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件名称人血白蛋白工艺规程(试行)文件编号第一版起 草: 年 月 日颁发部门质量保证部审 查: 年 月 日分发部门质量保证部、生产技术部审 核: 年 月 日版本状态2008年版批 准: 年 月 日页 码第1页 共33页 执行日期: 年 月 日文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GMP(98版)目 的:规范人血白蛋白的生产和质量管理。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技术部、质量保证部及各相关部门。责 任 人:生产操作人员、质监员、低温车间主任、分包装车间主任、生产技术部长、质量保证部长。正 文:一、产品概述1、产品名称 人血白蛋白2、剂型、规格2.1 剂 型: 注射剂2.2 规 格2.2.1 每瓶含蛋白质10g,蛋白质浓度为20%。2.2.2 每瓶含蛋白质5g, 蛋白质浓度为20%。2.2.3 每瓶含蛋白质2g, 蛋白质浓度为20%。3、处方或工艺配方3.1 人血白蛋白10g 辛酸钠0.266g 加注射用水至50ml3.2 人血白蛋白5g 辛酸钠0.133g 加注射用水至25ml3.3 人血白蛋白2g 辛酸钠0.053g 加注射用水至10ml处方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4、产品的性状、功能与主治4.1 性 状本品为略黏稠、黄色或绿色至棕色澄明液体,不应出现浑浊。4.2 功能与主治(1)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2)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文件名称人血白蛋白工艺规程(试行)文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GMP(98版)第2页 共33页 (3)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4)低蛋白血症的防治;(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的辅助治疗、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5、批准文号及标准演变情况5.1 批准文号10g:国药准字S199930305g:国药准字S199930292g:国药准字S199930285.2 标准演变情况 执行标准由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6、保存、运输及有效期 室温(不超过30),避光保存和运输。自分装之日起有效期为3年。二、基本要求1、厂房设施及生产环境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98版)的要求,并取得GMP认证证书。生产用设施及设备应专用,不得与其他制品混用。2、关键性设备应经验证合格才能投入使用,已投入使用的设备要定期进行再验证或回顾性验证。3、生产车间的人流、物流分开。人流、物流各行其道,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用明显的色标加以区别。4、血浆分离用操作间工作(环境)温度控制在010,防止分离过程中制品温度升高。5、生产用的水源应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纯化水、注射用水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的标准。生产用水的制备、贮存、分配和使用均应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98版)的要求。80以上保温,65以上保温循环或4以下保温循环,制备后6小时内使用,制备后4小时内灭菌72小时内使用。注射用水管道、储水罐及盛放制品的反应容器材质应为316L型不锈钢,使用前经钝化处理。注射用水系统及制水工艺需定期进行再验证。6、直接用于生产的金属器具或玻璃器具等生产用具必须严格清洗和灭菌处理,处理工艺定期进行再验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过滤介质应为无石棉的介质。7、原料血浆的采集和质量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血液制品原料血浆规程”文件名称人血白蛋白工艺规程(试行)文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GMP(98版)第3页 共33页 的规定,20以下冰冻保存,保存期不得超过2年(用于生产人凝血因子而分离冷沉淀的原料血浆保存期不得超过6个月)。原料血浆投产前需逐袋复检,并符合原料血浆检疫期的要求,不合格血浆严禁投入生产使用。每批投产混合血浆不低于1000人份,并指定产品批号,批号采用年流水号。复检血浆使用国家批签发合格的检测试剂。8、原料、辅料、包装材料需检验合格才能投入生产使用。9、每批制品或者每一工序结束,均应进行彻底清场、消毒,才能进入下一工序或下一批次生产。10、不合格中间品或不合格半成品不得进入下一工序生产。11、人员要求11.1 生产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知识及GMP培训,并持有培训合格上岗证。11.2 从事血液制品生产的工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身体检查,患传染病、皮肤病、体表有伤口者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12、建立完整的生产记录。详细记录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字迹清晰、数据完整、内容真实,不得随意撕毁。不得随意修改记录内容,若需要修改时,按规定须用钢笔(蓝黑或碳素墨水)或碱性签字笔(黑色或蓝色的签字笔)修改,并有修改人签名、修改日期,原修改内容应清晰可见。执行两人复核制度,由操作者和复核者签名,准确填写日期。执行严格的保密制度,实行专人妥善保存,未经上级有关部门文字批准,不得外借或向本部门无关人员泄露记录内容。批生产记录跟随生产制造工艺流程流转,最终由质保部汇总成册保存至产品有效期后一年。13、分批要求由生产部门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中“生物制品分批规程”规定的程序,编制每批制品的生产批号和产品批号,由质量保证部审定。三、工艺流程图: 生产前准备生产指令:生产技术部下达生产指令,指定投入原料血浆批号、数量,原辅料领用量,制定生产批号,质保部复核。文件名称人血白蛋白工艺规程(试行)文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GMP(98版)第4页 共33页原、辅料领取:按定额领取检定合格的原、辅料。领浆前准备:周转筐使用前用注射用水冲洗干净,融浆间按房间清洁SOP进行清洁。领浆:原料血浆称重后在规定区域内经消毒液擦拭后装入洁净周转筐内。融浆合并:用低温注射用水冲洗血浆表面,使血浆和血浆袋分离。用剪刀剪开血浆袋倒入融浆罐打开融浆罐搅拌及循环水(水温35)使融浆罐内血浆温度保持在04并完全融化。过程质量控制:并浆桶、融浆罐、反应罐、血浆输送管道系统使用前应经过20%或2%NaOH碱液处理,用注射用水冲洗干净,内毒素检测合格后使用。 融浆循环水温度:水温35。 原料血浆及原辅料:经检验合格并有质保部的下发的放行通知。混合血浆:蛋白含量55g/L,HBsAg、抗-HCV、抗-HIV1/2、梅毒为阴性,ALT正常(25单位),抗-HBs为阳性。分离冷沉淀 分离冷沉淀前准备:所用的容器具及用具经去热原处理后使用。房间温度为010。离心机系统冲洗水送检内毒素0.125EU/ml,血浆在04条件下离心分离。离心分离:离心出液速度控制 2L/min/台,离心出液控制在04。文件名称人血白蛋白工艺规程(试行)文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GMP(98版)第5页 共33页 冷沉淀(-30以下保存,用于生产人凝血因子VIII)凝胶吸附凝胶吸附前准备:所用的容器具及用具经去热原处理后使用吸附后的凝胶用于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吸附后上清液FI制作前准备:所用的容器具及用具经去热原处理后使用,房间温度为010。配制pH4.0HAc-NaAc缓冲液降温至210。FI制作:用pH4.0HAc-NaAc缓冲液调pH7.100.10,制品降温至0后加-15以下的95%乙醇,制品最终乙醇浓度至8%,制品最终温度2.50.5。 过程质量控制:制作FI反应液时易产生泡沫,在反应液制作搅拌时应尽量减少泡沫的产生。制品最终温度控制在-2.50.5不得超出温度范围。95%乙醇的温度必须降到-15以下。反应制作的制品温度在乙醇加入过程中缓慢降至-2.50.5。文件名称人血白蛋白工艺规程(试行)文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GMP(98版)第6页 共33页 FI混合液离心前准备:离心机系统冲洗水送检内毒素0.125EU/ml,配制8%乙醇平衡液降温至2.50.5,反应罐冲洗水送检内毒素0.125EU/ml。 分离:房间温度为010,离心出液速度控制 2L/min/台,离心液温度为-2.01.0,离心液澄清。 过程质量控制: 收集FI上清滤液的反应罐和其他直接接触制品的容器具等应做去热原处理。离心过程中检查出液速度2L/min/台,离出温度-2.01.0。F沉淀(于-30以下保存或直接生产人纤维蛋白原)。 F上清 FII+III制作前准备:所用的容器具及用具经去热原处理后使用,房间温度为010。FII+III制作:用pH4.0HAc-NaAc缓冲液调pH6.950.15,加-15以下的95%乙醇,制品最终乙醇浓度至20%,制品最终温度5.00.5。 文件名称人血白蛋白工艺规程(试行)文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GMP(98版)第7页 共33页 过程质量控制: 直接接触制品的容器具应做去热原处理。 制品最终温度控制在-5.00.5不得超出温度范围。在加入95%乙醇时,乙醇温度不能高于-15。 FII+III混合液 压滤前准备:压滤机(滤板615615)冲洗水送检内毒素0.125EU/ml,配制20%乙醇平衡液降温至5.00.5,准备硅藻土,珍珠岩。反应罐冲洗水送检内毒素0.125EU/ml。压滤:房间温度为010,工作压力0.2MPa, 滤液温度为4.51.0,滤液澄清。 过程质量控制: 收集FII+III上清滤液的反应罐和收集沉淀及其他直接接触制品的容器具等应做去热原处理。压滤过程中滤液温度4.51.0。压滤压力0.2MPa FII+III沉淀(-30以下冻存 用于生产免疫球蛋白储存期不超过6个月,或高压灭菌后销毁)FII+III上清文件名称人血白蛋白工艺规程(试行)文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GMP(98版)第8页 共33页 FIV-1制作前准备:所用的容器具及用具经去热原处理后使用,房间温度为010。FIV-1制作:用pH4.0HAc-NaAc缓冲液调pH5.250.15,制品最终温度5.00.5。过程质量控制: 直接接触制品的容器具应做去热原处理。 制品最终温度控制在-5.00.5不得超出温度范围。 FIV-1混合液压滤前准备:压滤机(滤板615615)冲洗水送检内毒素0.125EU/ml,配制20%乙醇平衡液降温至5.00.5,准备硅藻土,珍珠岩。反应罐冲洗水送检内毒素0.125EU/ml。压滤:房间温度为010,工作压力0.2MPa,滤液温度为4.51.0,滤液澄清。过程质量控制:收集FIV-1上清滤液的反应罐和收集沉淀及其他直接接触制品的容器具等应做去热原处理。压滤过程中滤液温度4.51.0。压滤压力0.2MPa。FIV-1沉淀(冻存或经高压0.110.14 MPa45分钟以上灭菌销毁处理)文件名称人血白蛋白工艺规程(试行)文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GMP(98版)第9页 共33页 FIV-1上清 FIV-4制作前准备:所用的容器具及用具经去热原处理后使用,房间温度为010。配制1mol/L碳酸氢钠降温至210备用。FIV-4制作:用1mol/L碳酸氢钠调pH值5.900.20,加-15以下的95%乙醇,制品最终乙醇浓度至40%,制品最终温度5.00.5。过程质量控制:直接接触制品的容器具应做去热原处理。制品最终温度控制在-5.00.5不得超出温度范围。在加入95%乙醇时乙醇温度不能高于-15。FIV-4混合液 压滤前准备:压滤机(滤板615615)冲洗水送检内毒素0.125EU/ml,配制40%乙醇平衡液降温至5.00.5,准备硅藻土,反应罐冲洗水送检内毒素0.125EU/ml。压滤:房间温度为010,工作压力0.2MPa,滤液温度为4.51.0,滤液澄清。过程质量控制:收集FIV上清滤液的反应罐和收集沉淀及其他直接接触制品的容器具等应做去热原处理。压滤过程中滤液的温度4.51.0。压滤压力0.2MPa。 FIV-4沉淀(冻存或经高压0.110.14 MPa 45分钟以上灭菌销毁处理)文件名称人血白蛋白工艺规程(试行)文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GMP(98版)第10页 共33页 FIV-4上清 FV制作前准备:所用的容器具及用具经去热原处理后使用,房间温度为010,配制2mol/LHAc-40%乙醇,降温至210FV制作:用2mol/LHAc-40%乙醇调pH值4.750.05,制品最终温度7.50.5。 过程质量控制: 直接接触制品容器具应做去热原处理。制品最终温度控制在-7.50.5不得超出温度范围。 FV混合液压滤前准备:压滤机(滤板615615)冲洗水送检内毒素0.125EU/ml,配制40%乙醇溶液7.50.5,准备珍珠岩。压滤:房间温度为010,工作压力0.2MPa,滤液温度为5.0以下。质量控制:收集FV沉淀的容器具应做去热原处理。压滤过程中滤液的温度5.0以下,并检测有无蛋白泄漏。压滤压力0.2MPa。FV 沉 淀 FV上清(乙醇回收)文件名称人血白蛋白工艺规程(试行)文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GMP(98版)第11页 共33页精制纯化前准备:反应罐冲洗水送检内毒素0.125EU/ml,8%乙醇溶液降温至05,压滤机(滤板615615)冲洗水送检内毒素0.125EU/ml,配制12%乙醇降温至2.50.5,配制1mol/LNaHCO3溶液降温至210。FV纯化液 精制纯化:组分V沉淀用5倍体积的8%乙醇溶液(05)搅拌溶解,用pH 4.0 HAc-NaAc缓冲液调pH4.550.05,继续搅拌1小时以上,最终温度为2.50.5,静置2小时以上,压滤,过滤压力0.2MPa,滤液温度-1.51.0,1mol/LNaHCO3溶液调pH 6.950.25。 过程质量控制: 沉淀溶解用8%乙醇溶液温度: 05 反应罐、压滤机(滤板615615)冲洗水内毒素:0.125EU/ml 压滤压力:0.2MPa pH值:6.950.25 超 滤 超滤前准备:超滤间按清洁SOP清洁,0.9%生理盐水和透析注射用水降温至28,超滤系统清洗水送检内毒素0.125EU/ml。文件名称人血白蛋白工艺规程(试行)文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GMP(98版)第12页 共33页 超滤:首次浓缩蛋白含量1015%,用56倍制品体积量的0.9%生理盐水透析用34倍制品体积的注射用水透析,前压不得大于0.4 MPa,后压不得大于0.02 MPa,残余乙醇含量0.025%,蛋白质含量 21.0%,纯度96.5%,pH值6.507.30。过程质量控制:0.9%生理盐水和透析注射用水温度:28超滤系统清洗水内毒素:0.125EU/ml。 超滤前压0.4MPa,后压0.02MPa。每30min检测一次有无蛋白泄漏。 超滤后原液稀释配制:辛酸钠加量为0.160mmol/g蛋白质,(1mol/LNaHCO3或2mol/LHAc)调pH6.607.20,蛋白质含量稀释至195205g/L,内毒素1.67 EU/ml。 过程质量控制:制品在超滤间保存温度:28。配制时间:超滤后4小时内稀释配制完。 配制后半成品病毒灭活前准备:灭活罐清洗水样送检内毒素0.125EU/ml,物料输送管道清洗水样送检内毒素0.125EU/ml,文件名称人血白蛋白工艺规程(试行)文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GMP(98版)第13页 共33页病 毒 灭 活病毒灭活:600.5 恒温10hr,降温至室温。 过程质量控制:病毒灭活温度:600.5观察温度间隔时间:30min病毒灭活后半成品 除菌分装前准备: 1)内包材清洗灭菌: 瓶子(精洗,3303505min烘箱灭菌) 胶塞(粗洗,精洗,121126 1h湿热灭菌)铝盖(清洗,121126 1h湿热灭菌) 2)分装用具清洗灭菌:除菌滤器(准备,过滤注射用水冲洗10min以上,完整性试验,压力3.1bar,过滤注射用水冲洗后,121126 1h湿热灭菌) 储液罐(准备,121126 1h湿热灭菌) 分装用具(准备,121126 1h湿热灭菌)过滤注射用水(准备,121126 1h湿热灭菌)除菌分装:除菌前完整性试验:压力3.1bar除菌:压力2.0 bar除菌后完整性试验:压力3.1bar分装装量:10克/瓶:51.0ml 5克/瓶:25.6ml 2克/瓶:10.5ml分装后半成品文件名称人血白蛋白工艺规程(试行)文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GMP(98版)第14页 共33页 抽样:抽样量至少为0.1%,做半成品无菌检查孵放: 3032,至少14天 外观、可见异物检查(照度20003000LX) 全检抽样:10g/瓶抽样量至少为27瓶,5g/瓶抽样量至少为28瓶,2g/瓶抽样量至少为30瓶,做全检 过程质量控制:孵放温度: 3032孵放时间:不少于14天可见异物检查:照度20003000LX,用白板和黑板 白蛋白待检品包装前灯检(照度20003000LX)包装白蛋白成品四、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1、血浆投料要求:标准投料量2200Kg。2、原、辅料领取与试剂配制:根据生产指令的投料量,定额领取原、辅料。在使用前配制pH4.0 HAc-NaAc缓冲液、 2mol/LHAc溶液、 2mol/L HAc-40%乙醇溶液、1mol/L NaHCO3溶液等备用。pH4.0 HAc-NaAc缓冲液:称取醋酸钠65.6g或三个结晶水的醋酸钠108.8g,量取冰醋酸226.6ml,加注射用水溶解至1L。降温至210。2mol/LHAc溶液:量取冰醋酸113.3ml,加注射用水至1L。降温至210。2mol/L HAc-40%乙醇溶液:量取冰醋酸113.3ml,95%乙醇421ml,加注射用水至1L。降温至210。1mol/L NaHCO3溶液:称取碳酸氢钠84g,加注射用水溶解至1L。降温至210。3、原料血浆领取与融浆合并:从冷库中领取合格血浆,用75%乙醇溶液擦洗血浆袋表面做消毒处理,用低温注射用水冲洗血浆袋表面,使血浆和血浆袋分离。破袋融浆:用剪刀剪开血浆袋倒入融浆罐,打开融浆罐搅拌及循环水(水温35)使融浆罐内血浆温度保持在04并完全融化。合并,通过血浆输送管道泵入反应罐。取样检测,混合血浆蛋白含量55g/L,HBsAg、抗-HCV、抗-HIV1/2、梅毒为阴性,ALT正常(25单位),抗-HBs为阳性。文件名称人血白蛋白工艺规程(试行)文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GMP(98版)第15页 共33页 4、人血白蛋白分离提取:4.1分离冷沉淀:离心:血浆在04条件下,用离心机进行分离;每台离心机的分离速度控制在10002000ml/分钟;离心出液控制在04。收集冷沉淀,于-30以下保存。沉淀用于生产人凝血因子。4.2凝胶吸附:将离心后的上清液凝胶吸附,吸附后的血浆并入到未经凝胶吸附的离心上清液中,制作分离组分I。4.3 组分1制作与分离准确计量吸附后或未吸附的合并血浆体积,用pH4.0HAc-NaAc缓冲液调整pH7.100.10,降温至0后,加入-15以下的95%乙醇,加乙醇速度60L/h,使制品最终乙醇浓度达到8%(v/v)。在加入乙醇过程中制品温度始终不得高于0,制品最终温度控制在-2.50.5,将反应罐底部未反应完全制品放出倒入反应罐内混合,计量反应液体积,继续搅拌1小时,复测pH应为pH7.100.10,否则应矫正至此范围内。用离心机以每台离心机10002000ml/分钟的速度离心,控制离心出液温度为-2.01.0,并用组分I平衡液清洗离心筒及管道后并入上清中,将离出液传送至下一道工序。沉淀于-30以下保存或直接生产人纤维蛋白原。V95%乙醇(L)=(V血浆滤液L + VpH4.0缓L)0.092 组分I 8%乙醇平衡液配制:注射用水1000L,95%乙醇92L,NaCl9Kg。平衡液pH7.100.10,温度-2.50.5。制品pH测定:为252、生理盐水稀释至10%乙醇含量条件下,复合电极测定结果。以下各血浆分级提取步骤pH值测定与此相同。4.4 组分+制作与分离文件名称人血白蛋白工艺规程(试行)文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GMP(98版)第16页 共33页 准确计量F离心液体积,用pH4.0HAc-NaAc缓冲液调整pH6.950.15,加入-15以下的95%乙醇,加乙醇速度70L/h。使制品最终乙醇浓度达到20%(v/v)。在加入乙醇过程中制品温度始终不得高于-1,制品最终温度控制在-5.00.5,将反应罐底部未反应完全制品放出倒入反应罐内混合,准确计量反应液体积,继续搅拌2小时以上,复测pH应为6.950.15,否则应矫正至此范围内。加入硅藻土和珍珠岩搅拌30分钟以上,开始压滤分离出组分+沉淀和组分+上清滤液,滤液温度控制在-4.51.0,工作压力控制在0.2 MPa之内。组分+上清用于制作分离组分IV-1;组分+沉淀用于生产免疫球蛋白,-30以下冻存,保存期不得超过6个月。V95%乙醇(L)=VFI离心液L0.16 + VpH4.0缓L0.267组分+20%乙醇平衡液配制:20%乙醇溶液1000L,枸橼酸钠3.8Kg,NaCl4.6Kg,pH6.950.15,平衡液温度-5.00.5。硅藻土加量(Kg)= V制品L(0.20.4%)珍珠岩加量(Kg)= V制品L(0.20.4%)4.5 组分-1制作与分离准确计量组分+上清滤液体积,用pH 4.0 HAc-NaAc缓冲液调组分II+III上清液pH至5.250.15,最终反应液温度控制在-5.00.5,将反应罐底部未反应完全制品放出倒入反应罐内混合,继续搅拌2小时以上。复测pH应为5.250.15,否则应矫正至此范围内。加入硅藻土和珍珠岩搅拌30分钟后压滤分离出组分-1沉淀和组分-1上清滤液,滤液温度控制在-4.51.0,工作压力控制在0.2 MPa之内。F-1上清滤液用于制作分离F-4;F-1沉淀冻存或高压灭菌销毁。组分IV-1平衡液配制:20%乙醇溶液1000L,枸橼酸钠3.8Kg、NaCl4.6Kg,平衡液 pH5.250.15,温度-5.00.5。硅藻土加量(Kg)= V制品L(0.20.4%)珍珠岩加量(Kg)= V制品L(0.20.4%)4.6 组分-4制作与分离准确计量组分IV-1上清滤液体积,用1mol/L碳酸氢钠调FIV-1上清液pH 至文件名称人血白蛋白工艺规程(试行)文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GMP(98版)第17页 共33页 5.900.20,加入-15以下的95%乙醇,加乙醇速度80L/h。使制品最终乙醇浓度达到40%(v/v),在加入乙醇过程中制品温度控制在-2.0以下,制品最终温度控制在-5.00.5,将反应罐底部未反应完全制品放出倒入反应罐内混合,计量反应液体积,继续搅拌2小时,复测pH应为5.900.20,否则应矫正至此范围内。压滤机先用备好的-5.00.5,40%乙醇组分IV-4平衡液冲洗压滤机,循环降温。加入硅藻土和珍珠岩搅拌30分钟后压滤分离出组分-4沉淀和组分-4上清滤液,滤液温度控制在-4.51.0,工作压力控制在0.2MPa之内。制品压滤用40%乙醇组分FIV-4平衡液洗涤后入上清液,组分IV-4上清滤液用于制作分离FV;组分IV-4沉淀冻存或高压灭菌销毁。V95%乙醇(L)= V FIV-1滤液L0.364 + V1M碳酸氢钠L0.72740%乙醇组分IV-4平衡液配制:95%乙醇溶液420L,枸橼酸钠3.0 Kg,NaCl4.0Kg,加注射用水1000L。平衡液pH 5.900.20,温度-5.00.5。硅藻土加量(Kg)= V制品L(0.20.4%)珍珠岩加量(Kg)= V制品L(0.20.4%)4.7 组分制作与分离准确计量组分-4上清滤液体积,用2mol/L HAc-40%乙醇溶液缓慢调整pH4.750.05,添加时速度小于200ml/min,制品最终温度控制在-7.50.5。将反应罐底部未反应完全制品放出倒入反应罐内混合,计量反应液体积,继续搅拌1小时,复测pH应为4.750.05,否则应矫正至此范围内,静置2小时以上;压滤机先用备好的-7.50.5,40%乙醇平衡液冲洗压滤机,循环降温。压滤分离出组分V沉淀和组分V上清滤液,滤液温度控制在-5以下,工作压力控制在0.2MPa之内。上清滤液澄清。组分沉淀用于继续生产人血白蛋白(若未及时溶解制作,应于-30以下冻存,保存期不得超过3个月),上清滤液用于回收乙醇。40%乙醇平衡液配制:量取95%乙醇溶液420L,加注射用水至1000L,搅拌均匀,降温-7.50.5,备用。4.8 F精制纯化组分V沉淀用5倍体积的8%乙醇溶液(05)搅拌溶解,用pH4.0 HAc-NaAc缓冲液调pH至4.550.05,继续搅拌1小时以上,制品最终温度控制为-2.50.5,静置2小时以上待过滤。文件名称人血白蛋白工艺规程(试行)文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GMP(98版)第18页 共33页 压滤机应事先用-2.50.5、12%乙醇循环降温,过滤液温度应控制在-1.51.0,过滤压力控制在0.2 MPa之内。 过滤结束, 用-2.50.5、12%乙醇冲洗压滤机板框,冲洗液并入到过滤液中计量过滤液体积,搅拌均匀取样测定pH并用1mol/L NaHCO3溶液调整至6.950.25。配制12%乙醇平衡液:量取95%乙醇130L,加注射用水至1000L,搅拌均匀,降温至-2.50.5,备用。备注:分离过程中所有的过滤纸板高压灭菌后销毁或加乙醇焚烧销毁。5、超滤5.1 超滤间按清洁SOP进行清洁消毒。5.2 准备反应罐,将涂有20%碱液的反应罐用注射用水反复冲洗至中性,最后取清洗水内毒素检测合格。5.3 准备0.9%生理盐水和透析注射用水,降温至28。5.4 准备超滤系统,用注射用水反复冲洗超滤系统中性,取清洗水内毒素检测合格。5.5 根据纯化液含量将纯化液首次浓缩至蛋白浓度1015%,先用5倍等体积的0.9%生理盐水透析,再用3倍等体积的注射用水透析。透析结束,将制品最终浓缩至21.0%以上。5.6 超滤过程中,前压不得大于0.4 MPa、后压不得大于0.02 MPa。每30分钟记录一次超滤器前后压力、流速、温度、检漏等,并用10%的三氯醋酸检查流出液是否漏有蛋白沉淀,以确定超滤膜是否有破损。5.7 超滤结束,准确计量超滤混合液。并取样检测:残余乙醇含量0.025%,蛋白质含量21.0%,纯度96.5%,pH值6.507.30。5.8 制品应在28超滤间保存,4小时内稀释配制完。6、半成品配制6.1 辛酸钠的加量按0.160 mmol/g蛋白质添加(即每1g蛋白质加入0.026592g辛酸钠)。6.2 复测pH值应为6.607.20,否则应用1mol/LNaHCO3溶液或2mol/LHAc溶液调整pH值为6.607.20。6.3 用注射用水将制品稀释至蛋白质含量为195205g/L。6.4 配制后制品计量体积,取样检测内毒素1.67 EU/ml。文件名称人血白蛋白工艺规程(试行)文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GMP(98版)第19页 共33页7、巴氏灭活:7.1 水浴温度控制在60.00.5。7.2 制品温度达59.5开始计时,每隔半小时核对记录一次温度。7.3 恒温10小时后,将制品温度降至室温。24小时内除菌过滤。8、除菌分装8.1 准备8.1.1 内包材:8.1.1.1内包材领取:8.1.1.1.1按生产指令领取内包装材料:确认内包材厂家、批号、检验报告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按定额领取内包材,检查内包材包装有无破损。8.1.1.1.2瓶子的完整性确认:检查挑选蛋白瓶瓶口、瓶壁有无破损。8.1.1.1.3胶塞、铝塑盖清洗前检查:检查挑选胶塞、铝塑盖有无异常、变形。8.1.1.2内包材及设备清洗(清洗用水为过滤注射用水):8.1.1.2.1设备清洁消毒:8.1.1.2.1.1 洗瓶机清洁消毒:按洗瓶机清洁消毒SOP进行清洁消毒。8.1.1.2.1.2 清洁鼓风干燥箱清洁消毒:按清洁鼓风干燥箱清洁消毒SOP进行清洁消毒。8.1.1.2.1.3 脉动真空灭菌柜清洁消毒:按脉动真空灭菌柜清洁消毒SOP进行清洁消毒。8.1.1.2.2蛋白瓶清洗:8.1.1.2.2.1 打开注射用水阀和压缩空气控制阀,调节压力分别为0.3MPa和0.4MPa。中性硼硅玻璃输液瓶经超声波、0.45m或0.2m滤芯过滤的循环注射用水冲洗2遍和0.22m或0.2m滤芯过滤的注射用水冲洗1遍。两者中间和最后用0.22m或0.2m滤芯过滤的压缩空气分别吹干1遍和2遍。检测清洗后蛋白瓶可见异物。8.1.1.2.2.2 蛋白瓶灭菌:3303505min烘箱灭菌。8.1.1.2.3 胶塞清洗:按胶塞清洗SOP进行清洗,检测胶塞清洗水可见异物及内毒素合格。8.1.1.2.4 铝塑盖清洗:按铝塑盖清洗SOP进行清洗。8.1.1.2.5胶塞和铝塑盖灭菌:按脉动真空灭菌柜使用SOP进行热压灭菌;121126,0.110.14MPa,1小时。8.1.2 除菌滤器:8.1.2.1 除菌滤芯领取:文件名称人血白蛋白工艺规程(试行)文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GMP(98版)第20页 共33页 8.1.2.1.1领取除菌滤芯核对厂家、规格是否正确,制品除菌须用0.45+0.2m孔径的滤芯除菌。8.1.2.1.2 用过滤注射用水按除菌滤器清洁SOP清洁,检测除菌滤器清洗水可见异物及内毒素。准备三瓶以上10L用水。8.1.2.1.3 按脉动真空灭菌柜使用SOP进行热压灭菌;121126,1小时。8.1.2.1.4 除菌滤芯送检灭菌前及制品除菌前后均需作滤芯完整性测试。8.1.3 储液罐:8.1.3.1 用过滤注射用水按储液罐清洁SOP清洁,检测储液罐清洗水可见异物及内毒素。8.1.3.2 按脉动真空灭菌柜使用SOP进行热压灭菌:121126,1小时。8.2 制品除菌:按制品除菌SOP进行除菌;用0.45+0.2m滤芯除菌,除菌前后滤器完整性测试应符合规定;除菌操作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除菌压力2 bar;除菌时须作除菌间空气监测:尘降菌每皿1、微粒数0.5 m 的3500、5m的为0、温度1826、湿度45%65%;操作人员指皿每皿1。8.3 制品分装:按分装指令、制品分装SOP、全自动分装机操作SOP进行分装;分装成10g/瓶、5g/瓶、2g/瓶规格;分装时应每5001000瓶监测一次装量:分装装量10g/瓶51.0ml,5g/瓶25.6ml,2g/瓶10.5ml。分装时须作除菌分装间空气监测:尘降菌每皿1、微粒数0.5 m3500、5m为0、温度1826、湿度45%65%;操作人员指皿每皿1。分装后按至少0.1%量抽取制品做无菌检查。9、孵放培育、外观可见异物检查9.1 制品在3032孵放培育至少14天。9.2 孵放培育结束后按外观、可见异物检查SOP逐瓶进行外观、可见异物检查。灯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9.3 灯检完毕由质量保证部按照10g/瓶27瓶,5g/瓶28瓶,2g/瓶30瓶抽样,做全检。10、制品包装按公司现行“制品包装规程”和“制品包装SOP”进行包装。文件名称人血白蛋白工艺规程(试行)文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GMP(98版)第21页 共33页 五、人血白蛋白制作分离、分包装操作的质量监控要点:工序监控点监控项目及标准频次原料血浆领取与融浆合并融浆合并温度、破袋投浆前血浆袋消毒每批人血白蛋白分离提取分离冷沉淀血浆在04离心速度2L/分钟每批凝胶吸附准确计量吸附的血浆量每批组分制作与分离pH:7.100.10温度:2.50.5乙醇浓度:8%离心速度2L/分钟每批组分II+III制作与分离pH:6.950.15温度:5.00.5乙醇浓度:20%压滤压力:0.2MPa滤液温度:4.51.0每批组分-1制作与分离pH:5.250.15温度:5.00.5乙醇浓度:20%压滤压力:0.2MPa滤液温度:4.51.0每批组分-4制作与分离pH:5.900.20温度:5.00.5乙醇浓度:40%压滤压力:0.2MPa滤液温度:4.51.0每批F制作与分离pH:4.750.05温度:7.50.5乙醇浓度:40%压滤压力:0.2MPa滤液温度:5.0以下每批F精制纯化pH:4.550.05温度:2.50.5乙醇浓度:12%过滤压力0.2MPa滤液温度:-1.51.0每批文件名称人血白蛋白工艺规程(试行)文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GMP(98版)第22页 共33页 超滤超滤超滤系统应内毒素0.125EU/ml每30min检测有无蛋白泄漏每批原液pH:6.507.30每批乙醇残余量0.025%蛋白质含量:21.0%纯度:96.5%半成品配制配制pH:6.607.20每批辛酸钠含量0.160 mmol/g蛋白含量195205g/L内毒素1.67EU/ml巴氏灭活巴氏灭活600.5 10hr每批除菌分装中性硼硅玻璃输液瓶可见异物(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项下标准)、内毒素(0.125EU/ml)每批注射液用卤化丁基橡胶塞可见异物(符合中国药典三部项下标准)、内毒素(0.125EU/ml)每批用具、容器可见异物(符合中国药典三部项下标准)、内毒素(0.125EU/ml)每批除菌滤器可见异物(符合中国药典三部项下标准)、内毒素(0.125EU/ml)起泡点试验每班灭菌前后起泡点每批分装前后洁净室(台)沉降菌(1个/皿)、尘埃粒子数(符合GMP相关规定)每班除菌灭菌前、除菌前后滤器完整性试验结果,压力3.1 bar每班文件名称人血白蛋白工艺规程(试行)文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GMP(98版)第23页 共33页 除菌分装分装装量(大于标示量)随时/班工作人员手指菌落数平均1个每班封口外观严密度随时/班分装后半成品无菌检查(合格)每批孵化孵化温度3032 至少14天每天2次灯检灯检颜色:略粘稠黄色、绿色或棕色澄明液体,不应出现浑浊。可见异物:光照强度20003000LX,符合规定每批包装入库包装批号清晰端正、数量准确赋电子监管码每批成品入库产品合格证每件六、原辅料、原液、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1、原辅料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1.1 原料血浆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项目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标签内容完整,包括:供血浆者姓名、卡号、血型、血浆编号、采血浆日期、血浆重量及单采血浆站名称。外观应为淡黄色、黄色或淡绿色,无乳糜、无纤维蛋白析出、无溶血及可见异物,冰冻血浆应冻结成型、平整、坚硬。包装血浆袋应完好无破损,标本管内血浆与血浆袋内血浆应完全一致。蛋白质含量55 g/L双缩脲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5单位赖氏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酶联免疫法梅毒阴性TRUST法HIV-1/HIV-2抗体阴性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HCV抗体阴性酶联免疫法抗-HBs阳性酶联免疫法文件名称人血白蛋白工艺规程(试行)文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GMP(98版)第24页 共33页 1.2 其他原辅料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名称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冰醋酸冰醋酸质量标准冰醋酸检验SOP硅藻土硅藻土质量标准硅藻土检验SOP珍珠岩珍珠岩质量标准硅藻土检验SOP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质量标准氢氧化钠检验SOP辛酸钠辛酸钠质量标准辛酸钠检验SOP乙醇乙醇质量标准乙醇检验SOP氯化钠氯化钠质量标准氯化钠检验SOP醋酸钠醋酸钠质量标准醋酸钠检验SOP纯化水纯化水质量标准纯化水检验SOP注射用水注射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爆物品从业安全培训课件
- 出纳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白描花卉写生考试题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企业市值排名分析
- 校本教研工作方案
- 新质生产力新发展格局
- 三班级上学期班主任方案
- 新质生产力的调研路径
- 小学一年级语文老师期中考试总结
- 2025年泌尿科常见疾病诊疗能力评估试卷答案及解析
- 建设单位与总包单位实名制管理协议
- 妇幼信息管理制度
- 初一英语摸底试题及答案
- 《第四单元 参考活动3 设计橡皮章》说课稿 -2023-2024学年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苏少版八年级上册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专业培训课件
- 2025年青海省农商银行农信社系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肉毒素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作文解析和范文
- 2024“五史”全文课件
- 中医科药品使用管理制度
- 舌癌手术护理配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