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孩子教育成财富.doc_第1页
怎样把孩子教育成财富.doc_第2页
怎样把孩子教育成财富.doc_第3页
怎样把孩子教育成财富.doc_第4页
怎样把孩子教育成财富.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简介:把孩子培养成财富 卢勤长期主持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栏目,被广大少年儿童及父母热情地称为“知心姐姐” ,曾获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韬奋新闻奖”,“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联合国颁发的“支持儿童杰出成就奖”,并获“全国优秀少年儿童工作者”、“中国保护未成年人杰出公民”等称号。卢勤是当代国内最懂孩子心的家庭教育专家,她开创了有中国特点的家庭教育,影响了新一代家长的教育理念,本书是新时代父母的家教指南。第一章 赏识教育如温暖阳光第1节 赏识教育如温暖阳光赏识的语言和行动如温暖的阳光,能融解人心中的冰山,注入无穷的力量。一些世界名流回忆他们成功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他们小时候,经常被家长称赞“你很棒”“你很聪明”“你将来一定有出息”。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帕瓦罗蒂还是个孩子时,祖母常把他抱在膝上对他说:“你将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你不久就会明白的。”后来他当了小学教师,偶尔唱唱歌。但他的父亲不断鼓励她,说他唱歌很有潜力,终于他在22岁那年从事保险业,从而争取到比较充裕的时间发展唱歌的天赋。成名之后他说:“如果没有父亲的激励,我就永远不会站在舞台上。老师培养训练了我,但是祖母的那句话让我用勇气和信心走向成功。” 赏识可以鼓舞人的勇气,激发他的自信。周弘的女儿周婷婷一岁半时因注射庆大霉素造成双耳失聪,然而婷婷却取得了以下正常人都难以取得的成绩6岁多便能认很多汉字;10岁出版了6万字的科幻童话;11岁荣获“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称号;她先后3次跳级,仅用9年便学完了中小学12年的全部课程;16岁成为中国第一位残疾少年大学生;17岁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后来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又被美国最好的聋人大学加劳德特大学录取。现在,周婷婷在哈佛大学读博士学位。 周弘说,他给女儿测过几次智商,都处于正常人的范围,丝毫没有“天才”“神童”的迹象,但他就是通过一次次的鼓励、赏识,使女儿达到了常人达不到,甚至都不敢想像的人生境界。周弘像欣赏婴儿说话一样,欣赏着女儿在各方面的点滴进步,在欣赏中教育,在教育中欣赏。他终于领悟到:在教育女儿的同时,女儿也教会了他很多;他正是通过女儿那颗纯洁的童心,在读一本充满真善美、充满良知的书,使他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找到了新的自我。 “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让孩子深信他是什么样的人。”赏识教育如同阳光育苗,多给孩子阳光吧。在阳光下长大的孩子,心智一定是健康快乐的。 第二章 教孩子懂得回报第1节 教孩子懂得回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该让孩子懂得这个道理。 人们都说,母亲是最无私的,不要求孩子回报。我觉得,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母亲应该要求回报,并教会孩子怎样去回报自己的妈妈和家人,怎样去回报别人。 问题是,我们今天有许多在家人的溺爱中长大的独生子女,从未有过回报的实践,于是也未产生过回报的意识。他们认为,别人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不需要感谢,更不需要回报。一家人围着孩子转就好比地球围着太阳转一样,是自然规律。 妈妈做好了饭菜,孩子不问这饭菜是怎么来的,不问母亲为这顿饭菜付出了多少辛苦,也不管全家老少是否吃过,上桌就吃;吃得不顺口,还要大喊大叫闹“绝食”。 妈妈给的零用钱,他理所当然地收下,花起钱来大手大脚,他从未想过,妈妈爸爸挣来这些钱有多么不容易。 孩子为什么不珍惜父母的劳动,为什么不珍惜钱和物,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来的,以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切都来得容易,他享用是理所当然的。 家长要让孩子感受到亲人对他的关心、对他的爱,并且一点一滴地教他去回报别人。 孩子的正确思想是靠灌输的,爱的种子是需要培育的。无情无义的孩子的出现,是对家长过度溺爱的报应第三章 教孩子树立远大理想第1节 教孩子树立远大理想青年人的理想是什么。我觉得可以在生活中去寻找,有的时候一句话就会使你产生一个梦想。最近我去参加一个电视栏目,认识了两个中学生。一个男孩儿,一个女孩儿,这两个中学生有一个特殊的情况,他们认识了一位生物学家。这个生物学家告诉他们,中国有一种叫白头叶猴的濒危动物,仅在我国广西有两百只。现在人们要去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以保护这些野生动物,结果这两个人就有了一个梦想。于是他们从2003年开始利用这几年的寒暑假去跟踪调查白头叶猴。 环境非常地困难,茫茫的原始森林是野兽和虫子的天堂。每天睡觉之前都得先抖抖被子看里头有没有蛇,早晨起来先抖落抖落脚上的鞋看看有没有蝎子。这种猴是很难看到的,有一些老猎人一辈子都没看到过,所以他们的追踪很辛苦。有一天他们太累了,这个叫董月的女孩儿,一屁股坐在地上,她突然感觉不对,觉得腿刷刷地有东西在爬,原来她坐在了蚂蚁窝上这种事他们遇到了许许多多,但是他们有一个梦想,一定要研究出白头叶猴的生活习性,一定要保护我们国家仅有的这200只白头叶猴。于是他们就有了精神,三年的寒暑假都在大森林里度过。一个男孩儿一个女孩儿,这两个孩子的论文最近在美国纽约的世界少年科学家大会上获得了一等奖。男孩儿今年进了清华大学,女孩儿进了北京大学。我心里特别佩服他们,他们有梦想,他们实现了。 一位专家说得好,生命是有阶梯的,我突然想到了一种植物竹子。竹子是一节一节长高的,它长了一节又一节,所以生命是有阶段的。我们家长要等待孩子一节一节地往上长,不要期望孩子一下子就长很高,那样肯定没有基础,所以生命的成长是有过程的。 专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自我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小赢靠智,大赢靠德,人要学会做人做事才有可能在人生的路上遇到挫折不害怕,遇到成功也不自满,才能不断地前进。所以,一个人有一种生命的欲望,再加上一种持续生命的动力,那这个人将来是不得了的。 第四章 激励比指责重要第1节 激励比指责重要欣赏孩子,告诉他“你能行” 对孩子来说,有没有天分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兴趣和自信。别瞧人家,大胆为自己的孩子喝彩,相信你的孩子会创造奇迹! 有这样一个故事。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回到家里,看到诚惶诚恐的儿子,她振作起精神,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还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大学。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怀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他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今天的爸爸妈妈老是看不到孩子哪儿好,老是看着别人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好,孩子在一生中,第一个认识就是妈妈爸爸对他的认识,爸爸妈妈对孩子正确看待,孩子才有希望。 第五章 维护孩子的尊严第1节 维护孩子的尊严一个人最宝贵的是尊严。对一个孩子来说,最害怕的不是棍棒、拳头,而是失去面子、失去尊严。 尊严是人类灵魂中不可糟蹋的东西。有一位作家曾经说过:“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上、感受上,然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的尊严上。”一个从小失去尊严的孩子,长大后很难堂堂正正地做人,很难拥有健全的人格。 一般来说,人格是“引导一个人做出善行的内在品质”。少年时期,人格教育十分重要,它可以开发人的良知和才能,使其身心得到全面成长与成熟,从而去实现成功人生的理想。如果孩子的人格从小受到伤害,那对他的一生都会有恶劣的影响。作为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要永远充满爱意。 一个人从小没有受到社会公正的对待,便很难公正地对待社会;相反,如果从小能够受到社会公正的对待,便能够公正地对待社会。第六章 挖掘孩子的智力潜能第1节 挖掘孩子的智力潜能孩子的潜能是个巨大的宝库,要仔细观察和发现,懂得开发。很多专家分析,婴孩就有巨大的潜能,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就要开始教育,跟他说话,教他认知。前不久北京电视台报道,一个6个月大的孩子壮壮识字上千个,经有关儿童教育专家测试,壮壮的认字能力的确很强。壮壮很小的时候,妈妈发现他对电梯的数字很关注,特别对自己住的楼层23这个数字敏感,于是试着培养他的认知能力。 每个人都有先天禀赋,后天的教育更重要。儿童的潜能如果不及时开发,就会递减。 在教育而同时,要避免如下误区。 误区一:催逼孩子。 要有科学的家教观念,因材施教,遵循自然发展规律,而不要催逼孩子。很多天才的失败就是来自父母、社会的极度催逼。伤仲永就是众所周知的故事。神童仲永不过几年工夫,就变成了一个普通人了。我接待过很多伤心困惑的父母,都满怀骄傲地回想孩子当年的聪慧和与众不同,经常得“一百分”,“第一名”,活泼可爱,某一方面特别强,哭诉孩子“悲惨”的现状不爱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行为怪僻,不知道为什么变成了这样。为什么?他们不知道大部分原因在于自己的教育。整天在孩子耳朵边唠叨分数名次,今天得了99分,为什么那几个孩子得100,你怎么就要差那么一点?这次第三名,为什么不多几分?多两分就是第二名了,得了第二名,又加码下次一定要得第一名啊。有的父母拿孩子的某项特长到处显摆,甚至在专业和职业上早早地就给孩子订了“终身”,回到家再进行“魔鬼训练”,要求越来越高,将孩子的兴趣和激情化成了负担甚至是仇恨。 误区二:画地为牢。 另有一个事例,一位父亲觉得自己的女儿记忆力超常,就辞了职专事教育。孩子每天要记忆背诵好几个小时,家里满墙的文字公式定理。父亲很自豪又得意地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