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关疾病不确定感综述.doc_第1页
类风关疾病不确定感综述.doc_第2页
类风关疾病不确定感综述.doc_第3页
类风关疾病不确定感综述.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研究进展 王海燕 刘秋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而致残,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1】。本病呈全球性分布,我国的患病率为0.320.36,低于欧美白人1,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的主要病因之一【2】。由于患者面临慢性疼痛的折磨和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打击,可能会导致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疾病的不确定感对病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通过影响病人的心理调节能力和应对能力,增加病人在患病过程中的压力,从而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3】。Nelson认为疾病的不确定感普遍存在【4】。因此,有必要对类风关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做进一步研究和探讨。1.疾病不确定感的理论研究1.1 疾病不确定感的基本理论 1962年Budner首次提出了疾病不确定感这一概念,提出不确定感是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无法给与恰当的分类或组织时所产生的一种认知【5】。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疾病不确定感的理论形成奠定了基础。Mishel于1988年正式发表了“疾病不确定感”理论。该理论认为,当疾病引起相关刺激时,患者会对刺激的构成及其含义进行归纳和认知。当个人无法归纳这些事件的含义时,疾病不确定感就会产生【6】。最初,疾病不确定感理论多被应用到急性病病人的研究中,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在慢性病病人中同样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感,与前者相反,慢性病病人的不确定感维持时间较短,但发作频繁。如今该理论现已被广泛的应用到癌症、心脏病及各种慢性病人群的研究中最初【7】。目前,在我国护理界也开展了对疾病不确定感的研究,特别是在对癌症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的研究已有多篇论文发表【810】。1.2 疾病不确定感的测量工具Mishel经过多年的研究,已发展和完善了多个测量疾病不确定感的量表,并完成了信度和效度的测定。目前,被采用的主要量表有: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主要用于检测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社区量表(MUIS-C):主要用于出院或社区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MUIS-FC):主要用于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PPUS):主要用于患病儿童的父母。1.3 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 国内外大量诸多研究已表明患者受教育的程度、社会的支持程度、信息支持与应对方式是影响患者疾病不确定因素的主要四个方面。在对冠心病患者的研中究发现,受教育程度对冠心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有显著影响,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因而在疾病发作时对自己有较强的应对方式;相反,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对疾病的严重性、治疗效果、怎样预防复发及预后等不确定【11】。陈先华等【12】对68 例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研究亦发现,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不能理解、解释所有面临或即将面临的情况,内心充满不确定感。李美云等【13】研究结果显示,获得社会支持较少的患者,其疾病不确定感程度显著高于社会支持为中度及高度的患者。王艳华【14】、孙红【15】等 认为产生疾病不确定感有多种原因,除了自身文化知识水平的限制外,缺少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可造成对疾病信息的缺乏,对面临或即将面临的情况不能理解而产生不确定感。因此,可通过对住院患者提供信息支持从而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陈先华等【12】 和佘喜云等【16】研究发现,逃避、听天由命和情感宣泄应对方式与疾病不确定感呈正相关;面对、乐观、自我依赖、寻求支持4 类应对方式与疾病不确定感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可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水平。2. RA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2.1 病人的不确定感主要来源于4个方面:不确定疾病的症状;复杂的治疗及护理;缺乏与疾病诊断和严重程度相关的信息;不可预测疾病的过程及预后。在RA病人护理中疾病不确定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对RA的相关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护理和预后以及如何控制疾病进展的相关知识的欠缺,不清楚什么是RA的活动期,为何要进行功能锻炼,以及抗风湿药的相关治疗知识;不了解RA的严重性。再者病人接受治疗的次数对疾病不确定感也有很大的影响,接受多次治疗的病人较早出现较高的疾病不确定感,且疾病不确定感较高的病人往往伴有较高的焦虑、抑郁、失落感【4】。2.2 疾病的不确定感对类风关患者的影响2.2.1 对心理的影响 孙玉娇、任蔚虹等认为,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抑郁和失落等心理症状有密切的关系,疾病不确定感高的患者往往有较高的焦虑、抑郁和失落感,其心理调节能力相对较差,因而其生存质量较低【1718】。许多RA患者对RA疾病的结局认识很悲观,因疾病不能治愈极可能导致最终残疾,病人普遍存在焦虑、悲观等情绪。对未来生活不能自理表示担忧;因疾病的不适和反复发作导致工作能力下降、经济困扰、家庭危机等会感忧心忡忡,他们渴望治疗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或对药物实际作用效果信心不足。但由于多数患者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不了解疾病的进程和预后,缺乏与疾病和治疗相一致的体验,对治疗缺乏信心,因此疾病不确定感高。2.2.2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孙玉姣等【17】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研究证实,疾病不确定感评分高的患者其生活质量评分也高,由于生活质量评分与患者的生活质量负相关,因而疾病不确定感高的患者生存质量较低。类风关晚期患者由于关节畸形及疼痛等原因,生活自理困难,常常需要他人照护,严重影响了了病人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3. 疾病不确定感的研究前景目前疾病不确定理论现已被应用到癌症、心脏病及各种慢性病人群的研究中,但关于类风关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的研究则鲜有报告,通过外文检索也未看到相关文献报道,这也为我们护理工作者提出了一个研究方向,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研究,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RA患者的疾病的不确定感,提高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 黄仰模,赵威.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生存质量研究新进展.中医药学刊,2005,23:1749-1750.2 叶任高. 主编. 内科学.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85-8883 孙红. 护理研究的新课题:疾病不确定感. 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44-454 Nelson JP,Struggling to gain mean ing:Living with the uncertainty ofbreast cancerAdvanced in Nursing Science,1996,18(3):59765 Mishel MH ,Uncertainty in illness .IMAGE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1998,20(4):225-2316 吴航洲,李峥.乳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89-3907 王艳华,严成美.疾病不确定感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现状.护理研究,2006,20(7):1801-18028 张天若,庞丽芳,李艳. 疾病不确定感对肺癌化疗病人影响的研究.护理研究,2008,22(4):866-867.9 张建荣,龚远红,王肖田.实施医护 患“三位一体”查房对高血压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现代护理,2005,11(13):1074-1075.10 张景爱,辛雪梅,戚翠英,等. 健康教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1):995-997.11郑春玲,林平,刘雅楠. 冠心病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 . 护理究,2008 ,22(1B) :110:112.12 陈先华,Pothiban L ,Khampo lsiri T,等.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护理学杂志,2001,16(8):471-47213 李美云,萧正光,许淑莲,等. 乳癌病人不确定感及影响因素之探讨J . 慈济护理杂志,2002 ,1 (3) :57-65.14 王艳华,阎成美,黄丽婷,等. 乳腺癌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希望的相关性研究J . 护理学报,2007 ,14(1) :15-17.15 孙红,郭红. 信息支持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J . 中华护理杂志,2004 ,39 (4) :244-246.16 佘喜云,张美芬. 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