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血质的防治.doc_第1页
瘀血质的防治.doc_第2页
瘀血质的防治.doc_第3页
瘀血质的防治.doc_第4页
瘀血质的防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瘀质安县人民医院 刘晓英祖国医学对血瘀的认识实际上指的是有形瘀证,现代科学进一步揭示了无形瘀症的存在,扩充了瘀血症的含义和实际内容。有形之瘀指皮肤、舌体瘀斑、瘀点,病理性肿块及血管异常等,包括毛细血管扩张、血管炎症、舌下静脉怒张、指端紫暗等一些血循环的障碍。无形之瘀指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动力学障碍及一些特有症状。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的内分泌障碍可能是瘀血产生的基础。一、中医机理。瘀血的成因,除气滞、寒凝、外伤外,还与气虚、阴亏有关。因为气的运行不畅、寒邪凝滞、闪挫,引起血液的运行淤滞,也可由瘀血阻滞,影响气的运行,导致气滞和血瘀并存。随着增龄出现气虚阴亏,鼓动元气力弱,脉道失润而导致瘀血内停,引起机体整体性、渐进性衰退变化,且在这一过程中,虚-瘀-衰老可呈现互为因果的循环,继而促进机体的衰老进展。二、西医机理。1、血瘀证与微循环。微循环系统类似于经络之孙络,而孙络能运行气血、输精排浊。微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代谢紊乱、组织器官缺血缺氧等病变,正是脉络瘀痹,气血不通,脏腑失养的结果。因此微循环的改变是血瘀病变基础,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明显迂曲、扭转、驰张、血流缓慢、血细胞聚集等。2、血瘀证与血粘度。血瘀患者因血液变稠变粘,使循环血量减少和外周阻力增高。3、血瘀证血液流变学。研究表明,血瘀型均有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如血液粘度增高、凝固性加强、心血管弹力减弱等三、临床表现:1、疼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拒按,常在夜间加剧。2、肿块在体表者,色呈青紫;在腹内者,坚硬按之不移,称为癥瘕。3、出血反复不止,色泽紫暗,中夹血块,或大便色黑如柏油。4、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口唇爪甲紫暗,或皮肤、粘膜紫斑,青筋,或皮肤表面丝状如缕,或腹部青筋外露、下肢青筋胀痛等。5、妇女常见月经不调,不孕,性激素功能失常。6、舌质紫暗,口唇青紫,齿龈暗,或见瘀斑瘀点。7、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8、望诊、切诊无腹满,病人反言满。9、全身或局部有烦热感。10、脉象多沉涩、沉结、沉涩微、大迟等。11、有精神、神经症状,甚至发狂。四、中医治疗。瘀血证的治则以活血通脉、祛瘀除滞为主,根据“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的理论,配方多由活血祛瘀药(如川芎、丹参、桃仁、红花等)与行气药(如香附、木香、青皮等)和温里祛寒、温经通脉药(如姜、桂等)组成。依据瘀血停留的部位不同、发病症状不同,用药不尽相同。1、瘀血阻于头面部,发病类似于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症、头痛、癫痫、面神经麻痹。辨证以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舌淡苔白、脉缓无力为要点,选方补阳还五汤,黄芪从小量(30g)开始,可增至120g、当归尾10g、赤芍10g、地龙10g、红花10g、桃仁10g。口眼歪斜加全蝎、蜈蚣、白附子;言语不利加石菖蒲、郁金、远志;高血压头痛加菊花、石决明、珍珠母;血脂偏高加山楂、麦芽;心烦失眠加夜交藤、酸枣仁;日久不复加穿山甲、地鳖虫、水蛭。瘀血阻滞头面,辨证以皮肤瘀暗或紫色、头面部官窍疼痛为要点,可选用通窍活血汤,赤芍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红枣10g、麝香0.15g、老葱5g。瘀血明显加当归、三七;项强加葛根;眩晕加胡桃肉、枸杞子;便秘加大黄。脑部外伤后瘀血阻滞,导致头痛、头昏呕吐、灼痛、口苦、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涩,可用柴胡细辛汤,柴胡10g、当归10g、细辛5g、薄荷10g、地鳖虫10g、丹参10g、制半夏15g、川芎10g、泽兰10g、黄连5g。疼痛剧烈加乳香、没药、元胡、全蝎、蜈蚣;头痛头昏加白芷、荆芥、篙本;呕吐甚加旋复花、代赭石、枳实。2、瘀血痹阻胸中,发病类似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高血脂症、胆囊炎、胁痛等。辨证以胸痛,痛如针刺而有定处,舌边有瘀斑瘀点、舌质暗红,两目黯黑,唇暗,脉涩或弦紧为要点,可选用血府逐瘀汤,桃仁15g、红花10g、当归10g、生地黄15g、川芎10g、赤芍10g、牛膝15g、桔梗10g、柴胡6g、枳壳10g、甘草3g。头晕乏力、心悸气短加党参、黄芪、黄精;气滞加香附、郁金;痛甚加乳香、没药;寒甚者加桂枝、附子、薤白;热甚者加丹皮、赤芍、黄连。也可用中成药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等。3、瘀血阻于下腹,发病类似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宫外孕、急性盆腔炎、肠炎、肠梗阻、泌尿系结石、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痔疮等。辨证以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谵语烦渴、脉沉实或涩为要点,可用桃核承气汤,桃仁12g、大黄15g、桂枝10g、芒硝10g、炙甘草6g。少腹拘急明显者加乌药;大便稀者去芒硝;小便不畅加泽泻、车前子;产后恶露不下加蒲黄、五灵脂;瘀血重加当归、红花;兼有气滞加香附、乌药、青皮。辨证以大便秘结、腹硬满疼痛、舌暗红苔黄腻为要点,可用抵当汤,水蛭10g、甿虫10g、大黄10g、桃仁10g。辨证以腹部刺痛拒按或触及包块、下血紫暗有块、舌紫暗有瘀、脉沉涩为要点,可选用桂枝茯苓丸或桃红四物汤,熟地黄15g、川芎10g、白芍10g、当归12g、桃仁10g、红花10g,随症加减。4、瘀血痹阻经络,发病类似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扭伤、坐骨神经痛、脑卒中后遗症、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末梢神经炎、雷诺症等。辨证以肢体或全身痹痛、日久不愈、舌紫暗有瘀斑为要点,可选用身痛逐瘀汤,秦艽10g、当归12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羌活10g、五灵脂10g、没药10g、香附5g、牛膝15g、地龙10g、甘草6g。如见微热加柴胡、黄柏;气虚加党参、黄芪;腰腿疼加续断、杜仲、桑寄生;肩臂痛加威灵仙、鸡矢藤;痛剧加全蝎、蜈蚣;兼寒去秦艽加制川乌;坐骨神经痛去五灵脂加伸筋草;面神经麻痹去牛膝、五灵脂、甘草,加白附子、鸡血藤、僵蚕、全蝎。辨证以四肢关节烦痛、肩背沉重或全身酸痛、或舌有瘀点、或脚气肿痛等湿热血瘀证为要点,可选用当归拈痛汤,当归、防风、知母、泽泻、白术、黄芩、猪苓各、升麻10g,葛根、羌活、茵陈、苍术各15g,人参、苦参、炙甘草各6g。热甚去防风、白术,加生地、石膏、银花;痛甚加乳香、没药、蜈蚣;湿甚加薏仁、萆榭、五加皮。5、受伤之后气滞血瘀疼痛甚者,可用定痛和营汤,当归、川芎、赤芍、三七、红花、大黄、苏木、砂仁各10g,生地、怀牛膝、枳壳各15g,朱砂、血竭、琥珀、制乳香各5g、甘草3g。春季加泽泻、续断;夏季加天冬、泽泻、麦冬;秋季加五味子、黄芩、冰糖;冬季加紫苏、补骨脂、续断。也可用中成药,七厘散、伤痛宁片、舒经活血片、跌打丸等。还可用活瘀止痛洗药方外用熏洗,酒归尾、赤芍、丹皮、红花、防风、木香各等分煎水,熨洗患处,结热力以助药力透达,因“血得温则流”,瘀结通则疼痛止。6、瘀血内阻,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内分泌失调,发病为更年期综合症、黄褐斑、老年性痴呆等。灵枢天年中记载“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医林改错中云“血府,血之根本,瘀则殒命。”由此可知,血瘀是衰老病理生理过程中主要环节之一。血脉瘀阻,气血平衡被破坏,脏腑得不到正常濡养,加重瘀血形成,这就是虚-瘀-衰老模式,互为因果。这类亚健康患者可选用当归芍药散,当归90g、芍药500g、茯苓120g、白术120g、泽泻250g、川芎250g。上药共为细末,每服3g,酒调送下,日服次。腰酸膝软加骨碎补、牛膝、杜仲、川断;气虚加党参、黄芪;阴虚潮热加牡丹皮、山茱萸、地骨皮;阳虚怕冷加淫羊藿、麻黄、桂枝、附子;血瘀重加三七、红花、桃仁;四肢麻木加伸筋草、络石藤、木瓜。没有任何症状的老年人可以常服用三七、山楂、灵芝制成的细末,调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微循环,预防气血失调、流通受阻。五、血瘀质应该如何预防(一)血瘀质的饮食调养1、宜选用有行气、活血功能的饮食。例如白萝卜、柑橘、大蒜、洋葱、韭菜、生姜、茴香、桂皮、丁香、桃仁、黄酒、红葡萄酒、银杏、玫瑰花茶、茉莉花茶等。其中桃仁、油菜、黑大豆具有活血祛瘀作用;黑木耳能清除血管壁上的淤积;适量的红葡萄酒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山楂或米醋,能降低血脂、血黏度。2、宜少吃盐和味精,避免血黏度增高,加重血瘀的程度。不宜吃甘薯、芋头、蚕豆、栗子等容易胀气的食物;不宜多吃肥肉、奶油、鳗鱼、蟹黄、蛋黄、鱼籽、巧克力、油炸食品、甜食,防止血脂增高,阻塞血管,影响气血运行;不宜吃冷饮,避免影响气血运行(二)血瘀质的生活调养研究发现,人体长期处于气滞血瘀状态,组织缺血,细胞处于“饥饿”状态,会加快衰老。因此,对血瘀体质的人而言,行气活血有预防衰老的功效。1、在生活上,应保持愉快的情绪,有助于改善气血运行。避免大怒、惊恐、忧思等不良情绪对气血运行的影响。2、多饮水。体内的水分通过呼吸、皮肤蒸发和大小便排出。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可使血液中水分减少,导致血粘度增高,血行缓慢。所以,血瘀体质平时宜多饮水,每天摄入量不低于2000毫升(约8杯水)。、注意保暖。“寒则气滞”、“寒则血凝”,血瘀体质除衣被保暖外,在寒冷环境的时间不宜过久。冬季室温应不低于摄氏20度。夏季使用空调降温,室温也不宜过低,一般宜保持在2526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