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吴起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2011年包村工作总结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全面贯彻省市及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体会议和县人大、政协“两会”及专题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111号)文件精神,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本着“大落实、大发展、建和谐”的原则,做大、做强、做精优势产业。我局包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农工部及白豹镇党委政府的具体指导下,在瓦社村“两委”班子的密切配合和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长效机制,夯实部门包村,干部包组联产工作责任,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体制、机制、手段和方法。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千名干部进万家、扶农惠民抓落实”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全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精神。年初,经局务会研究决定,由局长袁永斌同志亲自挂帅直接负责包村日常工作,包村干部张建宝、宗维礼同志常年驻村指导工作,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协助该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开发,在“扶农惠民抓落实”活动中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强化措施,创新机制,狠抓落实,使包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吴起打下坚定的组织基础和思想保证,全面推进该村的社会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瓦社村位于白豹镇东南部,辖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68人,其中劳动力203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18人;全村总面积20.3平方公里,其中林地4155亩,园地100亩;固定电话16部,移动电话283部;全村共有大家畜30头,羊子568只,家禽941只;有货运车9辆,出租车3辆,农用三轮车20辆,摩托车26辆,推土机1台;参加合疗468人,五保户2人,低保户23户72人。近年来,随着国家、省、市、县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对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各项惠农支农政策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全村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是全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2009年,全村全年收入合计251.3万元,较去年增长5.2,其中农业收入172.5万元,增长4,油、豆、薯总产量达800多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786亩;2006年向县内外输出劳动力130多人次,创收120多万元;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58元,较去年增长4.1,人均纯收入达到4095元,较去年增长3.8。二是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一年来,全村组织实施了林业生态建设、农田建设、坝地整改、人畜饮水改造、村组道路建设等工程,累计补植林地1934亩,新建水井、水窑32口,新修村组道路12公里。三是技能培训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随着全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村上逐年加大对技能培训的投入力度,先后投入3000多元维修了村活动室,购买了培训设备及桌椅,使村培训教学条件大为改善。同时,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今年,村上先后四次聘请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全村农民进行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先后培训人员达275人次,一时掀起了学科技、用科技的高潮,农用新科技在全村得到广泛普及。四是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基层组织得到加强。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大环境下,全体村民民主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他们积极学习农业法、水保法、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计划生育法、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逐步形成了“依法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同时,在“两委会”选举中,坚持推行“两推一选”制度,一批懂科技、会经营、讲奉献的农村能人、致富能人进入了“两委会”班子,增强了村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二、今年主要工作1、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年初,局长亲自挂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每月上旬都抽出时间积极深入村组,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春节后局长带领工作组在全村扎实认真开展“千名干部进万家扶农惠民抓落实”活动,并结合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宣讲,先后共分6个小组同全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全面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生产发展为主线,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民主管理为重点,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包扶活动,切实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包村领导米保荣及包村干部张建宝、宗维礼常年驻村蹲点,积极帮助村组开展各项工作,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制定出结合该村实际的五年发展规划及2011年帮扶计划,在“千名干部进万家、扶农惠民抓落实”活动中撰写关于对白豹镇瓦社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2、抓道路信息建设,为群众出行提供保障。该村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居住分散,导致村民整体文化素质低下,因此,我们提出要想富先修路,从根本上解决该村的贫穷落后面貌,首先必须解决交通信息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我局今年协调长庆油田投资6万余元新修道路12公里,使村民在生活中少跑路,走好路,98的家庭都增添了移动电话。3、农民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及扶贫帮困情况。年初,在全村全面开展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活动,一是宣讲了新型农民教育读本相关内容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教育引导农民怎样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家致富。二是发放了计生宣传品。三是为村民进行健康检查。两次免费为全村812名群众进行义诊,查出常见病213例。四是开展慰问活动。计生局18名党员为包抓的贫困户两次个人捐款4500元,看望并慰问了帮扶户。给全村114户群众每户送去一张年画、一本家庭历书、一本农民教育读本、一份新农村建设宣传资料、一套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给2名五保户送去面粉和大米各一袋。2011年3月26日全局20名干部组成了“千名干部进万家、扶农惠民抓落实”活动工作组,进村脱离本单位工作进行为期一周的同全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扶活动。向村“两委”党员干部和全村群众认真宣讲了“千名干部进万家、扶农惠农抓落实”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我们在活动中采取宣传倡导、救助、帮扶、党员联户、志愿者帮扶、亲情牵手等多种形式。一是为老百姓送政策、送技术。二是送温暖和健康。三是宣传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老百姓如何正确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四是政策形式教育。五是法律法规教育。六是市场经营教育。七是农民道德教育。八是延安精神教育。通过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政策意识、法制意识。市场意识和依靠科技致富的意识;另一方面,使他们在新春之际感受到党的温暖,增强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信心。通过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共收集意见建议182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二是劳动力素质偏低。三是农村主导产业相对滞后。四是农民增收渠道不宽。五是农产品销售不畅。六是封山禁牧不彻底。七是社会建设滞后。八是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4、春季退耕还林补植工作。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县、乡年内下达的退耕还林面积和新苗补植面积,今年全面完成剩余荒山荒坡造林任务1934亩。上劳2808余人,新补植退耕还林面积14836余亩,落实好林草管护人员,建立管护制度,明确管护责任。5、帮助建立村级卫生室,解决群众就医难。我局结合创建国家优质服务先进县的要求,出资12000元帮助建立村级服务室一所,并针对群众看病难问题,组织计生站业务骨干到村卫生室开展送医下乡即义诊活动,两次为全村812人进行义诊,受到该村群众的欢迎。6、甘露工程及沙棘示范园建设。全村目前有90的农户的饮水问题得到了解决。新建水窖32口,使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新建苹果示范园60余亩。7、狠抓草畜业管理及羊子喂养工作。为了使草畜业达到规范化管理,我们首先落实村组干部责任,建立了羊子台帐,种植牧草台帐,实行羊子月报制度,进行上图、造册、挂牌管理。同时还配备了林草管理专职人员,防疫人员定期对羊子进行检查和疫病防治,夏季对人工牧草全面进行锄草,对已收割的饲草进行打捆堆垛,确保饲草没有任何毒坏现象。今年发展养羊大户45户,3050只为20户,510只为25户。不定期对饲养方面进行技术培训,增强了群众科学喂养的认识。8、“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教育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对党员干部进行党的宗旨教育,班子的战斗力、工作热情明显增强,同时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积极推行“部门包村一联一帮”工作责任制。带领和扶持该村群众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等方面定目标、引项目、送科技、注资金、办好事,帮助该村群众解决在生产、生活、生育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包村干部张建宝、宗维礼长年驻村指导,深受群众好评。9、阵地建设。针对村“两委”没有工作场地,育龄群众没有学习活动场所,我局投资2.3万余元建立党员活动室和计划生育综合服务室。使群众学习、生活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有了自己的家。10、环境卫生整治及沼气建设。为了使农村脏乱差的状况得到治理,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村改厕、改圈60户,建垃圾台6处,新建沼气用户22户,投资4.4万元。使村容村貌明显改善。11、科技致富教育。先后组织农民实用技术培训4次,采用现场观摩、外出参观学习、理论讲座等形式,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经济林栽培业为主要内容,先后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4次,参加培训人员275人,使家庭主要劳动力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了农民的整体致富本领。三、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瓦社村虽然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社会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全村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的是追求数量的增长,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特别是薯类产品在该村有一定的规模,但仍停留在初级生产和加工上,精深加工没有,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此外,农户与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利益共同体,存在较大的风险。二是劳动力素质偏低。根据我们的走访调查,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到总人口的25.2,一部分村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新农村建设相距甚远。加之,大部分村民受教育程度低,对新科技知识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科技的能力,导致种田只能粗放经营,打工只能靠卖苦力粗放打工,严重制约了村民的收入。三是农村主导产业开发相对滞后。以羊子为主的草畜业和以沙棘为主的林果业没有形成规模,后续产业开发不够。四是农民增收渠道不宽。由于主导产业开发不够。加之,村民思想守旧,又不愿意在外面务工,故收入渠道更加有限。五是农产品销售不畅。由于农民与经销商之间缺少联接机制。同时,村组道路又不畅通,油、豆、薯等农产品销售往往受到限制。六是封山禁牧不彻底。偷牧、散牧现象经常出现,缺少必要的管护措施和处罚细则。七是社会事业建设滞后。瓦社村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与其它村相比,发展水平还较低。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科技文化投入不足,没有相应的文化室和图书室,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全村合疗虽然已普及,但留守的孤寡老人较多,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势在必行。八是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第一,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干部沿袭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第二,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一些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能力不强,发展思路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四、发展思路和几点建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就马连城村实际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理解为:努力推进和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村庄文明化、保障社会化和管理民主化。一是实现农业产业化,要在油、豆、薯深加工上求发展。瓦社村油、豆、薯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特别是薯类已有相当规模,基于这样的优势,要努力培育油、豆、薯类深加工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接机制,提升农产品产业化水平。同时,要积极引导村民转变观念,努力在二、三产业上拓宽增收空间,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实现农民知识化,要在农民教育上求提高。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村民有接受新知识、新科技的强烈愿望,要充分利用农闲时节,通过举办培训班、外出学习、先进现身说法等形式,加强对村民进行全方位的教育,特别要注重新科技、新技能、新知识的培训,真正把村民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型农民。三是实现村庄文明化,要在旧村改造上求突破。该村人口居住分散,对全村进行整体搬迁改造很不现实,唯一的办法就是“以旧换新”,要按照“分散村落式”的要求,在原有住宅基础上,积极推行农村的“四改”(改环境、改容貌、改卫生、改观念)。加大对村组道路、农电网、电视网、通讯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改善村庄环境;编制村庄规划,推进现代家室建设,改善村庄容貌;推行农村饮水改造、发展户用沼气、实行人畜分离和垃圾集中处理等措施,改善村庄卫生状况;提高村民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的乡风民俗,改善村民观念。四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调度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3358-2024 《绵羊腹腔镜活体采卵技术规程》
- 电厂脱销考试题及答案
- 团队成员任务分配与跟踪管理模板
- 企业法律事务处理与合规管理模板
- 工业用材料进销存管理软件开发协议
- 高科技设备采购与技术支持协议
- 我的老师让我感动记叙文题写作(8篇)
- 音乐鉴赏之古典音乐之美:高中艺术教育教案
- 《五年级数学图形变换与代数方程解法》
- (7.2.2)-7.2啦啦操音乐创编的流程与方法
- GB/T 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 冀教版8年级上英语各单元语法课件
- 大班科学《玩转扑克牌》课件
- 高速公路改扩建桥梁拼宽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 双台110kV主变短路电流计算书
- DB1750-2019水电站(厂)防雷与接地性能测试技术规范
- 牛常见病防治课件
- 危险物品储存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表
- 装饰工程保修单
- IInterlib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用户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