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阅读语文S版.doc_第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阅读语文S版.doc_第2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阅读语文S版.doc_第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阅读语文S版.doc_第4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阅读语文S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项部分 阅读 鲧禹治水主要内容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上古时代,鲧与禹父子两代人为了消除水灾,让人们免受洪灾之苦,想尽办法,历尽艰辛治理洪水的故事。鲧借助神力偷出天帝的宝物息壤,用以赶退洪水,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大禹继承父亲鲧的遗志,率领人们挖渠开山,疏通河道,最终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治服了洪水。分段及段意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故事的起因,上古时代的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人们受尽洪水的折磨,苦苦诉求天帝驱逐洪水,可天帝毫不理会。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鲧同情人们的悲惨遭遇,偷息壤驱赶洪水,被天帝派火神杀死。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写大禹继承父志,带领人们疏通河道,经过十三年的苦战治服了洪水。写作特点丰富的想象和离奇的故事情节。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寄寓了他们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大卫主要内容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在三千年前的以色列,有一名叫大卫的牧羊少年不仅聪明机智,而且正直勇敢。在非利士人入侵以色列的紧急关头,大卫拿弹弓和鹅卵石杀死了非利士巨人歌利亚,帮助以色列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大卫成了拯救民族的英雄。几年后,他当上了以色列的国王。分段及段意第一部分(第l3自然段):写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背景,介绍大卫是一位不仅聪明机智,而且正直勇敢的少年。第二部分(第411自然段):写非利士巨人歌利亚到以色列的军营叫阵,大卫向扫罗王请求出去和他交战。大卫用弹弓和鹅卵石射死了歌利亚,帮助以色列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故事的经过)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写大卫成了拯救民族的英雄。几年以后,他当上了以色列的国王。(故事的结果)写作特点1、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精神品质都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的细致刻画展现出来的。2、多处制造悬念,引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商鞅南门立木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公元前356年,我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商鞅为了在秦国建立起一种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在都城南门立木取信的故事,显示了他变法的决心和意志。分段及段意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写商鞅受权变法。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写商鞅“南门立木”取信于民的故事。第三部分(第15自然段):写商鞅“南门立木”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写作特点故事性强,语言比较浅显,便于学生自主阅读。在学习中很容易让学生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性。狄仁杰公正护法主要内容他是唐朝的一代名相,也是一位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政治家。这篇课文就讲述了狄仁杰公正护法的故事,讴歌了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崇高精神。分段及段意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括介绍狄仁杰执法不阿,断案如神。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具体讲述狄仁杰公正护法的三个故事。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简介狄仁杰位居宰相,深为武则天倚重。写作特点这篇文章运用了大量的四字词语,准确而生动。出色的老师主要内容 我丢失了心爱的电子手表。一位黑人学生拾金不昧把手表还给我,却又告发我不守校规使我受到重罚。收罚金老太太的一席话使极其困惑的我翻然醒悟,认识到黑人学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分段及段意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好朋友伦捷送“我”一只电子手表,“我”非常喜爱它。第二部分(第411自然段):写“我”心爱的手表失而复得的故事。这部分是按照“丢失写作特点1、故事真是一波三折,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随着情节的发展变化,作者的内心活动也不断地随之变化。2、抓住作者的心理活动来描写,把作者那种愧疚表现得很深刻。两小儿辩日主要内容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分段及段意故事可分三部分理解。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斗,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两小儿对于太阳在不同时间距离地球远近这一问题上摆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接着写两小儿凭借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体会的直觉(视觉、触觉)阐明所持观点,以反驳对方观点。最后写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无法裁决而引起两小儿的“笑”。写作特点1、 语言简洁,事中见理。 2、 善于运用比喻。如写两小儿论辩“太阳远近”这一现象的时候,一方从视觉出发,用两个比喻“如车盖”、“如盘盂”,具体说明太阳形状的大小,结合“日初”和“日中”,就把结论的理由说清了;一方从感觉出发,以如探汤作比,结合日初和日中来说,也把理由说清了。由于作者善于运用比喻,语言生动形象,颇有说服力,极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种瓜得豆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分段及段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转基因技术能做到“种瓜得豆”。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了什么是转基因技术。第三部分(第50自然段):介绍了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写作特点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力,运用打比方的写法,用人们熟悉的生活行为来形象地介绍深奥的科学知识,使文章所表达的内容通俗易懂,并且富有情趣。海水为什么是蓝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印度科学家拉曼从地中海轮船上一个小男孩儿的好奇心中得到启示,从而研究出海水呈蓝色的原因,并从固体、液体、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的故事,表现了拉曼不断探索,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精神。分段及段意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写在地中海的轮船上拉曼向一个小男孩儿解释海水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第二部分(第913自然段)写拉曼对自己向小男孩儿的解释产生了怀疑,后来研究出海水对阳光进行散射而出现蓝色,从而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第三部分(第l4自然段)写男孩儿的故事提醒人们:新的发现就在你的“已知”之内的“未知”之中。穷人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分段及段意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段。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讲述了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的归来。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讲述了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发现西蒙死了,便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结束)讲述了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西蒙的孩子。写作特点1、从环境和人物的心理、对话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2、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主要内容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分段及段意课文以引起回忆回忆几件事的思路,以自然空行为标志,把课文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主要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主要讲鲁迅先生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第三部分(第413自然段):主要讲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 第四部分(第1422自然段):主要写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夫。第五部分(第23、24自然段):主要写女佣阿三回忆鲁迅先生。 写作特点1、文章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方式,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使文章生动、真实、感人,更具说服力、感染力。2、含蓄的表达方式:如“四周黑洞洞的”、“碰壁”、“把鼻子碰扁了”、“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些句子都给读者回味的余地,耐人寻味。、设疑叙事释疑:本文先讲鲁迅先生逝世,提出疑问:“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然后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生前令“我”难忘的几件事,最后得出结论:鲁迅先生就是“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回答了前面所提的问题。这样写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既做到了前后照应,又突出了本文的中心。青花主要内容本课讲述了“以青花为业,以青花为荣”的一家父子俩的生动故事,赞美了青花瓷艺人的执著的创新精神;也从另一个侧面写出了中国青花世代相传、不断发展的原因,那就是从古至今都有像文中父子俩那样的瓷器艺人在为中国青花的发展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精力。分段及段意第一部分(14自然段)默默期盼,父亲要儿子寻找残缺青花。第二部分(516自然段)苦苦寻觅,儿子终于得到祖传配方。窃读记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我”匆匆赶到书店,藏于大人中间或借着雨天匆忙而贪婪地读书,到了晚上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分段及段意全文共十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第自然段):“我”常常到书店去“窃读”。第二段(第第自然段):“我”在窃读过程中的苦与乐。第三段(第自然段):“我”时刻记得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写作特点文章清丽平实而又生动感人,文中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充分表现了林海音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写作风格。理想的风筝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刘老师的两件事:一是刘老师上课,讲他上课生动而富有激情,体现他对祖国深深的爱;讲他循循善诱,热爱学生。二是刘老师课下放风筝,讲他在放风筝时表现出像孩子一样的欢快和稚气,体现了他对生活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并通过风筝向上,在蓝天飞翔的特点,含蓄地说明了刘老师对生活、对理想的美好追求。分段及段意第一段(第至自然段):由春天的风筝,联想到刘老师。第二段(第至自然段):回忆刘老师讲课和放风筝的情景。第三段(第、自然段):思念现在的刘老师。 写作特点1.联想自然,恰当地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2.以议论形式表达了对刘老师的怀念与赞美之情。整篇文章结构严谨,善于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并充分注意了人物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之间的联系,使这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能相映生辉,互为例证,共同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校园交响诗主要内容课文以“校园交响诗”为题,描绘了校园中多彩的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表达了学生对培养哺育自己的学校的深厚感情。“交响诗”是指只有一个乐章的交响曲,常取材于富有诗意的文学作品,是标题音乐的一种。课题以比喻的方式,形象地点出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富有诗意的,令人回味的。全文是以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