同样的马,两次的比赛结果却截然相反。你有什么疑问吗?(第一次是怎样赛的?田忌为什么输了?第二次是怎样赛的?田忌为什么会转败为胜?)(2)“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6、假设:(1)如果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快得多,孙膑的计策能成功吗?为什么?(2)如果要进行第三次比赛,齐威王看破了孙膑的计策,这样调整了马的出场顺序:中下上;下上中,田忌要想取胜,应该怎么办(黑板连线)二、角色朗读,升华认识下面,我们就来把课文中人物的对话部分再用心地读一读,读了以后看看会有什么新的认识或发现。4、教师范读,学生评价。(启发说出理由)三、课外练习,巩固认识孙膑、田忌、齐威王;赛了几次?怎样赛的?结果怎样?小组合作学习。(拿出课前做的马,演示两次比赛的经过,说出失败或胜利的原因。)5、指名演示,填充图表,指导理解两句话。谈谈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以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学生自由朗读。(提示注意过渡语的理解,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2、指名角色朗读,并说说是怎样处理的(为什么这样读?有什么新的认识?)。3、学生评价并朗读。(启发说出理由)板书设计田忌赛马孙膑智智高高田忌第一次(输)齐威王第二次(赢)教学反思课题7田忌赛马课时第二课时(48)教学目标联系实际,理解课文。从田忌两次赛马转败为胜的事情中,使学生懂得遇事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取胜,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逐段讲读、深入理解,把握中心思想。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教学过程:1.解题入手,理清脉络,感知全文。(1)主要写什么?(赛马)(2)“田忌赛马”是写谁和谁赛马?(3)课文怎样写赛马的经过?比赛的结果怎样?(4)教师边提问边板书2.分段讲读【第一段】首先放手让学生根据板书自读课文,然后提问:(1)田忌为什么都失败了?体会“垂头丧气”是写田忌一败涂地的情绪。(2)你认为田忌要怎样才能赛过齐威王?组织学生议论,各抒己见,最后让学生带着求知欲望学习第二段。(3)齐威王为什么失败?讲解描写齐威王情绪变化的语言,指出他盲目骄傲自满,只凭马力、不善智谋。孙膑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安排了田忌赛马的出场顺序才取得胜利的第二次比赛,马还是原来的马,田忌为什么能战胜齐威王?让学生统观全文从第一次赛马田忌失败的原因是“齐威王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来领会以强赛的方法不当,必然要失败。孙膑的赛法是在不同等马出场顺序上想出最佳方案帮助孙膑准备再赛。最后田忌按着孙膑的指点,终以二比一战胜了齐威王。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后,帮助学生理解孙膑是在观察赛马的同时,认真分析,从中找出取胜的可能性。突出孙膑善于观察,认真思考、深入分析的好品质。(4)齐读最后一小节后,启发思考:让学生统观全文从第一次赛马田忌失败的原因是“齐威王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来领会以强赛的方法不当,必然要失败。孙膑的赛法是在不同等马出场顺序上想出最佳方案帮助孙膑准备再赛。最后田忌按着孙膑的指点,终以二比一战胜了齐威王。2.通读全文,每读一段后说出段意,读全文后明确本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板书设计田忌赛马田忌齐威王败(扫兴、第一次胜(得意洋洋)垂头丧气)孙膑献计胜(高兴)第二次败(目瞪口呆)教学反思本节课针对学生对两次赛马比较感兴趣的情况,所以教学中我先从学生兴趣点入手,将两次赛马的内容放在一起,运用比较、分析的方式,让学生综合分析两次赛马的相同处和不同处,并通过画赛马对阵或用纸马具模拟比赛,帮助学生生动再现两次赛马的具体情形,最后得出取胜的原因: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课题8跳水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习本科生字、新词,联系用“模仿”、“风平浪静”造句。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注意事物之间联系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科生字、新词,联系用“模仿”、“风平浪静”造句。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新课:1、从蛇与庄稼这一刻,你知道了那些联系?学习课文懂得了什么道理?2、今天我们来学习跳水一课,看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和什么之间的联系?二、检查预习:、提问:跳水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主要写了谁与谁之间的联系?出示资料部分,了解作者三、再度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层次1、出示幻灯片自学提纲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课文有机个自然段?每段写的是谁与谁之间的联系?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四、细读课文,抓住联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指导读第一段找出写故事起因的句子理解词语:取乐显然因而放肆(“显然”写出了猴子放肆的原因,“因而”写出了人们拿猴子取乐的原因)。2、指导学习-3自然段默读思考:孩子为什么要去追猴子?从那些词语看出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3、讲读第4自然段自由读课文思考: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遇到危险?微机出示插图:指导看图看最高的横木与甲板的距离、横木的宽度,理解孩子的危险境地难以转身甲板上的水手怎样?4、讲读5-6自然段五、总结全文六、作业:1、朗读课文弄清各段之间的联系2、抄写生字1、检查生字读音微机出示生字开火车读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学生按要求预习3、讨论以上问题论回答指名读课文讨论思考题:船长看到危险情况是怎么做的?大家为什么觉得40秒太长了?板书设计8、跳水mu模样模mo模仿思考;这篇课文讲了几个角色?角色和角色间发生了什么关系?教学反思课题8跳水课时第二课时(50)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情急中果断处理理问题的思维方法。2、学习注意事物之间联系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抓住船上人与猴子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返航是“风平浪静”预估似的发生、发胀和结果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朗读全文2、总结提问:课文主要写谁与谁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孩子遇险是由那些原因形成的?孩子得救是由于哪几方面的原因?这一天“风平浪静”预估似的发生发展有什么关系?读了这篇课文逆向到了什么?三、作业1、抄写生词2、预习威尼斯的小艇、按学习小组朗读二、联系用“模仿”“风平浪静”造句1、找出稳重的句子读一读2、指名口头造句并订正3、学生书面造句板书设计8跳水逗拿命令水手-猴子-孩子-船长-放肆追救跳水水手教学反思这篇课文,要想读懂课文,必须弄清楚孩子是怎样一步步爬上桅杆顶端陷入危险境地的。所以教学中我从以下方面引导:1、找出孩子情绪发展变化的三个心里阶段:哭笑不得气得脸红了气极了。2、抓重点词句体会孩子追猴子的心情及孩子走上横木时的危险处境。3、最后讨论归纳得出:由于水手们的不冷静,猴子的顽皮及孩子爱面子易冲动等原因推动孩子一步步陷入绝境。课题9一只鹿和一千条鳄鱼课时第一课时(51)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学重点难点.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学。1.教师出示鹿和鳄鱼的图,板书“鹿和鳄鱼”,启发谈话:同学们,看到这两个动物在一起的时候,你们想到了什么?(鹿被鳄鱼吃了)2.教师:那如果一只鹿和一千条鳄鱼呢?(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3.教师设置悬念,导读:同学们,鹿和多么温顺、而鳄鱼却多么的凶残。一条鳄鱼,鹿就必死无疑,更别说是一千条了。可是,今天的这只鹿非但没有死,反而把这一千条鳄鱼愚弄了。这是怎么回事?现在,我们就去了解这个故事。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2.教师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字音:“曾”“伺”是平舌音,“曾”还是多音字,在文中读“zng”。”“蠢”是卷舌音。字形:“鹿”是半包围结构,的,里面注意不能多一横;“毒”要注意“母”的笔画顺序;“延”字不能写成廷”字,注意区别“虚”和“虑”。三、教师提纲辅导,学生复述课文。1.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这个故事可有意思了,你们想把它讲给爸爸妈妈或是其他人听吗?(想)那,我们现在就来试着说一说这个故事。2.教师出示提纲,要求学生照着提纲自己说一说。提纲:(1)鹿被困在一个孤岛上,一条老鳄鱼想吃掉鹿。(2)鹿说自己有毒,如果是一条鳄鱼吃就不会中毒。老鳄鱼不相信。(3)鹿要说老鳄鱼找不到一千条鳄鱼,老鳄鱼为了争口气,召来了一千条鳄鱼。(4)鹿要求一字排开,数一数是不是一千条鳄鱼。鳄鱼按要求办,排到了河对岸。(5)鹿踩到鳄鱼背上,数着数着逃到了岸边。老鳄鱼想伺机报复。(6)老鳄鱼伪装木头被鹿揭穿,众人嘲笑老鳄鱼。四、课堂小结1.教师指名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这是一只鹿。这是一条条鳄鱼。2.教师小结:同学们,一只鹿居然能从一条老鳄鱼、一千条老鳄鱼的口中逃走,多聪明啊!鹿是怎样让自己逃离虎口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这篇课文。五、布置作业1.把本课的生字新词抄写两遍。2.熟读课文,把这个故事复述给爸爸妈妈听。.教师提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读。(1)互相检查预习时生字新词掌握的情况。(2)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确。(2)教师再出示生字新词,大家一起读一读。3.指名分段读,检查学生读通课文的情况。4.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有一天,一只鹿被困在孤岛上,遇到了一条老鳄鱼。老鳄鱼想吃这只鹿,鹿想办法让老鳄鱼召来一千条鳄鱼,然后从它们的背上逃到了岸边。鳄鱼为了报复这只鹿,假装木头浮在水面上,结果被鹿识破了,还被鹿嘲笑)3.指名说一说,集体评议。4.教师指导学生适当地配上表情或动作复述课文。5.再指名复述课文。(进行复述练习,让学生在说中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要意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板书设计9一只鹿和一千条鳄鱼教学反思课题9一只鹿和一千条鳄鱼课时第二课时(52)教学目标.学习课文内容,体会鹿的聪明。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启迪教育学生。3.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故事。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启迪教育学生。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故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本课生生字新词,大家一起读一读,读中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读和书写。2.教师指名反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有一天,一只鹿被困在孤岛上,遇到了一条老鳄鱼。老鳄鱼要吃这只鹿,鹿想办法让老鳄鱼召来一千条鳄鱼,然后从它们的背上逃到了岸边。鳄鱼为了报复这只鹿,假装木头浮在水面上,结果被鹿识破了,还被鹿嘲笑)3.教师导入新课:鹿是想出了什么办法死里逃生的呢?请大家读课文,想一想。二、继续学文,体会鹿的机智。5.教师小结:多么聪明的鹿牙。遇到危险,它冷静思考,临危不惧,用自己的智慧,让自己死里逃生。真是太了不起了。6.教师导读:课文还讲了一件事情,也体现了鹿的聪明过人?请大家读一读课文,找一找。8.教师总结:这条老鳄鱼实在是太愚蠢了,它为什么会这么愚蠢呢?(学生自由地说一说)9.教师出示文中的有关句子,引导学生了解句子的意思。“贪婪者总是愚蠢大。“(1)引导学生理解“贪婪”的意思。(极力希望得到某种好处)(2)文中的老鳄鱼极力希望得到什么?(指名反馈:吃掉鹿)(3)教师:是呀,正是因为它一心想吃掉鹿,所以对问题不加思考,不思考的人自然会变得愚蠢。三、总结全文,角色表演1.教师指名说一说:同学们,读了全文,你对鹿或鳄鱼说什么呢?(一是对鹿的称赞,二是对鳄鱼的规劝:不能太贪婪,要勤于思考)四、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贪婪者总是愚蠢大。我们要像鹿那样,做一个有勇有谋的人。只要勤动脑筋思考,老师相信大家都能够成为一个聪明人。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这个故事演给其他小朋友看。1.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问题。2.指名反馈:鹿想出了什么办法让自己脱离危险的?(教师引导学生用最简练的句子说:鹿让一千条鳄鱼搭成桥,然后从鳄鱼背上走到了对岸。)3.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鹿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计策的?4.指名反馈,学生互相补充。(1)骗老鳄鱼说自己有毒,如果是一千条鳄鱼吃就不会中毒。让老鳄鱼召来一千条鳄鱼。(2)老鳄鱼不相信鹿,它就用激将法让老鳄鱼召来一千条鳄鱼。(3)要求鳄鱼们一字排开,它要亲自数一数。6.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反馈。(当老鳄鱼伪装木头要报复它的时候,它说:“如果真是根木头,他就会朝我漂过来;如果是条与愚蠢的鳄鱼,就会留在原处。”结果鳄鱼居然向它游去)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把这个故事演一演。3.指派小组上来表演,其他的评议,一起导演这个故事。4.学生再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5.再指派小组上来表演,其他的评议,和前面一次的表演做对比,强调导演的重要性。板书设计9一只鹿和一千条鳄鱼、”得了吧!”2、看来,这条小河、对吧?3、你数吧!教学反思本文内容浅显,意思简单,主旨明确,所以不必过多的分析讲解。鹿的聪明和鳄鱼的愚蠢大都是通过对话体现的,对话语言丰富,富有情感,可读性强。所以把教学重点放在朗读上,加强指导,揣摩人物的心理,把握人物的情感和说话的语气。课题20印度王公的大米课时第一课时(53)教学目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2.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2.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谈话,导入新课1.教师:同学们,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聪明的孙膑、机智果断的船长、机灵的小鹿,这节课,我们要到印度去认识一个聪明的小姑娘。(教师板书课题)2.指导学生读好题目。3.教师导入新课:作者围绕印度王公的大米,写了这个聪明的印度小姑娘的什么事情呢?请大家自读课文。(巩固旧知,教师指导题目,导入新课,使学生指导课文讲的是一个聪明的小姑娘的故事,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二、自读,整体感知。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3.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教师强调要点。字音:“婵”“匙”“傻”是卷舌音,“赐”“仓”是平舌音。“汤”是后鼻音。字形:“染”字的“九”不能多一点,写成“丸”;“填”字的“真”里面有三横。(2)再读课文,巩固认读。四、课堂小结1)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4.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三、学生熟读课文,复述故事板书设计印度王公的大米教学反思课题20印度王公的大米课时第二课时(54)教学目标.继续学习课文,体会婵德拉的善良和机智。2.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把故事讲一讲。教学重点难点.继续学习课文,体会婵德拉的善良和机智。2.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把故事讲一讲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巩固生字,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2.听写允许汤匙填满承诺耕作嘲笑抚慰3.师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这位聪明的姑娘婵德拉,知道她是怎么帮助村民要回曾经耕作过的土地。二、研读课文,体会婵德拉的善良和机智。1.教师导读:婵德拉是个聪明的姑娘,课文列举了一个什么事例?3.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婵德拉运用的是什么数学知识?(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对仆人们在棋盘格子里放米的经过,说一说)4.教师导读:按这样的放米方式,当放到最后一个格子的时候,婵德拉能够拿走王公多少米呢?(指名找出婵德拉说的话来解答)“假如算到棋盘最后一格,全印度的土地都会被这些米埋到膝盖那么深。”(1)教师拿出棋盘:同学们,你们想象过在这个棋盘的格子上放米,能放这么多米吗?(没有)是呀,谁也不会想到,王公没有想到,村民们也没有想到。(4)教师小结:是呀,大家都认为姑娘很傻,其实只有小姑娘是最聪明的。她用自己的聪明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音乐委托加工合同范本
- 网络公司成立合同范本
- 酒水促销专场合同范本
- 泉州农场转让合同范本
- 私人黄金回收协议合同
- 自建房完工合同协议书
- 理财公司担保合同范本
- 转让分期房子合同范本
- 违约三方协议解除合同
- 咨询师领导力发展模型-洞察及研究
- 2025-2030中国宠物殡葬服务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实训任务题库参考答案
- 玉盘二部合唱正谱
- 小学国防知识主题队会
- 2025年水力发电运行值班员(技师)考试题(附答案)
- TCCTAS 162-2024 公路中央分隔带组合型波形梁护栏技术规程
- DBJ41T 190-2018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应用技术规程
- 在编警察签署合同范例
- 头面经筋治疗篇
- 员工终端安全培训
- (三级)智能云服务交付工程师理论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