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日园林比较 摘要: 中国园林从自然而诞生,师法自然,崇尚自然,再现自然。日本园林受到汉文化的碰撞,经过几千年的融合,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园林流派。中日园林原本是同源的,发展至今,两者各具特色,已经形成不同的园林流派,虽然在世界园林流派中,中国园林依然属于主流。本文将就中日园林的特色进行各方面的比较。关键字:中国园林、日本园林、园林溯源、比较一、前言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依赖自然而生存。从恐惧自然到习惯自然,人类逐渐在这个世界中成为自然的主宰,开始享受自然,改造自然,创造自然。园林就是这个背景下的产物。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自汉代以来,日本就一直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在中国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碰撞融合之下,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园林文化,在东方园林中占有一席之地。由于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而且其园林起源于中国,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是比较接近的,两者都崇尚自然,再现自然。二、中日园林溯源:1、中国: 夏商周时有了囿,囿的作用主要是放牧百兽,以供狩猎游乐。在园、圃、囿三种形式中,囿具备了园林活动的内容,特别是从商到了周代,就有周文王的“灵囿”。据孟子记载:“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其中养有兽、鱼、鸟等,不仅供狩猎,同时也是周文王欣赏自然之美,满足他的审美享受的场所。可以说,囿是我国古典园林的一种最初形式。到了秦始皇一统中国,建立了中国这个泱泱大国,就开始大肆营造宫苑,上林苑,阿房宫,“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规模空前宏大。汉代,汉武帝在秦上林宛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苑中有宫,宫中有苑,在苑中分区养动物,栽培各地的名果奇树多达三千余种,不论是其内容和规模都是相当宏大。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园林的转折期,由于战乱的频繁和民族的融合,为造园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大量的山水画家为园林的营造提供了艺术借鉴。大量文人受玄学的深刻影响,归隐山林,寄情山水,使得造园更注重诗情画意,对后来造成深远的影响。到了宋元明清,造园手法更加高超,园林营造盛极一时。若把我国园林艺术约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划分阶段的话,大致可分为:商朝产生了园林的雏形囿;秦汉由囿发展到苑;唐宋由苑到园;明清则为我国古典园林的极盛时期。发展至今,中国园林主要可以划分成皇家园林,寺庙园林,私家园林。中国古典园林主要有以下特点: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同林的构成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不是一般地利用或简单地摹仿自然,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典型化的自然,即本于自然而义高于自然。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把山、水、花木等其他造同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3诗画的情趣园林是综合时空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触类旁通,熔铸诗画艺术于园林。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即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4意境的蕴涵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重要的美学范畴。简单说来,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意境产生于艺术创作中。此两者的结合,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2、日本据古事记和日本书记记载,日本在公元34世纪就有了苑园,到奈良文化期间,园林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飞鸟时代,佛教传入日本。飞鸟、奈良时代是中国式山水园林舶来期,平安时代是日本式池泉园的“和化”期,镰仓、室町时代是园林佛教化时期,桃山时代是园林的茶道化期,江户时代是佛法、茶道、儒意综合期。日本园林主景的演变过程为:动植物(大和、飞鸟)中国式山水(奈良)寝殿建筑佛化岛石(平安)池岛、枯山水(镰仓)纯枯山水石庭(室町)书院、茶道、枯山水(桃山)茶道、枯山水与池岛(江户)。日本历史上早期虽有掘池筑岛,在岛上建筑宫殿的记载,但主要是为了防火及防御外敌,佛教的东传,中国园林对日本的影响逐渐扩大。日本园林的山水骨架是从中国流传而入,它成为后来池泉的始祖。其中佛教被日本确定为国教的地位对于日本园林朝宗教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日本园林初期相当于囿的苑园,因输入了中国较为成熟的技法,除动植物外,更多的是人工山水,即更接近于人工园。由于结合了日本国土性质,采用舟游的形式,其内容有山水部分的池、矶、须弥山等,动物部分的龟、鱼、狗、马等,建筑有苑、离宫、吴桥、画舫等,园林活动有狩猎、舟游、其水宴等。日本园林风格虽然受我国园林艺术的影响,但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创新,已形成日本民族独有的自然式风格的山水园。可以认为,日本园林起初重在把中国园林的局部内容有选择、有发展地兼收并蓄入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后来则通过中国禅宗的传入,把对园林精神的追求推向极致,并产生有自己风格的园林形式。日本园林虽然深受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但是它相对于中国“人工之中见自然”,体现出的是“自然之中见人工”。在表现自然时,它更注重对自然的凝练。日本园林的特点可以概括为:1)源于自然,匠心独运。日本园林充分利用造园者的想象,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创造出一个对立统一的景观。注重选材的朴素、自然,以体现材料本身的纹理、质感为美。造园者把粗犷朴实的石料和木材,竹、藤砂、苔藓等植被以自然界的法则加以精心布置,使自然之美浓缩于一石一木之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种简朴、谦虚的至美境界。 2)讲究写意,意味深长。日本园林常以写意象征手法表现自然,构图简洁、意蕴丰富。其典型表现便是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的“枯山水”园林。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便能表现大江大海、岛屿、山川;不用滴水却能表现恣意汪洋,不筑一山却能体现高山峻岭,悬崖峭壁。3)追求细节,构筑完美。对于细节的刻画是日本园林中的点睛之笔,对微小的东西如一根枝条,一块石头所作出的感性表现,显得极其关心并看得非常重要,这些在飞石、石灯笼、门洗手钵、培垣等的细节处理上都有充分的体现。 4)清幽恬静,凝练素雅。日本的自然山水园,具有清幽恬静,凝练素雅的整体风格,尤其是日本的“茶庭”,“飞石以步幅而点,茶室据荒原野处。松风笑看落叶无数,茶客有无道缘未知。蹲踞以洗心,守关以坐忘。禅茶同趣,天人合一。”小巧精致,清雅素洁;不用花卉点缀,不用浓艳色彩,一概运用统一的绿色系。为了体现茶道中所讲究的“和、寂、清、静”和日本茶道歌道美学中所追求的“佗”美和“寂”美,在相当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深山幽谷之境,给人以寂静空灵之感。空间上,对园内的植物进行复杂多样的修整,使植物自然生动,枝叶舒展,体现出天然本性。 5)谈佛论法,体现禅意。宗教在日本一直处于重要地位,而寺院、神社则是日本文化中重要的象征物。日本园林的造园思想受到极其浓厚的宗教思想的影响,追求一种远离尘世,超凡脱俗的境界。特别是后期的枯山水,竭尽其简洁,竭尽其纯洁,无树无花,只用几尊石组,一块白砂,凝缠成一方净土。三、中日园林比较l 首先,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有个共同之处,就是保持其自然性。中国在建园过程中,注意利用自然、发展自然。即使经过人为加工的庭园,也给鉴赏者犹如自然形成的印象。而日本建造园林的时候,非常注意表现自然,对自然高度凝练。无论是中国园林还是日本园林,都源于自然,从自然中获得园林营造的灵感,创造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园林产物,融于自然。 中国园林中,山水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中山水生成的规律,所有的人工建筑都与自然风格相吻合;日本园林中,也是非常讲究自然。比如茶庭,常绿树木沿着道路,呈自由式地丛植或孤植,地面绝大部分为草地和苔藓。具有导向性的道路,蜿蜒曲折地铺设在草地上,并做成“飞白”(中国画中留白的一种技法)路面,好像水上的汀步,以取其自然之趣。围墙常用竹篱,入口大门为“木户”(柴扉)。l 其次,佛教中的禅宗对中日园林的发展都影响深远。禅,在梵语中是沉思的意思。禅宗思想可以归纳为:(1)“梵我合一”的一元世界观,即所谓我心即佛,佛即我心;(2)设定了顿悟见性的修行方法,也就是通过渐悟或顿悟发现本心;(3)“以心传心”、“自解自悟”、“不着文字”的内心体验。禅宗不仅将外界事物视为内心的幻化,同时又把内心的主观意象投射于物象。用园林中的景观景物揭示禅意,或者观照者通过它们体悟禅意不是靠主题,而是靠意境,意境必须通过体验才能感悟。无论中国园林还是日本园林,都习惯用“淡”来表现意境,收到平淡或者枯淡的视觉效果,让人感觉意境深远。比如中国园林习惯“淡烟疏雨”,“竹深荷净”,日本习惯用简单的竹篱。l再次,确切来说,中国园林是一个体现中国古代哲学的载体。它不仅体现了禅宗思想,还有道家和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也就是指一切都取法自然的意思。中国古典园林师法自然的思想是很重的。魏晋时期,由于战乱,人们推崇自然,尤其是文人墨客,希望能够归隐山林,接近大自然。大量的山水诗画影响了园林营造者,构筑园林时也就融入了师法自然的思想。l 中国与日本有个本质上的区别,日本是个岛国,中国属于海陆国家。地理环境的不同决定了两国园林风格的迥异。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日本只有38万。中国土地的广袤,决定了以统治阶级为代表的园林主人可以花费大量的金钱和土地建造园林,最典型的是皇家园林,动辄上千亩,而私家园林至少也以亩计算,至于寺庙园林则通常与山连为一体,因此就更大了,在此没有计算面积的意义。还有就是,中国人比日本人要高大,因此在园林营造时,中国园林的规模、高度都要适应国人的身材高度和视角高度,以较大的单体景点来适应更高的视点需求、来象征更高大的形体特征。这也是中国园林规模、建筑高度相对日本园林要大的一方面原因。l日本是岛国,在叠山理水上,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处理山水的手法也是非常不同的。中国以瘦皱漏透的湖石(石灰溶岩)为主景石,还有黄石(细砂分裂岩)、英德石和黄蜡石等。在日本,以水成岩、火成岩和变质岩为主。中国园林喜欢堆叠奇拙的石头形成山型奇特的假山,用以模拟大自然的山。而日本则利用石头本身的特点,单独或成组地点布。枯山水庭园中,还采用白砂石耙成一道道曲线,用来象征水面,犹如万重波澜。理水方面上,因为中国的偏山性,中国园林的水景多数是湖,涧,海的真实写照。日本园林的水体多数则是模拟海景,这主要取决于日本岛国的地理环境因素。l 虽然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在总的来说都崇尚自然,但是17世纪之后,由于受到欧洲园林风格的影响,日本园林的树木修剪得过于人工化,还有一些喷泉的设计融于日本某些园林之中,几何形水池,雕塑的应用,等等。中国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共交通车辆运行状态实时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完整试卷
- 石笼施工主要工艺及关键技术
- 小学六年级上册习作范文示例
- 初高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享
- 岗位任职资格文件范本及填写指南
- 八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点测试试题
- 幼儿园消防设施检查记录范本
- 湖北省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6人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试卷2套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台州温岭市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9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2套
- 茶叶直播销售脚本及话术指南
- 第12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件(内嵌视频)
- 2025年教师职称考试(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小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 高温合金塑性成形工艺的微观组织调控研究
- 零星工程维修服务方案
- 快递业网络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国电磁兼容性(EMC)屏蔽设备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地产项目资金管理制度
- 安全培训师的条件和要求
- 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报告模板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