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题.doc_第1页
测量题.doc_第2页
测量题.doc_第3页
测量题.doc_第4页
测量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量技能竞赛试题第 分公司、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B )。.相对高程; .绝对高程; .高差 2.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C )来表示的。.地理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 C.坐标和高程3.绝对高程的起算面是(B )。.水平面; .大地水准面; .假定水准面4.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B )。.96 .276 .65.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B )。.往返较差; .相对误差; .闭合差6.坐标方位角是以( C)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真子午线方向; .磁子午线方向; .坐标纵轴方向7.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B )。.斜线距离; .水平距离; .折线距离8.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B)。.方向; .高程; .距离9. 水准仪应满足的条件是(D )(A)圆水准器平行于竖轴(B)横丝水平 (C)竖丝垂直 (D)水准管轴平行于水准轴10.导线的布置形式有(C)一级导线、二级导线图根导线;单向导线往返导线多边形导线;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11.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是(A)踏勘选点测角量边及连测;埋石造标绘草图;距离丈量水准测量角度测量12.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为(C )成正比例进行分配。A.与测站数; .与高差的大小; .与距离或测站数13.经纬仪安置时,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A )。A.竖轴位于铅垂位置,水平度盘水平; B水准管气泡居中;竖盘指标处于正确位置14.导线测量中,导线转角的测量方法是( B )A.方向观测法 B.测回法 C.其它方法15. 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是将闭合差反号按与距离或测站数(A )的原则进行分配(A)成正比 (B)随意分配 (C)平均分配16.水准仪微倾螺旋是用来调节( B )A.圆水准器 B.管水准器 C.望远镜17.测量中的读数估读误差、瞄准误差,属于( A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粗差18.双面尺法测高差中,水准尺红面的起始刻度是( C )A.4567 B.5786 C.468719.下列误差属于粗差的是( C )A.尺长误差 B.读数误差 C.计算尺段数误差20、普通水准测量,应在水准尺上读取( D )位数。A 5B 3C 2D 4二、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后的括号内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地球椭圆体。 ( )2、大地地理坐标的基准面是大地水面。 ( )3、视准轴是目镜光心与物镜光心的线。 ( )4、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0180。 ( )5、竖直角观测时,须将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其目的是使竖盘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 )6、双盘位观测某个方向的竖直角可以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响。 ( )7、系统误差影响观测值的准确度,偶然误差影响观测值的精密度。 ( )8、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视线平。 ( )9、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角时,应采用盘左盘右取中的法。 ( )10、高程测量时,测区位于半径为10km的范围内时,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三、填空题(每空一分,共70分)1、我国自1988年1月1日起开始采用 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作为高程起算的统一基准。2、工程测量中一般使用DS3型微倾式普通水准仪,数字3表示该仪器精度,即每公里往返测量高差中数的 偶然中误差 为3mm。3、全站仪是一种集自动测距、测角、计算和数据自动记录及传输功能于一体的自动化、数字化及智能化的三维坐标测量与 定位系统 。4、精密水准测量一般指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为 普通水准测量 。5、微倾水准仪的使用步骤包括安置仪器和粗平、调焦和照准、 精平 和读数。不论使用的水准仪是正像或是倒像,读数总是由注记 小 的一端向 大 的一端读出。通常读数保留四位数。6、经纬仪的使用包括对中、 整平 、 照准 和读数四个操作步骤。7、全站仪放样模式有两个功能,即测定 放样点 和利用内存中的已知坐标数据设置新点,如果坐标数据未被存入内存,则也可从键盘输入坐标。放样步骤如下:1. 选择数据采集文件,使其所采集数据存储在该文件中。2. 选择坐标数据文件,可进行测站坐标数据及后视坐标数据的调用。3. 设置测站点。4. 设置 后视点 ,确定方位角。5. 输入所需的 放样坐标 ,开始放样。8、GB 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35 沟槽挖深较大时,应确定分层开挖的深度,并符合下列规定: 1 人工开挖沟槽的槽深超过3m时应分层开挖,每层的深度不超过 2 m; 2 人工开挖多层沟槽的层间留台宽度:放坡开槽时不应小于 0.8 m,直槽时不应小于 0.5 m,安装井点设备时不应小于 1.5 m; 3 采用机械挖槽时,沟槽分层的深度按机械性能确定。9、GB 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55规定,每层回填土的虚铺厚度,应根据所采用的压实机具按表455的规定选取。表455每层回填土的虚铺厚度压实机具虚铺厚度(mm)木夯、铁夯 200 轻型压实设备200 250 压路机200 300 振动压路机40010、GB 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沟槽开挖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61的规定。表461 沟槽开挖的允许偏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数量检查方法范围点数1槽底高程土方 20 两井之间3用水准仪测量石方+20、-2002槽底中线每侧宽度不小于规定两井之间6挂中线用钢尺量测,每侧计3点3沟槽边坡不陡于规定两井之间6用坡度尺量测,每侧计3点11、GB 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638规定,顶管施工的测量与纠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过程中应对管道 水平轴线 和高程、顶管机姿态等进行测量,并及时对 测量控制基准点 进行复核;发生偏差时应及时纠正; 2顶进施工测量前应对井内的测量控制基准点进行复核;发生工作井位移、 沉降 、变形时应及时对基准点进行复核; 3管道水平轴线和高程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出顶进工作井进入土层,每顶进 300 mm,测量不应少于一次;正常顶进时,每顶进 1000 mm,测量不应少于 次;2)进入接收工作井前 30 m应增加测量,每顶进 300 mm,测量不应少于一次; 3)全段顶完后,应在每个管节接口处测量其水平轴线和高程;有错口时,应测出 相对高差 ; 4)纠偏量较大、或频繁纠偏时应 增加测量系数 ; 5)测量记录应完整、清晰;12、GB 50141-200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419规定,基坑开挖与支护施工应进行 测量 监控,监测项目、监测 应根据设计要求及基坑侧壁 安全等级 进行选择。1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6.8.1土路基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8.1的规定。表6.8.1 土路基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点数路床纵断高程(mm)- 20 + 10 201用水准仪测量路床中线偏位(mm) 15 1002用经纬仪、钢尺量取最大值1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7.5.6规定,摊铺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前应通过试验确定压实系数。水泥土的压实系数宜为1.531.58;水泥稳定砂砾的压实系数宜为 1.30 1.35 。1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8.5.1规定,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5.1的规定。表8.5.1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纵断高程(mm) 15 20m1用水准仪测量中线偏位(mm) 20 100m1用经纬仪测量横坡 0.3 %且不反坡20m路宽( m)92用水准仪测量9154156井框与路面高差(mm) 5 每座1十字法,用直尺、塞尺量取最大值1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料石铺砌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3.4.1的规定。表13.4.1料石铺砌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平整度(mm) 320m1用3m直尺和塞尺量3点井框与面层高差(mm) 3 每座1十字法,用直尺和塞尺量最大值相邻块高差(mm) 2 20m1用钢尺量3点纵缝直顺(mm) 1040m1用20m线和钢尺量横缝直顺(mm) 1020m1沿路宽用线和钢尺量17、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预制砌块铺砌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3.4.2的规定。表13.4.2预制砌块铺砌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平整度(mm) 520m1用3m直尺和塞尺量井框与面层高差(mm) 4 每座1十字法,用直尺和塞尺量最大值相邻块高差(mm) 3 20m1用钢尺量纵缝直顺(mm) 1040m1用20m线和钢尺量横缝直顺(mm) 1020m1沿路宽用线和钢尺量1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沥青混合料铺筑人行道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3.4.3的规定。表13.4.3沥青混合料铺筑人行道面层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平整度(mm)沥青混凝土520m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点,取较大值其它7井框与面层高差(mm) 5 每座1十字法,用直尺和塞尺量最大值厚度(mm) 520m1用钢尺量19、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立缘石、平缘石安砌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6.11.1的规定。表16.11.1立缘石、平缘石安砌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点数直顺度 10 1001用20m线和钢尺量相邻块高差 3 201用钢板尺和塞尺量顶面高程 10 201用水准仪测量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测量知识5.1.2施工单位开工前应对施工图规定的基准点、基准线和高程测量控制资料进行 内业及外业 复核。5.1.4施工测量用的控制桩应进行保护并 校测 。5.1.6施工中应建立施工测量的技术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 测量复核 制度。从事施工测量的作业人员应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5.1.7测量控制网应作好与相邻道路、 桥梁 控制网的联系。5.2.10内业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计算所用全部外业资料与起算数据,应经 两人 独立检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2各级平面控制点的计算,可根据需要采用严密平差法或近似平差法,计算时应采用两人 对算 或 验算 方式。4经平差后的坐标值应作为控制的依据,对方位角、夹角和距离应按 平差 结果反算求得。5.4.2测量作业前、后均应采用不同数据采集人核对的方法,分别核对从图纸上所采集的数据、实测数据的计算过程与计算结果,并应据以判定测量成果的 有效性 。5.4.4路基施工前应根据图纸、资料和现场情况,测标出路基施工中可能暴露、触及、损坏的 地下管线 等构筑物的位置。5.4.7施工中应及时完成中线桩的恢复与 校测 。道路工程分段施工时,中线测量应进入相邻施工合同段50 100 m;对分界点的相邻施工单位共同进行校核确认。5.4.10平曲线和竖曲线桩应在道路中线桩、边桩的测设中完成,并标出 高程。当曲线长度小于等于40m时,桩间距宜小于等于 5 ;当曲线长度大于40m时,桩间距宜小于等于 10 。5.4.13城镇道路工程完工后应进行竣工测量。竣工测量包括:中心线位置、高程、横断面图式、附属结构和地下管线的实际位置和 高程 。 应在竣工图中标明。CJJ2-2008城市桥梁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测量知识 4.1.2开工前应对基准点、基准线和高程进行 内业 、外业复核。复核过程中发现不符或与 相邻工程 矛盾时,应向建设单位提出,进行查询,并取得准确结果。 4.1.4供施工测量用的控制桩,应注意保护,经常 校测 ,保持准确。雨后、春融期或受到碰撞、遭遇损害,应及时校测。4.1.7应做好桥梁工程平面控制网与相接道路工程控制网的 衔接工作 。4.3.1测量作业必须由 两人 以上进行,且应进行相互检查校对并作出测量和检查核对记录。经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生效。四、 简答题(10分)1 指出道路缓和曲线几何要素JD2、T、E、ZH、HY、QZ、YH、HZ、LS的含义。解:JD 交点 转角T 切线长E 外距ZH 直缓(直线与缓和曲线相接的点)HY 缓圆(缓和曲线与圆曲线相接的点)QZ 曲中(曲线中点)YH 圆缓(圆曲线与缓和曲线相接的点)HZ 缓直(缓和曲线与圆曲线相接的点)LS 曲线长五、计算题,15分已知相邻两坡段,变坡点桩号为K43+364.78,i1=-3,i2=+5,竖曲线半径R=1200m,试计算竖曲线要素和起终点的桩号。 解:坡度差w= i2-i1=+5+3=0.08竖曲线长度L=Rw=12000.08=96m竖曲线切线长T=L/2=962=48m竖曲线外距E=T*T/(2R)=4848(21200)=0.96m竖曲线内距M=R*w*w/8=12000.080.088=0.96m切线上任意一点与竖曲线的距离h=l/(2R) L值从竖曲线的起讫点算起竖曲线起点桩号= K43+364.78-T= K43+316.78竖曲线终点桩号= K43+364.78+T= K43+412.78六、计算题,15分已知某弯道,交点桩号为JD=K23+546.87,曲线半径R=200m,路线转角=3004,试计算曲线要素和主点桩号。 解:切线长:T=Rtan(/2)=200tan(3004/2)=53.71m 曲线长:L=R/180=2003004/180=104.95m 外距:E=Rsec(/2)-1) =200sec(3004/2)-1=7.09m校核数或是超距D=2T-L=253.71-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