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蔡松年词风对东坡的继承与发展摘 要蔡松年(11071159),字伯坚,号萧闲老人,金代著名词人,其词开金朝百年词运。他一生仕金三十载,仕途顺利、官至宰相。但作为“借才异代”的文人,身处金初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风口浪尖,又进退维谷,动辄得咎,“违已交病,不堪其忧”。在特定的环境中,蔡松年师法东坡,逐渐形成一种“清宕疏旷”的词风特色。关键词蔡松年;词风;苏轼;继承与发展引 言蔡松年,以学东坡知名于世,最得东坡词精髓,其超逸清雅的风格影响了金朝一代词坛。他在金初入金汉人中官位最高,官至右丞相,但倾慕山林隐逸之趣,又充满对仕途险恶的担心,使他时常处于苦恼之中,出于感情需要,选择了学习东坡词超旷放达的一面。其“文词清丽,尤工乐府,与吴激齐名,时号吴蔡体。”(金史卷125蔡松年传)近人陈匪石声执卷下评其词云:“金源词人以吴彦高、蔡伯坚称首,实皆宋人。吴较绵丽婉约,然时有凄厉之音;蔡则疏快平博,雅近东坡。”一、题材广泛多样王国维曾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其实李煜只是开了个头,到了苏轼才真正达到“眼界大”、“感慨深”。“以诗为词”是苏轼对词体革新的一大贡献,又是使词的内容更加广泛、充实的一大创新。刘正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在苏轼以前,词的范围很窄,限制很多,不论怎么变换描写方式,其内容都只停留在闺闱行役,男欢女爱的传统范围之内,而苏轼另辟词的发展领域,从题材内容方面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体制,他把词作为诗的一体,凡是可以入诗的就可以入词。他的词用来咏史、吊古、说理、谈禅,用以象征寄托幽妙之思,用以描述悲壮或怨抑之怀。诸如人生的感悟、仕途的升沉、亲友的聚散、自然景物的欣赏等,都可入词。到了金代,蔡松年和吴激一道,更是进一步扩大了“眼界”。他们把北宋香软一派抛到一旁,以铿锵顿挫的长短句反映社会动荡,抒发羁留异国的痛苦情怀,进一步扩大了词的容量,丰富了词的功能。蔡松年的词作虽然存世数量不多,但是题材非常广泛。除了少量的伤春悲秋、离愁别绪之外,更多的是壮志逸思、历史兴亡、遁世隐逸、题画状物、祝寿投赠、游山玩水、吊古伤今、描述乱离等内容。(一)写乡情蔡氏词喜欢通过描写长林丰草、水影山光的方式间接表达其故国家园的眷恋。在所有羁金宋人中,蔡松年的故国之思是表现得较为隐晦的士人之一。这也与他的“贰臣”身份有关。蔡松年出身宋朝官宦之家,弱冠之龄,金源铁骑粉碎了他在宋朝的仕途梦想,断绝了他赖以生存的俸禄。不得已,他随父蔡靖降金,出仕金朝。虽官至右丞相,但始终是“宋儒”,“不仕二姓”的忠君思想和“华夷之防”的民族意识根深蒂固。官场险恶,稍有疏忽,便会招来杀身之祸。因而,他常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和乡情之思结合在一起,把自己的故国之思揉合在乡土之思中,或者直接表现为对故乡的思念。在他的词中,有一个梦幻一般的“故园”意象,如“我欲幽寻节物,只有西风黄菊,香似故园秋”(水调歌头星河淡城阙),“老去心情,乐在故园生处”(怕春归),“梦回故国,酒前风味,一笑都还”(雨中花忆昔东山)。(二)写友情人事有浮沉,人生多乖违,朋友之间往往聚散无常。而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故江淹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客舍送别,更添惆怅。尤其对于伤感的羁留士人来说,更是愁上加愁。蔡松年颇懂个中滋味,往往在送别之作中寄寓胸怀抱负,以和友人共勉。如“会趁梅横月,同典锦宫裘。”(水调歌头寄范季霑)。无论是留别还是送别也好,他的词大抵类似,绝少北宋人那种凄惨缠绵的情调,往往以抒情寄怀为主,表现得相当洒脱。(三)写爱情与苏轼一样,蔡松年也创作了一些爱情题材的作品。妻子生日时,他以词相贺,祝愿夫人“年年约,常相见,但无事,身强健”(满江红细君生朝);羁旅途中,他思念夫人,“遥怜几重眉黛,恨相逢,少于行役”(声声慢凉径寄内),都充满夫妻恩爱之情。他曾出使高丽,使还之日,为馆妓写下了一时哄传的石州慢高丽使还日作词,与馆妓告别,写得风情摇曳,情意绵绵。(四)写军情作为带兵打仗的将领,蔡松年不可避免地要参与战争,也因此留下大量军旅词。但他的军旅词只记录其苦闷逞惑的心情和听到退兵消息后的快乐。在他的军旅词中,我们经常看到“倦游”之类的字眼:“莫话旧年梦,聊赋倦游诗”(水调歌头(空凉万家月);“为写倦游兴,说与水云知”(水调歌头(东垣步秋水);“夜漫漫,只有澄江霁月,应知我、倦游兴”(水龙吟(水村秋入江声)。此类句子,在明秀集中可谓比比皆是。虽然他有十年的军旅岁月,但金戈铁马的诗篇和他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这或许是他刻意隐瞒了什么,也或者是其诗篇没有流传。(五)写归隐虽官运亨通,但夷夏之辨带来的深深自责,宋室故臣身份与金廷显宦地位之间的矛盾对立,寄人篱下、横遭猜疑的尴尬处境,造成了蔡松年违己交病、身宠神辱的悲凉心境。精神上的沉重感催生出他摆脱和超越这种痛苦的欲望,故其作品,更多地表现了归隐之志。“誓收此身去,田园事春耕。”(漫成)、“待予蓝舆归,香火复莲社。”(准南道中)、“吾曹漫浪人,合眼松云间。”(庚戍九日还自上都.)。一方面,他天性喜好田园,“仆自幼刻意林壑,不耐俗事,懒慢之僻,殆与性成”(雨中花),曾与吴激一同“求田问舍”;另一方面,他既不愿意改仕新朝,又不敢正面对抗,他不愿受羁缚,又不敢得罪权贵,无奈之余,只得寄情山水,寻求心灵的慰藉。蔡松年选择这些类似“东晋奇韵”、“东晋风流”的超然脱欲、摆脱现实羁绊、追求心灵与躯体的自由的隐逸情怀,首先在内容上就奠定了词作将表现出一种飘逸洒脱的风格。二、意境的清逸飘渺苏轼擅用意象,并且能够把意象巧妙得合成情境,将读者带入一种或是清响绝伦的仙境,或是黯然销魂的凄凉境界,或是豪气满怀的古风古韵。萧闲词的清疏旷达,也总是和词中壮美清逸的意境完美结合在一起。这与东坡词中的意象选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浩瀚的江水、孤耸的奇石、清冷的夜月等等,这一类清奇雄健的自然景物随处可见。如:“太行之麓清辉,地和气秀名天下。共山沐涧,济源盘谷,端如倒蔗。风物宜人,绿橙霜晓,紫兰清夏。”(水龙吟)、“森玉筠林,涌金泉眼,际山千丈寒辉。世间清境,冰鉴月来时。”(满庭芳) ”玻璃北潭面,十丈藕花秋。西楼爽气千仞,山障夕阳愁。谁谓弓刀塞北,忽有冷泉高竹,坐我泽南州。“(水调歌头)、”泽国清霜,澄江爽气,染出千林赤。“(念奴娇)等等。其中水龙吟(太行之麓清辉)、满庭芳(森玉筠林)这两首词,其共同的意象都是清辉、竹、梅、月、酒,共同的意境都是洁净静谧、“风气清淑”、没有市井纷扰的世间绝境,共同的意趣志愿都是摆脱世间烦扰而隐居于此等清绝之境。而这种清逸飘渺的意境的形成,一方面得益于北国的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给了蔡松年精神上的滋养,其为词,喜好锻炼清、寒、霜、雪等字眼,营造雄奇阔大的境界。他的“清”,不同于清绮,而是具有清朗、清劲、清爽的风骨,有骨重神清之气魄。“北人以冰霜为清”,北方的“乾坤清气”赋予他“清”的气质,种下金词“骨重神寒”的基因,养成“乾坤清气”。 另一方面,蔡松年是个性豪放、洒脱不羁的人。据金史本传,蔡松年“事继母以孝闻,喜周恤亲党,性复豪侈,不计家之有无。”由于这样的气质秉赋,他所结交的均是“摆落人间俗学”(满江红“玉斧云孙”)、“无复市朝气味”(念奴娇“九江秀色”)的磊落不群之士,对“流俗鄙吝之态”(永遇乐“正始风流”)深恶痛绝。从人物与人世方面来看,蔡松年词的清雄旷达,总是和“白璧春温”的故国王孙、“轩昂简贵”的贵胄公子、“轻举八表”的方外伟人、“襟韵飘爽”的林下隐士、“论文把酒”的一时俊彦等形象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些豪杰志士聚集在一起,构成了蔡松年词里的人物英雄谱,给蔡词平添了若许豪爽奔逸之气。蔡松年描摹这些人物的时候,抓住他们的鲜明个性,表现他们磊落洒脱、卓尔不群的气质。使之生气勃发,如在目前,卓然有爽健之气。蔡松年尤擅于描摹山光水影等自然景色,借自然之景,写内心柔情。此类词作数量可观,且多有上乘之作。如千秋岁、满江红、水龙吟等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徜徉于清山秀水之中,他似乎找到了现实中难以企求的安宁与静谧。笔下的自然山水已不是模山范水之作,而是自我精神的映射,可谓“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在林泉水石之间,与魏晋诸贤“胜日神交”,“起其流风遗躅”,达到一种身心俱适的精神状态。沧海浮云、寒辉霜籁,杜影藕花、冷泉高竹、青松怪石,共同构成清逸绝尘的世间清境,从而为他的词营造了一种清旷的意境。三、苏词的风骨神韵(一)追化词句蔡松年对苏轼十分推崇。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大量化用或直接引用苏词语句。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如水调歌头(星河淡城阙)“黄云南卷,千骑晓猎,冷貂裘”几句,化用东坡江城子密州出猎“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词意,满江红(半岭云根)“爱夜泉,徽外两三声”出自东坡醉翁操(琅然)“试听徽外两三弦”一句,满江红细君生朝“春色三分”出自东坡满江红(忧喜相寻)。我们在读萧闲词的时候,也总能感觉到东坡词的影子。蔡松年还有多首追和东坡之作,如水调歌头(玻璃北潭面)追和东坡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念奴娇(倦游老眼)和(离骚痛饮)追和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而最著名的莫过于念奴娇(离骚痛饮)。元好问称此词为“公(蔡松年)乐府中最得意者。读之则其平生自处,为可见矣”(中州集卷一)。(二)选用长调自词体确立以来,格调含蓄、风调闲雅的小令,已约定俗成地称为抒情遣兴的专用品。长调则由于更便于铺陈排比,逐渐被用之于述怀言志。苏轼早期的作品,长调极少,但在江城子密州出猎前后的词作中,出现了较多的长调。我们知道,长调的特点是篇幅增长,音节缓慢,能够运用铺叙展衍的手法,更好地表现作者的情思。如苏轼雨中花今岁花时深院,一改以前的浅显简洁的风貌,而是回环往复,娓娓道来,词中穿插着绵绵的惜春之情。到了蔡松年,长调占其全部词作的70%。那些能代表他成就与风格的词作,几乎全是长调。蔡松年充分利用了这种体式上的特点,大量运用水调歌头、水龙吟、满江红、满庭芳、念奴娇等长调,淋漓尽致地抒写胸中之块垒,展示自己的疏旷风格。如其名篇念奴娇离骚痛饮。全词以议论开头,章法迫近议论散文结构,行文也具有一定的辩论性,是一篇诗化的“名士论”。(三)引经据典苏轼作词,虽不求“字字有来历”,却也常以史书经典为依托,如“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水调歌头)分用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和宋玉风赋。“破帽多情却恋头”(南乡子)则反用晋人嘉人孟嘉重九登山帽子被风吹去之事。词中用典,令人读来含蓄雅致。萧闲词亦常用典故,且喜化用东坡诗词歌赋中的词句。金人魏道明为蔡词作注,其最主要特点就是处处寻找萧闲如何从东坡中来。如其对水调歌头送陈咏之归镇阳的注释: 原词曰:东垣步秋水,几曲冷玻璃。沙鸥一点晴雪,知我老无机。共约经营五亩,卧看西山烟雨,窗户舞涟漪。雅志易华发,岁晚羡君归。月边梅,湖底石,入新诗。飘然东晋奇韵,此道赏音稀。我有一峰明秀,尚恋三升春酒,辜负绿蓑衣。为写倦游兴,说与水云知。 魏氏注:“几曲冷玻璃”句注:东坡:“二十四桥亦何有,换此十顷玻璃风。”又“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又“归路万顷青玻璃。”“无机”句注:东坡:“岂惟见惯沙鸥熟。”“五亩”句注:东坡:“五亩渐成终老计。”“涟漪”句注:东坡:“西山烟雨卷疏帘。”“华发”句注:东坡:“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羡君归”句注:东坡:“回首吾家山,岁晚将焉归。”“赏音稀”句注:东坡:“东晋风流王谢家。”“水云知”句注云:东坡:“凭君说与东风知。”史书经典的引用确使词作更加含蓄隽永,清新雅致。四、词风的清疏旷达清宕疏旷是蔡词最突出的特点,就连他自己似乎也早已有了定位。他自号“萧闲”,词集名“明秀”,词中多处点染“萧闲”、“明秀”意象,其词具有萧闲之风骨,明秀之气韵。大概说来,萧闲是淡泊旷达的内在精神,明秀是疏朗隽秀的外在表现。(一)哀而不伤,冲和平淡“东风岁月似斜川,萧散心情愧昔贤。”(蔡松年瑞鹧鸪)蔡词风神萧散,情驰神纵而超逸优游。他从不作激烈语,只是隐隐的忧愁,淡淡的萧散,感情冲和淡然。在寻求心理平衡点的过程当中,现实的哀痛被他转化成了历史的沧桑感。试看他的一首满江红:端正楼空,琵琶冷、月高弦索。人换世、世间春在,几番花落。缥缈余情无处托,一枝梅绿横冰萼。对淡云、新月炯疏星,都如昨。 萧闲老,平生乐。借秀色,明杯杓。吐凌云好句,张吾邱壑。此乐莫教儿辈觉,微官束置高高阁。便归来、招我雪霜魂,春边着。适逢“有宣和玉宇间风制”的歌女,本是一个“遗民泪尽胡尘里”的场面,但他并没有去表现凄怆沉痛的气氛。“人换世、世间春在,几番花落”微微流露出沧桑兴亡的感慨,“对淡云、新月炯疏星,都如昨”隐约是对故国往事的追忆。但他并未任由这种情绪滋生蔓延,词的下阕笔锋转向隐逸情怀的抒发,大大冲淡了本该沉痛的黍离之悲。“便归来、招我雪霜魂,春边着”,把哀婉感伤消融于不滞于物的旷达襟怀,全词清丽舒雅,感情流畅冲和。(二)刚柔并济,华实相融众所周知,苏轼的词作既有“大江东去”式的阳刚之美,又有“似花还似非花”式的阴柔之美,与他这种“寄悲慨于雄放飘逸之外,寓旷远于清丽婉曲之中”的风格相近的萧闲词,亦显出一种相对但不矛盾的独特魅力。萧闲词风以清旷俊逸为主,但也不乏豪爽之语。他的豪情往往通过酒来抒发:“入手黄金还散尽,短蓑醉舞青冥窄”(满江红玉斧云孙)、“挥扫龙蛇,招呼风月,且尽杯中物”(念奴娇)、“晴雪洗佳气,河汉酒肠开”(水调歌头年时海山国)、“月魄澄秋,花光炯夜,还共西风酒。酒前豪气,切云千丈依旧”(念奴娇)。这种豪放的气势,譬之东坡的“大江东去”而毫不逊色。它反映了蔡松年在冲雅旷达的背后,还有峻拔雄奇的一面。蔡词之豪放,内容庄重,声情高亢悲壮,但并非粗豪,因有妩媚语穿插其中,使词转向温柔敦厚。清雄阔大的境界往往以美人为衬托,在彻骨的苍凉与悲壮中透出几许妩媚之姿。如水龙吟(软红尘里西山)一作,刚中有柔,以阳刚之气为主,间有浅斟低唱的柔美,雄奇之中杂糅一点风流旖旎的色调,使词既端庄又婀娜多姿。又如水龙吟(水村秋入江场),于缠绵柔情之中,蕴藏着一股愤激不平之气,柔中有刚。雄伟深厚与绮错婉媚糅合在一起,或是柔媚中潜行着峭拔,或是清刚中暗藏着婉约,形成刚柔相济的审美个性。(三)东坡旷达,魏晋风骨萧闲词的清疏旷宕,除了继承了东坡的旷达之情,还饱含着魏晋贤士们的狂放之韵。但是,由于其“宋儒仕金”的尴尬处境以及“出世与入世”的内心矛盾,又使得他的旷达少了一些达观之态。这点在蔡松年著名的词作念奴娇(离骚痛饮)一文中,最能体现,兹将原文引于下:离骚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夷甫当年成底事,空想岩岩玉壁。五亩苍烟,一邱寒碧,岁晚忧风雪。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 我梦卜筑萧闲,觉来岩桂,十里幽香发。嵬隗胸中冰与炭,一酌春风都灭。胜日神交,悠然得意,遗恨无毫发。古今同致,永和徒记年月。全词笔势疏朗雄健,词境阔大奔逸。起韵突兀,似有破空之势,直言人生活在这世间的妙处,就只有读离骚与饮酒了,足可见词人的胸中有一段郁郁之气。“夷甫当年成底事,空想岩岩玉壁”,直接点出了怀古内涵,也就是胸中郁愤之由来。想想早已乘风而去的诸贤,再看看这眼前的岩岩玉壁,心中慨叹油然而生,那东晋的谢安诸贤虽然建功立业,但终究不能再创那昌平盛世。笔锋一转,“五亩苍烟,一丘寒玉,岁晚忧风雪。”词人从谢安等诸贤想到了自身,借描绘岁寒翠竹忧惧风雪来喻指自己的忧惧之思。谢安晚年因位高遭嫉而时怀忧思,也许是词人此刻的处境与当年谢安相类,故词之结拍才有“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之叹。继而他又叹道:“嵬隗胸中冰与炭,一酌春风都灭。”说愿借杯中浊酒,一洗胸中不平之气,怀晋贤而忘今忧,效古哲而释近愁。在蔡氏眼中,王衍、谢安、王羲之等魏晋名士实际都未能忘怀世事、高蹈远举,故他要超越前贤,去过一种真正的玄虚雅咏、超俗绝尘的生活。但词中表现的旷达,并不是纯正的旷达,其中有感慨、激越不平之气,有对现实的不满、对官场的厌倦。又如“醉墨蔷薇露,洒遍酒家楼”(水调歌头“云间贵公子”)、“挥洒龙蛇,招呼风月,且尽杯中物”(念奴娇“倦游老眼看黄尘堆里”)等词句都颇具豪情和气魄,但内心却暗含掩抑不住的悲愤和近似魏、晋诸人的狂放。在一首自称“非知心人亦殆难明此意”的词中,他写出了“老骥天山非我事,一蓑烟雨违人愿,识醉歌,悲壮一生心,狂嵇阮”的词句(满江红“翠扫山光”),显然有些激愤不平之气;在念奴娇(小红破雪)词中,他写道:“玉色橙香,宫黄花露,一醉无南北口终焉此世,正尔犹是良策”;在念奴娇别仲亨词中,又写道:“千里相思,欣然命驾,醉倒张园月。酒乡堪老,紫云莫笑狂客。”这些篇章由于悲愤的真情不便道明(虽被重用,但置身于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风口浪尖之上,进退维谷,动辄得咎),所以其悲愤郁结在借酒浇愁式的颓放和豪狂的外衣之下,表现为豪放疏狂的词风。结 论在“苏学行于北”的金代,在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风口浪尖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福建福州园开实业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清杭鼎峰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厦门路桥游艇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华安县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河南新乡新华医院新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安徽皖信招聘铁塔阜阳市分公司技术支撑人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春季黑龙江哈尔滨“丁香人才周”尚志市事业单位引才招聘9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办公室招聘1人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西梧州职业学院第一批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实名制人员71人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国家电投莱阳核能有限公司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考核试题(附含答案)
- 2024年03月广东佛山市顺德区飞鹅永久墓园管理处招考聘用管理员工笔试历年(2016-2023年)真题荟萃带答案解析
- 4岁儿童睡前故事大全
- 《防水施工培训》课件
- 《煤矿地质工作细则》矿安﹝2023﹞192号
- 工程机械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 起重机指挥Q1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教学课件合集
- 2023类器官技术与行业研究报告-复刻结构重现功能 构建组织器官替身
- 国有资产交易法律实务与疑难问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