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情感世界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文学样式。大约产生在初唐,晚唐、五代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到了宋代进入繁荣鼎盛时期。李清照就是我国宋代涌现出的一位杰出的女词人,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作书画,被誉为婉约词之宗。在灿若繁星的中国古代作家中,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大放异彩。特别是作为一位文化女性,李清照具有与一般女性不同的情感世界。一、从她的成长环境和平生遭际看她的情感世界李清照的生平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1)自由、快乐的少女时期李清照出生在北宋一个有名的学者仕宦家庭,父亲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精通经史,擅长诗文,和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文潜、陈师道、晁补之有密切的来往,在北宋文坛上颇有名声。母亲王氏,也是一个通文墨、懂诗书的大家闺秀。李清照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文学气息十分浓厚的家庭里,她接受的教育并不是普通女子所能相比的。此时的李清照是一个性格活泼开朗、热爱生活的贵族少女。她不像一般的大家闺秀,把自己的生活圈子局限于闺房绣楼之内,而是常常走出重门深院,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寄情于山水,表现出她那朝气蓬勃的春春气息。如写于十七八岁的如梦令一词集中地表现了她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小令描写了日暮归舟所见的景色,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词仅33个字,却写了场景,写了人物,写得波澜起伏,生动活泼,情深味浓,新奇可喜。开头“常记”二字,说明写的是对往事的回忆。一个“尝”字暗示这件事留给作者的印象不可磨灭,值得回味。而难以忘怀的情景,没有直接写出,而用“沉醉”到“不知归路”凝练地反映了一天的快乐,并把笔墨集中在描写归路的情景上面。从“日暮”到“晚”时间又推移了,直到兴尽才归。在“沉醉”之中,小船竟然走错了路,直到荷塘深处方始发觉,这里荷花亭亭玉立,荷叶摇曳多姿,荷香沁人心脾。几声焦急的“争渡,争渡”惊动了栖息的沙鸥白鹭,在美丽的荷塘里,人声、鸟声和水声交响起来。小船、游者、鸥鹭纷乱起来。大自然的诗情画意和勃勃生气,给人以清新的美丽的享受。全词将事、景、情三者融为一体,意境开阔,形象生动,显示了词的笔墨集中,善于剪裁的工夫,以及托情于事,寓情于景的创造才能,在词人眼里,整个世界都是那样的生气勃勃,也激起读者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诗人用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思想,给大自然景象添加生气,李清照在这首词中正是以对大自然的赞美,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好事物的淑女情怀。(2)甜蜜而伤感的少妇时期李清照在十八岁时嫁给聪明好学的太学士赵明诚,赵明诚自幼喜好收藏考订金石书画。热爱文学艺术的李清照嫁给这样一个醉心于文学艺术品收藏与鉴赏的丈夫,自然是如鱼得水。夫妇两人情投意合,生活十分美满,但她毕竟是告别了无拘无束的少女时代,丈夫又经常要外出游学、为官,这就给多情的李清照带来极大的悲愁和苦闷。思恋之中,作为一个聪慧颖悟、才华过人的文化女性,她自然不免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倾诉于笔端。例如她新婚不久后写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词中通过臆想中的鸿雁传书,表现与丈夫心心相印,无计排遣的入骨相思,虽有“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惆怅、伤感与责怪,但她与丈夫是相知相爱的,所以用“两处闲愁”来表达她们彼此的牵挂。结拍三句,是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名句,“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因而在艺术上有更大的吸引力。当然,句不离篇,这两个四字句只是整首词的一个有力组成部分,并非一枝独秀。词人一会蹙额,一会伤心,丢不掉放不下的情思,是作者专于情,忠于情的真实写照,给人美感。李清照从婚后到四十五岁以前,基本上过着学者、作家式的比较平静的生活,她沉浸在爱情和事业的幸福之中。因此在她的作品中所流露的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文化淑女情怀。(3)颠沛流离的南渡时期靖康之乱,从根本上改变了李清照的人生,使她被迫从闺房和书斋中走出来,踏上了逃亡流徙的道路,由于国破、家亡、夫死的凄凉身世深刻地影响了她的思想,她的创作风格突变。她在菩萨蛮中写到:“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她在武陵春中写到“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南渡后有些词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南渡人士辞别乡土,国破家亡的哀愁,情调低落,流露了爱国思想。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词情调虽然低沉,但是作者的这一种沉痛并不是个人的无病呻吟,在祖国大好河山拱手让人的时代里,作者的那种由个人生活遭遇所引起的深痛,也就是一个具有爱国心的人应具有的那种蕴含国家兴衰之感的沉痛,因而这种沉痛不是个人的,它和社会现实紧紧地连在一起,因此,这首词也具一定的社会意义,这种淑女情怀反映个人的不幸,而且带有深沉的家国之痛,将个人的不幸与国难家仇联系起来,委婉凄戚,孤独、愁闷。二、从她的文学追求看她的情感世界李清照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文化气氛十分浓厚的家庭里,加之自己勤奋好学、博闻强记,终于成为“婉约以易安为宗”的一代词人。李清照的词既加强和维护了婉约词派的特点,又有自己“婉而隽”的艺术风格。她的词流露出文化女性矜才尚艺的人生意趣。如前期代表作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词中借描写重阳赏菊委婉曲折地表达了闺中寂寞和离情,展示出词人的内心世界,流露出她对爱情的向往,客观上具有冲破封建牢笼、反对封建礼教束缚的意义,全词委婉含蓄、温和优美,透露出词人与丈夫暂时离别淡淡的哀愁。以前的婉约词除常停留在女性闺房陈设、衣饰、容貌描写上,即使是写其心态、动作,也缺乏个性化的形象,甚至可移到任何一首闺情词中。而李清照词中的女主人公,都是她自己,以己之情,抒己之怀,率直坦荡,不必像男士们去揣摩女人的心理;少女的时候,当她“蹴罢秋千”,慵整纤手,方觉一阵兴奋,不觉汗出,现在静下来,才觉“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于是她“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把一个天真、活泼而又有点儿爱娇的少女形象,写得如此活灵活现,却又耐人寻味无穷,怕不是男士们所能想象得出的。燕尔新婚的时候,早晨她买得一枝特别新鲜的春花,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鬃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减字木兰花)这些以率真之笔,抒率真之情;不娇柔造作,男土们怎么会揣想出如此自然细腻的生活情景来?李清照是诗、词、文都擅长的作家,而她的词成就最高,她的词继承一冯二2主之高雅、秦观之抚媚、苏轼之清雄、周邦彦之丽密,陶铸熔冶,取精用弘,成为别具一格的“易安体”。无论是写活泼的少女,青春的少妇,多愁善感的思妇,还是冷冷清清的嫠妇,都与过去词人笔下的妇女形象不同,他们不再是任人摆布的歌妓舞女,而是有了个性,有了气质,有了人格,有了对生活对理想追求的女子形象,在这些人物身上,自然带有她自己这个抒情主人公的影子,在思想上、感情上、性格上、情态上都烙印着李清照本人的痕迹。纵观李清照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她的作品博采众长,“下开南宋风气”,词尤其突出,称得上“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之席,其丽处真参片玉之般。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到须眉”(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的大家,形成了自己“婉转而又疏隽”的艺术风格。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希望自己做一个贤妻良母,而作为封建社会文化女性的李清照把自己思想感情全方位地倾诉于笔端,写诗、写词、写文章作为自己的生活追求,她这种文化女性的特质,百里挑一。三、从她的社会关注看她的情感世界李清照祟尚自由、鄙夷利禄,她对追名逐利的社会风尚极为厌恶。对于人生,她拿项羽自比:“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从大处落笔谈生论死,表现了与众不同的才女风范。李清照又是一个具有极高爱国热忱的淑女,看到山河破碎,朝廷不思收复中原,她忧心如焚。因于词言情诗言志的传统,她的词篇中较少触及这方面的重大题材,不像她在诗篇那样,对于国事慷慨陈词。然而国破家亡的惨祸对她的打击太大了,她痛苦,忧郁,心头终日笼罩着愁云。自然她的词中也透露着家国之恨和兴亡之感。最有名的是永遇乐这首元宵词: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是李清照晚年名作,面对元宵之夜,杭州城内张灯结彩,一片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思念故国之情油然而生,昔日汴州元宵盛况立刻现在眼前。那时国家安定、京华繁荣,妇女们披珠带玉,打扮得花枝招展;看如今,自己流落异乡,面目憔悴,两鬓苍白,哪里还有心思观灯赏景。词人通过今昔盛衰的对比,将故国之思与自家之痛联系起来,使读者清晰地看到词人不是带着惋惜、艳羡的心情帘下拾笑,而是在咀嚼国破家亡的苦涩悲凉。李清照作为封建社会的文化女性,她不像大家闺秀、小家碧玉把自己锁在闺房绣楼内消磨自己的青春韶华,而是把触觉伸向广阔的社会,直面社会,靠着自己敏锐的细腻观察和深厚精湛的艺术造诣,用文学语言反映宋代上层社会、民族关系和阶级矛盾,可见李清照的社会关怀意识有别于一般封建淑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关注朝廷、关注国事、具有炽热爱国情怀的文化淑女的精神世界。这种文化淑女的精神,不仅是当时封建社会生活准则和狭隘生活天地里的一般女子所不具备的,就是在当今社会也同样有着积极健康的意义。李清照文学作品的内容,总的说来,大多是局限于个人的生活天地,她通过抒写个人的欢乐、痛苦、悲哀和理想,形象地展示她自己的内心世界,概括地反映她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个有才华、有抱负、有理想的女子,怎样被禁锢在寂寞深闺和萧条庭院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活泼开朗的少女怎样变成一个忧郁寡欢、多愁善感的人;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国家衰亡、中原沦丧,迫使她流离失所,最后在愁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瓷砖五一活动宣传方案策划
- 建筑平台景观处理方案设计
- 长沙心理咨询方案
- 湖北水塔滑模施工方案
- 全面预算咨询方案书
- 学校读书角活动方案策划
- 设计咨询利润处理方案
- 五一美容活动促销方案策划
- 建筑方案设计现场勘察报告
- 咨询方案出错
-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案(完整版)
- 2024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 育肥猪购销协议书
-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教案
- 水库清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工程项目计价结算付款情况统计表
- DL∕T 797-2012 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
- JGJ181-2009T 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检测
- 文言文基础知识测验(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技术 课件 模块九 设备与管线部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