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问题与解答.pdf_第1页
数学问题与解答.pdf_第2页
数学问题与解答.pdf_第3页
数学问题与解答.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4 年第5 3 卷第2 期数学通报 6 3 数学问题与解答 2 0 1 4 年1 月号问题解答 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 2 1 6 1设口 6 f R 且2 口2 2 6 2 2 c 2 n 6 c 3 2 求证 4 A B 4 即口 6 f 4 所以4 口 6 c 6 2 1 6 2已知以是正整数 求证 正磊i 萧 3 江西南昌大学附中宋庆3 3 0 0 4 7 证明令 口 忌 是 1 乙i 乏了 而 惫一 1 2 n 则 1 2 i 而一口 口i 一忌 口 七一1 2 一1 口 一押 于是 1 2 j i 而一口 芸叠 一号 警 号 半一号 丢 警 吾 丢 半一导 詈 砉 警 吾 詈 丢 寿 南 号 导 詈 寿 嘉 半 一号 导 詈 寿 字 令s 一号 丢 鲁 寿 字 万方数据 6 4 数学通报2 0 1 4 年第5 3 卷第2 期 则 丢s 丢 詈 去 参 筝导 以上两式相减 可得 专s 一 丢 吉 去一券 1 1孢 13咒 3 一虿十1 一万一虿鬲2 虿一虿万 从而s 3 一宰 3 厂 了2 2 2 三三三三三三三 综上 n 一 1 2 3 万 3 2 1 6 3如图 点D E F 分别为 A B C 的旁心 A B F B C D C A E 的内切圆与 A B C 三边 的切点分别为Z X y 则A X B y C Z 共点 湖北省公安县第一中学杨先义4 3 4 3 0 0 证明 记B c 一口 C A 一6 A B 2 c 户2 专 口 1 6 c 且 A B C 的外接圆半径为R A B F B C D C A E 的半周长分别为夕c 加 户 由旁 心的定义 有么c B D 一9 0 一昙 么B c D 9 0 一 导 么B D c 9 0 会 在 B C D 中 B C n 2 R s i n A 由正弦定 理 有 B C B D C D 五蕊一五丽一五面 即意与一意写一蒜笃 所以c D 一4 R s i n 令c s 导 D B 一4 R s i n 会c o s 导 所以p A B c c D D B 2 2 R s i n 会 c c s 会 c s 导 c s 导 由内切圆的性质有B x 一加一c D 2 R s i n 会 c c s 令一s 导 c o s 争 同理x c 一2 R s i n 令 c s 令 c s 导一c s 导 A z 2 R s i n 导 一c s 会 c s 导 c s 导 z B 2 R s i n 导 c s 令一c s 导 c s 导 c y 一2 R s i n 导 c s 令 c s 导一c s 导 张一2 R s i n 导 一c s 令 c s 导 c s 导 由以上六式立即得出等 是 譬 1 因此 由塞瓦定理的逆定理知A X B y C Z 三线共点 2 1 6 4 试证 a i i 乏 磊b 器 挖 N 浙江湖州市双林中学李建潮 3 1 3 0 1 2 证明令 行 茅b 茅b 两击j 则厂 咒 1 一厂 n 南 熹 熹 一击 上一上牟上 3 咒 23 咒 3 3 n 4 一 j i 一 j 二 一 3 7 z 2 3 行 3 3 竹 3 3 l 4 一 j 一 3 2 3 l 3 3 n 4 j i 一 9 咒2 1 5 竹 6 3 咒 4 而再而青丽丽而 当且仅当 z 1 时取 号 一 一 4 咒2 8 l 3 2 n 5 一 j 一 2 2 1 2 行 3 2 咒 5 11 2 瓦瓦干万西而一砭瓦干孬刁而 万方数据 所以厂 竹 砸再若丽 厂 以 1 死丽 矗而 当且仅当n 一1 时取 一 号 于是数列 厂 行 砭历再可蒜 单调递减 有厂 咒 砭丽看丽 厂 1 石毫雨 瞿 志一器 因此厂 挖 嚣 2 1 6 5 如图 已知 0 0 与0 0 外切于点P O0 2 与 0 内切于点Q M N 是0 0 与0 0 的公切线 M N 为切点 则P O 0 Q M N 线其点 安徽省肥西中学刘运宜2 3 1 2 0 0 证明因为P Q 分别在0 0 2 的异侧 所以 P Q 与O 0 2 必相交 设其交点为G 过G 分别作0 0 与o0 2 的切线 切点分别为 N M 连结O N 0 2 M 再连0 0 0 Q 则点P 在 0 0 上 点0 2 在0 Q 上 最后再过0 2 作0 H P Q 交0 O 于点H 另设 0 0 0 0 的半径 分别为r 1 r 2 R 因为P 为OO 与o O 的切点 Q 为O0 的 0 的切点 所以0 P 一0 Q R 又因为N M 切 O 0 0 于N M 所以0 1N r 1 0 2 M r 2 而0 H P Q 所以P H 一0 2 Q r 因为0 H P Q 所以G P 0 2H 且0 P 一 所以器一等一 而踹一笔 所以踹一器 又因为G N G M 分别为0 0 0 0 的切线 N M 为切点 所以么O N G 一9 0 一么0 M G 所以R t N 0 G R t M 0 2 G 所以么0 G N 么0 2 G M 所以N G M 三点共线 即N M 为O 0 与O0 2 的公切线 故 P Q 0 0 2 M N 三线共点 2 0 1 4 年2 月号问题 来稿请注明出处 编者 2 1 6 6 行是大于1 的整数 记r 一 2 1 1 s 卵一2 一1 试求r 与s 的最大公约数 r s 浙江温州市区马鞍池东路1 4 0 8陈克瀛 3 2 5 0 0 0 2 1 6 7 如图 已知 A B C 中么A 么B 么C 的对 边分别为口 6 c P 是 A B C 内一点 若么P A B 一么P B C 一么P C A 求证 等 等 等 L B C 江西省都昌县第一中学刘南山3 3 2 6 0 0 2 1 6 8 已知数列 z 满足 z 一o z 2 1 z 3 2 一 一 当咒 N 时 令z 孙 l 一生芝兰丢塑 z 3 2 厶 旦 害旦 z 讲 一旦 害旦 试问数列 z 是 百一 z 3 3 一 百一 讽I 口J 烈罗UI z 7 是 厶厶 否有极限 如果有 请求I i m z 如果没有极限 请 说明理由 北京宏志中学王芝平1 0 0 0 1 3 北京第八 十中学王坤1 0 0 1 0 2 2 1 6 9设正方形A B C D 的边长为口 在C D 的延 长线上取一点E 以C E 为直径作圆交A D 的延 长线于点F 连接F B 交圆于另一点G 如果 G B D F 试求五边形A B C F E 的面积 万方数据 彳f庐忒 黧形 2 1 7 0 定义以下两个2 0 1 3 项同码小数的和式 n 一0 7 O 7 7 O 7 7 7 O 7 7 7 最后一项小数点后有2 0 1 3 个7 6 O 7 2 0 7 7 3 X0 7 7 7 2 0 1 3 o 7 7 7 最后一项小数点后有2 0 1 3 个7 试分别求盘与6 的整数部分 湖南理工学院杨克昌 4 1 4 0 0 0 上接第6 0 页 口一0 s i n 占一0 占一o 日出方位角 为o 二分日地球上除两极外的任意地区太阳都 是正东升起 正西落下 3 当口 o 即非二分日 对于地球上赤道以 外地区 a o o c o s d Is i n 口I I 艿l 日出方向相对于正东方向的偏角的绝对值 均大于太阳直线点纬度数 且观测点越靠近两极 3 4 日照时间 日出日落时刻 如图2 日照时间为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在 地平圈上方部分的弧所对的圆心角与周角的比值 乘以2 4 设弦F H 所对的圆心角2 口 口一么F 0 7 J 0 7 F 一尺c o s 口 在直角 A 0 7J 中 0 7J A J s i n 么 厂A 0 7 一A s i n 口一翌里型R 在直角 0 7 F al 越大 c s a 越小 l 害笺l 越大 Is i n 艿I 越大 l 艿I 中 c s 臼一g 吉 未尝未嚣一t a n a t a 叩 结合 越大 即观测点距赤道地区越远 日出偏角的绝对 值越大 对于南 北半球非极昼极夜且纬度绝对值相 同的地区 同一天的日出方位相同 n o 4 若口 o 即太阳直射北半球 s i n 占一兰坐 C U S 口 o d o 即除两极外的任意有日出地区太阳均 从东偏北方向升起 同理若口 o 胗o 太阳直射点与观测点同在北 半球 J 点在N 侧 9 0 一a 为锐角 太阳周日视运 动轨迹圆心0 7 在地平圈上方 地平圈上方的太阳 周日视运动轨迹为优弧 昼长大于夜长 若口 o 卢 o 或口 o 时 太阳 直射点与观测点分别在两个半球时 阳周日视运 动轨迹圆心0 7 在地平圈下方 地平圈上方的太阳 周日视运动轨迹为劣弧 昼长小于夜长 当a 一0 观测地为赤道地区 直线W 与地平 圈垂直 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圆心d 在地平圈内 太 阳周日视运动轨迹被地平圈平分 全年昼夜等长 3 3 有 日照时间T 一垫堡望丛 善坐堕塑匝时 日出时刻函 1 2 一坐型尘害些鲤时 上J 日落时刻 一1 2 坚堡塑尘 霉堕堕咝时 注 f 为观测地地方时 正午为1 2 时 上 述公式只有当I t a n 口t a 叩I 1 即非极昼极夜地 区适用 赤道地区a o t a n a t a 邶一O a r c c o s O 一9 0 l 一6 一1 8 T 一1 2 全年6 时日出 1 8 时日落 昼夜等长 3 5 正午太阳高度角 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中么S A V 为正午太阳 高度角 如图1 图2 么0 8 0 7 一么A 7 一p 故 1 8 0 一么J A 0 7 一么0 7 A y 一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