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文献检索课综合检索报告 1、 检索课题(中文名称):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趋势 (英文名称):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2、 课题背景及检索目的:在目前的道路工程中,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对其性能要求有了越来越高的标准,高性能混凝土从出现到不断发展壮大,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不断学习探讨。3、 检索词:主题词:(中文)道路工程 (英文):road work副主题词:(中文)混凝土 (英文):concrete4、 检索过程:中文期刊(5篇)1、道桥工程混凝土裂缝原因及修复方式探讨【作者】 祝金忠 【机构】 石家庄市第六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中国连锁2014年04期 使用数据库:中国知网【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公共设施的建设也在不断的完善,道桥工程在交通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当今要致富,先修路的社会生活中,交通公共设施的建设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道桥工程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也占据着重要位置。然而,在当今的道桥建设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裂缝问题,对交通的影响非常大。那么,本文就基于当今道桥工程的实际状况,分析了道桥工程混凝土的裂缝产生的原因,并对其修复方式提出了一些见解。2、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技术研究【作者】 杨世伟; 赵圣宏; 刘传会; 【机构】 大连力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12期 使用数据库:中国知网 【摘要】 沥青面层是道路工程施工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路面结构层。它在公路使用中直接承载着车辆的荷载以及自然因素的作用。因此,在沥青面层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具备良好的平整、坚实、耐久性、防水、抗裂以及防冻等多种综合优势和性能。在目前的工程施工中,沥青面层施工质量集中影响了道路的使用效益和寿命,因此,在施工中应当精心组织施工人员、严格控制施工工艺,从而保证工程质量。本文就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进行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更多还原3、 浅谈市政混凝土道路工程质量控制【作者】 王雪波; 【机构】 浙江沧海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科技与企业2013年11期 使用数据库:中国知网 【摘要】 本文以市政混凝土道路工程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其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并结合一些工程实例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之后,从笔者自身工作经历出发,总结了其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要点。 4、 市政道路工程清水混凝土外观设计与施工工艺结合分析作者 :李光俊作者单位 :楚雄市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云南楚雄 675000刊 名: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Journal:Shangpin yu zhiliang年,卷(期) :2014, (3)使用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摘要:清水混凝土以其绿色环保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市政道路工程。鉴于市政道路的设计要求及道路设施的特点,对于清水混凝土外观有一定的质量要求,在实际的施工中也会遇到较多的困难及问题,需要将清水混凝土外观设计与施工工艺结合,以达到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要求、优化外观效果,改善市民生活环境的目的。本文简单阐述了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标准、外观质感控制标准,分析了清水混凝土外观具体设计,包括外立面整体外观、细节设计、饰面的各种类型及制作方法、并研究了清水混凝土外观设计与施工工艺的有机结合,如制定合理的外观质量标准、细节的处理等,为从事市政道路建设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5、分析道路工程水泥混凝土材料的抗冻耐久性作者 :姚馨源 孙蕾作者单位 :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吉林 长春,130000刊 名:华章 Journal:Huazhang年,卷(期) :2014, (3)使用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摘要:在道路工程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桥梁等结构物,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以及与自然环境接触面积大等特点,而且在冬季通常使用冰盐来使雪融化,使冻融破坏问题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水泥混凝土材料的抗冻耐久性,来缓解冻融破坏问题。外文期刊(3篇) 使用数据库:Springer link1、 Benefits of fly ash utilization in concrete road cover 粉煤灰在混凝土路面封面中的应用Authors :M. Ondova N. StevulovaJournal: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November 2012, Volume 46, Issue 6, pp 713-718AbstractThe world faces a number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Many of these problems are man-made, the result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building. There are many ways to help our world to become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healthier. Cutting back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by using less energy consumptive materials in the building industry is one of them. Waste products used as a replacement of old raw materials lead to the les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st saving. The tests results of energy waste (fly ash) exploitability as a partial cement replacement into the concrete cover of pavement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Compressive and flexural strengths at hardened ages of 7, 28, 90 days, chemical resistance, freezing and thawing of fly ash concrete composites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specimen (C 30/37), which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STN 73 6123 Building of road element.2、 Quality change and structural damage of polymer-bitumen binders during road construction 聚合物沥青粘合剂在道路施工期间的质量变化及结果损伤Authors:M. N. Partl M. Hugener Ch. RaabJournal: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Volume 28, Issue 2 , pp 112-113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of a practical mortar fatigue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e dissipated energy concept. A specially designed test setup was developed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mortar fatigue at mes-scale by means of dynamic shear rheometer.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mortar fatigue models based on the dissipated energy concept can be developed for the purpose of life predictions under complicated loading conditions. The dissipated energy per cycle in the initial phase of fatigue tests is a practical indicator for fatigue life determination purposes than the total energy dissipated during a fatigue test. Since a mortar fatigue model based on the initial dissipated energy per cycle was adopted, effects of random stress and strain signals on mortar fatigue can be taken into account.3、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cement and asphalt emulsion in asphalt emulsion mixtures 乳化沥青混合料中水泥和沥青乳液的互动机制Authors Shaowen Du Journal: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Volume 47, Issue 7 , pp 1149-1159 AbstractThe inter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ement asphalt composite mastic (CAM) and performance properties of cement asphalt emulsion mixtures (CAEM) were evaluated in this work using chemical and mechanical test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presence of cement on asphalt emulsion mixtures (AEM).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CAM was obtained through use of X-ray diffraction,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SEM) as a means to describ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cement and asphalt in the composite materials. Test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cement can hydrate with the water phase of the asphalt emulsion. Asphalt droplets can simultaneously enclose cement particles and delay the hydration reaction process of cement.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cement particles or hydration products and residual asphalt is a physical compound process. The influence of these findings on asphalt emulsion mixture design and performance properties was assessed using varying mix design components and conducting laboratory-based mechanical test methods for rutting resistance and moisture susceptibility. Mix design components varied including added water content, emulsion content, and cement dosage levels. The optimum fluids content was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dry indirect tensile strength. It was found that the cement content significantly impacts the optimum fluids content for both added water and emulsion. Furthermore, the presence of cement improves the dry tensile strength, rutting resistance, and moisture susceptibility. Based on microstructural analysis of CAM and CAEM, the mechanism by which cement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AEM is attributed to the ability of hydration products to increase both the stiffness of the asphalt binder and the adhesion at the masticaggregate interface.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is study recommends a mix design method for cement-modified asphalt emulsion mixes (CAEM) based on selection of optimum cement and emulsion contents using indirect tensile strength and verification of the design through evaluation of the moisture susceptibility and rutting resistance of the CAEM mix. Threshold values of CAEM mix mechanical properties to determine the quality of the design are proposed.学位论文 使用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评定与养护维修技术研究作者 :王晨学科专业 :交通运输工程授予学位 :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导师姓名 :陈向阳 万剑平学位年度 :2013摘要: 水泥混凝土路面,因其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耐久性好等优点,在我国公路路面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诸如裂缝、断板、接缝损坏等病害。如何对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制定相应的维修养护措施,成为道路工程养护与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围绕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分类、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评定、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与维修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1)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类型和病害产生机理进行较为详细的叙述。 (2)对普通混凝土路面日常性养护内容、标准和措施进行了分析,对预防性养护措施和现存问题进行了研究;对裂缝维修、板边板角修补、唧泥处理等维修方法进行了总结。 (3)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层次分析法以及熵值法等理论,建立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模型。结合工程实例,分别采用规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路面使用性能进行评定,验证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可靠性。 (4)根据评定结果结合经济效益分析对养护顺序进行排序,制定相关的养护方案;采用路面修补新材料JN-RX对实际工程的路面病害进行处理,并对如何使用JN-RX路面修补剂对路面病害进行修复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标准文献 来源:中国标准数据库(知网版)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英文标准名称】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ermeable asphalt pavement 【原文标准名称】 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 【标准号】 CJJ/T 190-2012 【标准状态】 现行 【国别】 中国 【发布日期】 2012-08-23 【实施或试行日期】 2012-12-01 【发布单位】 (CN-CJ) 【起草单位】 长安大学;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南京标美彩石建材有限公司 【摘要】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城镇道路工程透水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验收和养护。 【页数】 49P.;B5 【正文语种】 汉语 专利文献生物酶改性碾压混凝土道路工程施工工艺专利类型:发明专利申请(专利)号:CN201110414788.7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3日公开(公告)日:2012年6月13日公开(公告)号:CN102493308A主分类号:E01C7/32,E01C7/00,E,E01,E01C,E01C7分类号:E01C7/32,E01C7/00,E,E01,E01C,E01C7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康路科技有限公司秀山分公司发明(设计)人:孙瑜摘要:生物酶改性碾压混凝土道路工程施工工艺,即以生物酶为固化剂的,修建造价低廉、施工容易、无污染且低碳环保道路工程施工工艺。其有益效果是道路基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水稳定性,对土壤有很好的稳定固化作用。与传统筑路材料和方法相比,生物酶道路承载性能高,路用性能好,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成本低,与传统筑路技术相比,生物酶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可节约资金10-20,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养护简单,生物酶筑路技术大幅度减少了石灰、水泥用量,从而节约资源,所采用材料多为弃渣、弃土、洞渣、建渣等废弃材料,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课题综述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趋势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交通土建02班 指导老师:高芳裙一、研究背景及动态常规混凝土的性能及存在的问题常规混凝土作为工业社会的标志,在建筑领域代替了传统的砖、瓦、木材,建造了高楼大厦、桥梁、港口、道路等建筑。在20世纪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由于要采取振捣密实成型,工艺对大体混凝土以及复杂的工程施工带来困难。在一些城市,混凝土振捣成为施工扰民的主要原因。常规混凝土由于大量消耗熟料,特别是普通硅酸盐水泥,对能源和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故常规混凝土已不能满足新世纪的发展的需要。随着人类从工业迈进信息社会,高性能混凝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得到发展和使用,随着人类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常规混凝土向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是必然趋势,高性能混凝土在21世纪将得到普遍应用。常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已远不能满足当代工程发展需要,如大跨度桥梁,超高层建筑等。二、评述1、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历程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 HPC) 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国家标谁与技术研究院 (NIST) 与美国混凝土协会(ACI)GF1990 年提出, 他们认为高性能混凝土是具有某些性能要求的匀质混凝土, 必须采用严格的施工工艺, 采用优质的材料配制, 具有不离析,力学性能稳定, 早期强度高, 便于浇捣, 韧性和体积稳定性好等性能,且耐久性好, 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 桥梁以及暴露在严酷环境中的建筑结构。ACI 于 1998 年对高性能混凝土给出了正式定义: 高性能混凝土是符合特殊性能组合和匀质性要求的混凝土, 如果采用传统的原材料组分和通常的拌和, 浇筑与养护方法, 未必总能大量地生产出这种混凝土。当混凝土的某些特性是为某一特定的用途和环境而制定时,这就是高性混凝土。我国 1992 年开始重视, 现已在大城市商品混凝土和重要建筑中较普遍采用, 形势很好。高性能混凝土的较多应用, 对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视有所加强了, 粉煤灰、矿渣等矿物掺合料的使用增多了, 预拌混凝土更普遍了, 混凝土拌合物的施工性能得到了改善。2、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弹性模量高、变形小、刚度大、稳定性好, 耐久性、抗渗性好, 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的维修和重建费用少, 工作寿命长。高性能混凝土在国内外的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用于解决以下工程难题。(1)钢筋密集、混凝土浇筑困难受力复杂或承担内力较大的构件,配筋很密,混凝土浇筑非常困难,通过采用高流态的高性能混凝土,能保证顺利施工和工程质量。(2) 耐磨性要求较高高等级混凝土结构路面要求较高的耐磨性能,通过配合比优化设计,可以得到耐磨性能较好的高性能混凝土,提高混凝土路面的抗磨损性能。(3)耐久性要求较高具有优良耐久性能的高性能混凝土,用于建造码头、船坞、防波堤、采油平台等港口和海洋工程,可大大提高工程结构的耐腐蚀能力和抵抗海浪冲刷的能力。(4)提高承载力随着建筑结构高度的增加,底层受压构件的压力迅速增大,如采用传统混凝土,则构件截面尺寸增大,影响底层的空间要求和使用功能。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在保证构件承载力的基础上能有效减小截面尺寸,满足高层建筑的需 求 。3、高性能混凝土在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1)高性能混凝土是否一定要高强冯乃谦在其专著高性能混凝土中开宗明义的指出:“高性能混凝土必须是高强的,因为一般情况下高强对耐久性有利。 ”吴中伟针对当时科研界过度追求高强度的趋向,及时提出“有人认为高强度必然高耐久性,这是不全面的,因为高强混凝土会带来不利于耐久性的因素。高性能混凝土还应包括中等强度混凝土,如C30混凝土。 ”但黄士元认为把包括30 MPa的普通强度而耐久性好的混凝土也归入高性能混凝土范畴,则很难划分普通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的差别。因此,如何界定高性能混凝土,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2)高性能混凝土是否一定要高工作性高性能混凝土又被人们称为三高混凝土,其中一高就是高工作性。但是不是只有高工作性才是高性能混凝土呢?诚然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从10年前普遍的7090 mm发展到现在大量预拌混凝土的180200 mm,甚至已经有自密实的混凝土的浇筑,这也是混凝土技术的一种进步:减轻了振捣的劳动量,推动了预拌混凝土的发展,并大大减少了“蜂窝”、“狗洞”等质量事故,提高了混凝土的匀质性。但高的工作性一般是在提高混凝土浆体含量的情况下产生的,浆体含量的提高也就意味着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增加,同时,高的流动性也将使混凝土浇筑时容易振捣离析。因此,是否把流动性作为混凝土拌合物“高性能”的指标,应当根据不同工程特点,注重拌合物的施工性能。坍落度的大小应服从于混凝土的匀质性和体积稳定性。3)高性能混凝土的开裂问题高性能混凝土的出现,给土木工程界最直接的冲击是对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视有所加强了,粉煤灰、矿渣等掺合料的使用增多了,预拌混凝土更普遍了。目前上海、北京、沈阳已能供应C80以上商品预拌混凝土,实际上我国部分地区的混凝土企业目前已经具备了供应超高强商品混凝土的能力。但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实习生医患关系指南
- 甲状腺危象急救护理题库及答案解析
- 期货从业考试放弃章节及答案解析
- 团体保险岗前考试及答案解析
- 考试题库安全生产及答案解析
-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能力强化试卷及答案
- 学校安全监护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煤矿基层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液化气安全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管理学》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贸易安全课件
- 中职对口高考-机械类专业综合模拟卷( 湖北适用) 第5卷(答案版)
- 部编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童年》测试题(3份)(有答案)
- 霍尼韦尔Honeywell温控器UDC2500中文手册
- 临汾市尧都区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笔试真题2023
- 留置胃管课件
- 核反应堆热工分析课程设计
- DL-T5017-2007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 《药物化学》课件-苯二氮䓬类药物
- 城市轨道交通员工职业素养(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