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 计划草案 ].doc_第1页
自然辩证法[ 计划草案 ].doc_第2页
自然辩证法[ 计划草案 ].doc_第3页
自然辩证法[ 计划草案 ].doc_第4页
自然辩证法[ 计划草案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辩证法 计划草案 恩格斯,自然辯證法,(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五年)自然辯證法計劃草案總的計劃草案局部的計劃草案論文導言反杜林論舊序。 論辯證法精神世界中的自然科學辯證法運動的基本形態運動的量度。 功Arbeit潮汐的摩擦。 康德和湯姆生台特。 地球的自轉和月球的引力熱電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札記和片斷科學歷史摘要自然科學和哲學辯證法甲.辯證法的一般問題。 辯證法的基本規律乙.辯證邏輯和認識論。 關於認識的界限物質的運動形態。 科學分類數學力學和天文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蘇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研究院序關於自然辯證法之序p.4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對當代自然科學的各種結論做了哲學的概括。 恩格斯以一個辯證唯物主義者的觀點來考察自然界,把自然界描寫成一個無限的整體,是發展的普遍聯繫,是物質發展的歷史過程。 他指明了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辯證地進行的,因而認識自然界的唯一正確的方法便是唯物辯證法。 是自然界呼吸著、自己生活著的生活反應物質發展的歷史過程辯證。 而如此具體地認識、分析到自然界的生活發展過程,相對地在我們腦海中反映出來,這種考察事物的觀點或方法,便是所謂的歷史唯物主義,或者說辯證法。 pp.4-5恩格斯在考察科學的歷史發展時,特別著重指出人的實踐的作用、生產的作用,因為科學的發生及發展進程歸根到底是由生產所決定的。 注意這段內容豐富的話。 實踐、生產決定著科學的發生及其發展過程。 p.5恩格斯表明了,對自然界中發生的各種過程間的相互聯繫的認識,特別由於十九世紀自然科學上的三個偉大的發現,而大踏步地向前發展了。 這三個偉大的發現就是動植物細胞的發現、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發現以及達爾文關於動植物機體發展的學說。 恩格斯這項工作,與馬克思在研究政治經濟時,利用古典經濟學家的做法一樣,完全是積累科學研究的成果,但是馬克思與恩格斯卻根據這些資料,來解釋和說明其他科學所沒有說明和指出來的現象,並且指出他們的科學所疏忽的地方。 p.5恩格斯依據當代自然科學一切最重要的成果,說明了辯證唯物論世界觀的自然科學基礎。 宇宙在空間和時間方面都是無限的。 它處於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中。 物質在其中運動的巨大循環,展開著極其豐富的各種物質運動形式從無機物的最簡單的運動形式到意識的物物的生命和思維。 物質和運動不僅在量的方面是不滅,而且在質方面也是不滅的。 實事求是的理解自然界生活的過程,也就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做法了。 下面是解說恩格斯的理解和思想。 p.5貫穿著全部自然辯證法的,是恩格斯關於各種不同的物質運動形態(機械運動,或簡單的位置變動;各種物理的運動熱、光、電;化學過程;有機的生命)的學說,關於這些運動形態的統一和彼此間互相轉化的學說,同時也就是關於每一種運動形態在質的方面的特點,以及關於沒有可能把高級運動形態機械地歸結為低級運動形態的學說。 p.8人和人類社會的起源問題,形成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的過渡階段。 恩格斯在勞動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這篇短文中考察了這些問題。 在這裡,恩格斯在指出猿如何通過長期的歷史過程發展為在質的方面和它不同的生物人的時候,絕頂巧妙地說明了勞動工具的發明和製造在形成人的體型和形成人類社會的過程中所起的頭等的和決定性的作用。 工具的製造科學發明的第一步。 與馬克思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相互比較參閱,可以看出勞動使人之所以成為人的過程。 自然辯證法計劃草案總的計劃草案歷史的導言在自然科學中,由於它本身的發展,形而上學的觀點已經成為不可能的了。 自黑格爾以來的德國理論發展的過程(舊序)。 回復到辯證法是不自覺的,因而也是充滿矛盾的和緩慢的。 辯證法是關於普遍聯繫的科學。 主要的規律量和質的轉化兩級對立物的相互滲透和它們達到極端時的相互轉化由矛盾所引起的發展,或否定之否定發展的螺旋形式。 各種科學的聯繫。 數學、力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 聖西門(孔德)和黑格爾。 關於各門科學及其辯證的內容的aperoua參考札記。 數學辯證的轉化工具和表現方式。 數學的無限在現實界中的地位;天體力學現在它整個被看作某種過程。 力學它的出發點是慣性,而慣性只是運動不滅的反面表現;物理學分子運動的相互轉化。 克勞西斯和勞斯米特;化學理論、能量;生物學達爾文主義。 必然性和偶然性;認識的界限杜布瓦萊蒙和耐格里。 黑爾姆霍茲、康德、休謨。 機械論。 赫克爾。 原生體的靈魂赫克爾和耐格里。 科學和講授微耳和。 細胞國家微耳和。 達爾文主義的政治學和達爾文主義的社會學說赫克爾和施米特。 因勞動(Arbeit)而產生的人的分化。 政治經濟之應用於自然科學。 黑爾姆霍茲關於功(Arbeit)的概念。 注意因勞動而產生的人的分化這句話。 論文pp.4-7概念說明近代的自然科學起源於宗教改革。 它在這個時期爭取著自己生存的權利。 從那時開始的自然科學最初一個時期中的主要工作,是處理手邊現有的材料。 在大多數部門中必須完全從頭做起。 而許多古代已經流傳下來部份研究成果的基本科學,則比較吃香。 後來的人只要概括前人遺留下來的科學遺產,就易於形成一種科學。 p.7但是這個時代的特徵是一個特殊的總觀點的完成,這個總觀點的中心是關於自然界的絕對的不變性的見解。 不管自然界本身是怎麼產生的,只要它一旦存在,那麼在它存在的時候,它始終總是這樣。 pp.7-8以下恩格斯解釋他們這些人對於時間的理解是等於零。 恩格斯評論說和在時間上發展著的人類歷史相反,自然界的歷史已被認為在空間上可以擴張。 自然界的任何變化、任何發展都被否定了。 開始時,那樣革命的自然科學,突然站在這樣徹頭徹尾保守的自然界面前;自然界中今天的一切是和太初的一樣,並且直到世界末日或永遠無窮一切都將和太初的一樣。 上述的一段,是多麼熱切地要求對於自然界也應該進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解呀!因為自然也是在生活著的、運動著的,在變化著的。 自然並不是沒有時間性的東西。 這裡應該注意到恩格斯也強調從本來的面目看待自然界,而不能依靠邏輯來看自然界。 恩格斯何來原罪呢看看下面的內容就可以知道p.8恩格斯譏笑十八世紀前半期的自然科學在知識上,甚至於在材料的上,要高於希腊古代,可是它在理論地掌握這些材料上,一般的的自然觀上面注意這裡,卻比希腊古代要低這麼多。 希腊古代哲學家知道,要把世界看是一種發展起來的東西,某種形成的東西,但是十八世紀時期的自然科學家卻把世界看成是一種不變的東西把科學禁錮在神學中了這是告訴我們不要唯心的認定自然界,要唯物主義地看待自然界。 自然界本來就是活生生的東西,要像本來活生生的樣子看待它。 不要把它當成是死的、不變的東西。 否則就不是看待自然界,而是看待好像是自然界但其實並不是的某種東西。 pp.9-10康德把這種神學式的自然科學打開一道缺口;說明地球和整個太陽系顯現為在時間進程中所形成的某種東西一切繼續進步的起點這個觀點是自然界不是僅僅存在著,而是生成著並消滅著。 pp.12-13最後由於地質學帶頭的革命,力學、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跟進新的自然界在其基本觀上是完備了一切堅硬的東西溶解了,一切固定的東西消散了,一切當作永久存在的特殊東西變成了轉瞬即逝的東西,證明了整個自然界是在永久的流動和循環中運動著。 p.13下面是一段輝煌而且意義深達的小結於是我們又回到了希腊哲學偉大創立者的觀點整個自然界從最小的東西到最大的東西,從沙粒到太陽,從原生物到人,都處於永久的產生和消滅中,處於不間斷的流動中,處於不休止的運動和變化中。 只有這樣一個本質的差別在希腊人那裡是天才的直覺,而在我們這裡卻是嚴格的科學的以實驗為基礎的研究的結果,因而也就具有確定得多的和明白得多的形式。 pp.15-16以下幾段是以人是如何從自然界產生出來,有了自己的意識關於自然界的意識而生活的結果,如何又有未可知的因素控制著人的生活。 這是以實事求是的方式說明了人產生的歷史、人生活的歷史。 這段說明跟上述的說明關於人對於自然的認識前前後後的變化一樣,是以實事求是的方式說明了人認識自然的歷史。 反杜林論舊序。 論辯證法p.23同樣的一段說明,說明思維是歷史的產物,受到歷史條件的限制,所以思維的科學是一門歷史的科學,一門關於思維歷史的科學每一時代的理論的思維(我們這一時代的理論思維也是如此)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在不同的時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並且具有非常不同的內容。 因此,關於思維的科學,正如其他任何科學一樣,是一種歷史的科學,關於人的思維的歷史發展的科學。 而這對於思維之實際應用於經驗的領域也是非常重要的。 p.23下面一段說明了原因,因為第一,思維規律的理論決不是一成不變的永恆真理,就像市儈思想對於邏輯這一名詞所想像的那樣。 第二,熟知人的思維的歷史發展,熟知各個不同的時代所出現的關於外間世界的普遍聯繫的見解,對於理論的自然科學是必要的,因為它為理論的自然科學本身所建立起來理論提供了一個准則。 這裡提示了一個重要的暗示,和一個重要的認識邏輯與本體論的問題。 表示必須實事求是地理解問題,即使關於理論的自然科學,也必定勿使自然科學的理論再走回形而上學或神學那裡去。 因此,要理論的自然科學回頭再看過去的歷史,學習理論的教訓。 這就是說,過去關於理論的自然科學是如何發展的一段歷史,那就是理解理論的自然科學活生生的素材,從這裡已經可以理解關於理論的自然科學是如何建立起來的了,可以不假外求其他的玄學思想來建構關於自然科學的理論。 其次,知道每一時代認識的限制與缺點,知道每一時代的認識都是受每一時代的歷史水平所限制,就可以知道每一時代關於自然科學的理論是如何建立起來,它們又有怎樣的一種歷史。 應用同樣的道理,關於自然的科學、關於自然,也可以實事求是地取得一定的認識。 自然不說自明的是這種認識也是受到本身歷史水平的限制;人總是只能認識到他那時代所可能認識到的東西。 p.27下面有一段恩格斯所做的非常歷史唯物主義的總結不論在自然科學或歷史科學的領域中,必須從既定的事實出發。 因而在自然科學中必須從物質的各種對象、形態和各種運動形態出發;因此,在理論的自然科學中不能虛構一些聯繫放到事實中去,而是要從事實中發現這些聯繫,並且在發現了之後,就要儘可能地用經驗去證明。 重點從事實、從物質的運動出發,就是實事求是地看問題,而這恰恰就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和其他作品中所做的關於什麼叫做歷史唯物主義的說明。 p.27以下重點講述馬克思對於辯證法的貢獻。 辯證法是一種方法,講求從經驗事實中理解經驗事實,講求從實際事物的發展中出發來看問題,不虛構、不假設求證的方法。 不過辯證法絕不是經驗主義,從既有的經驗中來判斷問題,來看問題,因為這樣同樣陷入主觀的虛構中。 下面幾頁恩格斯所評斷的就是這個問題。 精神世界中的自然科學pp.29-37舉當時流行的靈媒之例,說明用經驗主義、蔑視思維,而走入主觀主義的自然科學派別。 pp.37-38恩格斯一段非常值得注意的評論但是,根據一個老早就為大家所熟知的辯證法規律,錯誤的思維一旦貫徹到底,就必然要走到和它的出發點恰恰相反的地方去。 所以,經驗論輕視辯證法便受到這樣的懲罰連某些最清醒的經驗論者也陷入最荒唐的迷信中,陷入現代唯靈論中去了。 p.38最為重要的一段論點(注意後頭一段話)這樣,經驗論就發現自己駁倒頑固的唯靈論者,勢必要用理論的考察,而不能用經驗的實驗;。 辯證法闡明作為與形而上學相對立的、關於事物聯繫的科學的這一辯證法一般的性質。 下面是恩格斯所講的辯證法規律一段很好的說明。 不過請注意何謂規律何謂本體何謂本體與規律之間的關係,必須要搞清楚,在這裡不能以形而上的方式理解問題。 p.39這樣,辯證法的規律是從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歷史中抽引出來的。 辯證法的規律無非是歷史發展旳這兩個階段和思維本身的最一般的規律而已。 (注意是抽引出來的最一般的規律,不能推展用出去成為行諸四海的標準。 要是這樣硬套,這種辯證法也成了形而上的唯靈論中了,因為這種辯證法違反了自己的辯證法。 恩格斯在下面評論黑格爾時,有很精彩的說明。 )實質上它們歸結為下面三個規律從量轉化為質和從質轉化為量的規律;對立面的相互滲透的規律;否定之否定的規律。 p.39比較黑格爾哲學和歷史唯物主義不同之處;這段也是說明辯證法如何被形而上化而走到它的對立面去的一段精彩評論。 所有這三個規律都曾經被黑格爾以其唯心論的方式只當做思維規律而加以闡明;第一個規律是在他的邏輯學的第一部份中,在存在論中;第二個規律佔據了他的邏輯學的整個第二個部份而且是最重要的部份本質論;最後,第三個規律是整個體系構成的根本規律。 錯誤是在於這些規律是作為思維規律硬加在自然界和歷史上面,而不是從它們當中抽引出來。 從這裡就產生出整個牽強的並且常常是可怕的構造世界,不管它願意與否,必須符合於一種思想體系,而這種思想體系自身不過是人類思維某一特定發展階段的產物。 辯證法是抽引出來的,不是可以硬加上去的規律。 所以辯證法是後驗的a posterior,而非先驗的a priori。 p.39恩格斯的評斷如果我們把事情順過來,那麼一切都很簡單,在唯心論哲學顯得極端神秘的辯證規律立刻就會變成簡單和明白的了。 實事求是地看問題,從實際事物的發展看問題,那麼一切事物的奧秘也就顯露出來了。 有了一個對事物的瞭解,也就可以說出事物的內容,也就可以有事物的概念。 運動的基本形態這裡的章節是乍看之下以為會是在講運動的基本形態,其實不是。 恩格斯的用意在說明邏輯與本體的關係,邏輯作為抽取出來的規律,應該是以本體為本,而非本身可以獨立出來作為一種自在的東西。 pp.56-57我們聽聽黑爾姆霍茲(H.Helmholtz)所說的吧當我們完全了解某一自然規律的時候,我們就應當要求它毫無例外地起作用。 這樣,規律在我們心目中就是一種客觀力量,因此,我們把它叫作力。 力只是作用的客觀化了的規律,我們所引伸出來的力的抽象概念只給這一點補充了下面的思想我們沒有任意編造這種規,它是現象的必然的規律。 這樣,我們要了解自然現象即找出自然現象的規律的要求,就採取了另外的表現形式,即我們不得不去探究成為現象的原因的各種力。 p.57看看恩格斯如何地批評首先要指出,把純主觀的關於力的概念塞到某一已經確定是離開我們的主觀而獨立、從而是完全客觀的自然規律中去,這無論如何是很特殊的客觀化的方法。 這種事情最多只能由一個最正統的老黑格爾派做出來,而不應當由黑爾姆茲這樣的新康德主義者做出來。 對於一個既經確定的規律,對於它的客觀性,或者是對於它的作用的客觀性,決不能因我們在這個規律中插進某種力而增加絲毫新的客觀性;在這裡所增加的只是我們的主觀主張這個規律靠著某種暫時還完全不知道的力的幫助來起作用。 運動的量度。 功Arbeitp.57這裡的章節在講數理力學用生活來表明生活在思想中的反映,重要的地方在段話上面但是也許能夠表明在講到概念的地方,辯證的思維至少可以和數學計算一樣地得到有效的結果。 潮汐的摩擦。 康德和湯姆生台特。 地球的自轉和月球的引力pp.76-81恩格斯說明必須通過事實的說明,才能夠成立理論,不能夠通過理論的理論來形成理論;下面就是這樣的一段評論,評論的根據與前述講的各種道理一樣pp.80-81關於地球表面的潮汐摩擦的各種情形,對於假設的流體地心所具有的往往在假說上假定的潮汐摩擦,也是一樣。 在這裡的全部歷史中最奇特的,是湯姆生和台特竟沒有注意到,他們為了建立潮汐摩擦的理論而提出了從下面這個認識的前提出發的理論,這個前提就是,地球完全是固體,即絕不可能有潮汐因而也不可能有潮汐摩擦。 從錯誤的理論提出了錯誤的理論。 應該實事求是。 熱p.84這裡的一段說明與德意志意識形態裡的一段說明是一樣的指出如何才算是實事求是地說明了問題,如何才是辯證的、按事物原來活生生的本相來研究問題的。 因此,恩格斯在這裡非常具體地說明了辯證法是什麼東西然而摩擦取火的過程還是片面的。 機械運動通過這個過程轉化為熱。 為了完成這個過程,必須再反過來熱轉化為機械運動。 只有在這個場合下,過程的辯證法才充分地體現出來,過程才完成一個循環至少在第一個階段上是如此。 但是歷史卻有它自己的步伐,不管它的進程歸根到底是多麼辯證的,辯證法往往還是要等待歷史很久。 注意這段以後會重複出現的話歷史卻有它自己的步伐,不管它的進程歸根到底是多麼辯證的,辯證法往往還是要等待歷史很久。 為什麼恩格斯會這樣講呢這段話應該如何理解呢原來辯證就是生活,就是用概念表現具體事物所經歷的一種活生生的歷程。 往往有很多事物是過去一去不復返的歷程,我們只有在生活的後來,才能把體驗過的這段過去的生活,或者別人體驗過的這段過去的生活,以生活原來具有的聯繫或者歷程,用概念表現出來。 而為了在某種形式上表現這種生活,為了在人的思維中把它給表現出來,勢必等待歷程結束後,往前理解各項事物前程之間的關聯,才能一一在概念上娓娓道來。 前面這段是歷程的往前追溯,是倒敘的歷史,是活生生的歷程,也就是具體的辯證(過程的辯證法),而再在思維中把這段活生生的歷程給表現出來,這種實際過程在思維中的表現,也就是辯證法(在精神中把歷程的變化、聯繫、運動,表現出來方式)。 所以會先有生活、會先有歷史(過程的辯證法),才會有生活或歷史在觀念中的表現(辯證法)。 歷史卻有它自己的步伐,不管它的進程歸根到底是多麼辯證的,辯證法往往還是要等待歷史很久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如此。 思維中的規律從歷史中來,源於歷史,而非歷史源於規律,靠規律發展。 靠規律推理或應用來闡明問題,是走入主觀和偏見中去,不能解決問題。 抽引生活的規律,無非是利用規律來作為我們判斷事物的參考,要使這種規律能夠利用或應用,需有多種條件配合。 請參考本書頁 一四六、一九九。 電p.87這段是以電作為例子,說明電學未能實事求是說明問題,所以不能形成一種內容豐富的理論正是現代電學的這種支離破碎的狀態,使得它在現時不能夠建立起一種內容豐富的理論,使得片面的經驗論在這門科學中佔有優勢,這種經驗論竭力要自己禁絕思維,所以不僅是不正確地思維著,而也不能忠實跟著事實走,或者即使是忠實地敘述事實,結果就變成和實際經驗相反的東西。 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pp.145-146同樣講述規律的來源與應用問題(注意最後一句話)可是我們不要過於得意我們對於自然界的勝利。 對於我們的每一次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 每一次的這種勝利,第一步我們確實達到預期的結果,但第二步和第三步卻有了完全不同的意想不到的結果,常常正好把那第一個結果的意義取消了。 因此我們必須時時記住,我們統治自然界,決不像征服者統治異民族一樣,決不像站在自然界的人一樣,相反地,我們同樣的肉、血和頭腦一起都是屬於自然界,存在於自然界中;我們對自然界的整個支配,僅僅是因為我們勝於其他一切動物,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而已。 p.146同樣講述規律的來源與應用問題事實上,我們一天天地學會正確理解自然規律,並認識我們對自然的慣常行程的干涉之較近或較遠的影響。 特別從本世紀自然科學大踏步發展以來,我們就愈來愈能夠估計到至少是我們最普遍的生產行為的較遠的自然的影響,因而也學會來統治它們。 如果我們需要經過幾千年的勞動才學會估計我們生產行為的較遠的自然的影響,那麼我們想學會預見這些行動的較遠的社會的影響,就更要困難得多了。 p.147但是經過長期的常常是痛苦的經驗,經過對歷史材料的比較和分析,我們就在這一領域中也漸漸學會認識我們的生產活動的間接的較遠的社會影響,於是我們就有可能去統治和調節它們了。 札記和片斷科學歷史摘要p.163恩格斯綜合說明了一段漂亮的唯物主義當然,唯物論的世界觀不過是對自然界本來面目的了解,不附加以任何外來的成份,所以在希腊哲學家中間它一開始就是自然而然的東西。 但是在古代希腊人和我們中間存在著兩千多年的本質上是唯心論的世界觀,而在這些條件下即使要返回到自然而然的世界觀上面去,也並不是像初看起來那麼容易。 要知道問題決不是把這兩千多年的全部思想內容一筆勾消就算完事,而是要批判它,要從錯誤的但在當時的歷史發展條件下是不可避免的唯心論形態中、從這個暫時的形態中剝取有價值的成果。 p.164唯物論者只管直率地解釋事物的真相,這種空話是和他們無緣的。 自然科學和哲學p.167同樣講述規律的來源與應用問題整個邏輯完全是從前進著的各種對立中發展起來的。 這在黑格爾本人那裡也是神秘的,因為範疇在他看來是先存在的東西,而現實世界的辯證法僅僅是它的反光。 在現實中情形卻恰恰相反頭腦的辯證法僅僅是現實世界(不論自然界或歷史)的運動形態之反映。 p.169恩格斯引用黑格爾的一段話,說明對於現實的研究切入點不一樣,即得出不一樣的結果來是什麼頭腦從事研究現實,這對於經驗具有巨大的意義。 偉大的頭腦做出偉大的經驗,在五光十色的現象中看出有意義的東西。 p.169恩格斯說明在自然科學實事求是的時候,哲學就沒有置啄的餘地了;因為輪不到它們來胡說自然科學滿足於舊形而上學的殘渣,使哲學還得以苟延殘喘,只有自然科學和歷史科學採納了辯證法的時候,一切哲學的渣滓除了關於思維的純粹理論才會變成多餘的東西,才會在實驗科學中消失。 辯證法甲.辯證法的一般問題。 辯證法的基本規律p.174恩格斯總結說明辯證法的內容,應該跟前面說的關於辯證法的來源做個比較所謂客觀辯證法是支配著整個自然界的,而所謂主觀辯證法,即辯證的思維,不過是在整個自然界中到處盛行著的由於對立而產生的運動的反映而已,這些對立以其不斷的鬥爭,以其最後的互相轉變或轉變到較高形態來決定自然界的生活。 p.175講辯證的本質,講整個自然界中到處盛行著的由於對立而產生的運動的本質。 它反映在思維中又如何表現其特有的性質辯證法不知道什麼絕對分明的界限,不知道什麼無條件的普遍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學的差異互相過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適當的地方承認亦此亦彼,並且把對立的東西調和起來;辯證法是唯一適合於自然科學現在這個發展階段的更高級的思維方法。 p.175恩格斯在這裡講形而上學只具有的參考價值;這段說明,跟把辯證法形而上化,而非真正地進入辯證地研究問題作法,其只具有的參考價值是一樣的。 這段跟頁一七六的講法配合看,甚有意義,而且也可以體會其中的道理。 自然,對於日常應用,對於科學的小買賣,形而上學的範疇仍然有其效力。 p.175由量到質的轉變機械的宇宙觀,量的變化改變著質。 紳士們從沒有猜想到這點。 這段道理甚明。 把辯證法形而上化等於是硬把規律套用在自然上面,那是非從事物的原相看問題。 什麼都講由量到質的轉變,等於什麼都沒有說,什麼都沒有理解。 到底事物的原委是什麼,還是要實事求是從事物原來的轉變去理解。 所以講由量到質的轉變,等於是講機械的宇宙觀。 p.176以下有幾段是恩格斯從黑格爾那裡引來的,作用在於說明邏輯與生活現實是互相作用、互相影響的。 生活現實會改變邏輯思維內容,邏輯思維內容也會改變生活現實;沒有絕對的東西,也沒有絕對的本質(不變的);思維與現實的一致性或者同一性是在思維的抽象中才有可能存在著的東西;現實中的同一性存在著差別,必須以差別性作為同一性的補充條件,同一性才成為同一性。 悟性的思維規定之對立性兩極化。 正如電、磁等等自身的兩極化,在對立中運動,思想也是如此。 正如在電、磁等等情形下,不可能固執一面,而且也沒有一個自然科學家想固執一面,在思想情形下也應該如此。 解說在現實中這個情況下我們可以稱一種現象叫做電(悟性的思維規),可是在另外一種情況下,它會變成磁能(這也是一種悟性的思維規定)。 在成為電的狀態時,我們既不能說它不是電,也不能說它不是磁能。 悟性的思維規定既作為一種邏輯的思維,它既說明了電的現實,但也沒有說明電的現實(兩極化);既用範疇概括了現實(同一性),但也沒有概括到應該概括的現實(存有不同情況中表現出來的差別性)。 本質是諸規定之真實性質,黑格爾自己已經表明出來了在本質中一切都是相對的。 解說在現實中只有在這個時候、這種情況下,我們才可以說它是什麼;除此之外,它是別的東西。 (除了非此即彼外,也承認亦此亦彼)。 主要原因在於現實的東西是活的,本來就是會運動的,本來就是在時空中轉移的,沒有固定不變的。 固定不變只存於思想當中。 pp.176-177抽象的同一性在有機自然界中同樣是不能夠應用的。 解說在現實中同一是偶然,非同一才是自然和必然。 p.177只是在數學中即研究思想事物(縱然它們是實在的反映)的一種抽象的科學中才有抽象的同一性及其與差別的對立,而且甚至在這裡也漸次被拋棄。 p.177不斷的變化,即抽象的和自身的同一性之拋棄,在所謂無機自然界中也是存在的。 pp.178-179主要講述舊的形而上學的同一性,是無時間性的、無歷史的與無生命的東西。 p.178同一性和差別性必然性和偶然性原因和結果這是主要的對立,當它們被分開來考察時,就都互相轉化。 於是必須求援於根據。 以一段時間或空間來切入,同一就是同 一、差別就是差別;必然就是必然、偶然就是偶然;原因就是原因,結果就是結果。 例如電與磁的例子。 見頁一七六的解說。 關於必然性和偶然性、原因和結果問題的解說,見頁一八、頁一九一。 偶然性和必然性p.180恩格斯批評形而上學用主觀的思維、主觀的邏輯來替代從現實發展過程來思考的這種謬誤處。 這裡講述提到必然性和偶然性,為什麼要求助於根據的理由。 有根據才能談問題,但是,部份的根據不能成為普遍的基礎;把部份的根據普遍化,說成是定理和規律,這就陷入了主觀的邏輯。 在十次的機率中,有九次的機率出現偶然的因素,只有一次才出現必然的因素,那麼以這十次的範圍來說,這九次偶然就是必然,而一次的必然就是偶然。 而在十遍這類的十次機率中,每十次才出現一次的那次必然,在這十遍這類的十次機率中,它同樣是必然的因素。 因為在每十次中,它一定會出現一次,那不是必然是什麼呢可是除此之外,如果以後的情況不是這麼發生的話,那麼前述每十次才出現一次的那次必然,就不能說是必然了。 問題在於根據;在於不要把這兩類彼此混淆起來。 形而上學所陷入的另一種對立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對立。 還有什麼比這兩個邏輯範疇更尖銳地相互矛盾呢這兩者是同一的,偶然的東西是必然的,而必然的東西又是偶然的這怎麼可能呢常識以及具有常識的大多數自然科學家都把必然性和偶然性看作永遠互相排斥的兩個規定。 一個事物、一個關係、一個過程不是偶然的,就是必然的,但決不是既是偶然的,又是必然的。 所以它們兩者是並列地存在於自然界中;自然界包含著各種各樣的對象和過程,其中有些是偶然的,一些則是必然的,而整個問題就只在於不要把這兩類彼此混淆起來。 pp.180-182接下來講於是,自然科學家把一切有興趣的、知道的,說成是必然的規律,把不知道的,或是沒有興趣的,看成是偶然的,甚至歸之於上帝。 而更有借助根本否認偶然性來根絕偶然性的。 恩格斯反對上述一切的謬誤,他舉了達爾文實事求是,以偶然的事實根據來說明問題的例子,以反駁一切都是必然規律的說法pp.182-183達爾文在其劃時代的著作中是從建立在偶然性上的最廣泛的事實基礎出發的。 正是單個的種屬內部的各個個體間的無數的偶然的差異,正是可能增大到突破本屬的特性的並且其最近原因只在極其稀少的場合下才可能得到實證的那些差異,使達爾文不得不懷疑生物學中一切規律性的原有基礎,不得不懷疑原有的形而上學的固定性和不變性中的物種概念。 但是,沒有物種概念,整個科學便都沒有了。 達爾文對於問題的提法,解決了自然界中把一切生物的發展看成是必然的那種謬誤。 不過達爾文還是有達爾文的問題。 達爾文在解決了生物界原有的形而上學的固定性和不變性中的物種概念後,卻把物種物競天擇的以求存的偶然性當成是必然規律,普遍應用於自然界。 於是又偷偷地從後門把他自己否定和懷疑的原有形而上學固定性和不變性中的物種概念又運進來了。 這點恩格斯在反杜林論裡有明白的說明。 黑格爾邏輯學第一卷p.183和任何某物對立的無,任何某物的無,是某一特定的無。 這段講得再清楚不過了。 絕對的本體對立於特定的邏輯,這個邏輯即概括了這個本體。 這段意思指稱特定的概念指涉特定的內容,表明了特定的東西。 但是要注意的問題在於一般跟特殊是有別的,概念本身即包括了一般跟特殊,是特殊和一般的對立統一體。 所以問題在於瞭解同一性的問題。 乙.辯證邏輯和認識論。 關於認識的界限p.184這段講自然界和精神的統一問題。 恩格斯在這裡譏諷那些經驗論者一開始就只用推理(注意只用推理,不以事實為根據;自然界和精神如何是統一的或同一的,前面表述過這個問題)來證明自然不能是無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自然矛盾的。 p.185講分析和綜合之間的關係。 分析是經驗研究為基礎,研究事情是如何產生的、如何來的;而綜合是通過分析的基礎,瞭解事情如何來的之後,把各種聯繫、各種聯繫之間的關係,依事情先後順序和本末,一五一十地表述出來。 研究恩格斯以下面一句話說明的這個內容以分析為主要研究形式的化學,如果沒有它的對極,即綜合,就什麼也不是了。 關於判斷的分類p.185區別辯證邏輯和形式邏輯。 恩格斯說明一個是活生生具體的再現方式,一個是僵死而無歷史性和時間性的符號演算。 恩格斯說辯證邏輯和舊的純粹的形式邏輯相反,不像後者滿足於把各種思維運動形式,即把各種不同的判斷和推論形式列舉出來和毫無關聯地排列起來。 相反地,辯證邏輯卻以此推彼地推出這些形式,不把它們互相平列起來,而使它們互相隸屬,從低級形式中發展出高級形式。 p.187下面是一段結論講規律和自然界的統一是以認識為基礎的。 在黑格爾那裡顯現為判斷這思維形式本身發展的東西,對我們來說,在這裡就成了我們對於一般運動的性質之基於經驗的理論認識的發展。 由此可見,思維規律和自然規律必然是相互一致的,只要我們正確地認識它們的話。 p.189歸納和演繹講述全部必須以實際的現實為基礎;歸納有歸納不到的東西,只要新生事物依歷史發展產生的話;演繹更是如此;沒有歷史的發展,沒有對於實際事物的認識,如何演繹出事物的發展來以下是恩格斯的批判歸納法的全部混亂是英國人惠威爾所造成的,inductive sciences歸納法科學包圍著純粹數學的科學,因而設想歸納法是和演繹法對立的。 關於這一點,不論新的或舊的邏輯,都是毫無所知的。 從個別東西開始的一切推理形式都是實驗的,而且都是以經驗為基礎的。 p.189下面是一段結論生活的哲學是對於歸納法最大的反駁。 恩格斯在這裡再度諷刺自然科學家的哲學貨色。 當歸納法的結果分類法到處發生問題時(),當每天都有新的事實發現,推翻全部舊的歸納分類法時,赫克爾不早不晚正在這個時候熱狂地擁護歸納法,這又恰好表明了我們的這些自然科學家的思考力的特色。 黑格爾曾經說歸納推理本質上是一種尚成疑問的推理,這個命題的論斷是何等高妙呵!而且,由於進化論的成就,有機界的全部分類都脫離了以歸納法而回到演繹法,回到血緣關係上去生物的任何一個種屬都是確確實實由於血緣關係而從另外一個種屬演繹出來的,而單單用歸納法來證明進化論是不可能的,因為進化論是完全反歸納法的。 pp.189-190世界上的任何歸納法都是永遠不會幫助我們把歸納過程弄清楚。 只有這個過程的分析才能做到這點。 依據歸納派的意見,歸納法是不會錯誤的方法。 但事實上它是如此地無力,以致它的似乎是最可靠的結果每天都被新的發現所推翻。 p.191下面的一段是以本體和邏輯的關係來說明歸納與演繹的問題。 有事實的分,才能說明一切,沒有事實的分析,什麼立論都站不住腳。 最後關於因果關係的問題也是一樣的。 充分地瞭解事物發展的過程後,那麼我們也才能說,因為有什麼,才有什麼發生;因為這樣,所以才會那樣;原因與結果之間關係的道理一樣。 同理,如果能夠控制條件,通過人的勞動實驗、人的活動、人的生產等,道理一樣,也可以在事情還沒有完成終程的結果前,說明事情在這種條件下一定會這樣。 這才能叫做科學的說明。 (注意這裡加入了人為的控制,說明了人對於自然的作用。 )單憑經驗性的觀察決不能充分地證明必然性。 propter hoc由於這。 但必然性的證明是在於人類活動中,在實驗中,在勞動中如果我能夠造成某一post hoc,那麼它便和propter hoc等同了。 post hoc在這以後,而非因果性講規律、因果與相互作用的問題p.191恩格斯在這裡用因果關係的範疇說明本體與邏輯之間關係的問題,這裡再次點出了他所謂的辯證法是什麼樣的內容。 我們在觀察運動著的物質時第一個遇到的就是各個物體的個別運動的相互間的聯繫,它們相互間的制約。 但是我們不僅看到某一個運動後面跟隨著另一個運動,而且我們也看到只要我們造成某一特定的運動在自然界中發生時所必需的條件,我們就能引起這一特定的運動;甚至我們還能產生在自然界中完全不會發生的運動(工業),至少不是以這種方式產生的運動;我們能預先規定這些運動的方向和規模。 p.191但是問題在於這裡不能又犯了主觀思維的毛病;因為一則我們的認識是有歷史條件限制的;二則本體和邏輯之間的關係畢竟仍必須以實際為基礎來說明,我們所有的預測和預先規定,實際上只具有參考的價值,它絕非有絕對的科學根據的。 因為畢竟我們還是應該站立在一定的基礎(地球和現有的歷史條件)上來說明問題的。 以下是恩格斯的批評因為有這樣的過程,才會有那樣的結果。 即使是經過人類的製造和實驗,情況也是一樣,只要條件是相同的。 所以人的思維裡會有因果關係的觀念,可是不能因為有因果關係的觀念,把事物的主客觀關係顛倒了。 下面幾段,就是恩格斯談思惟如何產生來的,但是產生以後如何不能從已經有的思維,推論到現實中,以為現實就是這樣。 因為現實(本體)和思維(邏輯)之間實際上還是有差異尤其是每天都有新生事物發生時。 p.191首先第一點從現實而來的觀念是如何來的由於人的活動,就建立了因果性觀念的基礎,而這個觀念是一個運動是另一個運動的原因。 但是在這裡並沒有任何證明,並且在這個範圍內休謨的懷疑論說得很對有規則地重複出現的post hoc在這以後決不能確立propter hoc由於這。 p.193如果我們認識了物質運動形態(),我們也就認識物質本身,因而我們的認識就完備了。 ()只有從這個普遍的相互作用出發,我們才能達到現實的因果關係。 為了了解個別的現象,我們就必須把個別的現象從普遍的聯繫中抽出來,孤立地考察他們,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