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简析由于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意象” 是诗歌的基本单位,古诗词中很多意象都具有相对固定的寓意,把握了这些寓意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解答诗歌鉴赏题目很有益处。本文将古诗词的意象分为动物、植物、自然现象、时令节日、特定地点等五类加以举例解释,以期对对高考备考有所帮助。 一、动物类 1、蝉(寒蝉)。感身世,诉悲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唐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句句都可以找到诗人对自己遭遇的不平和人格自信的影子。痛别离,苦远游。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就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唐卢殷晚蝉:“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写蝉以声引愁,旅人行一程,飞蝉跟着鸣一程,似乎专与行人为难,写出了诗人一路走去一路愁苦的沉重心情。“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2、鸿雁。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唐李益春夜闻笛)。“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戴复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3、杜鹃。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在古典诗歌中它往往和哀怨、思归相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借杜鹃之声,渲染孤馆的哀怨之情,传达出诗人的哀怨思乡之情。“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诗中借杜鹃表达殷切的思念。“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借杜鹃啼血渲染江洲的荒凉,表达自己被贬江洲的哀怨之情。“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宋贺铸忆秦娥)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其他如“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王令送春),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4、鹧鸪。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这里它又充当衰败之景的象征,它的悲啼,往往预示着伤感和没落。5、黄莺。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杜牧用黄莺歌唱写出江南美丽的春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用黄莺鸣啼、燕子轻飞来说明春天的来到。6、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乘马在厩,摧之秣之,君子万年,福禄艾之。乘马在厩,秣之摧之,君子万年,福禄馁之。”(诗经小雅鸳鸯)祝贺新婚,以鸳鸯起兴,象征新婚夫妇像鸳鸯成双成对,永不分离。二、植物类 1、柳。“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永雨霖铃中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李白忆秦娥中有“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也是表达伤离别的情感。“折柳”为什么“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据三辅黄图桥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原来,“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汉乐府就有折杨柳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此曲一起,“何人不起故园情”呢?2、梅。“梅”有“性耐寒”的特点,诗人借以表达孤高,不谐流俗的品格,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以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3、菊。菊,傲霜之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品格坚强,气质清高,所以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4、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所以诗句借莲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5、梧桐。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6、芳草。以芳草喻离恨。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草的无穷体现出情的弥漫与更生。以芳草喻所思之人。“知音少,人间何处寻芳草”(朱敦儒渔家傲),“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中芳草即知音的别说。 由芳草年年复如引起时间匆匆、人生短暂、年华宝贵的惜时感叹。“可怜春光闲了,阴多晴少。江南江北水连云,问何处,寻芳草”(朱敦儒一落索)惜芳草就是惜人生。此外,关于芳草与美人和政治的关系也很值得探讨。屈原在离骚中也表现得尤为充分。7、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中国文化赋予了它“坚韧挺拔”的性格,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另外“竹”则赋予它“刚正有节”的节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还有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等等。三、自然现象类 1、明月。明月蕴涵思乡之愁。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再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从军北征)的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明月是情感的寄托。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2、流水。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对时光流逝 ,愁绪绵长,历史变迁的感叹。“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相和歌辞)诗人见流水思年华易逝;“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水流的持续不断而给人以无奈;“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流水带着寒心默默退去,给人一种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感伤。 3黄昏、夕照。黄昏时明暗交错,彼此混沌,云里雾里,一派朦胧,宁静绝俗,故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名句。黄昏时分确实也容易勾起人们的种种愁绪:感伤的心情意绪: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黄昏如此冷清,词人自然孤寂难耐,愁结柔肠。这种黄昏的伤感往往还表现在离别、相思、闺怨一类的感伤场面中,如“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4、细雨、烟雾。细雨蒙蒙,烟雾无边,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细雨绵绵,愁也弥漫。“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归家不得,或者漂泊他乡,不知家在何处,渐渐升起的烟雾使人生出诸多愁绪。 四、时令节日、日常生活类 1、中秋。八月十五日,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如唐王建 十五夜望月:“今夜月白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2、重阳。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故云。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如杜甫九日中所写“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3、寒食。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禁火三日,万户无烟,与冷清、萧条有关。如“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唐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4、清明。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坟的日子。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等。 6、酒。酒在古代是一种日常饮料,因而常出现在描写日常生活情景的古诗中。如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中有“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另外,在含酒的诗文中相当数量的都是在借酒消愁,所以在许多抒发诗人愁苦心情的作品中都有酒的身影。其中抒发与友人离别之愁的应首推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抒发对远方友人思念之愁的诗句有孟浩然的“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秋登兰山寄张五)等。而众多借酒消愁诗中最精彩的恐怕还是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还有一部分诗句是借酒表达喜悦之情的,如杜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中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7、吴钩,泛指宝刀、利剑。例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8、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烈:“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巨大转变,晚年在四川、湖南一带漂泊达11年之久,最后病死于自潭州赴岳州的一条小船上。船是他晚年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也成为他最终的归宿。他在诗中反复写到“船”意象,“危樯独夜舟”“老病有孤舟”,船是诗人漂泊身世的象征和写照。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写下了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浦发银行武汉市江岸区2025秋招笔试行测高频题及答案
- 招商银行广州市越秀区2025秋招笔试行测高频题及答案
- 第十四课 短片出炉-优化与发布作品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大连版(2015)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 公文考试题库及答案
- 高效记忆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秸秆利用产业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与对策
- 布料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手球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碳化硅功率模块生产线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电工基础试题及答案
-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诊断报告编制指南
- 离子检验-教案-
- GB/T 12643-2025机器人词汇
- Unit 5 Lesson 20 The Spring Festival Is Coming!(说课稿)-2024-2025学年冀教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智能悬架系统集成开发关键技术与实践-2024-12-技术资料
- 应用PDCA降低药占比
- 分包商安全管理规定(4篇)
- 超重与失重+说课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公司收取管理费协议书范本
- JTS-165-6-2008滚装码头设计规范-PDF解密
- 设备维修与保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