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数控加工工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_第1页
电大【数控加工工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_第2页
电大【数控加工工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_第3页
电大【数控加工工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_第4页
电大【数控加工工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电大【数控加工工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数控加工工艺】第1 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第1 章作业评讲1、什么是积屑瘤?它是怎样形成的?对切削过程有何影响?如何抑制积屑瘤的产生?答:在一定的切削速度范围内切削钢、铝合金与球墨铸铁等塑性金属时,由于前刀面上挤压和摩擦的作用,使切屑底层中的一部分材料停滞和堆积在刃口附近,形成积屑瘤。积屑瘤是粘结在切削刃口附近一硬度很高的金属块。对切削过程有何影响:1)刀具实际前角增大2)增大切削厚度3)使加工表面粗糙度值增大4)对刀具耐用度有影响积屑瘤虽能保护刀尖,但不稳定,会影响加工精度,需要采取措施抑制: 采用高速切削是抑制积屑瘤的基本措施(最有效); 增大进给量; 增大刀具前角; 采用润滑性能良好的切削液。2、切屑的种类有哪些?不同类型切屑对加工过程和加工质量有何影响?答:切屑的种类:带状切屑、节状切屑、粒状切屑和破碎切屑3、试述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切削温度、切削力的影响规律。答: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背吃刀量最大、进给量次之、切削速度最小。切削用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切削速度最明显,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最小。4、试述前角、主偏角对切削温度的影响规律?答:前角增大,切削温度降低,但前角太大,刀具散热体积变小,温度反而上升;主偏角增大,散热条件变差,切削温度上升。5、刀具正常磨损的形式有哪几种?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产生?答:刀具正常磨损的形式正常磨损和非正常磨损。 前刀面磨损:在切削速度较高、切削厚度较大的情况下,切削高熔点塑性金属材料时,易产生前刀面磨损。 后刀面磨损:在切削速度较低、切削厚度较小的情况下,会产生后刀面磨损,刀尖和靠近工件外皮两处的磨损严重,中间部分磨损比较均匀。 前刀面和主后刀面同时磨损 在中等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的情况下,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经常发生前、后刀面同时磨损。6、试述进给量、主偏角对断屑的影响。答:进给量增大,切削厚度也按比例增大,切削卷曲应力增大,容易折断;主偏角越大,切削厚度越大,切削在卷曲时卷曲应力越大,易于折断。7、车削直径80mm,长200mm 棒料外圆,若选用ap=4mm,f=0.5mm/r,n=240r/min,试问切削速度vc,切削时间tm,材料切除率Q 为多少?答:切削速度:vC=dn/100080240/100060.3m/min切削时间tmlm/l(min) lm(mm):工件长度,(mm/min):每分钟的切削长度l=fn0.5x240120 (mm/min)tmlm/l(80/120)x60=40 秒材料切除率Q1000 vCap f1000x60.3x4x0.5120600mm3第2 章作业评讲1、简述数控刀具材料的种类、特点及其应用场合?答:(1)高速钢(High Speed Steel,HSS)高速钢是一种含钨(W)、钼(MO)、铬(Cr)、钒(V)等合金元素较多的工具钢,它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工艺性,可以承受较大的切削力和冲击。 普通高速钢 不适于高速和硬材料切削。 高性能高速钢 添加Co、Al 等合金元素,提高耐热性、耐磨性,热稳定性高,可用于制造出口钻头、铰刀、铣刀等。 粉末冶金高速钢 用于加工超高强度钢、不锈钢、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用于制造大型拉刀和齿轮刀具,特别是切削时受冲击载荷的刀具效果更好。(2)硬质合金(CementedCarbide)切削效率是高速钢刀具的510 倍。 普通硬质合金WC+Co 类(YG):主要用于加工铸铁及有色金属。Co 含量高,韧性好,适合粗加工;含Co 量少用于精加工。TiC+WC+Co 类(YT):含TiC 量多,含Co 量少,耐磨性好,适合精加工;含TiC 量少,含Co 量多,承受冲击性能好,适合粗加工。 新型硬质合金钨钛钽(铌)钴类(YW):添加 TaC 或 NbC,提高高温硬度、强度、耐磨性。用于加工难切削材料和断续切削。常用牌号:YW1、YW2。碳化钛基类(YN):TiC+Ni+Mo,硬度高、抗粘接、抗月牙洼磨损和抗氧化能力强。用于合金钢、工具钢、淬火钢的连续精加工。牌号:YN05、YN10。(3)新型刀具材料 涂层刀具 较好地解决了材料硬度及耐磨性与强度及韧性的矛盾。常用的涂层材料有TiN、TiC、Al2O3和超硬材料涂层。 陶瓷刀具材料(Ceramics)Al2O3基陶瓷刀具:适用于各种铸铁及钢料的精加工、粗加工。Si3N4基陶瓷刀具:适8X._纚于【数控加工工艺】第2 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1、什么是欠定位?为什么不能采用欠定位?答:欠定位是指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应该限制的自由度段有完全被限制的定位。欠定位是不允许的因为欠定位保证不了工件的加工要求。2、什么是过定位?试分析图1 中的定位元件分别限制了哪些自由度?是否合理?如何改进?图1 答:工件的一个或几个自由度被不同的定位元件重复限制的定位称为过定位。a.不合理,锥销限制三个方向移动自由度,平面限制两个方向移动自由度,重复一个方向的移动自由度,平面应该小一些,矮一些,不与零件接触。b不合理,长销和大端面定位造成重复定位了两个转动自由度,应该大端面改为小端面。c不合理,短圆销限制两个移动自由度,V 形块限制两个移动自由度,重复自由度,应该把V 形块改为浮动的。3、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分析图2中各定位方案的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b)图2 答:a.限制x、y 和z的移动自由度,z和y 的转动自由度。b限制x、y 和z 的移动自由度,z 和y 的转动自由度。c限制x、y 和z 的移动自由度,x、y和z 的转动自由度。d限制x、y 和z 的移动自由度,x 和y 的转动自由度。4、粗基准和精基准选择的原则有哪些?答:粗基准的选择原则:(1)相互位置要求原则选取与加工表面相互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的位置要求。(2)加工余量合理分配原则对所有表面都需要加工的工件,应该根据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找正工件。(3)重要表面原则为保证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应选择重要加工面为粗基准。(4)不重复使用原则粗基准未经加工,表面比较粗糙且精度低,易产生定位误差,一般不应重复使用。(5)便于工件装夹原则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尽量平整光滑,以便使工件定位准确、夹紧可靠。精基准的选择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直接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称为基准重合原则,可以避免由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定位误差(基准不重合误差)(2)基准统一原则同一零件的多道工序尽可能选择同一个定位基准,称为基准统一原则。可保证各加工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又可简化夹具的设计与制造工作。基准重合和基准统一原则遇到相互矛盾的情况,若采用统一定位基准能够保证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则应遵循基准统一原则;若不能保证尺寸精度,则应遵循基准重合原则。(3)自为基准原则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匀,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根据加工表面找正工件),称为自为基准原则。(4)互为基准原则为使各加工表面之间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或为使加工表面具有均匀的加工余量,可采取两个加工表面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方法,称为互为基准原则。(5)便于装夹原则5、对于图3 所示零件,已知A、B、C、D 及E 面均已经加工好,试分析加工10mm 孔时用哪些表面定位比较合理?为什么?答:选择C 表面定位比较合理,C 表面是10mm 孔的尺寸基准,工序基准,用它作为定位,可以消除由于基准不重合引起的误差。6、试分析图4 中夹紧力的作用点与方向是否合理?为什么?如何改进?图3 图4 答:a.不合理,作用点在薄壁孔的顶端,刚度不够,应该在两旁加紧。b不合理,作用点没在定位元件的支撑范围内,导致工件倾斜,应在作用点下加浮动支承。c不合理,作用点在中央,刚度不够,应作用在支承上方。d不合理,作用点没在定位元件的支撑范围内,导致工件倾斜,作用点下移。e不合理,对于薄壁零件采用多点加紧或是加紧力均匀分布。f不合理,作用方向应朝向主要定位基准。7、套类零件铣槽时,其工序尺寸有三种标注方法,如图5 所示,定位销为水平放置,试分别计算工序尺寸H1、H2、H3 的定位误差。图5答:零件上的键槽加工以心轴定位。对于工序尺寸H2,以心轴定位,心轴和零件内孔都有制造误差,由两者_引起的定位基准误差为:Y(内孔最大极限心轴最小极限)/2(30.02129.972)/20.025对于工序尺寸H1,以心轴定位,心轴和零件内孔都有制造误差,还有基准不重合误差。基准不重合误差:B(零件外圆最大尺寸零件外圆最小尺寸)/20.015工序尺寸H1的定位误差DYB0.0250.0150.040对于工序尺寸H3,以心轴定位,心轴和零件内孔都有制造误差,还有基准不重合误差。同H1,工序尺寸H3的定位误差DYB0.0250.0150.0408、对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夹紧装置应具备的基本要求: 夹紧过程可靠;夹紧力的大小适当。操作简单方便、省力、安全。 夹紧装置的结构力求简单、紧凑,便于制造和维修。【数控加工工艺】第3 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1、什么叫工序和工步?划分工序的原则是什么?答: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一组工件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划分工序的依据是工作地是否发生变化和工作是否连续。在不改变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的条件下所完成的那部分工位的内容称为工步。划分工步的依据是加工表面和工具是否变化。2、何谓“工序集中”和“工序分散”?什么情况下按“工序集中”原则划分工序?什么情况下按“工序分散”原则划分工序?答:工序集中就是一种零件的加工只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里完成,工艺路线短,而每道工序所包含的加工内容却很多。工序分散一种零件的加工分得很细,工序多,工艺路线长,而每道工序所包含的加工内容却很少。工序划分的原则工序集中原则:每道工序包括尽可能多的加工内容,不适合于大批量生产。工序分散原则:将工件的加工分散在较多的工序内进行,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很少。适合于大批量生产。3、数控机床上加工的零件,一般按什么原则划分工序?如何划分?答:在数控机床上加工的零件,一般按工序集中原则划分工序,划分方法:按所用刀具划分:以同一把刀具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为一道工序。按安装次数划分:以一次安装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为一道工序。按粗、精加工划分:粗加工为一道工序,精加工为一道工序。按加工部位划分:以完成相同型面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为一道工序。4、在数控机床上按“工序集中”原则组织加工有何优点?答:按“工序集中”原则组织加工的优点:有利于采用高效的专用设备和数控机床,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工序数目,缩短工艺路线,简化生产计划和生产组织工作;减少机床数量、操作工人数和占地面积;减少工件装夹次数,保证各加工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5、图1 所示为轴类零件图,其内孔和外圆和各端面均已加工好,试分别计算图示三种定位方案加工时的工序尺寸及其偏差。图1答:方案一: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_则A1工序尺寸及其偏差为120.1方案二: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要确定A2,则设计尺寸120.1 是间接得到的,即为封闭环。 A2 基本尺寸:LA2812200.1ESA2(0.05)得ESA20.05mm0.1EIA20 得 EIA20.1mm故20 0.050.1+-mm方案三:同上,设计尺寸120.1 是间接得到的,即为封闭环。 A3 基本尺寸:LA34081220mm0.10EIA3(0.05)得EIA30.05mm0.10.1ESA30 得 ESA30mm故A3 的基本尺寸及偏差:20 0-0.05 mm6、图2 所示零件, 因A3 不便测量,试重新标出测量尺寸A4 及其公差。图2答:根据题意可知,A3 是封闭环,A2 和A4 是增环,A1 是减环,则列出尺寸链图。 A4 的基本尺寸LA3LA4LA2LA1得LA4LA3LA1LA220706030mmESA3ESA2ESA4EIA1 得ESA4ESA3ESA2EIA10.190(0.07)0.12mmEIA3EIA2EIA4ESA1 得EIA4EIA3EIA2ESA10(0.04)(0.02)0.02mm故A4 的公差为TA4ESA4EIA40.120.020.10mm(有多种解法,可求公差之和计算)7、图3 所示零件,镗孔前A、B、C 面已经加工好。镗孔时,为便于装夹,选择A 面为定位基准,并按工序尺寸L4 进行加工。已知。试计算L4的尺寸及其偏差。答:下图为尺寸链图。 经分析,列尺寸链如上图,由于设计尺寸L3 是本工序加工中间接得到的,即为封闭环。用箭头表示L2、L4 为增环,L1 为减环。则尺寸L4 的计算如下:基本尺寸:L3L2L4L1 得L4L3L1L210028080300mm上偏差ESL3ESL4ESL2EIL1 得ESL4ESL3ESL2EIL10.15000.15mm下偏差ESI3EIL4EIL2ESL1 得EIL4EIL3EIL2ESL10.15(0.06)0.10.01mm则工序尺寸L4300 0.150.01+mm8、切削加工工序通常按什么原则安排顺序?答:切削加工工序通常安排加工顺序的原则:基面先行原则先粗后精原则先主后次原则先面后孔原则9、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包括哪些?确定加工余量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1) 前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Ta)。2) 前工序形成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深度(Ra+Da)。3) 前工序形成的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x、w)。4) 本工序的装夹误差(b)。5) 热处理后出现的变形。确定加工余量应注意的问题:1)采用最小加工余量原则。2)余量要充分,防止因余量不足而造成废品。3)余量中应包含热处理引起的变形。4)大零件大余量。5)总加工余量(毛坯余量)和工序余量要分别确定。10、什么是加工精度?加工精度包括哪些方面?答: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几何形状和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相符合的程度,包括三个方面: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相互位置精度。11、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降低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答: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主要有工件材料、切削用量、刀具几何参数及切削液等。降低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1)、对于工件材料,常在切削加工前对材料进行调质或正火处理,以获得均匀细密的晶粒组织和较大的硬度。2)、切削用量,减小切削用量可有效地减小表面粗糙度。3)、刀具几何参数,适当增大前角、后角;增大刀尖圆弧半径;减小主、副偏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